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方法4374733159.doc_第1页
英语学习方法4374733159.doc_第2页
英语学习方法4374733159.doc_第3页
英语学习方法4374733159.doc_第4页
英语学习方法437473315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英语学习中的五个环节 作者: 廖曙光(010) 要想讲一口漂亮的英语,尤其是在不出国门的情况下,以下五个环节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五个环节依次是:听、模仿、读、背诵和运用。同时这五个环节的学习也是充分的。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好这五个环节,我们就一定可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征服英语。 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将听、模仿、读、背诵和运用所对应的五个单词写出来:Listening 、Imitation、 Reading 、Memorizing、 Use 。然后将这五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L、I、R、M、U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新单词LIRMU。这样,想要记住这五个环节就成了一个很容易的事情,只要记LIRMU这个单词就可以了。 环节一:听(Listening)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听是排在第一位的。学习语言听力必须先行一步。学习母语是这样,学习外语也应该是这样。新概念英语的作者L.G.Alexander曾经指出:Nothing should be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 Nothing should be read before it has been spoken. 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 (参考译文:没有听到的东西不要去讲,没有讲过的东西不要去读,没有读过的东西不要去写。) 形象的说, 听应该是“排头兵”。学习英语应该从“听”开始。 还有一位美国语言学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Anyone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must train their hearing in order to imitate the sounds they hear. When a person has difficulty in hearing, he will have difficulty in speaking too, his pronunciation will be poor. A child who has no sense of hearing must be taught a sign language.(参考译文:为模仿所听到的声音,任何外语学习者都必须训练他们的听力。当一个人听力有困难时,他说话也跟着有困难,他的发音会很差。耳聋的小孩必须接受哑语训练。) 我们只有通过听才能对外语的形式和意义形成感性认识,才有可能真正学好外语。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接收性技能总是先于产出性技能。因此,在我们能够听懂BBC、VOA之前,听力训练始终是很重要的。 令人遗憾的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影响下,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我们上高中时忽视了“听”这一环节,很多同学听英语的时间少得可怜,取而代之的是做试卷,选“ABCD”。到了大学参加四、六级考试,听力也仅占20%,没有体现出听力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今天的大学生学的基本上还是“聋子英语”。但愿这种局面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所改变。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应当有意识的将提高听力作为学好英语的头等大事来抓。因为听力没过关,用英语交际就会困难重重。可以就听力不行的话,我们就仍然是“初学者”,无论我们已经学了多少年,掌握了多少词汇。 对一般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学好英语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提高听力的过程。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听力呢?要提高听力,只有多听。 掌握一定的听力训练方法,我们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精听:选择篇章短、有代表性的素材反复听。