学九年级政治第一学期阶段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学九年级政治第一学期阶段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学九年级政治第一学期阶段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学九年级政治第一学期阶段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学九年级政治第一学期阶段测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号考 名姓级班校学 _ _ _ _线封密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阶段测试题满分: 50分,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座位号1. 下表反映了我市杨明一家出行方式的变化1983年1993年2003年2013年步行骑自行车骑摩托车乘小轿车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我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居民收入的增加 全面小康的实现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a.b. c.d.2.右图漫画感受不同反映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什么问题a人口过多b资源短缺c环境恶化d贫富差距过大3.“世界是一棵树,人是它的果实。”这一谚语告诉我们 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作为个人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的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a. b. c. d.4.下面对青少年学生关注时事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了解社会,了解世界 ,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b.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c.避免违法犯罪 d.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5在赛场上,中国学生因为没有给外国小朋友准备礼物,尴尬之下只能以人民币回赠;在餐桌上,中国孩子热烈讨论,谈笑风生,外国孩子却在安静就餐,这是在英国坎特伯雷举行的2012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出现的真实场景。同学们对此场景有不同认识,你认为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缺乏公德的表现在国际交往场所,是否文明礼貌会反映个人修养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要尊重差异、保持特色在国际交往场所,是否文明礼貌会影响国家形象a. b c d6.2013年暑假的徐州街头,时常可见徐州文明交通志愿者在行动。他们在执勤交警的指导下,对交通违章行为进行劝阻,为行人提供交通指引和咨询,成了道路上最美丽的风景。在这一行动中,你应感悟到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是a感受社会变化b关心社会发展 c不做“看客”d自觉服务社会7.2013年2月19日,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正式揭晓,航空英模罗阳、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获奖。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震撼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b.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c.必须放弃个人利益,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只有作出重大贡献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理想8.人类社会总是不断进步发展的,但在发展过程中又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即使阳光普照,鲜花满地,也会有阴暗和毒草。作为中学生的我们 a不能认清是非,只能随波逐流b应远离社会,避免社会消极丑恶现象对自己产生影响 c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d只能寻求父母和老师的保护,以免受到伤害9.有人称电影孔子以“东方思想文明”和阿凡达的“西方技术文明”,形成了一次东西方文化的猛烈碰撞。自孔子热映后,“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等字眼成了网络热门词汇。提到此类中华文化,我们会感到骄傲自豪,这源于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b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c中华文化凝聚着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d我们有较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10.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协贺辞:莫言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其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肯定和认可 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融合交流中凸显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文化是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面临挑战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繁荣和发展a. b. c. d.11.“是挫折使骨头坚如燧石;是挫折使软骨变成肌肉;是挫折使人战无不胜。”它阐明的道理是 a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 b挫折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c只要经历挫折就一定能够成功 d挫折也是财富12.考试前明明总担心自己考不好,非常焦虑。下列能有效克服考试焦虑的是a不要太在意,考的好与坏都无所谓 b不要把考试当回事c可以对自己说:“我有自己的长处,我已经复习的非常好了,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水平”d学会放弃,不与别人竞争13.一曲江南style迅速唱红全球,骑马舞风靡各地。在我们身边外来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对待外来文化,我们的正确态度是a.消除文化差异 b.尊重各国文化习俗 c.积极加以模仿 d.拒绝吸收深入批判二、非选择题(共24分)14、简答题(4分)(1)有人说,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了泱泱中华。这说明中华文化有何特点?(2分)(2)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力量,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振兴必须加强文化建设。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加强文化建设的原因。(2分)15、感悟、体验、行动(10分)“如果把爱迪生忽然请回来,在21世纪生活一星期,什么是爱迪生最新奇的?”某中学九年级(2)班借此话题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迎接“微”时代】“微”时代是以微博、微信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为震撼为特征的时代。随着“微”时代的发展很多公民通过微博反映当前的国家建设中出现问题,并给国家建设提出建议等等这说明什么?(1分)【推进“云”技术】“云”是网络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比喻说法。“云”技术能为人们提供无限扩展、随时可取的生产与生活便利。同学们了解到:在我国,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从智能安防到智能电网,从二维码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创新正支撑着祖国强盛。作为有志青年应通过勇于创新来定义自己的青春。(2)青少年为什么要通过“勇于创新”来定义自己的青春?(4分)【传递“正”能量】“正”能量引申义为给予人们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们不断追求、让人们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情感。同学们了解到:在我们身边有剐蹭路旁宝马车,留下字条道歉的“诚信少年”,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有“雷锋传人”郭明义等。他们传递的正能量,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感动。(3)请结合亲近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在正能量的传递中,你应该如何去做。(5分)16、实践探究题(10分)2013年2月22日,教育部党组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我市某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请你参与进来。(1)【策划活动】请你围绕主题策划两个活动。(2分)(2)【收集材料】同学们为探究怎样实现中国梦搜集了材料 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民族魂”。民族魂,就是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孕育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理想、“和为贵”的胸怀、“勤为径”的品格、“舍生取义”的情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锐气等,这些正是民族魂的写照。结合材料分析,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什么样的“民族魂”。(2分)(3)【实际行动】铸就“民族魂”必须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那你将以怎样的行动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3分)(4)【请你建言】任何理想的实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挫折,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是怎样克服挫折的。(3分)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1-5.adbca 6-10.dacdd 11-13.dcb二、非选择题14、(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化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15、(1)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民主意识增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也可得分1分)(2)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创新可以发掘潜能,造就有用人才;可以激发创造热情,督促珍惜时间和生命。(1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2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1分)(必须写明青少年的地位对国家的责任,否则扣一分,本题共4分)(3)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要遵守社会公德;善于明辨是非;要自觉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每点1分共5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16题(1)主题宣讲、摄影大赛、演讲比赛等等(2分,只要是具体的活动形式即可得分)(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没有爱国主义核心的扣一分)(3)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