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坪小学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页
陈家坪小学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2页
陈家坪小学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3页
陈家坪小学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4页
陈家坪小学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客观分析现状寻找问题症结找准努力方向陈家坪小学2011-2012学年上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二0一二年一月十八日客观分析现状 寻找问题症结 找准努力方向陈家坪小学20112012学年上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本学期,在九龙坡区教委的正确决策和进修学院相关专家的关怀和指导下,学校全体教师积极探索,着力打造“立本求真、日进日新”的“本真课堂”文化,严格按照我校提出的“四三二一的本真课堂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堂研究。 “四”是指 “四个环节”,即:情境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探究质疑;协作交流、互动点拨;检测反馈、课外延伸。“三”是指“三条主线”,即: “真教”,具体体现在四个“简实”上“目标拟定简明、切实”、“环节预设简洁、厚实”、“媒体运用简单、着实”和“课堂评价简练、真实”; “真学”,具体体现在三个“真”上学生“真心向学”、“真意在学”、“学显真情趣”;“真发展”,具体体现在两个“致用”上“教师教以致用”和“学生学以致用”。“二”是指“二个特点”,即:能力思维训练并举,练到实处;显性隐性目标并重,当堂完成。“一”是指“一个掌控”,即:及时掌控出错的学生,及时指导纠错。本次期末考试,是对课改成果的一次检阅,因此,为了比较客观、公正地分析我校课改成果,寻找问题存在的结症,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现结合语文、数学两科期末考试成绩作以下分析:一、语文学科考试情况分析1.各年级平均分统计表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参考人数107124879591121总 分7616.59534.25948.664355826.57827平均分71.276.968.467.764.064.7 以上是各年级平均分情况分布,为了便于比较的客观、公平、合理,现分学段进行比较。(1)低段平均分比较。从以上数据看出,一年级平均分71.2分,二年级平均分76.9分,两个年级平均分相差5.7分,这个差距明显偏大,一年级太低。一年级与学校提出的标准也有明显差距(学校标准低段73分),从个人成绩看一年级最高分80分,最低分只有40分;二年级最高分80分,最低分64分。一年级差距明显,就其原因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适应能力较差,一年级孩子刚从学前班过渡到一年级,老师的管理方式,教学方式都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对知识的要求上,导致有少数个别孩子不适应;二是学习习惯较差,根据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脏乱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导致孩子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三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需提高。 (2)中段平均分比较。三年级平均分68.4分,四年级平均分67.7分,从平均分来看,两个年级相差0.7分,比较正常,但与周边学校比较,我们还有一定差距,就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所处位置决定学校生源素质;二是教师的教学力有待提高。从个人成绩来看,三年级最高分79.5分,最低分41.5分,相差38分;四年级最高分76.5分,最低分21.5分,相差55分,从这个角度讲差距太大,就其原因三个方面:一是每个班上个别学困生,老师的关心不够;二是孩子学习兴趣不高,有厌学情绪,三是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对学习的自觉性。(3)高段平均分比较。五年级平均分64分,六年级平均分64.7分,两个年级相差0.7分,从分差比较,属于正常范畴,但与周边学校比较,差距明显。就其原因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显得比较薄弱,有的老师拿着教材凭着感觉进行教学,一节课下来看不出是如何突出重点的,难点又是如何突破的,学生就在云里雾里中度过了。二是个别老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观念没有更新,导致学生兴趣不高,三是学生生源也有一定影响。从个人成绩看,五年级最高分76分,最低分32分,相差44分;六年级最高分74.5分,最低分32.5分,相差42分,差距有一点偏大。2.各年级合格率、优生率统计表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参考人数107124879591121及格人数106124869487119及格率99.1%100.0%98.9%98.9%95.6%98.3%优生人数9512469796186优生率88.8%100.0%79.3%83.2%67.0%71.1% 以上是各年级合格率、优生率情况分布,为了便于比较的客观、公平、合理,现分学段进行比较。(1)低段合格率、优生率比较从合格率来看,一年级有1人不合格,二年级全部合格,属于正常范围。从优生率来看。一年级优生率88.8%,二年级100%,两个年级相差11.2%,差距比较大,一年级优生率明显偏低,其原因三方面:一是学习习惯还未完全建立,孩子从学前班过度到一年级,各方面要求发生很大变化,甚至我校有的孩子根本没上学前班,直接就读一年级;二是本期教学时间有一定影响,虽然全区或全市都是一个要求,但是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要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还需加倍付出。三是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个别老师的教学观念有待转变。