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课时1.知道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2.知道浓硫酸的特性.初步学会稀释浓硫酸.3.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通过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和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稀释的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通过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及稀释浓硫酸实验,培养善于观察、总结、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逐步树立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重点】浓硫酸的腐蚀性和酸的化学性质.【难点】浓硫酸的腐蚀性和酸的化学性质.【教师准备】纸条、木棍、布、玻璃棒、导管、双孔橡皮塞、锥形瓶、试管、浓硫酸、浓盐酸.【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生活中含有酸的物质,如食醋、橘子等.导入一:【展示】一组食醋、柠檬、蓄电池的图片:【提出问题】你知道它们含有什么酸吗?学生回答后直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常见的酸.导入二:【展示】2015年5月7日,104国道张夏镇凤凰庄路段硫酸罐车侧翻,18吨浓硫酸泄漏,消防部门不知情用水浇,排水沟升起几十米高“白雾”,现场产生大量有刺鼻气味的白色气体.浓硫酸泄漏区初定轻度污染.【提醒】“白雾”中的十几棵大树的树叶逐渐枯萎,说明浓硫酸有哪些性质?导入三:【展示】2014年12月22日,家住广州东圃的3岁小泽在玩耍时误饮捡来的瓶装浓硫酸,身体多处重度灼伤.医院先对小泽洗胃,并对小泽进行留院观察.小泽的下巴、面部、颈部、左手和胸前的皮肤都被灼伤,呈深褐色,颈部和食道遭到严重腐蚀.医生告诉记者,接下来黏膜的溃烂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现在不能喝水或吃东西,药只能从胃管打进去.过渡语浓硫酸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业用品,使用不当会给人们带来伤害和灾难.为了揭开浓硫酸的神秘面纱.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探究之旅常见的酸.三、几种常见的酸思路一【展示】实验10-2:(1)观察盐酸、硫酸的颜色和状态.(2)分别打开盛有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盐酸硫酸颜色、状态打开试剂瓶后的现象气味【展示】强调闻气味的方法,如图.【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为什么会产生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什么性质?浓硫酸没有白雾产生,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总结】盐酸硫酸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油状液体打开试剂瓶后的现象瓶口出现白雾无明显现象气味刺激性气味无味【引导】探究了盐酸、硫酸的一些简单性质,你是否想了解它们的用途呢?【展示】讲述盐酸和硫酸的用途.用途盐酸(HCl)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硫酸(H2SO4)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自主学习为主,对比学习硫酸与盐酸的性质与用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路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过渡】(针对导入二)硫酸罐车侧翻,为什么现场产生大量有刺鼻气味的白色气体?为什么“白雾”中的十几棵大树的树叶逐渐枯萎?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浓盐酸和浓硫酸的面纱,看它们有哪些性质.【展示】实验102:观察浓盐酸和浓硫酸.请两位同学帮我轻轻摇晃一下这两个试剂瓶,并观察现象,然后揭开瓶盖,小心扇闻味道,给同学们描述你所观察到的现象.两位学生分角色扮演,为两种浓酸做自我介绍.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把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地填入课本表中.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强调安全措施,培养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交流讨论】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为什么会产生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什么性质?浓硫酸没有白雾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学生交流讨论后总结出: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产生白雾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没有白雾说明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交流填写下表: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出现白雾无明显现象原因有挥发性无挥发性气味刺激性气味无味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两种酸物理性质的理解.【提问】1.有两瓶装着盐酸和硫酸的未贴标签的试剂瓶,如何简单将其区分开?2.我们消化不良去看医生时,医生通常会提供含一定量稀盐酸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是为什么?【讲解】硫酸和盐酸还有其他很多的用途,大家快速浏览教材第52页下面的表格.用途盐酸(HCl)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硫酸(H2SO4)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学生根据其物理性质说出很多种区分方法:轻轻摇晃观察液体是否黏稠、打开瓶盖看其是否出现白雾、闻其是否有气味、打开瓶盖放置看其前后质量变化等.学生查阅教材52页下面的表格了解到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认真阅读、思考,了解硫酸和盐酸的用途.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两种酸在生活中用途的印象.四、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过渡语通过学习,发现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出现白雾的现象,浓硫酸在空气中不会形成白雾.而硫酸罐车侧翻现场为何产生大量有刺鼻气味的白色气体?下面的探究为我们揭开谜底.思路一【引导】浓硫酸有腐蚀性.在使用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展示】实验103: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实验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出现黑色字迹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有浓硫酸部位变黑将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布变黑色,后来形成洞【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服上.【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展示】实验现象.【交流】纸上留下黑色的字迹;小木棍上被浓硫酸触及的部位变黑;布上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已破烂.