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doc_第1页
核舟记.doc_第2页
核舟记.doc_第3页
核舟记.doc_第4页
核舟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舟记 魏学洢一,翻译字词。明有奇巧( )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 )之木,为( )宫室、器皿(mn)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1)罔(wng)不( )因( )势( )象( )形,各具情态。尝( )贻(y) ( )余核舟一,盖( )大苏泛( )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u)奇( )(j),高可( )二黍(sh)许( )。中轩敞( )者为舱,篛(ru)篷( )覆( )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 )窗而( )观,雕栏相望( )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 )”,石青糁(sn) ( )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 )(gun)而( )多髯(rn)者为( )东坡,佛印居( )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2)其( )两膝相比( )者,各隐卷底衣褶(zh)中。佛印绝( )类( )弥(m)勒,袒胸露(lu)乳(r),矫(jio) ( )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zh) ( )。卧右膝,诎(q) ( )右臂支船,而( )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 )之珠可( )历历( )数也。舟尾横卧一楫(j)。楫左右舟子各一人。(3)居右者椎(chu)髻(j) ( )仰面,左手倚一衡( )木,右手攀(pn) ( )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f)炉,炉上有壶,(4)其( )人视( )端( )容( )寂( ),若听茶声然( )。其( )船背稍夷(y) ( ),则题( )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n) 戌(x) 秋日,虞(y)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其色墨( )。又用篆(zhu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 )窗八;为箬(ru)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zhun)文,为( )字共三十有(yu) ( )四;(5)而( )计其长曾(cng) ( )不盈( )寸。盖( )简( )桃核修狭( )者为之。嘻,技亦灵怪( )矣哉!二,句子翻译。( 1 ) ( 2 ) ( 3 ) ( 4 ) ( 5 ) 三、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细致地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赞美了雕刻家的 技艺(或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2、核舟记说明顺序: 3、本文写作特色: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富于想象。4、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5、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6、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7、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8、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9、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苏轼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11、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1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 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13、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一个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神态看出来。14、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的性格特点。15、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16、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17、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突出雕刻者 技艺的高超。 .18、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19、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四,对比阅读语段一(甲) 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节选核舟记)(乙 文)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节选自赤壁赋)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或短语。(2分)(1)峨冠: (2)不属: (3)比: (4)共适: (5)惟: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9、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20、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谈谈理由。(2分) 21、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请比较两句表达含义有何不同。(2分) 语段二【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轴:画卷物色:观察逮:等到8、【甲】文介绍了 ,【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 (2分)9、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佛印绝类弥勒 类: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一士人善画 善: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旦:10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水涨,淹;遍;无边无际;随便1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语段三【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乙】成化间,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皆俱。两人对酌于中,壶觞饾钉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周辉刻木巧匠)注释:壶觞:酒器 饾钉(du dng):供陈设的食品。欹(q):斜。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两膝相比者 比至陈(陈涉世家)B.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引凄异(三峡)C.居右者椎髻仰面 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D.篷桅橹舵咸具 各具情态(核舟记)11.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中俄冠而多髯者为东坡A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B 尝奏荐某人为官(赵普)C 乡为生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D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刻木巧匠)12.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空间顺序,对船头和船尾的人、物依次进行了介绍,其中对苏轼、黄鲁直和佛印三人的描述不分主次,平分秋色。B【甲】文刻画二舟子的神态栩栩如生:一个粗犷、悠闲,一个平静、专注。C.【甲】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可感;【文乙】对船上五人的描写概括、简略。D. 【甲】【乙】两文都写了中国古代的微雕艺术,赞美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13.请把第 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2)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 14.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4分) 语段四对比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节选)【乙】在河上,有一人荷竹簏,牵二犬。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目转动,艳妆如生。又以小锦鞯披犬身,令美人跨坐,安置已,叱犬疾奔。木雕美人镫而腹藏,腰而尾赘,跪拜起立,灵变无讹。又取一木雕男偶,头插雉尾,披羊裘,跨另一犬追之。木雕美人频频回顾,男偶扬鞭追逐,真如生者。 (木雕美人有删改)注:竹簏(l):竹子编的箱子。锦鞯:精美的鞍鞯。赘:垂挂。无讹:没有差错。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诎右臂支船( )(3)见一人荷竹簏( )(4)木雕美人频频回顾(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左臂挂念珠倚之 何陋之有B又以小锦鞯被犬身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C镫而腹藏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 尝贻余核舟一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 安置已,叱犬疾奔。 4.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描写苏轼和木雕美人肖像的句子,并简要说说这些描写的共同作用。(4分)描写苏轼的句子:( );木雕美人肖像的句子:( )。作用:( )。语段五【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乙】黄子履庄,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 黄履庄传注: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 机:机关。 吠(fi):狗叫。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诎右臂支船( ) 尝贻余核舟一( )凿木人长寸许( ) 予不能悉记 ( )2.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3.下列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不以木为之者(活板) B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哀转久绝(三峡) C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活板)D持就火炀之(活板)瞬息可就(活板) 4.甲文中王叔远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 ”一词来概括。乙文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的一件事是 .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共2分)。5.甲文中的王叔远和乙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两人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4分) 语段一参考答案:17、(1)戴着高高的帽子 (2)不相类似 (3)靠近 (4)共享 (5)只有(2分,写对2个得1分)18、(1)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2分,意思对即可)(2)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2分,意思对即可)19、A(2分。作者的主要感情是慨叹人生无常,因而他的眼中景胸中景都是感情的客体,由变与不变来比喻自己的身世)20、这十六个字是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的描述它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2分。言之成理即可)21、(1)孔子感慨的是时间像流水一样流过,要大家珍惜时光。(2)苏轼是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变化,慨叹人生之无常。(2分。言之成理即可)语段二参考答案:8核舟船头三人的神情、动作 逼真 (评分说明:第一空大意正确即可每空1分,共2分)9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类似,像 弯曲 善于,擅长 早晨 (评分说明:结合语境正确解释,每空1分,共4分)10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评分说明:正确译出“比”“漫”各1分,每小题大意正确1分,共4分)11示例: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如:语段三参考答案101112D A A13.(1)(3分)(佛印的)左臂挂着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