(2)中段合格率、优生率比较从合格率来看,两个年级各有1人不合格,合格率均为98.9%,属于正常范畴,一个班有1人待合格是比较正常的。从优生率来看,三年级优生率79.3%,四年级优生率83.2%,相差3.9%,从差距来看比较正常,但未达到学校标准(优生率85%),就其原因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对教材的把握,教学资源的开发,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选择有待加强。(3)高段合格率、优生率比较从合格率来看,五年级有4人不合格,合格率95.6%;六年级有2人不合格,合格率98.3%,五年级合格率未达到学校标准(高段合格率98%),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所下功夫不够,在学生身上所花时间不多;二是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老师的关注度不够;三是本次阅卷教师的阅卷质量有待提高(阅卷老师在阅卷时存在只看参考答案,没有根据学生实际答题情况给予评分的现象)。从优生率来看,五年级优生率67%,六年级优生率71.1%,明显低于学校要求(高段优生率85%),也远低于周边学校。就其原因:一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课堂的驾驭、教法的选择等缺乏准备,导致一堂课下来完成了零散的知识点,缺乏一条内在的逻辑线索,长期这样下去,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形成逻辑系统,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有效整理,则很难提升一个层次;二是有的教师就教材教教材,缺乏资源开发,学生所见所闻相对就较少,思维相对就会变得狭窄。3.各年级成绩分布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参考人数107124879591121最高分808079.576.57674.5最低分406441.524.53232.548分以下1011424855分5072875663分60101318266471分3610375554757279分55101322471180分4130000以上是各年级合格率、优生率情况分布,由于我校各年级人数不等,为了便于比较的客观、公平、合理,现分学段进行比较。(1)低段成绩分布 从以上数据看出,一年级学生成绩集中在64分71分,72分79分居多,而二年级大多数学生集中在7279分这个分数段;一年级学生成绩在48分63分达到11人,二年级一个都没有,一年级有1人不合格。两个年级差距明显。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学习习惯还未建立;二是教学时间有所影响;三是教师的教学力有待提高。(2)中段成绩分布 从以上数据看出,两个年级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在64分79分这个分数段,三年级有69人,四年级有87人;低于64分的三年级有18人,四年级有16人,从图上看出,四年级明显高于三年级。就其原因:一是教师的责任意识还有待加强,二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关注不高。(3)高段成绩分布 由于我校五六年级班级数不等,导致学生人数不等,便于比较个分数段折算成百分比,从图中看出,高段学生大多集中在6471分这个分数段,各个分数段两个年级分布的人数基本一致,属于正常范围。总体比较,64分以下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大,这就显得不正常,究其原因:教学资源开发不够,对学生思维的提升不够;教师的教法比较单一(满堂灌或问答式);教师的阅卷质量有一定影响(只针对参考答案阅卷,未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阅卷)。4.各年级答题情况统计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日积月累应得分706271923480380031853630实得分6434.568823095.8331426153130得分率91%957%89%872%82%86%快乐阅读应得分85614881740190018203025实得分561.51449.51094.4100512351951.5得分率65.5%97.4%63%52.9%67.9%64.5%写话或写作应得分64212401740190022753025实得分603.511581499.2166619492698得分率94%93.4%86%87.7%85.7%89.2% 便于比较,分学段进行分析:(1)低段答题情况分析从图上看出,学生在“日积月累”部分做得比较好,得分率较高。在看拼音写词语这道测查题中,一年级的得分率达到了97%,二年级的得分率达到了98%,除了极个别的同学因为粗心或记忆字形时混淆,大部分同学都得到了满分,说明一二年级语文老师牢牢抓住了低段语文教学识字、写字的教学重点,几乎让每个孩子都过了生字关。 学生在“快乐阅读”这部分,二年级学生得分率达到97.4%,一年级得分率只有65.5%,相差31.9%,差距太大,从试卷看,学生数错自然段现象比较普遍,这一小题的得分率仅有20%,学生读题不仔细,把题目和短文混淆了,就导致数错自然段。从教学情况看,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要求,特别对题目的要求分析不够。 学生在“写话”这部分,一年级孩子得分率94%,二年级得分率93.4%,由此看出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大部分同学都能根据图意完整地表达,但是存在一些写错别字,用错标点的情况。(2)中段答题情况分析从“日积月累”这部分看出,三年级得分率89%,四年级得分率87.2%,两个年级比较一致,主要出现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因为形近字混淆而失分,如把“左邻右舍”的“邻”写成“玲”,把“练”“拣”字的右边写成“东”字,把“再接再厉”写成了“再接再励”。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应加强形近字的比较和规范的书写。从“快乐阅读”这部分看出,三年级得分率63%,四年级得分率52.9%,看来这部分学生掌握不好,失分率较高,而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试卷看出主要问题阅读量逐渐增大,学生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跟不上,如三年级的阅读题目狗熊做裤子,让同学们根据短文内容发挥想象:狗熊捧着做好的裤子向大象家里走去,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是测查学生的“推断”能力,很多学生不能根据短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出的内容与原文背道而驰,一部分学生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但是却不能完整、流利地表达。