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3卷 增刊 2007年12月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收稿日期 2007208201 作者简介 黄世敏 1968 男 河北衡水人 博士 研究员 所长 主 要从事工程结构抗震与加固改造研究与应用工作 基金项目 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 05 2R22 29 E mail hsmcabr yahoo com cn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黄世敏 1 倪永军 2 冯志强 3 符圣聪 1 江静贝 1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 北京 100013 2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 北京 100044 3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局 山西 太原 030012 摘 要 地理信息系统 GIS 作为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在国内城市防震减灾中已广为应用 本文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国 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 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损失评估 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 道路交通系统震害预测 建筑物震害预 测 震后次生灾害预测 地震辅助决策与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指出了GIS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防震 减灾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1933 2007 增刊 0001 07 A state2of2the2art for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GIS in native urban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m itigation HUANG Shimin 1 N I Yongjun 2 FENG Zhiqiang 3 FU Shengcong 1 J I ANG Jingbei 1 1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China Academy ofBuilding Research Beijing 100013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of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Beijing Jiaotong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3 WanjiazhaiAdministerBureau for I mporting Yellow River Taiyuan 030012 China Abstract Being the important infor mation system Geographic Infor mation System GIS was extensively applied in native urban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mitigation In this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GIS inmost aspectswas reviewed such as the compile of parametric zonation map of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seis mic risk analysis and earthquake loss estimation earthquake disaster prediction for engineering structures including lifeline engineering road transportation system building structures and secondary disaster and the assistant decision2making and emergency commanding system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otential questions for GISwas discussed aswell Key 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earthquake prevention disastermitigation application 0 引 言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 发生频繁 灾害 损失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在以往的40年中 每年灾害经济损失约占同年国家财政总收入的六分 之一 近年来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1000亿元 其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全国经济增长 因灾人口伤亡 也相当严重 因此 减轻自然灾害是我国社会经济 持续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 mation System GIS 1 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 