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1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2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3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4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目标导航1.了解李四光少年时代的生活,分析其树立远大志向的社会根源。2.概括李四光在地质学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明确其在地质学领域的重要地位。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四光在推动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开采方面的突出贡献,认识其伟大的品质。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留学日本:学习造船专业,学成回国后被赐以“工科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之一。2留学英国:初学采矿,后改学地质,经过几年勤奋学习,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3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思维点拨矢志“科学救国”的信念是李四光两度出国,两度回国服务的关键动力。二、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1创立地质力学(1)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提出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假说。(2)抗日战争时期:发表论著,介绍自己对地壳运动所造成的不同类型构造体系的测定和推论,并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一名词。(3)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作了题为新华夏海的起源的学术报告。地质力学作为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4)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地质力学概论一书,该书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2其他科学领域(1)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李四光通过对大量化石的研究,创立了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在冰川学的研究上,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易错提醒地质力学是李四光在批判已有地质理论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不完全是“土生土长”的学说,其真正确立的标志是地质力学概论一书的正式发表。重点精讲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对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对兴修水利、发展灌溉、防止水旱灾害、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山区经济、改良土壤、开展水土保持等工作都有重要意义。三、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1推动中国石油的开发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2推动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1)铀矿:李四光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2)地震:晚年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的研究,有效地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3.李四光的地位(1)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2)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史论要旨中国发现石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的重要意义:政治上,打破了西方国家在能源上卡中国脖子的状况。经济上,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知识图示主题一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及贡献史料一图一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图二考察第四纪冰川图三李四光“推翻洋人的断言”图四大庆油田史料二李四光对研究冰川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却提出“让事实说话”。1921年,他带领学生在野外实习时,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1)史料一中的图一、图二说明李四光通过对第四纪冰川遗迹的考察和研究,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图三、图四反映出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的创立。(2)由史料二中的可知李四光通过实地考察,打破了中外国科学家的错误结论,反映了李四光不迷信权威的探索精神。(1)史料一反映了李四光取得了哪些科学成就?(2)通过史料二说明李四光发现第四纪冰川的过程表现了科学家的什么精神?答案(1)成就: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研究我国地质结构。(2)精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等。李四光的贡献(1)地质力学研究李四光长期致力于中国地质的研究与勘探,创立地质力学理论,是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2)运用李四光运用其地质力学理论,提出一整套寻找石油的理论与方法。我国勘探部门据此相继找到了大庆、大港、胜利等大油田,使中国一举摘掉“贫油”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李四光还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他还运用这一理论,对地震预报工作展开了有效研究。(3)通过对大量科化石的研究,创立了10条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在冰川学的研究上,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四光亲自组织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三线地区,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主题二评价李四光史料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中国地质行业最高层次的荣誉奖,于1989年1月设立。这一奖励以世界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名字命名,是为了纪念他创立地质力学,从理论上推翻“中国贫油”的谬论,对我国科学和地质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励中国的地质工作者献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共有四个奖项:李四光野外地质工作者奖、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者奖、李四光地质教师奖和李四光特别奖。史料中的是说李四光在地质力学理论方面的贡献。是说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的贡献。是说能促进地质科学人才的培养和地质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推动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设立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的原因。答案一是李四光为中国的地质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中国科技工业者的典型代表和榜样;二是为促进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人才。评价李四光(1)科学贡献: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自1920年从英国学成归国后,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地质科学研究,并创立具有世界影响的独立学派地质力学。他在冰川学、科化石的鉴定等领域也有独特建树。(2)理论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把主要的研究重心放在寻找国家急缺的矿产资源上,成功地指导了寻找大庆油田等大油田和铀矿资源的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又根据防震减灾的需要,在地震预报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明显进展。