从“习作”这部分看出,三年级得分率86%,四年级得分率87.7%,两个年级比较,结合各年级的实际情况,比较正常。在习作中,主要出现的问题有:三年级写印象深刻的人、事、地方、礼物,很多学生没有抓住令人事物的特点,内容较空洞。四年级学生主要在于内容不够具体,想象力不够丰富,平时收集的素材较少。在教学中教师要对给予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3)高段答题情况分析从“日积月累”这部分看出,五年级得分率82%,六年级得分率86%,相差4%,比较正常。但从试卷看出,失分最多的都是乱句成段。五年级的乱句是课外的内容,很多学生只注重了句与句之间外在的显性联系,而未抓住关键词语深入思考句与句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即句意。此类题因为一个排错很可能导致全部错误,所以部分同学此题的分全丢掉了。对句子关键词语的把握和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都应该成为老师今后教学的重点。从“快乐阅读”这部分看出,五年级得分率67.9%,六年级得分率64.5%,相差3.4%,差距不大。从试卷看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较欠缺,如五年级阅读题目爱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对句子的理解,很多学生平时不善于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所以不能联结生活实例来谈想法和感受,只能空洞地谈一些道理。六年级阅读题目雪景,让学生概况雪景给人不同的印象,很多学生不根据短文的内容去概况而是天马行空地乱说,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根本不能静下心去阅读材料,更不能理性地利用阅读材料去概括、归纳,掌握运用好“整体感知”的能力。阅读测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都暴露出了老师平时在教学中的问题,我们的老师习惯了“教课文”而不是“教阅读”,平时教学中重视对课文的分析而忽视了利用课文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致学生不能举一反三,面对新的阅读材料无所适从。而在课外阅读和积累方面更是令人堪忧,比如要求六年级的同学写两句描写雪的古诗,大部分学生都无法作答。从“习作”这部分看出,五年级得分率85.7%,六年级得分率89.2%,相差3.5%,差距正常。但从试卷中看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不透彻,如五年级写观后感,部分同学由于审题错误写偏了题。六年级的习作内容是写一处景物或一次艺术活动,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想象能力不够丰富,对大自然的观察不够仔细,写作时东拉西扯,条理不清,书写、表达能力都有待提高。5.教学建议及改进措施首先,重视汉字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老师要认真落实语文的工具性,让孩子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尤其是同音字、形近字,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策略,如编字谜、简笔画、形声字等方式让学生正确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不写错别字。同时,语文老师还要重视学生的书写,让学生不仅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美观,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其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老先生的话告诉我们,要用教材来教学生掌握方法,培养能力,通过教课文来教会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力”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老师们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利用好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信息能力;推断解释能力;整体感知能力;评价鉴赏能力;联接运用能力。第三、加强课外阅读,增加积累。 语文的学习重在日积月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运用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第四、语文学习生活化老师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把生活作为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真心去感受生活,用真情去表达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为学生的终生成长和幸福奠基。 第五、加强阅读教学研究 从本次期末考试看出,各年级在“阅读部分”失分率较高,学校平时对阅读教学的研究比较薄弱。下学期,重点开展阅读教学能力的研究,究竟该怎样上阅读课,各年级展示一节阅读教学课例,提供研讨平台,总结提炼出上好阅读课的动作要领。另外加强随堂课的指导,让每一堂课学生学有所获。二、数学学科考试情况分析1. 各年级平均分统计表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参考人数107124879591121总 分8073.591666583.5709264508271.5平均分75.5 73.9 75.7 74.6 70.9 68.4 以上是各年级平均分情况分布,为了便于比较的客观、公平、合理,现分学段进行比较。(1)低段平均分比较。从以上数据看出,一年级平均分75.5分,二年级平均分73.9分,两个年级相差1.6分,属于正常范围,整体水平与周边学校不相上下。(2)中段平均分比较。从数据看出,三年级平均分达到75.7分,四年级平均分74.6分,相差1.1分,与周边学校比较差距不大。(3)高段平均分比较。 五年级平均分70.9分,六年级平均分68.4分,虽然两个年级相差2.4分,但两个年级的平均分均显得较低,五年级约低于周边学校,六年级差距太大。