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简史1980年7月1日,邮电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1983年9月16日,上海使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1984年10月16日,财政部决定对邮电部所属企业的利润实行倒一九分成,扶持邮电事业发展。1985年,广州与香港、深圳、珠海开通电子邮件。1986年4月1日起正式恢复开办邮政储蓄业务。1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颁布,自1987年1月1日起实行。1987年11月,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1989年6月,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首先实现了移动电话自动漫游。1991年11月15日,上海首先在150MHz频段上开通汉字寻呼系统。1993年9月19日,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在浙江省嘉兴市首先开通。1994年4月20日,首次开通了接入因特网的第一条64kbs国际专线。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的建设开始启动。10月,我国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1994年,邮电部成立移动通信局和数据通信局。3月,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改革优点管理体制,将邮政总局、电信总局分别改为单独核算的企业局。7月,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中国联通的成立,开始打破电信业垄断。1995年4月,邮电部电信总局正式进行企业法人注册登记。9月,世界上第一个商用CDMA移动通信网在香港开通。1997年1月,邮电部决定在全国实施邮电分营。1998年3月,在原电子工业部和邮电部的基础上,国务院开始组建新的信息产业部。4月,新成立的信息产业部下发邮电分营指导意见。国家邮政局正式挂牌,邮电开始分离。9月,寻呼业务的剥离基本完成,组建国信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后被整体划归中国联通。1999年2月,国务院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组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4月,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立。7月,中国电信基本完成移动通信业务的剥离。2000年4月20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通信业在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的基础上实现了战略重组。9月25日,国务院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12月,铁道通信信息有限公司成立。2001年12月,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挂牌。模拟移动通信停止运营,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全面进入数字时代。2002年4月8日,中国联通CDMA网大规模放号,中国移动通信竞争走向宽频领域。5月16日,中国电信最终南北分拆方案确定,新中国电信集团及中国网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5月17日,中国移动GPRS正式商用,吹响了2.5G市场竞争的号角。2003年6月,依据国务院36号令,吉通并入网通集团;11月,网通国际公司挂牌,网通重组加速。2004年1月10日,中国卫通与国信寻呼签订协议,联通开始退出寻呼业。2004年1月29日,铁通公司由铁道部移交国资委,更名为“中国铁通”,作为国有独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运作。1987年( 11月18日),中国的移动通信元年,中国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1G)在广东商用。沟通在移动中改变:1987年11月21日,中国有了“大哥大”,样子就是“半块砖”。旅行在移动中改变:1989年6月,珠三角开通漫游,旅行出差不用愁。1995年(中国2G元年),GSM数字电话网(2G)正式开通。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网络在移动中改变:2000年5月,中国移动移动梦网开通,手机WAP能上网。商务在移动中改变:2000年12月,移动梦网开通移动证券业务,掌上炒股不是梦。2001年7月9日,中国移动GPRS(2.5G)投入试商用。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娱乐在移动中改变: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铃声图片游戏随时下,WAP娱乐一网抓。音乐在移动中改变:2003年5月,中国移动彩铃业务试商用,打电话变成听音乐。未来在移动中改变: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3G(TD-SCDMA)试商用,可视电话开通,随时随地当面沟通。2009年(中国3G元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国内3家电信运营商颁发了3张3G运营牌照: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2. 三种主流技术的关键技术及标准三种主流技术的比较 正交码是多个数据流在同一载频上发射的前提 保证数据流之间的完全3. gsm: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就是众所周知的GSM,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GPRS:是Gerneral Packer Radio Service的英文缩写,中文译为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具体来讲,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科技,即以分组的“形式”把数据传送到用户手上。因此,GPRS技术可以令手机上网省时、省力、省花费。打个比方,GPRS就好比移动通信设备的ADSL,而GSM就是普通固定电话线。CDMA: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多址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Fram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终端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予定的时隙中传输,各移动终端只要在指定的时隙内接收,就能在合路的信号中把发给它的信号区分并接收下来。fdma: FDMA是数据通信中的一种技术,即不同的用户分配在时隙相同而频率不同的信道上。按照这种技术,把在频分多路传输系统中集中控制的频段根据要求分配给用户。同固定分配系统相比,频分多址使通道容量可根据要求动态地进行交换。在FDMA系统中,分配给用户一个信道,即一对频谱,一个频谱用作前向信道即基站向移动台方向的信道,另一个则用作反向信道即移动台向基站方向的信道。这种通信系统的基站必须同时发射和接收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任意两个移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都必须经过基站的中转,因而必须同时占用2个信道(2对频谱)才能实现双工通信。1G(first generation)表示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如现在以淘汰的模拟移动网。2G(second generation)表示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代表为GSM。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2.5G是基于2G与3G之间的过渡类型。代表为GPRS。比2G在速度、带宽上有所提高。可使现有GSM网络轻易地实现与高速数据分组的简便接入。3G(third generation)表示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面向高速、宽带数据传输。国际电信联盟(ITU)称其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最高可提供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主流技术为CDMA技术代表有WCDMA(欧,日)、CDMA2000(美)和TDSCDMA(中)。4. CDMA源自于人类对更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物遗传育种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污水处理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开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毛概改革开放理论课件
- 教师如何做教学课件模板
- 特种设备知识培训制度课件
- 教学仪器机加工防污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毛发植发小知识培训课件
- 机床导轨加工应力分布分析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双控体系管理制度汇编
- 箱逆变一体机相关知识讲解
- 中行bfw框架开发和测试资料ppt
- 汽轮机试车方案
- GB/T 24338.5-2018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
- GB/T 29781-2013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
- GB/T 18379-2001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压区段
- 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下册
- 智学网成绩报告简介
- 顾客财产清单验证确认记录表、产品发放登记表
- 公司企业接收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