(3)总体评价:李四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学,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李四光不迷信外国权威、让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与杰出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志向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也是青年学生的人生楷模。1李四光在英国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的主要原因是()A其老师建议他到印度工作B英国政府不同意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工作C中国在地质科学方面急需人才D他认为中国人应该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祖国答案D解析A项与题干无关,B项叙述与史实不符,C项是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原因,D项符合题意,故选择D项。2李四光在中国第四纪冰川中写道:“根据我们自己的观察,仔细的研究,如果事实说明中国没有冰川,无论世界怎么高明的学者,多大的理论去怎样说,还是没有。如果事实说明有冰川,谁说没有也不行。”这表明李四光 ()A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B固执己见,不尊重权威科学理论C修正了错误的地质学理论D否定外国学者创立的科学理论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自己的观察,仔细的研究”“事实说明”可知,李四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故答案为A项。3李四光的科学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勘探石油重大工程建设勘探煤炭预测和预防地震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李四光的主要贡献,都是,故选D。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材料二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四光打破了哪两个“洋神话”?(2)据材料二回答,“我国地质学家独创理论”主要指什么?依据这一理论发现的油田中,除了“大庆油田”还有哪些油田?依据“独创地质理论”还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3)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当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 答案(1)他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在他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国人的“中国贫油论”。(2)理论: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成就:寻找铀矿资源、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等。(3)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治学的精神。基础达标1孙中山勉励学生时代的李四光“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句话的是()A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B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C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D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答案D解析“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即用所学知识为国家作贡献,A没有体现此内容,B、C分别为李时珍、詹天佑的成就。故选D。2李四光在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成昆铁路的选线就运用了他的()在崇山峻岭间穿行的成昆铁路A地质力学理论 B古生物学理论C冰川学理论 D地震预报理论答案C解析李四光通过多次实地考察,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亲自组织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三线地区,为成昆铁路选线。3李四光推翻了洋人的哪些断言()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中国贫油论中国不存在第三纪冰川中国贫铀论A BC D答案A解析是错的,外国人认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是错的,外国人认为中国“贫油”而非“贫铀”。4周恩来曾这样评价李四光:“李四光是一面旗帜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天,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说:“只要再给我半年时间就会看到结果的。”他念念不忘的事业是()A地质力学研究 B古生物学研究C地震预测研究 D第四纪冰川研究答案C解析李四光晚年曾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还没来得及进行进一步深入总结就病逝了。51992年7月,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座冰川遗迹陈列馆。假如某班同学参观该陈列馆,他们可以了解()我国第四纪冰川的分布情况第四纪冰川的成因老一辈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第四纪冰川对工农业生产的科学价值A B C D答案D解析作为第四纪冰川遗迹的陈列馆,是必须介绍和涉及的。李四光是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开创者,陈列馆一定会介绍老一辈科学家为寻找、研究第四纪冰川所作的贡献和体现的科学精神。61988年,我国发行了一套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这套邮票共4枚,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是其中一枚。李四光能够享有这样的荣誉,主要是因为()A他本人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地位B他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C其成就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D他创立了新兴的学科,并在该学科的研究中有较高造诣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图文结合式选择题,实质考查李四光最主要的科研成果,解答的关键是明确李四光的生平及其主要贡献。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推动了我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李四光直接相关,但不符合题干要求。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次又一次的核讹诈,却是实实在在地教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西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封锁,从国外购买一般物品都十分困难,更不要指望铀矿石这样的战略物资了。没有铀矿石,研制原子弹就是一句空话。周恩来总理指示地质部门开展铀矿勘察工作1955年1月15日,根据周恩来的建议,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书屋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专门听取李四光、钱三强、刘杰关于原子能的汇报会议中,李四光部长先讲了铀矿资源与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密切关系,分析了中国有利于铀矿成矿的地质条件,并对中国的铀矿资源作了预测。材料二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古生物变化、人类起源相关的重要课题。李四光对研究冰川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却提出“让事实说话”。1921年,他带领学生在野外实习时,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遇到什么状况。李四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什么贡献?(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现象?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应用价值?答案(1)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遭受到霸权主义国家的核讹诈,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中国铀原料缺乏。贡献:李四光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做出了贡献。(2)现象: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应用价值:为成昆铁路选线和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起了重要作用。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