要听清每一个单词,对语音语调的变化也要听清楚。细心体会有声语言的精微细腻之处,把语言、语义、语境及表达手段融会贯通。 2、 泛听:泛听是听的最普遍形式。泛听只要求听懂大意,能够正确理解即可,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听清听懂。通过泛听可以掌握不同地区、不同口音的人的语音语调。 精听和泛听两者要结合起来运用。初学阶段应当以精听为主,适当的辅以泛听。 环节二:模仿(Imitation) 练好发音也很重要。练好了,可以增强说英语的信心;练不好,别人老是听不懂你的发音,你也许会“信心倍减”。 能否听懂与能否讲出来,是两回事情。一般人都能听懂普通话,但普通话讲得标准的却是少数。我曾在毛主席的故乡湘潭读过两年书,湘潭话我都能听懂,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出一句“正宗”的湘潭话。为什么会出现听得懂而讲不出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我没有认真模仿过湘潭口音的缘故。 为了强调模仿对发音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说模仿就是发音。从来就不模仿的话,我们学出来的肯定会量“哑巴英语”。模仿工作做得太少会导致发音不准。如果长期模仿非标准英语,则会让我们在语音上积重难返,吃尽苦头。 很多同学认为,掌握了国际音标就可以解决发音问题,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学好国际音标对改进我们的发音的确有所帮助,但是解决发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模仿。我曾教过一个美国朋友学讲长沙方言。毫无疑问,这时侯汉语拼音帮不了忙。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的作用毕竟是非常有限的。 用来模仿的英语一定要经过精挑细选。同时模仿几种方言既不容易做到,也没有必要。Voice of America Special English 对初学者来说是很不错的模仿材料。选中所要模仿的对象后,下一步就是将它们模仿一千遍能上能下,直至烂熟于“嘴”。经过大量的模仿练习,我们在讲英语时就会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环节三:读(Reading) 和听一样,读也是一种输入性技能,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有声的读是朗读,无声的读称为阅读。两者相比较,朗读速度要比阅读慢,但是读完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同时大声朗读还会有助于巩固模仿的成果。因此初学阶段,朗读比阅读更重要。等到发音完全过关后,则应该偏重于阅读。 不少英语学习者一直为词汇量问题所困扰。我们究竟怎么样才能突破词汇关? 当我们学习汉语时,实际上也存在一个词汇量的问题。我们是如何扩大我们的“汉语词汇量”的呢?通过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在学校念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每年都要读两本语文书,还要读其他课程的教材以及不少的课外读物,这是我们“汉语词汇量”增长的根本保证。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盲也就是那些从不进行阅读,因而:“汉语词汇量”特别小的人。同样的道理,我们英语词汇量的增加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英文资料。 千万不要把背字典或是词汇手册作为扩大词汇量的主要手段。因为字典里的很多单词我们一辈子都不需要用,那么背下它们又有什么价值呢?难道我们要做新时代的孔乙己?词汇手册里的单词一般是常用的,但是孤立的学习单词,效果往往很差记忆不能持久,对单词的理解不透彻。 通过读,我们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和写作水平。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经过大量的朗读和阅读,“神来之笔”永远都只会是一个梦想,不可能成为现实。即使我们能够用英语写出正确的句子,它们读起来也会是干巴巴的,毫无生气可言。 通过读,我们还可以增进对外国文化的了解,这些了解在国际交往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语言和文化习俗是密不可分的。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英语功底好的朋友应该多读原著。最好读一些中长篇名著,因为名著驾驭语言文字能力较强,每句话都是精心推敲、锤炼加工而成。 环节四:背诵(Memorizing) 通过听力训练,我们告别聋子英语; 通过模仿训练,我们告别哑巴英语和不标准英语; 通过背诵这一环,我们将和结巴英语以及中国式英语说Bye-bye。 很多同学讲的是结巴英语:一句很简单的话就是吱吱唔唔讲不出来。有些同学讲英语虽然不结巴,但容易受汉语思维方式的干扰,讲的是中国式英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把“我想他明天不会来”说成“I think he will not come tomorrow”。 