【反思】通过上面的实验探究,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言】使用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教师讲解】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引导】浓硫酸有吸水性,那浓硫酸与水作用时还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演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并让学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分析讨论】手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感到比较烫.这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设问】能否将上述实验稍作调整,将水注入浓硫酸里?【学生发言】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教师演示】实验104:稀释浓硫酸.在500 mL锥形瓶中盛约25 mL浓硫酸,锥形瓶双孔塞的一孔中装分液漏斗(盛有水),另一孔装短玻璃导管.将分液漏斗中的少量水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现象.【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交流】描述现象: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设问】四周飞溅的液滴若接触了人的皮肤,后果会怎样?能否将前面演示实验中的水、浓硫酸对调?【学生回答】1.皮肤立即被腐蚀,生成黑色的炭.2.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里.【教师】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设计意图通过错误的操作,引起学生对稀释浓硫酸正确操作重要性的注意.【展示】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如图:【小结并板书】浓硫酸:(1)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3)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布擦掉,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思考】1.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类似浓硫酸的操作?为什么?2.硫酸罐车侧翻现场为何产生大量白色气体和刺鼻气味?【学生思考后发言】1.有的说稀硫酸没有强腐蚀性,不必采取处理浓硫酸的操作;有的说应该采取同样的操作,因为稀硫酸中的水会慢慢蒸发,不久后会变成浓硫酸,同样会腐蚀皮肤、衣服.2.硫酸罐车侧翻现场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而产生蒸汽,因为浓硫酸的腐蚀性产生刺鼻气味.设计意图教师演示浓硫酸的稀释,学生通过观察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教师对注意事项进行讲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思路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过渡】(针对导入三)广州3岁男童误饮浓硫酸,为什么颈部和食道遭到严重腐蚀?这说明浓硫酸有哪些特殊的性质?请两位同学协助老师完成关于浓硫酸的探究实验,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有关浓硫酸的资料,最多的是浓硫酸的腐蚀性.趣味实验将学生注意力转移至课堂.协助实验能在规范学生实验操作的同时提高实验技能.学生目睹浓硫酸的腐蚀性,再次意识到使用浓硫酸要特别小心!【演示】实验103:请两位同学协助表演“白水写黑字”“水滴布穿”等趣味实验,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提问】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受到哪些启发?【小结】以上实验均说明了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甚至皮肤等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的物质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我们把这一特性叫作“脱水性”.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填写教材第53页的表格:实验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出现黑色字迹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有浓硫酸部位变黑将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布变黑色,后来形成洞然后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阐述自己受到哪些启发.在教师指导下总结出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和脱水性,明确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和脱水性是化学性质.【过渡】刚才我们观察到的硫酸是98%的浓硫酸,而平时使用的硫酸通常是稀硫酸,怎样把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呢?【演示】教材第53页实验10-4:让学生触摸烧杯的外壁,感受温度的改变,同时体会:同体积的浓硫酸和水的质量大小.学生会说:“容易,只需加点水就可以了.”观察正确的稀释操作方法,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概括总结现象烧杯外壁温度升高,得出结论:浓硫酸稀释放热.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大胆猜想,再通过错误操作,强化正确操作的必要性.【思考】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交流讨论】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在皮肤或者衣物上会有什么结果?应该怎么处理?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学生观看教材第53页图10-5、图10-6.理解稀释规则: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加,不断搅.阅读教材,了解处理方法.利用已有知识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应急方案.学生从浓硫酸的腐蚀性中认识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可贵,同时学会处理应急伤害的方法.五、酸的化学性质过渡语前面我们探究了几种酸的物理性质,上一节课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溶液作用的现象,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金属与酸的反应,现在让我们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吧.思路一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展示】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交流】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加紫色石蕊溶液加无色酚酞溶液稀盐酸红色不变色稀硫酸红色不变色2.与金属反应【导语】第八单元所学的几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化学反应.【提问】稀硫酸或稀盐酸能和镁、锌、铁发生化学反应吗?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板演或展示】金属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镁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锌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铁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讨论】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交流】生成物都有氢气和金属化合物.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演示】将一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过一会儿取出,用水洗净.