软件系统支持下 对整个或部分地 球表层 包括大气层 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 进行采集 储存 管理 运算 分析 显示和描述的技 术系统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GIS软件 2 已达 400多 种 它们大小不一 风格各异 国外较著名的有 ARC I NFO GENAMAP MGE等 国内较著名的有 MAP GIS Super Map GeoStar和CityStar等 GIS在 地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已用于地震分析 预测 预报 抗震 减灾及灾害预测 辅助决策及应急 指挥中 1 GIS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九五 和 十五 期间 我国先后在福州 鞍山 合肥等几十个城市开展了城市震害预测与防震减灾 对策研究项目 不仅在建筑物 生命线工程 损失预 测等计算模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而 1 且也使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研发进 一步成熟和完善 2004年 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 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正式颁布 明确规定了城市 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技术和功能要求 同时 也促进 了目前的研发向规范化 通用化的方向转变 1 1 GIS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中的应用 九五 期间 中国地震局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 划图的编制列为重点科研项目 这一项目在胡聿贤 院士等的主持下 已于 九五 后期顺利完成 该专题所设计的系统 3 充分利用GIS信息技 术的各项功能 对编制地震区划图所使用的各种数 据 从输入 编辑 处理 分析 图形绘制到输出 进行 系统的 科学的可视化分析与管理 该系统的数据 库分为3个子系统 1 地震环境及潜在震源区子系统 2 地震动基础资料及衰减关系子系统 3 地震动参数概率计算结果子系统 1 2 GIS在抗震设防区划中的应用 正确地预测与设定工程场地的抗震设防参数 是进行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 抗震设防区划的 成果资料主要有文字资料和图件 一般包括 抗震设 防区划正文及正文说明 设计地震动和场地特征周 期区划 场地破坏效应区划 土地利用区划等 另外 还有一些基础资料和图件 一般包括工程地质分区 覆盖层厚度 地下水位 城市地形地貌等基础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具有图形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的 双重功能 它可以解决抗震设防区划的图形及与图 形相关的数据资料的管理与工程应用问题 1998 年 马东辉等 4 研究了基于 GIS的抗震设防区划专 家系统 可以实现抗震设防区划编制和应用 解决在 缺乏GIS的支持背景下编制完成的工程场地抗震设 防区划 造成大量实用工程资料的流失与浪费的现 象 1 3 GIS在地震危害性分析及地震损失分析评估 中的应用 地震危害性分析包括地震危险性分析和结构易 损性分析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因而 GIS在震害 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99年 尹之潜 5 提出了一个大城市的地震危 害性分析的基本框架和城市功能损失的分析方法以 及它对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的估计方法 2004年 王晓青 丁 香 6 通过组件技术 实现 了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评估地理信息系统 MapE2 DLES 2001 forW indows 实现了数据库管理 地图 创建 浏览查询 地震破坏抽样统计与灾害损失评 估 具有集地图 统计图 表格 文字于一体的评估报 告自动快速生成 空间数据远程交换 现场视频图像 管理与播放等功能 2005年 汤 皓 陈国兴 7 提出了基于组件式 GIS技术 COMGIS 的工程场地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案 运用组件式GIS 技术 数据库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信息管理平 台 提出了工程场地地质资料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 地震影响场的生成 震害空间分析模型化等的实现 思路与方法 能实现工程场地资料的有效利用 如地 质剖面图的自动绘制 三维地质图的生成等 而且 能将震害分析模块化 集成到系统界面菜单上 实现 震害分析的智能化 保证了系统开发的可持续性 同 时 以场地液化 震陷 滑坡 场地类别作为场地地震 灾害风险性预测的四大因子 在Mapx VB支持下 进行叠合分析 编制出工程场地地震危险区综合预 测图 可为场地规划和利用提供有效的基础资料 2006年 聂树明等 829 开发的震害预测基础 属 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 是在我国城市震害预测与防 御对策研究中第一次采用SQL Server 2000和基于 C S结构及数据字典管理的震害预测数据库 可方 便地移植到其他应用系统中 江静贝 符圣聪 黄世敏等 10211 基于 Super Map 的Object组件自主开发的GIS平台 城市地震灾害 预测信息系统 把地震危险性分析 人工波的合成 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和场址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整 套计算程序嵌入地理信息系统 可以对任一工程场 地很方便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给出设计地震动 