就其原因有四:一是老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满堂灌现象严重;二是个别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不突出,课堂效率不高;三是只注重知识传递,忽略方法与思想渗透;四是教师给予一部分学困生的关注较少。2.各年级及格率、优秀率统计表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参考人数107124879591121及格人数107124879488112及格率100.0%100.0%100.0%98.9%96.69%92.7%优生人数10612286927995优生率99.0%98.4%98.8%96.8%86.79%78.7% 以上是各年级平均分情况分布,为了便于比较的客观、公平、合理,现分学段进行比较。(1)低段合格率、优生率比较 从合格率看,两个年级合格率均为100%,达到预期目标。从优生率看一年级有1人未达到优生标准,优生率为99%,二年级有2人未达到优生标准,优生率为98%,两个年级均超过学校标准(学校标准92%),看出低段的数学学习效果明显。(2)中段合格率、优生率比较 合格率来看,三年级合格率100%,四年级有1人待合格,合格率为99%,主要问题是孩子缺乏学习的兴趣,家庭得不到关爱,自觉学习习惯较差,老师所下很大功夫,收效甚微,一个班有一个人也是很正常的。 从优生率看,三年级优生率达到98.8%,四年级优生率达到96.8%,对于我们这样的学校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与我们老师辛勤的付出密不可分。(3)高段合格率、优生率比较 从合格率看,五年级有3人不合格,合格率为96.7%,六年级有9人不合格,合格率仅有92.7%,两个年级相差4%,差距较大。六年级总人数只有121人,就有9人不合格,差距实属很大。就其原因:一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一堂课老师对重难点的把握不很合理,特别是教学目标不够清晰,程序混乱,导致中差生更差,对于书本知识,中上等生对知识的理解,老师只需点拨,而中差生更需要老师比较细腻的教学,清晰的目标,有层次的思维,否则就是混乱的;二是个别老师对个别班的后进生失去信心,给予学生的关爱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三是个别后进生家庭环境因素也造成对学习不求上进,导致成绩跟不上。3.各年级成绩分布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科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参考人数107124879591121最高分808079808080最低分636162.544.511948分以下0001394855分0001555663分12114126471分182781524327279分75947870475580分1310788由于我校各年级人数不等,为了便于比较的客观、公平、合理,现分学段进行比较。(1)低段成绩分布 从成绩分布看,一、二年级分数段人数呈正态分布,多数集中在7279这个分数段。一年级最高分80分、最低分63分;二年级最高分80分,最低分61分,且低于64分各有1人,这是学生正常学习能力的体现。一年级满分人数达到13人,与二年级比较有明显优势,某种程度讲,满分人数的多少可看出老师教学的细腻程度,对教学中过经过脉地方的掌控程度有关。(2)中段成绩分布 从以上成绩分布来看,两个年级成绩分布也属于学生正常学习能力的体现,多数学生集中在7279这个分数段。三年级最高分79分、最低分62.5分;四年级最高分80分、最低分44.5分,从满分来看,三年级一个都没有,四年级7人,从这点上比较,两个年级有差距,体现在老师对培优辅差的效果上,教师的教学的严谨程度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上。(3)高段成绩分布 由于五年级和六年级班级数不等,导致学生人数差距大,因此把它折算成百分率进行比较。从以上成绩分布看,五、六年级远不如一至四年级学生成绩,从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来看,基本体现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人数集中在7279这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其次是6471这个分数段,分数段人数最少的五年级是48分以下,而六年级是在4855分这个段,这种分布不正常,待合格学生面太大。五年级最高分80分、最低分11分,差距太大;六年级最高分80分、最低分9分,相差71分。结合这些问题分析,原因有三:一是教材理解不透,层次不清,导致教学效率不高;二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的老师在复习阶段就采取题海战术,缺乏有效的系统的复习方法指导;三是家庭因素影响,学习无兴趣。4.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学生头脑中的概念较模糊、空间观念不够强。如三年级填空题的第1小题中让学生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一题,95%的学生将答案填成“一本书的厚约3毫米”。又如填空题的第3小题,写出钟面上经过的时间,错误较多,暴露出学生时间的观念未真正建立起来,时间的表示法和时间的计算因较抽象学生掌握得还不是很好。判断题的第4小题“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有23%的学生判断为错误,这也说明学生对于图形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够牢靠,对于图形间的关系还不够明确,空间观念的建立还要进一步提升。(2)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够强。从试卷上看出,少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加强,没有完全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算理和基本算法。特别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有的只把除数变成整数,而被除数不扩大;有的忘记商的小数点的位置。如五年级学生在计算9.620.2440.08计算成40.83,主要体现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在除到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 0,学生掌握不好,一是书写对位不整齐,二是小数点点错了。还有在合理计算的方法选择上不够灵活,如182.5-2.5不能简算,学生乱简算,没有悟出简算的规律。