【提问】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交流展示】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锈+盐酸铁锈消失,无色溶液变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铁锈+硫酸铁锈消失,无色溶液变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讨论】(1)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2)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金属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交流】(1)生成物都有水和金属化合物.(2)不能;长时间浸泡导致金属和酸发生反应.【讨论】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盐酸、硫酸等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小结并板书】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思路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过渡】碳酸、盐酸和稀硫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还能和金属发生反应.探究活动1:稀盐酸和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实验得出:稀盐酸和稀硫酸与碳酸一样,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学生亲身感受到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大脑中形成了酸的印象.【提问】盐酸中的什么成分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学生猜想:可能是盐酸中的H+、Cl-、水使其变色,讨论交流后首先排除水的作用,因为石蕊试液本身含有水.【讨论】现有两瓶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如何区分?【小结】NaCl溶液中有Cl-,而NaCl溶液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那么就不是Cl-的作用,应该是酸中的H+使石蕊试液变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讨论出方案:(1)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2)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放入洁净的小铁钉,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猜想、实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步骤,将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提升到认识方法.【提问】你能否将这种方法推广一下,区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为什么?学生讨论区分两种物质的方法,归纳总结出是酸中的H+使石蕊试液变红.探究活动2:金属和酸反应.【过渡】除了上述性质,稀盐酸和稀硫酸还有其他共性吗?回忆第八单元所学的几种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形象地表演铜、铁、锌、镁在稀盐酸中的表现.用游戏的方式巧妙梳理了旧知识,对金属拟人化的处理并及时联系生活,使学生从知识的理解层面向运用层面转化.【提问】根据同学们的表演,你能概括一下酸的这条性质吗?为什么具有相似的性质?【小结】酸只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是酸中的H+与活泼金属发生了反应,放出氢气,另一种生成物的阳离子是相应的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酸的阴离子.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快速描述出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性质,然后分析原因.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学以致用】你能用学到的酸的这条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吗?讨论,形成多种答案,各组学生代表发言:不可将醋放在锅中长时间烹调,不可用铝制品调拌要放醋的凉菜.【引言】刚才在实验过程中提到了用洁净的铁钉与酸反应,为什么不能用生锈的铁钉?如何清除铁锈?学生想到铁锈会影响铁钉与酸的反应;可用小瓦片磨铁锅、砂纸打磨生锈的部位等.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用稀酸除锈.学生在讨论交流实验过程中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团结合作的精神、实验操作的技能、分析问题的思路、表达交流的技能等,学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了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内涵.【追问】如何用化学方法清除?探究活动3:稀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温馨提示】应当实事求是地汇报实验现象,即使实验失败,也可以从失败的实验中得到教训.学生分组实验,可能没有掌握好酸的用量,出现了多种实验现象.开始时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当铁锈消失以后,铁钉表面会冒出气泡,溶液颜色变淡,最后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取用的稀盐酸或稀硫酸的量不同造成实验现象不一样.【提问】出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小结】当酸不足或适量时,铁锈与酸反应;当酸过量时,与铁锈反应剩余的酸就会继续与铁反应.3H2SO4+Fe2O3Fe2(SO4)3+3H2OFe+H2SO4FeSO4+H2各小组派代表从酸的用量上和实验的科学态度方面、酸的用途等方面回答.【提问】从实验、观察、汇报及大家的讨论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提问】盐酸和硫酸为什么有这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学生讨论分析出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其阳离子只有氢离子.【拓展延伸】浓H2SO4为什么能作干燥剂?因为浓H2SO4有强烈的吸水性,当它遇到水分子后,能强烈地和水分子结合,生成一系列水合物.这些水合物很稳定,不易分解,所以浓H2SO4是一种很好的干燥剂,能吸收多种气体中的水蒸气,实验室常用来干燥酸性或中性气体.如:CO2、SO2、H2、O2可用浓H2SO4干燥,但碱性气体如:NH3不能用浓H2SO4来干燥.1.浓硫酸和浓盐酸物理性质的比较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的液体打开瓶盖后的现象有白雾出现无明显现象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气味2.酸的化学性质(1)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2)酸+金属盐+氢气.例:2HCl+FeFeCl2+H2.(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3H2SO4+Fe2O3Fe2(SO4)3+3H2O.1.(2014佛山中考)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A.MgB.Fe2O3C.CO2D.NaOH解析:镁为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氧化铁为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二氧化碳不与酸反应;氢氧化钠为碱,能与酸反应.故答案为C.2.(2014镇江中考)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测得溶液质量与实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段说明Cu不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B.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C.