结巴英语和中国式英语都可以通过背诵来克服。 众所周知,英语的核心词汇不到两千,常用句型也不过几十个。只要我们背好数十篇文章,常用的单词和句型就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我们可以将它们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说英语将成为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我们朝思暮想的语感将会出现,结巴英语将彻底成为历史。当背诵的文章足够多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摆脱汉语思维方式的干扰,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中国式英语这个问题也将不复存在。中国人学外语,长期处在汉语的环境中,缺少听和说的实践,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很少,这是我们讲英语时结巴的根本原因。背诵则可以补救我们在这方面的不足。当我们某一天将背熟了的东西派上用场的时候,自信心和自豪感都会不期而至。告别结巴英语和中国式英语将成为我们英语学习的一大转折点。 背诵课文千万马虎不得,一定追求完美。初学阶段所背材料应配备纯正录音。 我背课文的方法是: 1、 听十遍以上; 2、 模仿十遍以上; 3、 翻工具书全面理解; 4、 大声朗读; 5、 划分意群,不看书背诵。 我将这一背诵程序称为“背课文五步曲”。 环节五:运用(Use) 运用是我们英语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前面四个环节都应该服务于这一环节。运用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更高层次上的学习。 衡量我们英语水平高低的标准不是我们掌握了多少语法规则,认识多少单词,而是我们会用多少。我们都知道“ Mr. LIRMU enjoys losing face” 是正确的英文,但是很多人讲出来却变成了“Mr. LIRMU enjoy losing face” ,为什么会出现这类问题呢?用得太少的缘故! 想要了解一些语言规则,看看书就行。想要熟练运用这些规则,则要反反复复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们。 学英语和学弹钢琴可以类比。学习钢琴必须亲自动手去弹,仅仅听老师讲、光看老师弹是不可能学好钢琴的。英语绝对不是别人教出来的,英语是我们自己用会的。 英语学习要成功,就一定要努力为自己创造各种使用英语的机会。不要老是抱怨“没环境”。我曾和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外国游客在大街上交谈过,收获不少。而找到这类练习口语的机会, 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湖南省烈士公园烈士塔后后面的红色长亭内曾有一个每周一次的英语角,春夏秋冬我都去过。有一次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可还是有三个人去了。那情景今天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它是我英语学习道路上的一道风景线。用英语结交网友也是一种很好的运用英语的方式。 要想学好英语,脸皮还要厚一点。不要怕丢脸,我一直认为学习时多丢脸,就是为了以后工作时少丢脸。学习外语不可能不丢脸,迟早要丢脸的,为什么不早一点丢呢?很多人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老是担心犯错误,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我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从来就不怕犯错误,有一次下课回到寝室,室内光线比较暗,我一本正经地对一个室友说:“Please open the light for me.”差一点没让室友们的肚皮笑破。 OK!相信你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 Just use it ! (尽管去用就是了!) 以上五个环节是紧密相连、浑然一体的。我们在学习时不可偏废,不能忽视任何一环,也不能将他们割裂开来,认为这五个环节互不相干。 事实上,第一环“听”是第“模仿”的基础,听真切了,才能模仿正确;背诵更是要以听和模仿作基础;运用的东西则是通过其他四个环节所学到的。 总而言之,在理解这套英语学习理论时,切忌瞎子摸象,误把局部当成整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五环缺听:听力过不了关; 五环缺模仿:发音过不了关; 五环缺读:词汇过不了关; 五环缺背诵:语感过不了关; 五环缺运用:英语过不了关; 亲爱的朋友,检查一下你平常的英语学习是否在某个环节还做得不够,如果不够就加把油。只要我们在以上五个环节多下工夫,我们的英语学习就一定会成功! 顾曰国:英语学习方法来源:中国英语学习网 日期:2006-07-13 阅读 5734 次 作者: 评论0条英语专家顾曰国谈英语学习方法 我虽然是专职研究人员,但我首先是英语教师。我喜欢教书,因为这样我可以有许多学生。