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回转窑工艺管理规程.doc_第1页
水泥回转窑工艺管理规程.doc_第2页
水泥回转窑工艺管理规程.doc_第3页
水泥回转窑工艺管理规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3003-2007水泥回转窑工艺管理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窑外分解窑的熟料质量和原燃材料要求、定额、耐火材料及收尘器的使用以及入窑煤粉、冷却机的控制。2 熟料质量要求2.1熟料升重在k75g/l(k为目标值,视具体情况而定)之间为合格品,合格率大于85%。熟料立升重小于900g/l时为废品。2.2熟料游离石灰不大于1.5%为合格品,合格率大于85%。熟料游离石灰大于1.5%小于2.5%为不合格品,熟料游离石灰大于2.5%(含2.5%)为废品。2.3熟料率值控制应符合下达指标要求:熟料饱和比控制范围为目标值0.02,合格率不得低于80%,硅率、铝率控制范围为目标值0.1,合格率不得低于85%。2.4熟料28天强度平均大于56兆帕。3 原燃料要求3.1入窑生料控制3.1.1生料水分不大于1.0%,合格率不小于95%。3.1.2生料细度0.08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20%,合格率不小于85%,0.20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2.0%。3.2燃料控制3.2.1煤值波动范围:挥发份控制在20%30%之间,灰份小于40%,波动范围为2%,低热值大于20093KJ/kg煤。燃煤的储存量不小于4000吨。3.2.2原煤水分小于9%,煤粉水分小于1.0%。进厂煤全硫含量小于3%。3.2.3煤粉细度0.080mm筛筛余小于10%。3.2.4燃油:0号柴油,发热量大于41800kJ/kg油。 3.3生料中有害成分控制在:K2O+Na2O1.0%,Cl0.015%,硫碱比0.61.0。3.4均化库的料位不低于50%。 4 回转窑定额4.1 能力定额:平均台时产量大于250t/h,运转率大于85%。窑衬安全运转周期大于240天。4.2 消耗定额(见表1)表2:消耗定额项目窑标准煤耗(kg/t-cl)130实物煤耗(kg/t-cl)175生料耗(kg/t-cl)1550耐火砖耗(kg/t-cl)0.455 耐火材料5.1使用原则:试用新型耐火材料或更换耐火材料供应商,必须由技术部同意,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5.2采购部负责技术部已确认的耐火材料的订购、运输工作。耐火材料除满足物化性能要求外,还要包装完好,严禁受潮,避免搬运过程中碰撞。耐火材料进厂后,应按合同要求进行质量和数量验收。存入砖库,要按不同类型、等级分别存放,登记数量和厂名和生产日期,挂上标签。如果需要临时露天存放时,一定要加盖油布,防止淋雨受潮。5.3技术部负责组织耐火材料的砌筑,并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颁布的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料使用规程。5.4延长烧成带衬料的使用寿命,发现窑皮蚀薄或脱落,应及时补挂。掉砖红窑必停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5.5中控操作员通过红外线扫描仪显示的窑胴体表面温度曲线判断窑皮结构分布情况,采取相应的操作手段。窑胴体表面温度超过400以上,采取相应措施而不能降低表面温度时,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采取紧急措施降温。5.6每次停窑检修,工艺管理人员应检查各级旋风筒及其连接管道、窑尾斜坡、上升烟道、三次风管、回转窑、窑头罩、冷却机等处的耐火衬料情况。每次检查和筑炉完成后应记录和书写完整的报告留档保存。6 均化库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应保证均化库充气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库内生料得到连续和充分的混合均化。倒库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后方可开窑投料。7 收尘器7.1 窑尾袋收尘器7.1.1开窑投料前,窑尾袋收尘器应投入运行,确保提升阀和脉冲阀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同时要经常检查袋收尘各风室的漏风情况及滤袋有无破损和糊袋,灰斗是否有积灰。