参数 该系统也可存储 查询和输出土层柱状图和 设计地震动参数等信息 1 4 GIS在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国内外多次强地震震害调查表明 城市的各种 管网常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它们的损坏不仅可能给 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有时甚至可能引起次生灾害 城市生命线地震反应仿真信息系统以GIS为开发平 台 为城市生命线的地震反应仿真研究开拓了更加 广阔的天地 2000年 温瑞智等 12 在 Arc Info环境 给出了 地震时 电力系统中断供电下 输油管道系统的震害 分析方法 2001年 江建华等 13214 以上海市内环中心城区 的供水系统为例 运用网络可靠性分析法进行了给 水管网的震害预测 以ArcView为开发平台 创建了 2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33卷 可视化的上海市给水管网地震反应仿真信息系统 郭恩栋等 15 在 Arc GIS 8 1平台上 采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及网络连通性分析方法 以福州市的 城市管网为例 研究开发了基于GIS的城市管网抗 震分析系统 张雪梅等 16 把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埋地生命 线信息系统 对埋地生命线管道系统的抗震能力 运 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可大大提高震后系统损失快 速评估的精度 为实施对系统快速 合理的应急反应 和震后的恢复重建提供辅助决策 符圣聪 江静贝 黄世敏等 17218 以管线的可靠 度分析为基础 采用H L公式计算所有管线的失效 概率后 用Monte2Carlo法计算供水管网的连通性 采用点式渗漏模型模拟震后管线的渗漏 提出用管 线损坏概率的反正弦函数来表示渗漏面积 实现对 震后供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依据来自GIS的管线失 效概率 管网的可靠性和供水功能的分析信息 可以 对供水管网的抗震能力做出全面的评价 1 5 GIS在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地震灾害 特别是7级以上特大地震造成的灾 害是严重的 1976年7月28日唐山7 8级大地震 使一座上百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毁于一旦 死亡24万 多人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伊勉米特7 6级大 地震 造成16000多人死亡 26000多人受伤 倒塌房 屋l0万余间 近300万人无家可归 直接经济损失 200亿美元 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7 6级大 地震 造成2329人死亡 各种建筑物倒塌9909栋 灾民32万 财产损失92亿美元 帅向华等 19 基于 GIS平台 设想将城市划分等 面积网格 给每个单元网格赋予灾害指数 以确定城 市中受灾较为严重的区域 为救灾指挥提供决策信 息 该研究结果已应用于泰安市防震减灾示范研究 项目中 任锡泰 高惠瑛 20 以东营市建筑区为例 利用 GIS的模拟活化技术把地震影响场 建筑震害预测 等分析模型形成可供空间分析使用的二次数据 利 用GIS把多重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复合 给出城市建 筑物震害的空间分布及其统计特征 并识别出城市 建筑物的重灾区 邬亲敏等 21 结合地震危险性和建筑物抗震设 防标准 提出了地震损失风险评估概率模型 并给出 了建筑物地震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的计算方法 利 用GIS技术展示了与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的空间分 布状态相关的属性数据 为保险当事人提供实施地 震保险的科学依据 吕红山等 22 从地震灾害成灾机理出发 建立了 地震保险纯保费的计算方法 开发研制了用于建筑 物财产保险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应用此信息系统 比较了不同地区建筑地震损失期 望的差异 分析了不同免赔额和限额的设定对保险 公司赔付的影响 汤 皓 陈国兴 23 采用 COMGIS 组件式地理 信息系统 技术 开发了结合专业震害分析模型的 建筑物震害评估系统 讨论了基于BP人工神经网 络和GIS耦合模型的多层砖房震害预测 可使震害 预测结果与建筑物信息进行空间匹配 实现地震灾 害损失快速评估 葛学礼等 24225 把自主开发的城镇与企事业单 位抗震防灾管理软件CTIE嵌入了基于Super Map的 Objects组件开发的 城市地震灾害预测信息系统 可在GIS平台上实现城市的地面建筑物进行图形档 案管理 地面建筑物抗震能力评定 震后财产损失统 计 人员伤亡数量预测以及避震疏散 含有组织疏 散与无组织疏散 等功能 为管理部门的震害预测 及震后救援提供帮助 1 6 GIS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宋建学 李 杰等 26 从历史震害经验出发 分 析了震后城市内部道路通行性的影响因素 提出了 路段通行概率的计算公式 建立了用Monte Carlo模 拟方法分析路网连通性的仿真模型 最后 用唐山地 震的2个实例验证了这一分析方法的实用性 宋健民 陈艳艳 27 通过震后交通需求及震后道 路通行能力的随机性分析 建立了交通系统震后道 路阻塞发生概率和系统畅通可靠性分析模型 提出 了一个在整个交通网络水平上的城市道路抗震信息 管理系统 使用该系统可对路网内的所有道路桥梁 进行全服役期的考察 并可在状态评估 灾害预测 抗灾加固 应急决策等方面加以应用 姜淑珍等 28230 采用回归统计法 针对泰安市与 三亚市的交通系统网络模型 采用Monte Carlo随机 模拟技术以及道路 桥梁单元可靠性分析方法 给出 了不同烈度下道路 桥梁易损性分析结果 从中找出 交通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 为两市编制抗震防灾规 划和制定防灾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倪永军 