现在我想根据我的经验,把一些我认为英语学习中的常见误区跟大家交流。 第一误区就是把五种技能学习变成单一的看懂。大家知道我们习惯上把英语学习分解成五项技能,听说读写译。这样分解是否科学,在此暂且不论,有不少学习者往往把是否看懂当成学习的标准。比如说,拿到一本口语教材,翻开几页一看,都看懂了,就认为人简单了,对自己不合适。这里的错误是把看懂代替了会说。看懂不等于会说。练习口语,内容不能难,目的是通过一些能看懂的内容来操练“上口”。也就是说,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练习,自己能说出书中相关的内容。口语教材的优劣首先要看语言是否能学到,是否地道。 第二误区是把知识当成技能。打个比方,假如你想学骑自行车。我给你一本题目叫“如何骑自行车”的书,把书从头背到底,甚至倒背如流。这时你有了专家级的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知识。但是你肯定不会骑。原因是骑自行车不是简单的知识问题,它首先是一项技能。要学会一项技能,核心问题是练,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学外语当然比学骑自行车要复杂得多,但它首先也是一项技能,光看语法书、默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练,要把知识变成技能。知道不等于知道怎么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实际上会做。从知道怎么做到实际会做中间有个反复练习的环节,也就是苦功夫。学技能所遵循的原则是“做中得学”。 第三个误区是速成心理。必须认识到,要想学好英语,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世界上没有一个外国成年人不下苦功就能学好英语的。所谓的“速成”纯属无稽之谈。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只有方法的好坏。比如记英语单词,低着头拼着命地默写,这就不是一个好办法。好的方法是大声地朗读,反复训练发音器官和耳朵,把声音铭刻在脑子里。这样既可以提高听力,又可以改进口语发音,还记了单词。默写只是训练了眼睛和手,可是它们不能替你听和说。 第四个误区是通过汉字记音。现在有人推广通过汉字来记英语发音,如“古帝拜”记good-bye。甚至把这种做法作为成果出版请奖。这是极其错误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大家千万不要这么做。错误的道理在本文有限的空间里无法讲清楚。 第五个误区是重结果不重过程。应试教育是重结果,带来的后果是整天做模拟题,找出打勾的规律。这是教育的大敌。质量和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过程。大家一定要遵照学习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真学。只要学习对路,好的结果自然会有。 第六个误区是对教师的依赖。大家要仔细揣摩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这句话点出了学习的本质。任何一种学习,归根结底是在学生自身,而不是在老师。 第七个误区是缺乏系统性。现在市场上学英语的材料是铺天盖地。这是好事,但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今天用这个教材、明天换另一个教材,学习便失去了系统性。我不是说我们不换教材,不好的教材,不适合的教材就是要换。但不能总是换个不停。好的做法应该是选中一套教材,以它为主,其余材料都作为补充材料。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要具备下面6个要素。一是自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毅力,四是自我管理,五是自我约束,六是求知的童心。我在这里作些简要说明。 先谈自信心。如何树立自信心有许多方法,我在这里强调的是不能伤了自己的自信心。一定不要过高要求自己,不能看到别人叽里呱啦说英语,就觉得自己不行。要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要想到的是积沙成塔,积流成河。而不是一步登天。 第二是决心。我们往往是多次下决心而从不付诸行动。所以大家在下决心的时候要把决心变成具体的学习计划。如制定周、月和学期计划,通过这些计划把决心变成行动。 第三是毅力。毅力就是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达是学好外语的大忌。我们今天学到的新东西,都是贮存在我们大脑的临时记忆里。临时记忆的东西有的只能保留几秒钟,最长的难以超过三天。假如你对贮存在临时记忆里的东西不进行再利用(recycling),把它们从临时记忆贮存到长期记忆中,大脑就会把它们自动清除掉(因为大脑要保护它自己,不能把所有的临时信息都存着)。所以,一定要有反复学习的毅力。这里说的反复学,不是说去机械地重复原来学的东西,而是创造性地使用学过的东西。如把原来的听力变成朗读。把原来的朗读变成听力等。 第四是自我管理。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一身数任的人,有工作上的责任,有家庭上的责任,有亲朋好友的人际关系上的责任。等等。这些责任如果处理不好,都将跟你们的学习发生冲突。