7.1.2控制好袋收尘器进口温度(90-200),可采取开生料磨或增加增湿塔喷水等措施来保证。7.1.3控制好袋收尘器负压。7.2窑头电收尘器通过调节冷却机喷水系统和冷却风机风量,降低电收尘器的进口温度,以提高收尘效率。电场跳停时,应立刻通知电工处理,尽快使电场恢复正常工作。73煤磨袋收尘器在开、停煤磨及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袋收尘器的进口温度,并严格监视袋收尘器的CO浓度和灰斗温度,确保提升阀和脉冲阀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同时要经常检查袋收尘各风室的漏风情况及滤袋有无破损和糊袋。若发生以上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8 冷却机8.1控制原则:合理设定各室风量,控制好料层厚度,努力提高二、三次风温,减少热损失,提高冷却效率。正常操作时应控制一段篦床料厚500600mm,二段篦床料厚控制在400500mm。料厚控制要适当,不宜太厚或太薄,选择及调整应以获得最佳的熟料冷却效果和保证设备安全运转为原则,并注意料层阻力受料层厚度变化及熟料颗粒粗细变化的影响。8.2篦冷机的控制采用三元控制系统(即:通过第一风室的第一、二台冷却风机压力,调整篦床速度控制料层厚度及阻力;控制恒定的冷却风量;通过窑头负压控制,保持来自篦冷机的二次风量和排除过剩空气)。并通过篦板温度检测报警装置、拉链机断链报警装置,风机的风量、风压、风门开度及二次风、三次风和废气温度等操作监控参数,判断篦冷机的运行情况。8.3巡检人员应加强设备巡检、观察各运动部件磨损及与润滑情况。观察孔、检修门要密闭完好,防止漏风。经常检查各风室和充气梁的情况,防止螺丝松动或篦板脱落或漏风。8.4加强熟料破碎机、输送设备的维护,使之安全运转。定期检查和更换锤头,保证出破碎机的熟料粒度小于25mm。8.5中控操作人员应合理调节冷却风量,尽可能稳足篦床速度,做到布料均匀,保持适当的料层厚度,防止熟料和废气温度过高,出冷却机的熟料温度低于环境温度+65,进窑头电收尘器的废气温度低于250。8.6保证喷水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入窑头电收尘的进口废气温度,以利于收尘。8.7空气炮的使用:巡检人员要经常检查各空气炮的运行情况及冷却机一室的料层厚度,确保空气炮时刻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发现料层过厚和来料过粘,及时通知中控操作人员增加空气炮的开启频率,防止冷却机堆“雪人”。 9 预热器9.1开窑投料前,岗位人员应对预热器系统(包括三次风管、分解炉)进行清理检查。9.2岗位人员应定期检查各旋风筒漏风及翻板阀的动作情况,同时对各级筒锥部经常清扫,防止结皮过多引起堵塞。9.3岗位人员在生产中应定期清理窑尾斜坡、分解炉锥部、上升烟道结皮,合理控制三次风管压力。9.4发现各级筒锥部压力出现异常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检查;发现五级筒锥部压力30秒内未恢复正常时,应立即止喂,通知相关人员检查。10 回转窑10.1根据入窑生料预分解的特点,合理确定风、煤、料、窑速及系统各部位压力参数的合理性。稳定好全系统正常的热工制度。10.2全系统设备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一次风门、三次风门、窑尾排风机、高温风机、喂煤、喂料等设备的控制要准确、灵活、可调。10.2.1加强全系统设备及仪表的检查,有问题及时解决。10.2.2每次停窑后尽可能检查三次风门的浇注料,并确认三次风门调节可靠、灵活、准确。10.2.3喂煤、喂料等设备要准确、灵活、可调,并定期进行校正。10.3小于2小时停窑应留火保温,大于2小时停窑应熄火保温。工艺管理人员应视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升温曲线和投料方案。中控操作人员严格按升温曲线和投料方案执行。10.4合理调节喷煤管的位置和轴径向风及中心风风量,并做好记录。10.5及时调节入分解炉的三次风量及燃料量,使燃料在分解炉内充分燃烧,温度分布均匀。入窑物料分解率控制在8595%之间。10.6正常操作以“薄料快烧”为中心,稳定系统各部位的工作参数(见表2)。表2 窑系统操作控制参数类别参数单位喂料量(生料)200-290t/h预热器出口O234%高温风机转速700880r/min窑电流240300A预热器出口CO 0.2%高温风机风门开度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