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期末统考质量分析.doc_第1页
小学数学期末统考质量分析.doc_第2页
小学数学期末统考质量分析.doc_第3页
小学数学期末统考质量分析.doc_第4页
小学数学期末统考质量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小学数学期末统考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期末统考所采用的数学试题,紧扣教材,难易适中,题型全面,以应知应会为重点,以检测基本技能为目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试卷从整体上看,抓住了重难点、关键点,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理念,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主要体现在:1.难易适中,紧扣教材。各年级试题从难易程度上看,属中等试题,没有偏题、难题、怪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2.题型全面,注重“双基”。小学数学各年级的试题均由三大块组成。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包括填空、判断、选择;第二部分基本技能,包括口算、估算、笔算、列式计算、简算、解方程,实践操作等;第三部分思维训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全面,形式丰富,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考察内容上看,各年级试题密切联系实际,全面考查了本学期所学的数的认识、数的组成、相关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点。试题灵活性强,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体现数学的人文化。总体来说,这次期末考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和学生扎扎实实学好“双基”内容,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但也有部分年级试题略有不足。一是五年级试题页面较多,虽然题量适中,但页面大大多于平时的训练试题,给学生答题带来思想压力。二是四年级试题的五道应用题,有三道就是行程问题,缺乏对统计知识的考察。二、考试质量分析 (一)成绩分析(以什字中心小学为例)(1)总体情况什字中心小学各年级数学期末统考成绩汇总表年级参考人数合格人数合格率平均分优秀人数( )月( )日是儿童节。优秀率(18)青蛙小的时候叫蝌蚪。六年级228 19685.9680.8 163 71.49五年级205 166立刀旁:到、刚81.0 宽宽的街道 高高的房子 满意的笑容 雪白的肚皮74.7 xng(兴盛) f(头发) zh?ng(种子) hun(还书)106 51.7 四年级188 177(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94.1 3、把乱的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84.0 132 雪白的肚皮 白白的手帕 白白的墙70.2 5、用偏旁造字。三年级195 171一条鱼 一座桥 一头牛 一片叶 一阵风87.7 74.8 91 46.7 二年级162 14589.5 82.7 111 68.5 一年级209 20598.1 91.7 193 92.3 总计1187106089.379667.06从成绩来看,总体情况较好,各年级合格率均在80%以上,多数年级优秀率在50%以上,人均分均在70分以上。三年级优秀率偏低,不足50%。(2)与中期考试比较什字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比较年级参考人数中期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合格人数合格率平均分优秀人数优秀率合格人数合格率平均分优秀人数优秀率六年级22818279.1772.110043.4719685.9680.816371.49五年级20515676.1371.79445.991668174.710651.7四年级18815179.9868.73518.5617794.18413270.2三年级19518795.985.515478.9417187.774.89146.7二年级16214388.2778.89961.1114589.582.711168.5一年级20919793.8578.113564.3820598.191.719392.3总计1187101685.5961756.76106089.379667.06从中期期末两次成绩比较来看,多数年级成绩有较大进步。(3)从学生成绩来看,学生之间差距很大。各年级的最高分达到了100分,甚至有些年级的100分为数不少,但最低分不足10分。如六年级10分以下的有6人,100分的有13人,五年级100分的1人,6分的2人,9分1人,10.5分1人。四年级100分的2人,0分1人。(4)从同级同科成绩来看,质量发展不均衡。个别班级的教学成绩,与同级其他班相比,差距过大,直接影响力班级的合格率、优秀率。 (二)主要特点: 1.基础知识掌握好。 从16年的试题数据统计及各科任教师参与评卷掌握的情况,及各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大卷情况的调研分析了解到,各级学生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得分率较高。这部分内容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情况。学生的得分率在85%左右。由此可见,学生对所学数学概念记忆、理解、应用等方面的是比较扎实的。 2.计算能力普遍强 。 对各级数学试卷的分析、调研中发现学生在答卷中计算得分率较高,90%的学生计算题得满分,这说明学生计算基本能力普遍强,尤其是列式计算,多数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好,列示正确,计算正确。 3.创新思维能力强。 在各年级的试题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灵活性较大的试题。比如:一年试卷中“+=12 ”一题,孩子们就写出了不同的答案:像9+3=12 ,10+2=12,8+4=12,7+5=12,6+6=12,1+11=12等等。二年级试卷中的五题,学生在答卷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了多种问题:“电脑和电视一共有多少个?电脑比电视多多少个?计算器和铅笔一共有多少个?四样东西一共有多少个?“三年级应用题的3小题,学生也有多种算法:(20+36)2-36, 202+36,算出结果,在和100米比较大小。