所以自我管理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第五是自我约束的能力。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成年人,享有很高的自由度。在学习上你们没有上课时间的约束和老师的约束,这既可以变成有利的条件,也可以变成不利的隐患。关键在你有没有自我约束力。假如你是足球迷,你能抗拒住足球赛的诱惑而去做作业,你就有了自我约束力。 第六是求知的童心。儿童见到不知道的东西都想知道,不会的都想试一把,而且不厌其烦地问个没完。假如我们学外语也有这颗求知的童心,我们就不怕学不好英语。你见到一样东西。不妨就问自己英文怎么说。不怕出丑,不厌其烦,孜孜不倦,你一定能够学好英语。 我要强调的是,学好英语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全人”的问题。所谓“全人”,英文叫“a whole person”,就是素质全面的人。在此祝你们早日成为学好外语的一个全人。 顾曰国教授简介: 顾曰国,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系优等硕士、博士,师从Geoffrey Leech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语用学、话语分析、修辞学和语言哲学。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兼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17篇,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合编教材16部。目前担任的学术职务有当代语言学主编之一,国际语用学杂志咨询编审和专号主编,国际编章学杂志专号主编之一。先后荣获英国学术院王宽诚基金会院士、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科研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国氏”博士后奖、国家优秀回国留学生等荣誉。 张载梁: 多一本词典,多一位老师来源:英语学习2002年第6期 日期:2006-06-01 阅读 1969 次 作者: 评论0条 学英语就得查词典。初学阶段也许一本简单的英汉词典就够用了,但是随着学习的进展,单单一本词典往往解决不了学习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这时候了解不同词典的特点,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查什么词典和怎样去查就变得十分重要。 英汉词典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代替不了英英词典。原因是英汉词典只是用汉语翻译一个词的各种含义,而英英词典则是用英语解释一个词的基本含义。翻译不是解释,具体语境多种多样,词典不可能提供所有可能的翻译。而且由于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通过汉语去学习英语词汇会造成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使用中的错误。英英词典是用英语解释英语,这有助于准确掌握一个词的基本含义,而了解了基本含义,不管语境怎样变化都能结合具体的语境确定一个词的含义。例如,英语中insist,persist翻译成汉语都可能是“坚持”,这样的翻译并不能准确表明它们的基本含义,英英词典则不然,它告诉你insist的意思是“to say firmly and repeatedly that something is true,refuse to let anyone say no”,persist的含义则是“to continue to do something,although this is difficult or other people warn you not to do it”。将一个英语单词和一个相应的汉语单词等同起来在初学阶段是难以避免的。但要想学好英语,要想逐步摆脱汉语的影响,查英英词典,学会用英语解释英语则是必须走的一步。 学习使用英英词典越早越好。幸运的是我们现在有几本专门为英语学习者编写的英英词典可帮助我们提前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这些词典都是用最简单的词汇来释义。朗文当代英语辞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释义所用词汇不超过 2,000个。例如 epilogue的解释是 “a speech or a piece of writing added to the end of a book, film, or play”。 其次,它们都很注意初学者在使用英语时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它们都在名词后面标出C(可数)和 U不可数。这就告诉我们象news,information,equipment 这样一些词是不可数的,前面不能用不定冠词,也没有复数形式。因此,“一个好消息”就不能译成“a good news”而应该是,“good news”;设备数量再多也只是“equipment” 而不是“equipments”。 英英词典的数量和种类都比英汉词典多。