黄世敏等 31232 采用回归统计法 把城 市道路交通系统震害预测分析程序嵌入GIS软件 在GIS中可对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全部或任意局部 进行震害预测 震后连通可靠性分析及震后任意两 3 2007增刊黄世敏 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点间最优路径分析和演示 1 7 GIS在城市震后次生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从国内外诸多震例可知 大多数破坏性地震都 会引发火灾 有的甚至会引起工矿企业的毒气泄漏 乃至发生爆炸 而且地震火灾造成的损失 有时甚 至超出了地震直接造成的损失 有效抵御城市地震 次生灾害发生的关键在于准确预测和评价城市地震 次生火灾的发生 发展和破坏过程 进而预先采取措 施 对存在火灾隐患的地区进行改造和重建 基于 GIS的震后火灾与毒气蔓延仿真技术为上述问题提 供了有效地解决方案 李 杰等 33234 采用泊松过程模型作为地震次 生火灾发生的初始估计模型 按照时 场域分离的原 则和贝叶斯估计原理 提出了地震次生火灾动态危 险性分析与预估模型 建立了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的 仿真分析应用系统 该系统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分析 模型进行城市次生火灾的快速分析 评价与模拟 并 将分析与评价结果通过GIS以专题图或报告报表展 示出来 许建东等 35 以 Arcview GIS为工具 结合福州 市主要建筑物结构类型的具体情况 基于传统的火 焰蔓延数学模型 发展了复杂系统条件下城市地震 次生火灾蔓延的计算机仿真模型 该模型在地震时 可用以判定某一时段内可能的延烧区域 估计地震 次生火灾的灾害程度及其直接经济损失 余世舟 赵振东 钟江荣等 36239 把建筑物震后 火灾发生与蔓延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模型以及毒气泄 漏与扩散模型的外部程序集成到GIS ArcView3 2 中 给出建筑结构在地震破坏状态下的次生火灾发 生的概率 毒气扩散影响的空间分布 通过综合分 析其他影响因素 给出判定城市地震次生灾害发生 的高危险区的方法 实现了城市地震次生灾害高危 险区的划分 赵思健 熊利亚 任爱珠等 40242 构建了火灾蔓 延的半经验半理论模型 建立了基于GIS的城市地 震次生火灾仿真系统 用于辅助防灾工作者预测和 评价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 蔓延 扑救和破坏过 程 实现数据和模型之间的集成 并提供完整的仿真 方案进行模拟 并以表格 图件和报表的形式输出各 种统计结果 这些统计结果可为防灾工作者的防灾 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1 8 GIS在城市地震辅助决策与应急指挥系统中 的应用 大地震发生后 抗震救灾工作的正确部署和迅 速高效率地实施 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将发挥重要作 用 建立城市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应用RS 和GIS技术迅速获取震区的各种信息 经过快速处 理 可获得地震灾害的各种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可为 抗震救灾的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也可为各种救灾措 施的实施提供信息支持 提高抗震救灾的效率 可以 大大提高政府对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能力 高效 调度和运用一切可能的救灾力量 是应对破坏性地 震发生 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 随着我国防震减灾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快速 发展 我国城市震害预测和防震减灾对策研究及相 关的信息管理和辅助决策系统工程得到了较大推 进 基于GIS的城市震害预测及应急对策信息系统 是集城市基础信息管理 地震信息管理 震害预测 损失评估 提供应急对策信息支持和用户及数据管 理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信息系统 从程序结构化设计 的角度来考虑 可以将系统划分为文件管理 地图工 具 地震影响场 建筑物震害预测 生命线震害预测 损失评估 应急对策和系统管理八大模块 43 危福 泉等给出了完整的基于GIS的综合震害预测和应急 模拟系统软件结构图 44 九五 以来 中国地震局设立的95206项目开 展了10余个城市和城市群示范城市的震害预测和 防震减灾对策研究 并建立了相应的基于GIS的城 市震害预测与决策指挥系统 在多个城市已有应用 如危福泉 44 等用于福建省永安市的城市防震减灾 信息系统 管友海等 45 建立的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 决策支持系统 李冬平等 46 建立的浙江省地震应急 指挥系统 章熙海等 47 建立的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 系统 周 斌等 48249 建立的东营市震害预测与辅助 决策信息管理系统 此外 还有许多地震应急指挥 系统 50255 也正在开发或运用到多个城市的震害预 测与应急指挥中 随着现在大城市对突发事件的应 对 对城市公共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应的应 急指挥系统 56257 也在研制与完善中 值得一提的 是 帅向华等 58 基于 WebGIS开发的地震应急管理 与首长信息查询系统也拓展了GIS技术的应用范 围 2 GIS在城市防震减灾中应用的发展 趋势 当今社会的发展 以信息技术和空间应用为特 征 作为信息技术和空间应用的载体 GIS越来越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3S 技术的集成 GIS的网络 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33卷 化 开放式GIS 三维甚至高维GIS已成为GIS在防 震减灾研究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2 