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大自然的启示 (新授课)主备教师:王学平 复备教师: 审核人:一、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学习重点: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难点: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二、课标要求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解基础,而地理方面知识的欠缺及文本中的名词术语,给学生理解带来困难,应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在教学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质疑,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感受。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如:“从两篇短文中受到什么启示?”四、教学时间 1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3、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二、学习方式自主阅读质疑,主动探究,交流感受,引导探究,合理想象。三、评价方式1、针对目标1,可以通过指名读词语、读课文来完成,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词语的意思,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的目的,在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自读,同桌读,指名读,齐读,看学生能否有感情的朗读,达到有感情朗读。2、针对目标2和3,在让学生读的基础上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提问、同桌交流,看学生是否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启示。四、评价样题1. 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遭殃(yn yn) 扫帚(zou zhou) 土壤(rn rn) 腐烂(f f) 关键(jin jin) 机翼(j y) 简略(n l) 鲸鱼(jn jn) 2、比一比,再组词。 栖( ) 从( ) 攻( ) 末( ) 形( ) 晒( ) 丛( ) 功( ) 未( ) 型( ) 3、填空。 保持 支持 坚持 1)、我们要( )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虽然他生病了,可他仍然( )每天按时上学。 3)、谁的意见正确,我就( )谁。 咬 吃 钻 锄 毁 砍 飞 4)、林务官把灌木丛( )了,把野草( )了,鸟儿( )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凶啦。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 )树叶,( )树根,( )树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 )了。 按课文内容填空。 5)、科学家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_。6)、科学家从鲸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_。 五、导学准备 教学课件六、导学流程一)、以情激学,明确目标,在兴趣引领中追寻快乐;1、导语:有人说大自然是本无字的百科全书,这话不错。如果平时多多留心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一定会获得很多知识,受到很多启发。如果你不信,请读大自然的启示。(板书课题)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师:指名读一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生读学习目标二)、问题启学,自主研习,在独立思考中感受快乐;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读书交流。(1)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三)、探究释疑,合作交流,在互动展示中享受快乐;1、学习“打扫”森林(1)自读第1-3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 “宽敞”、“洁净”、“干枯”等词)(2)结合挂图,说说这部分的大概内容。(3)重点探究第5-6段。默读课文,思考:使森林遭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画出能够说明这一原因的重要语句。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老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第5自然段中列举了几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可用简单的线段图表示如下:第6自然段是从反面说明的。即:如果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为地破坏这种联系,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受到什么启发。(谈谈动物间的食物链现象) 2、学习人类的老师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自学方法学习本文,在方式上仍然讲究自主、合作、探究。着重解决以下问题:(1)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了什么启示?(2)科学家从鲸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3)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3)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以上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适当引导,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四)、总结、拓展。1、“打扫”森林这篇课文中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维持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的联系,才能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中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我们多多留心自然,自然界的很多生物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它们不愧是我们人类的老师。2、学生交流各自所知道的其他有关“自然的启示”事例。检测1. 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遭殃(yn yn) 扫帚(zou zhou) 土壤(rn rn) 腐烂(f f) 关键(jin jin) 机翼(j y) 简略(n l) 鲸鱼(jn jn) 2、比一比,再组词。 栖( ) 从( ) 攻( ) 末( ) 形( ) 晒( ) 丛( ) 功( ) 未( ) 型( ) 3、填空。 保持 支持 坚持 1)、我们要( )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虽然他生病了,可他仍然( )每天按时上学。 3)、谁的意见正确,我就( )谁。 咬 吃 钻 锄 毁 砍 飞 4)、林务官把灌木丛( )了,把野草( )了,鸟儿( )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凶啦。它们大量繁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行业高级人才面试题库
- 初二数学下册各章思维导图
- 高级人才招聘:会员制面试题目及答案衍生职业岗位选择技巧
- 细胞染色原理
- 药品不良反应复核管理体系建设
- 汽轮发动机讲解课件
- 微纳米技术制造
- 人体巨噬细胞
- 选举人团制度解析
- 五老活动实施方案
- 《采购部相关培训》课件
- 围手术期的ERAS营养护理管理
- 高处作业非标吊篮专项施工方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品牌战略咨询服务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2版新《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师培训测试题附答案
-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TSG+11-2020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从高考改卷谈对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 个人征信查询授权书范本
- 2024新版实习律师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