(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六年级学生对于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计算图形的面积这部分掌握较差。比如填空题的第10题,“王晨上个月的手机话费是36元,比李星的多8元。李星上个月手机话费是( )元。部分同学没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没有弄清楚谁是单位1的量,多的8元和李星手机话费的关系。又如填空题第12小题,题目要算一个圆除去一个里面的最大正方形后所留下的阴影部分的面积,部分学生没能正确找出算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对于划整为零的思想以及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4)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灵活性不够。如在选择题:用丝带捆扎一种礼盒(有图),接头处长25厘米,要捆扎这种礼品盒需准备( )厘米的丝带比较合理。学生不能联系实际计算出准确的绳长,并且不能根据计算出来的结果、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选择,错误率约达80%。5.教学建议及措施(1)加强基本训练,培养计算能力。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要重视从培养计算兴趣、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2)通过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逐步培养数感。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从各方面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审题能力。(3)数学审题要着眼于整体,全面观察。我们要注意从各方面进行心理、思维训练,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首先对造成审题失误的类型进行分析,再对症下药。如:针对数学概念不理解,造成审题失误的,我们就要先理解清楚概念。因为数学概念犹如思维的一面镜子,镜子模糊思维势必混乱。审题时必须弄清概念,明确要求,明白算理才能获得正确的解题途径。再如:有些问题虽未给出明确的条件,但将其隐含在问题中,一些学生审题不全面,不注意挖掘,就造成失误。这时就要审题全面,注意挖掘隐含条件。(4) 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5)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拟定教学目标。解决一节课让学生获得多少的问题,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使各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新授课的教学目标应明确指出:学生对新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等应达到怎样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到什么深广度;经历哪些基本的数学活动过程;形成哪些初步的数学基本能力;体会哪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和习惯。练习课的教学目标应明确指出:巩固与加深理解哪些新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等;如何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比较;采用哪些措施和方法组织有效练习和复习;进行哪些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习;形成哪些数学基本能力;获得哪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其次研读教材,关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结构,理清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在各学段的分步情况,教师做好教材上的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每个例题和习题蕴含的知识点,关注例题和习题的匹配和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同时,要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要拓宽教材研读的视觉。三、本期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方面的反思本学期,我校在区教委提出的“以生为本,减负提质”课堂教学改革工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挖掘自身潜力,提出了“立本求真,日进日新”的办学理念,开展了“本真课堂”的探索与实践。1.深入开展“本真课堂”研究(1)追寻历史,界定“本真课堂”“本真”一词,取其词义为“真实情况;本来面目”。以此来找寻教育教学的本源,探寻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探寻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结合我校实际,将“本真课堂”界定为“三本三真”。“本真课堂”之“三本”:教师之本专业发展(通晓课标和教材,熟悉学生,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之本已有的知识技能和学习背景;教学之本学生发展。“本真课堂”之“三真”:真教(真知、真情、真师表)、真学(真心、真意、真情趣)、真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2)聘请专家培训,引领“本真课堂”。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对老师们进行培训。邀请区进修学院有关专家来我校举办“生本教育”专题报告会。学校还轮流派老师到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学习观摩,让大家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升素养,了解当前的课改动向,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来推动我校课改工作进一步走向深入。