四年级试卷中填空题7小题学生在答卷中写出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比较多,100011,101010,101001,110001可以说形式不一、不拘一格。由此我觉得,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比较好的,我们应该多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肯定他们的成绩。 4.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好。这部分内容多数考查学生对空间观念,比如,五年级第五大题,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正确率较高,四年级第五大题,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二年级第四大题画线段和角,这些题目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解决问题方法活。 本次在各年级的试题中都编制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在考试中,中等及以上学生解决问题的题目都得满分,中等偏下的学生得分都在80%以上,学困生得分在60%左右,如五年级最后一道应用题,油漆广告牌的正反面,这与学生平时训练到的题型相比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多数学生概念清晰、学习扎实,审题细致,解答正确。6. 学习习惯良好。 评卷等分等工作中发现,90%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是并不能排除个别学校的、个别班级的学生,书写潦草、卷面混乱的现象。 (三)存在问题: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 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则不太理想,正确率较低。比如:一年级填空题第五小题,在7,9,18,0,4,20这六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将这六个数从小到大排列是( ),这道题学生在排序过程中随意加数或丢数,有些学生没有弄懂题目要求从大到小排了,书中出现的排序题多数是连续自然数。 2. 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卷面的整洁虽然得到了各校的重视,但从答卷中发现,学生的字迹潦草,乱涂乱画现象严重,也是造成部分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部分试卷学生书写不规范、马虎,失误多。如低年级数学中把”0、6、9、1、7这些数字写得模糊不清,给评卷带来了麻烦。中高年级学生试卷中经常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应用题不带单位,不做答语或答错,计算题挪错数字等现象普遍存在;学生阅读题意只求表面,不做深层思考。如,四年级填空题第3小题(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学多学生填成“有一组对边平行”或“只有一组对边”,第8小题中对速度的改写,有的学生写成“945/千米”或“954时/千米”这些错误的出现不是因为学生没有记住概念或不理解概念,而多数属学生马虎所致,填完后没有认真阅读。 3.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较差。 从试卷的不同角度可见,各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1)对问题缺乏思考、不求甚解。许多学生解决问题只凭感觉,不做深层思考,如五年级计算题“ + ”一道非常简单的计算题, 绝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地等“0”。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清楚的,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将此题算错,除了定势的干扰,对形似实不同的算式不能正确分辨外,面对问题思考不周密,不求甚解,只凭感觉是问题的主要原因。 (2)读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不强。有价值信息的获得与加工对问题解决有着重要的价值,学生对信息获得能力虽有提高,但加工信息的能力却较差。如六年级“解决问题”第3题,部分学生不会灵活理解、分析信息,可直接用节约的度数除以九月份的度数。如五年级“解决问题”第3题,是一道逆向思维的题目,如果学生能灵活分析,选取恰当的算法,列方程解,就能减少错误率。四年级判断第一小题,“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万,这个数最大是59999”,80%的学生都判对了,殊不知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万,这个数最大是64999,而最小是55000. (3)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有些试题学生只凭字面理解很难得出结论,如果能灵活地利用具体的数据进行推理,利用操作进行验证,会使问题简单化。如五年级“ a23c”,得分率不足30%,学生训练到的两个数或字母相乘的形势较多;六年级填空第10题得分率不足40%,如果学生能亲自画一画分解计算,答案会直观的展现。四年级选择题,甲乙=100,那么(甲5)乙=如果学生能灵活的用具体数字代替甲数和乙数,解决问题的难度便会降低。在教学过程中,可见,教学中,不能一味的死教知识,应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多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空间。 4.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拓展能力不均衡。从试卷中发现,学生的许多问题根源在教师,表现为,知识点的疏漏,不能全面把握教材;解决问题策略单一,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培养;不能深层次理解教材、拓展知识,学生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三、今后的建议学生方面:1.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题目做错并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在答题过程中,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没有弄清题目要求,急于作答造成的。