学会使用上述专门为英语学习者编写的英英词典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开始使用英英词典,你在学习上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说明你的学习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我们可以说:多一本词典多一位老师。如果说英汉词典是中国老师的话,那么英英词典就是英国老师。黄源深: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来源:中国英语学习网 日期:2007-10-13 阅读 14982 次 作者: 评论0条 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也需要大量阅读。英语学得好的人,一般说来,都读过相当数量的书;反之,也只有读得比较多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英语。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不少学习英语的人却未必明白。时下,很多人都热衷于做题目,以为这是学习英语的正确途径。结果做的练习册一本又一本,试题集一套又一套,做得头昏眼花,兴趣全无,英语水平却并没有实质性提高。 学习英语的确要做适当练习。但我认为,归根结底,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不是做练习“做”出来的。“读”出来的英语是地道的、自然的,因为使用者依持的是“语感”;“做”出来的英语往往流于生硬,因为使用者是依赖“语法规则”硬“做”的。 一谈到阅读,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想到“苦读”。如果把这两个字理解成读书需要花功夫,倒也有理。但如果认为阅读一定是很苦的,很少有欢乐,那就大错特错了。然而,目前的很多英语学习者都视英语阅读为苦事,常常是不得已而为之。教师让学生读点英语材料,就像给孩童吃中药,需要捏着鼻子硬灌下去。自然效果也不会好。 阅读英语应当轻松愉快,也可以轻松愉快。要做到这一点,阅读材料的选择是首要的。也就是说,要选择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而又能启发心智的材料(或书籍)。这类书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可读性很强,让人立即产生阅读的欲望,一旦上手,就放不下来了,不会感到学英语是沉重的负担了。二、容易读,不大会产生阅读障碍。三、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 至于阅读的方法,我主张一口气读下去,即便有个别单词挡道,只要不影响整体内容的理解,就不必停下来查词典,更没有必要见到好句子停下来就抄。因为那样会打断思路,影响阅读速度,甚至扼杀阅读的兴趣。不要以为读完一本书没有记下某个词语或某个句子就是一无所得。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语言吸收上的“潜移默化”,在于获得语感。阅读需要“量”,没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是难以学好英语的。而我们国内的英语学习者恰恰语言输入量太少,当然输出量就更少。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李开复:怎样背单词来源:/m/kaifulee 日期:2006-06-08 阅读 10055 次 作者: 评论0条 Q:怎样背单词?A: 如果你现在最需要的是考四级、六级、托福,那你需要把单词在短时间内强背下来。 如果你现在最需要的是学习如何把英语当作工具来获取其他知识,那你应该在学习实践中去记单词,例如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加强专业英语知识。 强背可以更快地记住更多的单词,但是用实践结合的方法可以让你记得更久、更理解如何使用这些单词。 一、强背的方法: 1、要大声朗读,反复朗读直至背诵。 2、关于如何背单词,我记得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在你背完第一遍的8小时后复习一遍,24小时后再复习一遍,48小时后再复习一遍,你可以前后衔接地类似滚雪球那样去复习。 3、注意积累,我现在还在这样做,我在家里和办公室里各有一本单词本,写得满满的。这其实和学母语一样的,我小时候也用本子收集中文的美文妙句,多了就自然融会贯通,能在作文中熟练运用了。 4、多留心英文广播电视,其节目来源目前在中国还是比较丰富的。 5、你还可以找一个网友用英文发email交流。 二、实践的方法: 记单词就像认识陌生人,是一个一回生、二回熟的过程。第一次见面,可能只记得个脸,记不住名字,但这并不妨碍你们今后交往;第二次见面,记住了名字,但不知其脾性,这也无妨;第三次见面,可能略知其性格,但不知其底细,这还是无妨;以后见面多了,就可能逐渐了解他的方方面面,甚至交上朋友。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增加见面交往的机会。 同时,是否略过不熟悉的单词,以不同场合而异。如果我在阅读工作中的文件,我不会逐词逐句地查字典,因为那样做速度太慢。如果是在读闲书,那我会尽力弄清楚每个词的意思。 