(3)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支撑“本真课堂”。为了让老师们深入领会“本真教育”精髓,推动课改工作的实施,学校为老师购买了教学方法最优化、和优秀教师一起读杜威、追求本真教育,以及学科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全校老师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掌握新课程理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在学习过程中,将九龙坡区提出的“生本教育”与我校的“本真教育”相结合,以此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对教育本源的认识,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4)结合校本教研,实施“本真课堂”。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基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展示的平台。每个教研组结合学校拟定的“本真课堂”实施方案,根据学科特点,细化操作办法,每月按照“以课例为载体的四步校本教研模式”( 集体备课教师说课代表上课全员评课),深入开展研究,确立本教研组的研究方向。学校还结合全员练兵、优质课竞赛等活动开展研究,促进教师们在互动中反思,在交流中分享,在分享中提高。2. 重视“三种方式”的转变,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管理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1)重视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秩序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本期,我校进一步优化常规管理,提高精细化程度,努力向科学化迈进。学校建立了并实施了“巡课制度”、“听评课制度”、“备课管理制度”和“作业批改制度”等。比如在备课管理上,我们知道一节有效的课堂,必有一份有效的教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我们实施课堂教学的指导蓝本。学校每月依据课程教学管理中备课管理的具体内容,对教师备课情况的检查从以下方面、运用如下方式进行:一是检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如每期更换任课教师时,形成交接班制度,以利新任课教师能够更为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要求各任课教师深入班级,改变任课教师“打铃进教室,下课就走人”的现象。二是检查教案,从中考察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方法等针对学生特点的程度。教案亦即教师的课时授课计划,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因此,检查教案是检查教师备课情况最直接的措施。通过教案,检查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第一,明确,即制定的教学目标能清楚地表明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效果或标准。第二,全面,即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围绕三维目标,通过教学应该使学生学会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技巧,培养哪些优良的品质。第三,适当,即制定的教学目标的量和质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从每月教案的检查情况来看,大多数老师均能进行认真备课,都是分课时进行备课,即一课时一个教案。教学过程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层次清楚,并且课时目标分解合理。大多数老师均有课后反思,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讲过:写一辈子的教案,那就是一个老师,而你坚持写上五年的教学反思,你就会成为名师。当然,能够坚持那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不要只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有的老师只顾讲过了,做过了,订正了,而不帮学生总结错误原因,寻找知识的薄弱环节。每次课后,要反思我今天哪些地方处理得好,哪些地方处理不够妥当,以及学生得学习效果,如果觉得不足得地方,我该怎样去弥补等,都是值得思考的地方。但也有个别老师教案笼统,如一篇文章分2课时或3课时才能完成,而呈现出来的就是一课一个总教案,未进行分解。这样的教师教导处坚持即使反馈,勒令整改。在听评课管理上。要求全校积极参与“互听互评”活动,每位教师每月听课不得少于4节(其中教龄在2年内的老师每月听课不得少于8节),每次听课后,要做好记录,及时与上课教师交换意见,并写出评价意见。同时,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写出教学后记。教学管理人员每周听课不少于3节。听课活动也是学校校本培训内容之一,通过此项活动,是加强老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也不见得那个老师的课就十全十美了。不要老是关在自己的教室里,想怎样整就怎样整,不要形成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现象。应该走出自己的房间,走进别人的教室,“串串门”,看看别人在搞些什么,互相联络联络,彼此又增进了感情,敞开心扉,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真正形成同伴互助、供学习、共提高、共成长的和谐共进的局面。但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三种现象:一是书写不规范,即该填的空空没填完整,课后无评价;二是抄教案现象普遍;三是原版复制,即将原来的听课记录本时间改动,就变成现在的了,且听课内容与教学进度完全不一致。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学校提出了教师间听课采取“相互约课”的方式进行,定期对听课教师和被听课教师核实听课情况。