1 3S 集成问题 3S 集成即是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与遥感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的结合 应用GPS技术 可监测活断层的现今活动状态和构造应力场状态 利用测出的地壳变形资料等可对地震活动进行预 测 也是对地震活动 地震危险性评价的依据 遥感 技术 RS 可进行对活断层的调查 并可制作相应的 地图 是探测活断层及其危险性评价的基础资料 另 外 应用遥感技术还可对地震灾害进行快速评估 利 用GIS可将城市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各 种有关成果 建成城市地震活断层及其危险性的基 础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 从而为城市建设规划 土 地管理与综合利用 重大工程选址 建筑抗震防灾 震后灾害快速评价 政策决策和救灾指挥提出科学 依据 由此可见 3S 技术结合起来使用可在防震 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2 2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WebGIS WebGIS 59 是运行在 Internet上的网络GIS 是 利用万维网技术对传统GIS的改造和发展 它改变 了传统GIS的运行模式 使用户可以借助方便 廉价 的因特网 通过Browser这一统一的图形用户界面 访问位于不同地区 不同类型的空间信息资源 WebGIS的实现技术中 较常用的有 CGI 以及后来 发展起来的I DC ASP ISAPI NSAPI等 即通用网 关接口技术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Plug2in 即 应用程序插件技术 Active X控件和COM对象构件 以及Java语言编程的技术 包括Java小程序 Ap 2 plet 和Java虚拟机技术 VRM 等 纵观这些技术 在实现上可分为基于服务器策略的技术和基于客户 机策略的技术 WebGIS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如用于地震 数据管理 60263 区域震害快速评估 64 基于WebGIS 的防震减灾系统 65 也正在研究中 其最终目标是 实现GIS与Web技术的有机结合 从Web的任意一 个节点上 用户使用浏览器就可以浏览WebGIS站 点中的空间数据 制作专题地图 进行地理信息的空 间查询 空间分析 甚至预测和决策 从而给Web的 信息发布加上了GIS这一直观工具 使人们通过 Web浏览查询信息更加方便 也使GIS的功能通过 Web得到普及和扩展 使基于GIS的空间信息系统 真正成为可操作 实用化和可共享的技术系统 2 3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 OpenGIS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 59 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 环境下 根据行业标准和接口所建立起来的地理信 息系统 它具有下列特点 1 互操作性 不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之间连 接 信息交换没有障碍 2 可扩展性 硬件方面可在不同软件 不同 档次的计算机上运行 软件方面增加新的地学空间 数据和地学数据处理功能 3 技术公开性 对用户公开 公开源代码及 规范说明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4 可移植性 独立于软件 硬件及网络环境 不需修改便可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 除此之外 还有诸如兼容性 可实现性 协同性 等特点 Open GIS技术将使GIS始终处于一种有 组织 开放式的状态 真正成为服务于整个社会的产 业以及实现地理信息的全球范围内的共享与互操 作 是未来网络环境下GIS技术发展的必然趋 势 66267 2 4 三维及多维地理信息系统 59 世界的本原是处在三维空间中的 而目前二维 GIS技术对于完整的描述地球空间现象是具有一定 限制的 为用户提供的分析和查询功能始终没有突 破平面图形与数据表的操作和显示 现在越来越多 迫切的要求在真实直观的三维空间进行地震科学各 种空间查询和分析 与二维GIS相比 三维GIS对客观世界的表达 能给人以更真实的感受 它以立体造型技术给用户 展现地理空间现象 不仅能够表达空间对象间的平 面关系 而且能描述和表达它们之间的垂向关系 另 外 对空间对象进行三维空间分析和操作 也是三维 GIS特有的功能 而与CAD及各种科学计算可视 化软件相比 它具有独特的管理复杂空间对象能力 及空间分析的能力 三维空间数据库是三维GIS的 核心 三维空间分析则是其独有的能力 与功能增 强相对应的是 三维GIS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建设工 作比二维GIS更加复杂 2 5 GIS与多媒体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VR 相结 合 68 多媒体技术集声音 文字 图像 动画等于一体 通过这些信息载体以最直观的方式表达信息 从而 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信息 因此 将多媒体技术与 GIS结合 不仅增加GIS的数据 而且使GIS的表现 形式更丰富 真实 生动 详尽 5 2007增刊黄世敏 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虚拟现实技术 VR 是一种十分逼真的模拟人 在自然环境中视 听 动等行为的人机交互系统 它 通过专用设备 使用户能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仿真 虚拟环境中感受周围的虚拟物体 使用户有身临其 境之感 同时 虚拟现实技术是对多媒体技术的进 一步完善与发展 它能将空间信息通过虚拟环境得 到更真实地反映与显现 3 存在的问题 3 1 综合防震减灾数据库 随着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和地震前兆台网技 术改造项目的实施 遥感技术的应用 加上地面与地 下工程数据 所建立的GIS系统将是包含海量数据 