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部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专题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某铁路线专用列车车厢简图,回答12题。1根据车厢的设施与装置分析,该铁路线最有可能为 ()。a京广线 b京哈线c陇海线 d青藏线2上述铁路线在建设中多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c为野生动物提供通道 d缩短运营里程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车厢设有藏汉英文显示屏和独立吸氧接口,可推断该铁路线最有可能为青藏线。第2题,青藏铁路的建设多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为野生动物提供通道。答案1.d2.c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村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关于该地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居民点呈集中团块状分布b大部分居民点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带c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4三条公路规划线路中,设计最合理的线路及原因是 ()。a线路最合理,位于居民点的中间位置b线路最合理,沿等高线分布,线路最短c线路最合理,线路最短,地势最低d线路最合理,地势较平坦,占用的农田最少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地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且相对平坦的地区;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呈带状。第4题,由图可知,线路最短,占用的农田最少,并且大致位于居民点的中间位置。故d正确。答案3.d4.d下面的a图示意某年不同收入国家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情况,b图示意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变化的关系,c图示意气温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57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小的多为经济收入高的国家b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多为经济收入低的国家c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升高,海平面也升高d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降低,海平面也降低6上面三图反映了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c酸雨危害 d冰川运动7关于上题反映的环境问题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江源湿地面积先增后减b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c全球淡水资源不断增多d南亚各国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大解析第5题,由a图可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多为经济收入高的国家;由b图和c图可知,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升高,海平面也升高。第6题,由图可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带来全球变暖问题。第7题,全球变暖会加速冰雪融化,可能导致三江源湿地面积增大,但冰雪融化以后,蒸发旺盛,湿地面积又会减小;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与全球变暖关系不大;全球变暖最终会导致淡水资源减少;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全球变暖对其影响不大。答案5.c6.b7.a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回答89题。8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b经济的持续发展c更多的新资源出现d自然资源持续提供物质和能量9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有 ()。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人口剧增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错误的认识a b c d解析第8题,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资源的破坏和短缺。第9题,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人口的激增使得人类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维持生存;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存在着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认识。答案8.a9.c当地时间2012年8月19日,位于南美安第斯山脉的通古拉瓦火山喷发,距离火山较近的居民已经被紧急疏散。读图回答1011题。10该区域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b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c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d位于大西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11当地有许多农民到火山口附近去种地,主要原因是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解析第10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第11题,火山灰含有多种养分,使土壤肥沃而深厚,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许多农民到火山口附近去种地。答案10.c11.d二、综合题(共56分)12洪涝灾害是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今年7月以来,在泰国、柬埔寨、老挝和越南等国肆虐的洪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其中灾情最严重的泰国遭遇了50年一遇的洪灾,有25个省受到洪水威胁,包括首都曼谷在内的12个省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受灾人数超过240万人。材料二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文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有的河段多发生洪涝等自然灾害,如下面甲、乙两图所示区域。(1)读材料一,泰国降水有何特点?泰国洪涝的形成原因有哪些?(12分)(2)材料二甲图中的a河段和乙图中所示河段多是洪涝多发之地,试分析两区域洪涝多发的共同原因和不同原因。(10分)(3)简述治理材料二中河段洪涝灾害分别应采取的措施。(6分)解析(1)从泰国月平均降雨量分布图可归纳出泰国降水的特点:降水集中程度高,集中在510月。泰国洪水与“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由于“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夏季季风环流出现异常,加上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增强,最终导致了东南亚洪灾泛滥。(2)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及水系特点可以确定甲图中的河流为海河,乙图所示为荆江河段。a河段和荆江河段都位于东部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之a河段支流相汇,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极易发生洪涝灾害。(3)甲图所示区域应从减小洪峰和增加入海河道方面入手,乙图所示区域河道弯曲,应加固堤防,裁弯取直。答案(1)降水特点:降水集中程度高,多集中在510月,这段时期降雨充沛,强降雨多发。洪涝原因:79月降雨明显偏多,“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另外,还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2)共同原因:甲、乙两图所示区域都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两区域地势低平,多洼地,不利于排水。不同原因:a河(扇形水系)的支流几乎相汇于一处,且各支流同时进入汛期,而且入海口单一,给a河段带来巨大的洪水压力;乙图中的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河道弯曲(多曲流),水流不畅,不利于洪水下泄,极易溢出河道成灾。(3)甲图区域应在各支流上游修建水库,同时开挖入海新河,减少洪水对干流的压力。乙图区域应对河道裁弯取直,加固堤防,疏通河道。13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概括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6分)(2)说出大洋洲水资源数量特点,并分析原因。(12分)(3)南美洲面积小于北美洲,但南美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远大于北美洲。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南美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丰富的主要原因。(10分)解析由图可知,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数量特点应从多年平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