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期末考试.doc_第1页
8年级期末考试.doc_第2页
8年级期末考试.doc_第3页
8年级期末考试.doc_第4页
8年级期末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模拟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古诗文填空。(8分) 东风不与周郎便, 。 ,欲上青天览明月。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 ,不可知其源。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句是 ,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封建社会的普通现象。请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两句表现“百姓苦”的诗句:“ ,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诘责(ji) 不逊(xn) 朔方(shu) 干涸(h) B执拗(ni) 馈赠(gu) 裸露(1u) 哂笑(x) C招徕(1i) 胆怯(qi) 稽首(q) 家醅(bi) D迁徙(x) 轩昂(xin) 滞留(zh) 宽恕(s)3下列短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忧馋畏饥 人情练达 引经据典 龙吟凤哕B莫衷一是 看风施舵 相辅相成 相形见拙C逢场作戏 顾名思义 合辙押韵 囊萤映雪D忍劳忍怨 不容置疑 沧海桑田 盛气凌人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深秋的香山,是人们欣赏香山红叶,登高望远的好时候。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C在音乐会上,张张笑脸沉浸在欢乐之中。D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5名著阅读。(3分) 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2005年济南市课改区)示例: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_ 人物:_ 故事:_6综合性学习。(6分) 班上将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工作。 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字数60左右)(2分)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诗心得。下面是小华的阅读感言。请你续写一句,谈谈自己的读诗感受。(2分)品读古诗人,我赞叹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隋怀;我 。活动结束时,语文老师以对联的形式为本次活动作结。不过老师只说出了上联,请你接着说下联。(2分)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 。 二、文言文阅读(7分)僻性畏热 冯梦龙 一贫亲赴富亲之席,冬日无裘而服葛,恐人见笑,故意挥一扇对众宾日:“某性畏热,虽冬月亦好取凉。”酒散,主人觉其伪,故作逢迎之意,单衾凉枕,延宿池亭之上。夜半不胜寒,乃负床芘体而走,失脚堕池中。主人环视之,惊问其故,贫亲日:“只缘僻性畏热之甚,虽冬月宿凉亭,还欲洗一水浴耳。” (选自广笑府) 【注释】冯梦龙(1575-1646),明末文学家、戏曲家。裘:毛皮衣服。葛:葛麻做的衣服。单衾(qIn):单被。延:请。芘(h1)体:遮住身体。“芘”通“庇”。 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 (2分) 冬日无裘而服葛 服: 夜半不胜寒 胜: .8节奏划分(1分)乃 负床 芘 体 而 走9将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10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哪类人物?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 6分)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B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节选自严春友敬畏自然)11文章开头指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对此,作者持什么态度?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答: 12.“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这句话运用哪一种修辞方法?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分)答: 13细心品味文中画线的A、B两句的妙处。(4分)A句: 。B句: 。14文中说:“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请你列举一个例子来证咀这一观点。(3分)答: 15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强裂地震,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有网友指责地震专家为什么不事先预报地震的有关信息。对此,请你运用文中的相关知识淡谈自己的看法。(3分)答: (二)(14分)咸菜茨菰汤汪曾祺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盘黄芽莱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成,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成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菰片,那就是咸菜茨菰汤。或者叫茨菰咸菜汤,都可以。我小时候对茨菰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菰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菰,而且是不去茨菰的嘴子的,真难吃。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菰,并不想。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菰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菰,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菰、土豆。因为久违,我对茨菰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菰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菰,都由我一个人“包圆儿”了。 北方人不识茨菰。我买茨菰,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茨菰。”_“茨菰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北京的茨菰卖得很贵,价钱和“洞子货”(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 我想念家乡的雪。 (选自汪曾祺散文集草木春秋 【注释】:茨菰c g:草本植物,可食用。16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想念家乡的雪”?(3分)答: 17作者对茨菰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请按下列提示,从文中筛选有关短语,填在下面的横上,并说说这种写法的特点及作用。(5分) 小时候: 十九岁离乡后的三四十年: 前几年: 。写法及用 。18第段引用沈从文的话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章作简要回答。(4分) 。 。19第段写沈从文“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由此你一定会联到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他的散文 请用一句话评价这篇散文:这是一篇 的散文。(2分) 四、写作(40分)20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情。谁不说咱家乡好?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家乡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伴随着我们播种理想,收获希望。请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例外)。字数不少于500个。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铜雀春深锁二乔俱怀逸 兴壮思飞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例如:朱门酒 肉臭,路有冻死骨。 又如: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8分,每格1分;凡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该格不给分。其中第题所填诗句能表现“百姓苦”的即可。)2A 3C 4D 5.略 6l示例: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浩如烟海,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大观。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2分,要求语言流畅、优美,富有鼓动性) 示例:赞赏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我赞叹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我敬佩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2分,要求诗句书写正确,并 注意主、渭、宾的搭配合理,谈出自己读诗的感受。) 示冽:品读古诗文怡情养性诵渎古诗文赏心悦目(2分,要求合乎对联的要求内容与上联相扣。)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6分) 11作者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人类的智慧无法与大自然的智慧作比,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类要与自然对立,要征服自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12反问。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13示例:A句: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而说明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B句:这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人类的渺小,自然的伟大,从而启示人们要“敬畏自然”。 14例如: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地动学说”,纠正了“天动学说”从亚里士多德建立以来一千八年多年的历史。 15此题为开放题,能扣住语段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网友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是有限的。迄今为止,对地震的准确预报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只能理性科学地认识地震预报。 (二)(14分) - 16因为作者的家乡一到下雪天就有喝咸菜(菠菰)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