的大系统 而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又要求对此海量数 据实现科学分析 管理与共享 提高了系统建设的难 度 也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基础 3 2 网络化与规范化 海量数据的合理组织与科学管理 是GIS系统 建设的核心 而由于数据渠道的来源不同 使得系 统中的数据在不同计算机系统 不同GIS平台及不 同外挂应用程序中使用时 存在数据格式读取与匹 配的问题 选择适当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 软件平台 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分布式综合防震减灾 数据库系统 是今后GIS发展的重要内容 总之 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抗震减灾研 究 应用方面 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但 GIS系统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还需要不断地加 以探索 使之更加完善 在抵御地震灾害中发挥更大 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张剑平 任福继 叶荣华 骆红波 地理信息系统与Map Info应 用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2 白云刚 陈立强 王成亮 武守国 地理信息系统在综合减灾中 的应用 J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6 3 16220 3 叶 洪 周 庆 陈国光 等 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中 GIS信息系统的应用 J 地震地质 2004 26 4 7422749 4 马东辉 苏经宇 基于GIS的抗震设防区划计算机应用模型 J 自然灾害学报 1998 7 2 74276 5 尹之潜 城市地震危害性分析的基本框架和方法 J 地震工 程与工程振动 1999 19 1 70275 6 王晓青 丁 香 基于GIS的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 1 1182125 7 汤 皓 陈国兴 COMGIS在工程场地地震灾害风险预测中的 应用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14 4 1272134 8 聂树明 周克森 李宏志 通用震害预测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15 4 1512156 9 聂树明 李宏志 广州市部分城区震害预测数据库建设 J 华 南地震 2006 26 3 45253 10 江静贝 符圣聪 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A 周锡 元 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研究与进展 第一届全国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C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4362441 11 江静贝 符圣聪 黄世敏 张 峰 欧先学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进行场地地震动分析 A 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 文集 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6 1362140 12 温瑞智 陶夏新 谢礼立 生命线系统的震害耦联 J 自然灾 害学报 2000 9 2 1052110 13 江建华 李素贞 李 杰 基于GIS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地震反 应仿真研究 以上海市供水系统为例 J 灾害学 2001 16 1 23228 14 江建华 李素贞 李 杰 基于GIS的城市生命线地震反应仿 真研究 以上海市供水系统为例 J 工程抗震 2001 1 37242 15 郭恩栋 余世舟 李桂荣 朱 敏 基于GIS的地下管网抗震分 析系统 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 24 4 1332136 16 张雪梅 李洪泉 马东辉 埋地生命线管道系统的抗震减灾对 策研究 A 周锡元 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研究与进展 C 北 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1472151 17 符圣聪 江静贝 黄世敏 地震时供水管网的可靠性和功能分 析 上 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 29 1 982102 18 符圣聪 江静贝 黄世敏 地震时供水管网的可靠性和功能分 析 下 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 29 2 95299 19 帅向华 成小平 袁一凡 城市震害高危害小区的研究和GIS 的实现技术 J 地震 2002 22 3 1132119 20 任锡泰 高惠瑛 建筑物震害空间分布模拟GIS方法 J 世界 地震工程 2003 19 2 90295 21 邬亲敏 冯启民 莫善军 建筑物地震损失风险与保险费用的 确定方法 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 24 1 1802185 22 吕红山 赵凤新 胡聿贤 基于GIS的建筑物地震保险损失评 估研究 J 震灾防御技术 2006 1 3 2732277 23 汤 皓 陈国兴 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耦合模型的建筑物 震害预测 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38 4 5232527 24 葛学礼 朱立新 尹保江 等 城镇与企事业单位抗震防灾管理 