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8 辛亥革命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8 辛亥革命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8 辛亥革命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8 辛亥革命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8 辛亥革命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辛亥革命 第二单元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 当时革命是唯一出路 要革命 首先要有革命的组织 孙先生最先成立兴中会这个团体 后来各个团体如雨后春笋一样 但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 更没有严密的组织 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 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所以孙先生1905年在东京又创立了革命政党 山雨欲来风满楼 创建革命党 孙中山与革命风潮的兴起 背景 辛丑条约 的签订 使民众看清了清政府的本质 打消了对清政府的最后幻想 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一 兴中会 兴中会建立概况 1894年 檀香山 夏威夷群岛 孙中山 振兴中华 推翻清朝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材料分析 孙中山自述说 当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 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 大逆不道 诅咒谩骂之声 不绝于耳 而五年之后的惠州起义失败后 则鲜闻一般人之恶语相加 而有识之士 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 恨其事之不成矣 孙中山 建国方略 人们对起义评价的变化 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清政府统治日益腐朽 尤其是 辛丑条约 的签订 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孙中山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 早年学医 后认识到 医国 比 医人 更重要 开始寻求救国的道路 1894年曾上书要求变法 但变法自强的梦想很快破灭 从此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二 同盟会 同盟会建立概况 1905年 日本东京 孙中山 黄兴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民主义 民报 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孙中山总理 黄兴庶务 同盟会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推翻清朝统治 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同盟会机关刊物 民报 镇南关起义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黄花岗起义 秋瑾1875 1907 我此番赴死 正为回答革命所谓何事 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 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 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 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孙中山在 建国方略 中曾这样评价广州起义 是役也 碧血横飞 浩气四塞 草木为之含悲 风云因而变色 全国久蛰之人心 乃大兴奋 怨愤所积 如怒涛排壑 不可遏抑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 则斯役之价值 直可惊天地 泣鬼神 与武昌革命队伍役并寿 一声枪响震九州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背景 思想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改革教育 创办新式学校 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培养了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宝贵人才 社会条件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 由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 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 革命准备 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 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 积极准备起义 导火索 四川保路运动风起云涌 成为武昌起义的先声 过程 1911年9月 革命党人准备发动起义 1911年10月9日 起义计划泄露 总部被包围 1911年10月10日 革命党人被处决 形势紧张 当晚 武昌起义爆发 经过一夜激战 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911年10月17日 黎元洪宣布就职 武昌起义成功后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 1911年10月11日 在武昌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都督 十八星旗 复制品 十八星旗的全称是 铁血十八星旗 十八颗黄星代表十八省 表示皆黄帝子孙 红底表示铁血主义 武昌起义后 全国各地响应 十八星旗在许多省份悬挂 1912年1月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十八星旗被旗面为红 黄 蓝 白 黑五色 表示汉 满 蒙 回 藏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 分析 提示 从客观上来看 武昌起义在准备过程中因事机泄漏而使一些组织起义的主要领导人被捕杀害或逃离武昌 资产阶级革命派中 孙中山远在国外 黄兴和其他同盟会的领导人也分别在香港 上海等地 致使起义成功后起义军中无声望极之人可推选 从主观上来看 起义军经验不足 没有认识到掌握政权的重要性 错误地认为让社会上有名望地位的人出来组织政府 于是拱手将军政府都督的位置送给黎元洪 这样 使革命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清王朝土崩瓦解 武昌首义结果 武昌起义后 各地纷纷响应 不到一个月 十几个省份相继宣布独立 统治中国长达200余年的清王朝已难逃覆亡的命运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是湖南与陕西 10月22日 长沙新军发动起义 攻占巡抚衙门后 立即成立了湖南军政府 提示 长沙之所以能成为首先响应武昌起义的地区 与湖南立宪派对革命的态度和湖南革命党人的长期努力分不开 旧官僚和立宪派对革命的影响 有利影响 面对势如破竹的革命形势 站到了革命阵营的一边 加速了清朝的覆灭 不利影响 旧官僚阶层动摇不定 一旦形势有变 很容易成为革命的阻力 给此后的政权建设埋下隐患 立宪派性质 立宪派是资产阶级上层分子 基本组成 由维新派转化而来 包括部分地主 绅商 武昌首义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思考探究 武昌起义非清末首次武装暴动 为何称 首义 武汉首义一说 则见于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发布的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书云 武汉首义 十数行省先后独立 所谓独立 对于清廷为脱离 对于各省为联合 1 历次武装暴动皆失败 首义 第一层含意是首次举义成功 2 第二层含意是 经武昌新军暴动的沉重打击 沿袭268年的清王朝及两千余年的专制帝制之倾覆成为定局 3 第三层含意是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近代城市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权方有建立的基础 并能以共和宪政号召天下 各省纷纷响应 正所谓 武汉义旗天下应 推翻专制共和兴 此诚为首创性义举 故史称 辛亥首义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 因为它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所以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 1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 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 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 2 1906年 清廷抛出 预备立宪 其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 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 你认为武昌起义后 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 1911年5月 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 其中七名是皇族 汉族有四名 被人称为 皇族内阁 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 4 为取得外国的支持 以维护其统治 清廷将广东 四川 湖北 湖南等地的商办铁路收为国有 然后再卖给外国 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起义 保路运动 其中四川最为激烈 革命形势在全国迅速发展 回顾前面学过的以旧历年命名的重大事件 完成连线 1894年 辛丑条约 1898年甲午中日战争1901年辛亥革命1911年戊戌变法 连一连 辛亥革命 兴中会的成立 同盟会 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 三民主义 武昌首义 清王朝的土崩瓦解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2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1 广东省中山市 湖北武汉中山大道都是为纪念 a 康有为b 谭嗣同c 孙中山d 陈独秀 c 2 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a 南风报 b 民报 c 同盟会革命纲领 d 中外纪闻 b 3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 中国同盟会c 建立民国政府d 三民主义 d 4 孙中山创建的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