有些学生在做应用题时,忘记了带单位、写答语;有的在列式是,脑子里想的是除号,笔下却写成了乘号;有的学生书写潦草,字迹模糊。针对这些情况,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审题习惯、答卷习惯。让学生不仅仅学会知识,更要学会根据所学知识答题、考试。2.加强学困生转化。从各年级成绩来看,每个年级均有一些成绩非常滞后的学生,这些学生是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也是制约质量提高的瓶颈。这些学生往往学习基础差,缺乏学习热情,智力低下、学习习惯差。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不受同学欢迎,在家中无人辅导功课,缺乏关爱,心理自卑。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在在这些学生身上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结对帮扶等方式,消除他们的厌学情绪,让他们能够享受学校生活,健康成长。每天取得一点点进步,长期坚持,总会有收获。3.加强学生计算能力培养。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即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完全理解掌握,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也会逐步理解。但计算能力是个硬功夫,必须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练出来。学生在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中,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计算涉及的内容很多,计算量也比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掌握这种基本技能,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教师方面: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一是每位老师要树立“以学定教”的理念。备课时从学生需要出发,把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逐步转化为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力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激发学习的动机,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二是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实施分层教学。及时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优秀生的浮躁情绪,鼓励学困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优秀生明确自身不足,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2.严实教学过程,落实“双基”训练。一是突出一个“细”字。全体老师要认真落实精细化管理,实施精细化教学,力争把每一个步骤、每一项环节、每一本作业、每一次教案都做精做细,把每堂课都上成精品。二是把握一个“准”字。要认真研读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准教学的方向,摸准考试的动向,弄清难点、明确重点、突出考点、注重易错易混点。三是落实一个“实”字。备课要要有操作性和实用性,坚决反对和杜绝备而无用、备而不用、劳民伤财、费时费力,备教脱离的现象发生。上课要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实际、考试实际,使每一节课都有实效,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作业训练要有针对性,突出基础性,体现发展性和层次性,做有用的作业,能提高成绩的作业。四要突出一个“严”字。 对学生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要求。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要求当堂消化,作业有布置、有检查,必须独立认真完成。作图题操作要规范,应用题解题过程要完整。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检测,发现疏漏之处,要及时补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没有掌握的学生,要及时补课,要求其必须掌握。3.加强学生管理,调动学习积极性。一要全面摸清情况。老师要摸清优秀生、临界生、学困生情况,以便工作的有的放矢。采用任课教师和优秀学生包临界生、学困生的“双包”机制,建立帮扶小组,做好临界生的推进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二要全面创设氛围。要从每一名学生身上找到教育的生长点和提高质量的增长点,特别要注重创设舆论氛围,增强学生的拼搏意识。采用主题班会、个别谈心、家访、座谈会、教室文化等形式,引发学生的内驱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三要严与爱相结合。正面引导与批评教育相结合,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充分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世界,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点滴成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树立起“一切为孩子”的崇高思想。在教书时育人,在育人中教书,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方面:1.加强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各年级各班的成绩来看,同级同科的教学成绩也有一定差距,个别老师的教学质量过低,影响了班级的合格率、优秀率。为了提高学校总体质量,学校要切实落实县局安排的“1+2”帮扶活动、“六个一”活动等校本研训活动。要根据学校实际,加强对质量后进老师的指导。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给老师创造学习的机会,提供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