三、按部就班的学习方法: 1、第一步:明确词汇量空间。 任何的词汇记忆,都不是所有英文单词的记忆。一定要根据需要,明确自己的词汇量空间。一般来说,目前的各种词汇辅导的书已经很多,不需要自己去样本采集。 教学大纲的要求。比如初中英语,大纲要求是词汇量830(再加上157词组)。高考大纲要求英语词汇量是2832个(最近大纲的要求还有降低,好像在2500左右)。大学4级词汇量4000个。6级词汇量是5500个。虽然每年新大纲的要求会出现修订。但是4级4500,6级7500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然而,对于较高层次英语水平的词汇量,不再局限地要求词汇量的绝对多少,对于研究生英语,记忆6级词汇已经够用。这时候,构词法的理解更为重要。至于考托福、GRE,10000词汇量是高分必备,而20000词汇量,有当然最好,没有也不影响阅读速度。 建议选择简单明了的词汇表,看着要少而薄,每页单词list尽可能多。选择一本好的词汇表,可以说是决定了下一步的难度和信心耐心。这时候应该注意区分两种需求。买书的时候,书厚实一些、内容全一些丰富一些,让人觉得实在,对得起书价,从而决定购买。但是在看书的时候,书越薄、越简单,就越容易接受,降低畏难情绪。特别是词汇表,本身比较枯燥乏味,进度慢就不会有成就感,锐气也会消磨光。 初学者,我推荐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通用词汇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词表调整小组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其中1-4级价格8.00元;5-6级价格3.00元。有的人强调背字典,因为字典上每个词的解释比较全面。但这是针对骨灰级人物也就是英文高手的,对于一般人学习并不合适。 2、第二步:看单词。 先集中看单词,而不是背单词。这个阶段7-21天。 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常用的单词粗粗看一遍。不要刻意去记忆,但是要认真,调用心里的所有感觉来接受每一个生词。 一般来说,对于6级5500词汇量,可以一天用0.5-2小时看一遍。由于人都有本能集中注意陌生词汇,浏览速度将越来越快。 以这种方法突击,是最容易见效的。 但是,一定要用心。如果心早就飞到天外,仅仅机械地翻看这些书页,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 之所以是看单词而不要念单词,这是为了突破阅读障碍。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是默读影响了阅读速度。我们必须把视觉刺激整合起来,对应思维要求,达到飞速阅读的境界。在未来的应用中,即使是考试,口语和听力都是较小的部分。大多数人学习英语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作为工具能够在将来能够流畅地阅读和翻译各种资料,比如浏览外国网站,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思想等。不要让少量应用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和运用时间。 看单词比背单词有效。这是因为看单词的时候比较轻松,不容易产生疲劳,此外,也很容易达到形成整体单词结构轮廓印象的速度。 三、第三步:想单词。 从看单词的第三天开始,就需要想单词。这是调用记忆,让单词不断地从脑子里过。 想单词是系统学习法最关键的一步。 想单词是脱离书本的最好方法。可以在任何空闲的时候进行。要尽量在脑子里多过几遍,这样,留下的印象要深得多,可以经年不忘,就算以后忘记,由于已经形成思维短路,也很容易再拣起来。 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按照词汇表来回忆单词。也就是让词汇表在脑海重现。 想单词的速度比看单词要快。对于记忆来说,看单词是“记”的过程,想单词是“忆”的过程。“记”“忆”的最有效结合就是“看”“想”结合。 在七天以后,想单词可以尝试自己分类归纳总结。这时候应该让单词概念和实际事物对应,形成image(形象)。 一般来说,归纳总结的依据是单词的区别和联系。找到单词的特点,形成概念群并捆绑,是深化记忆的最佳办法。建立单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很重要的。这样可能对一些几年没用过一次的单词都牢牢记得。 单词的特点有很多。发音,词根变化,外形差异,内容,使用范围等等,都是思考的重点。 在想不起的时候,要及时地看书,补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学习的真谛。 想单词将伴随英语学习的一生。但是在突击阶段过去以后,可以适当降低其深度和广度,减少想单词的时间。 最后希望你明确的一点是:学是为了使用,现学现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使用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使用的过程,能真正发现单词和短语的特点和使用环境的需要,因此是树状结构细化的过程。也只有通过实际应用,网状联系才可能较准确较细致地铺开。实践是广泛联系的基础。 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条件不具备,我建议从大量的快速阅读开始。