从c点到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有一种D.bc段发生的反应为2Cu+2H2SO4+O22CuSO4+2H2O解析:因为ab段溶液质量不变,说明Cu不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从b点到c点,溶液质量增大,说明在加热条件下,铜、氧气、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稀硫酸被消耗,随着稀硫酸的减少,酸性减弱,pH增大;从c点到d点,如果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铜,如果稀硫酸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铜和硫酸;铜、氧气、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H2SO4+O22CuSO4+2H2O.故答案为C.3.(2015嘉兴中考)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1)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填一种即可)(2)请写出稀硫酸与Y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解析:(1)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锌、铁等金属.(2)由题意,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属于碱,X为金属,则Y应为盐,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故答案为:(1)锌(合理即可)(2)BaCl2+H2SO4BaSO4+2HCl(合理即可)第2课时二、常见的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油状液体打开瓶盖后的现象瓶口出现白雾无明显现象气味刺激性气味无味2.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3.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Zn+2HClZnCl2+H2Fe+H2SO4FeSO4+H2(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CuO+2HClCuCl2+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59页练习与应用的6题.【选做题】教材第59页练习与应用的2(1)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对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B.纯净的盐酸往往带有黄色C.盐酸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D.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瓶酸溶液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测得它们的质量与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b分别代表()A.浓盐酸、稀盐酸B.稀盐酸、浓盐酸C.浓硫酸、稀硫酸D.稀硫酸、浓硫酸3.白蚁分泌的蚁酸能蛀蚀木头,蚁酸的化学性质和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中,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A.大理石B.铝合金C.钢筋D.铜制品4.纯净的盐酸是颜色的液体,有气味.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气体跟空气里的接触,形成盐酸的的缘故.5.在“探究浓盐酸物理性质”的实验过程中,打开瓶塞,会观察到瓶口有出现,这一现象能够体现微粒具有的性质是.6.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中都含有酸.如:人体的胃液中含有酸,其化学式是;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酸,其化学式是;食醋中含有酸,其化学式是.请你再举出在实验室或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酸的名称和化学式:、.7.用焊锡焊接铁制品前,可在焊接处滴几滴盐酸,其目的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能力提升】8.(2014佛山中考)在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9.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通常食醋中约含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在温度高于16.6 时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醋酸具有酸的通性.材料二钙是人体中的一种常量元素,人们每日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钙.动物的骨头中含有磷酸钙,磷酸钙难溶于水,却能跟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钙盐.(1)在10 时,醋酸的状态是;(2)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食醋?,原因是;(3)人们在熬骨头汤时,常常会加入少量食醋,这样做的理由是.【拓展探究】10.小明同学在使用“除垢净”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时,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联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猜想“除垢净”的成分中可能有酸.(1)为证实自己的猜想,小明从家中又找来两类不同的物质进行实验:实验一:;实验二:.经实验,小明得出“除垢净”的有效成分中一定有酸的结论.(2)小明想试制一瓶“除垢净”,你认为盐酸、硫酸两种酸中的更合适,理由是.(3)结合上面对“除垢净”的了解,在使用“除垢净”时应注意.【答案与解析】1.A(解析: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工业用盐酸因含杂质而显黄色.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盐酸有挥发性,不具有吸水性.故选A.)2.D(解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会减小,符合a的图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大,符合b的图像,但选项中没有该选项,因此考虑溶液的蒸发,因为稀酸中水容易蒸发,所以考虑a是稀硫酸,b是浓硫酸.故选D.)3.D(解析:因为蚁酸与盐酸性质类似,凡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也一定能与蚁酸反应.铜制品的主要成分是铜,不能与蚁酸反应.故选D.)4.没有;刺激性;白雾;氯化氢;水蒸气;小液滴(解析:根据教材知识知道:气体HCl的水溶液俗称盐酸,浓盐酸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所以会看到白雾.)5.白雾;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解析:打开瓶塞,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是因为氯化氢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与空气中的水分子接触,形成白雾.)6.盐;HCl;硫;H2SO4;醋;CH3COOH;硝酸;HNO3(解析:根据生活常识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可知: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中都含有酸.如: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化学式为HCl;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化学式为H2SO4;食醋中含有醋酸,其化学式是CH3COOH;实验室或化工生产中常用的酸还有硝酸,化学式为HNO3.)7.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解析:用焊锡焊接铁制品前,可在焊接处滴几滴盐酸,其目的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