在作业批改上:一是各学科布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不允许集体评讲代替批改;二是作业批改要及时,原则上当天的作业批改后当天发给学生,以便及时改错,做到“日日清”;三是要做到作业批改记载和讲评,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四是作业评分一律用等级制:A、B、C、D表示,对书写整洁或解题独到的学生要做针对性的批注;五是批改符号统一,对的打“”、不恰当的地方用“”表示。从每月的检查中看出,绝大部分老师注重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对每次作业能做到及时批改,也做到了全批全改,纠错清晰,学生的书写工整、规范、注意爱护本子,大多数班级的本子基本上无卷角现象,作业批改中,有的老师能注重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很棒、加油等)进行鼓励,也有的老师用“”或笑脸等符号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2)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升教师教学力尽管我区推广的“生本课改”轰轰烈烈,取得一定的成绩,成为我区课改的响亮名片,但我校部分教师的的课堂仍然存在以下五种现象:一是教师的滔滔不绝取代了课堂结构的松散;二是课堂的一问一答取代了教学的双边活动;三是用优生的准确回答取代了全体学生的所得;四是教师的渊博学识掩盖了学生的杯水车薪;五是用繁重的作业来挽救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提出了“课堂教学四部曲”,并严格执行。情境导入、明确目标。教师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情境中,使学生进入准备阶段,激活学生相关认知,相机出示课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一上课就有探究的意愿、目标和方向。自主学习、探究质疑。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的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自学。自学的内容,教师一定要学会取舍,切忌面面俱到,而是有重点地学,容易的问题要放心地教给学生自己解决,较疑惑的问题可以在第三个环节当堂抽出来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培养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协作交流、互动点拨。此环节是课堂的高潮部分:组织形式根据学科特点可以多样。例如:小组合作式、主持人式等。但不管哪种形式,一般遵循“先生生协作,后师生互动”的原则,在学生说和做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这里的“教”也不是系统的讲授,而是“点拨”,教师借助追问,帮助学生梳理深化所学内容,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此环节训练的是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检测反馈、拓展延伸。本环节可以根据以上环节所用的时间灵活调控处理,有时研究的问题较复杂需要学生做大量的活动,有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争执和疑难,需要反复研究,就可以少做甚至不做练习题,直至研究透彻为止(可以放在下节课再练习);有时围绕这堂课的主题写收获、心得和感悟,有时可以是生生之间互相提问,有时是对规律、方法的总结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教学力上,要求老师在每天上完课后对第二天的课做一下准备,在第二天的教案上做好二度备课:一是梳理目标,理清重难点,确定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操作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复习法、发现法等),再梳理每个环节的教学流程,每个环节的设计是为那一条目标服务的,作为执教者,应该要清楚,否则你的课堂就是混乱的,无逻辑线索,对数学课来讲这是致命的一环,因为数学学科有他独特的功能,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如果你的课堂都是杂乱的,无线索的,谈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比如语文学科也有独特的功能,要体现工具性、人文性等,还有体育课,重在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如果一节体育课下来水水都不流一点,汗珠珠都不冒一点,我就觉得这节课密度不够或强度太小,也就是运动量没达到。所以我们要站在学科课程的角度上上好每一节课。从听课的情况看,大部分老师课前的准备比较充分,课堂教学显得扎实,朴实。在目标的设置和达成上,重视将认知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重视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比较规范,教师能以学定教,教学突出重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教师准备不充分,主要是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对学段目标、年段特点不清楚。这和课前准备有着直接的联系。虽然我们的教案已检查,每位老师的教案打印都很规范,但少数个别老师二度备课不明显。教案和教学互不匹配,教案和课堂是两张皮的现象,这就导致课堂教学环节凌乱,每个环节目的不明确,环节之间无内在联系,教学结构不紧凑,重点也不突出,学生学起无兴趣,相应导致整个课堂散乱。普遍反映学生学习氛围不浓,兴趣不高昂。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教材的研读,也只有对教材理解透彻了,老师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才能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老师的激情、学生的欲望才能很好地爆发,课堂才更加富有朝气和生命力,当然,仅仅吃透教材、写好教案就能实现吗,也不一定,但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第二个存在的问题,就是课堂效率的问题。当然刚才谈的也是教学效率不高的一大因素,但也有的老师准备很充分,可效率不高,比如有位老师上了一节数学练习课,整堂课就是就题讲题,全班40几个人,就那几个十来个学生和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