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辞(第3课时)学案 鲁教版必修1(1).doc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辞(第3课时)学案 鲁教版必修1(1).doc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辞(第3课时)学案 鲁教版必修1(1).doc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辞(第3课时)学案 鲁教版必修1(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辞(第3课时)学案 鲁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浔阳(xn)荒芜(w)惆怅(zhn)耘耔(z)b熹微(x)稚子(zh)盈樽(zn)眄庭柯(min)c怡颜(y)容膝(x)流憩(q)遐观(xi)d出岫(xi)西畴(chu)船棹(zho)遑遑(hun)二、自主合作探究2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b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c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d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3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征夫以前路将有事于西畴“以”“于”都是介词,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后置。b悟已往之不谏恨晨光之熹微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云无心以出岫登东皋以舒啸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d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5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d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6、找出句中的活用的词并解释、眄庭柯以怡颜、园日涉以成趣、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或棹孤舟 7、找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1)于时风波未静(2)尝从人事(3)悦亲戚之情话(4)幼稚盈室(5)于是怅然慷慨。 (6)将有事于西畴三、当堂达标8、名句默写。(1)既自以心为形役, ? , 。 , 。(2)问征夫以前路, 。(3)引壶觞以自酌, 。(4)策扶老以流憩, 。 , 。(5)悦亲戚之情话, 。四、总结提升五、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六、拓展延伸读书的方法鲁迅的“跳读”法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老舍的“印象”法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华罗庚的“厚薄”法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参考答案积累与运用1a 2c 3c 4c 5a6、形作使动,使愉快。、名作状,在园中,每天。、名作动,拄着。、名作状,时时。、悦:形作意动,以为快乐。、名作动,弹琴、读书。、名作动,划动。7、(1)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2)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 配,奖罚等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