软件及其应用 J 工程抗震 1999 2 38243 25 黄世敏 符圣聪 倪永军 江静贝 葛学礼 常兆中 地理信息系 统在城市抗震防灾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R 北京 中国建筑科 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 2006 26 宋建学 李 杰 震后城市交通系统连通性模拟 J 自然灾害 学报 1996 5 1 73278 27 宋健民 陈艳艳 城市交通系统抗震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J 土 木工程学报 2003 5 28 姜淑珍 李 倩 柳春光 泰安市交通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 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 25 6 1892193 29 姜淑珍 林均岐 城市桥梁震害预测方法的探讨 J 世界地震 工程 2004 20 4 64266 30 姜淑珍 柳春光 三亚市交通系统易损性分析 J 世界地震工 程 2005 21 3 23227 6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33卷 31 倪永军 吕高峰 黄世敏 等 基于GIS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震 害预测与连通性分析 J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增刊 第四届中国软件工程大会论文集 2007 39 增刊 1632 167 32 马春艳 倪永军 黄世敏 等 基于GIS的城市公路交通系统震 后连通性分析 A 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6 145421457 33 李 杰 等 地震灾场的模拟与模拟控制问题研究 I 地震灾 场模拟 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6 16 2 46254 34 李 杰 江建华 李明浩 基于GIS的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 性分析系统 J 地震学报 2001 23 1 4202426 35 许建东 王新茹 林建德 张 宁 基于GIS的城市地震次生火 灾蔓延初步研究 以福州市区为例 J 地震地质 2002 24 3 4452452 36 余世舟 赵振东 钟江荣 基于GIS确定城市地震次生火灾高 危区方法的研究 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 24 2 1762 180 37 余世舟 赵振东 钟江荣 基于GIS的地震次生灾害数值模拟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12 4 1002105 38 钟江荣 赵振东 余世舟 基于GIS的毒气泄漏和扩散模拟及 其影响评估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12 4 1062109 39 赵振东 等 建筑物震后火灾发生与蔓延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模 型 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3 23 4 1832187 40 赵思健 熊利亚 任爱珠 基于GIS的震后消防扑救仿真 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6 25 4 5332537 41 赵思健 熊利亚 任爱珠 基于GIS的城市特大火灾蔓延模拟 J 火灾科学 2006 15 3 1282137 42 赵思健 熊利亚 任爱珠 基于GIS的城市地震次生火灾仿真 系统 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7 27 1 43251 43 高 杰 冯启民 史承伟 王颖颖 基于ArcView9 0的城市震害 预测及应急对策信息系统研究 J 世界地震工程 2006 22 3 32239 44 危福泉 刘高焕 姚 新 蔡宗文 洪 伟 地震灾害预测和应 急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以永安市城市应急系统为例 J 地理研究 2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揭阳市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嘉峪关小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 中国海洋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路水运助理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
- 知识产权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土建安全员c2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院书记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 云南bim咨询服务方案
- 新产品品牌策划咨询方案
- 美业3月活动方案策划
- 银行理财推广营销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护理技术质量与安全管理》
- 历史课程中的跨学科教学与学科整合
- 移情训练法移情训练法
- 《大卫 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展厅施工方案表
- 空调维保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
- 食品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表
- 监护仪使用及报警设置
-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说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