阅读材料不需要很难。为培养速度和感觉的时候,往往是越简单越好。初学者可以看一些国外儿童读物,趣味短文,如幽默和童话故事。 大量阅读可以迅速形成整体意念,并在单词的使用环境做出定格和校正。有前面的铺垫,阅读不存在单词的障碍,这时的注意力就应该转移到单词在文章中的映射上。林语堂论怎样把英文学好来源: 日期:2006-01-03 阅读 1373 次 作者: 评论0条 近年国内学英语风气甚盛 ,无论在中学,在大学,或在自修,多少莘莘学子都在用功夫,日求进益,我想据我个人的经验,谈谈这个中的关系。四十年前我在德国,听过柏林大学教出来的操华语的德国人,听起来象在北京长大的,但他们都是成年以后才学的;同时我在上海所见到的留过学的中学英文教员,文法冼练极了,分析词句精透了,而说出英文,毫不地道。有人以为目标在了解阅读,不在口讲,这是把问题看错了,学习英文的目标,只在清顺自然四字而已。凡不以口语为基础的人,一定写不出平易自然,纯熟地道的英文。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可算英文大家,他有名的句子:We shall fight on the hills. We shall fight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blood and sweat and tears。这是多么矫健的句子!何尝有一个不是小学生所能用的字?又何尝有一字夸词浮句?中国人写英文,寻章摘句,多用深句,所以才学不好。例如对人十分佩服,你说I admire him profoundly。便是古人做文章的做法,因为英美人士并不这样讲,用admire greatly才是自然,而用I take off my hat to him.才是真正地道的英文。你要明白英语言文一致,而骨子里是白话.愈平易自然愈好,愈少粉饰藻丽语句愈好,愈近清顺口语愈好,愈能念出来顺口成章愈好。中国人写英文,能写到这个地步的就不多,你写出来,外国人念下去象外国人写,就不容易,所以难能可贵,就在这一点.中国人要写英文,必先淘汰古人做文章的观念,才能打稳正当的英文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以口语入手 ,才能掌握个中窍门。大家要注意常用字及口语的用法;英文那个有字,当然有have,而口语却是have got ( Have you got any money?) 老外这样说,我们只好这样写! Forget about it(算了)!也是一种口语. You are telling me (我还得等你说)?也是一种口语. Not a chance (绝不会)也是一种口语。这四个单字got, forget, tell, chance都是极平常的字,而运用在口语中,却是学好英文的最重要的部分!若是单求长字,生字,看起来文雅好听的僻字,头一步便走错了.所以说善于灵活运用平常的字,是学习英文的不二法门有关新概念英语的学习方法来源:中国英语学习网 日期:2007-07-06 阅读 15871 次 作者: 评论0条一、新概念选择英音还是美音?答:在书店购买的新概念配套磁带就是英音版,由外研社出版。一般我们说的经典语音就是这个版本。但是,对于第一册来说,偶数课,这个版本的录音是没有的。只有美语版新概念第一册的录音是完全的。但是,对于学习美语又喜欢新概念的朋友来说,最好是听美音版的,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市场上很少见了,需要耐心的在网上找。美音与英音的原则全凭个人喜好,没有谁好、谁不好的区别。只要是学英语的人,在练习听力时应该美音、英音都接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你不知道你碰到的外国人是欧洲人,还是美洲人,即使是美国人也有说英式英语的。那么你自己的语音要始终遵循一种,不要英美混杂。二、学习新概念该从第一册开始,还是从第二册开始?怎么去背诵课文?答:对于新概念的学习,首先要告诉你的是一定要下苦功夫,不能嫌烦,坚持下去。而且要从第一册开始学起,这样对于你以后的学习会有好处的。相对来说,第一册简单一些,基本上是一些日常对话,或者简单的叙述性短文。别看简单,如果你能脱口而出、运用自如的话,口语方面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而且,对于第二、三、四册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坚实基础。说说新概念一的学习:1、不要去看那些背着2、3、4册人的感言。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背诵的。没意义!即使背了,说的时候也都是想那些最简单的句子去表达,因为难的一个都想不起来,简单的还怕自己表达不准确呢。2、你可知道生活中的英语就是很简单的,哪里有书本上那么复杂?陈述式的表达方式就是比日常口语要复杂。它不像“您住哪儿?”“我住天安门广场正中央”这种对话那么简单。3、打开新概念第一册,看哪儿哪儿会,当然是觉得非常的简单了。你别去看书,就听录音,尤其是那些对话的录音,一句一句的播放,相当于在和别人交谈,你看你能否回答正确?即使你的回答不是和书上的一样,那么你想想你能顺利的做出回答吗?4、每课学完后,你能把这些简单的对话用到生活中去吗?生活中不用英语,4册书都背下来最大的成就也就是顺利通过考试,其他的什么都不是!没有人会听你滔滔不绝的背课文的,课文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5、新概念第一册,语速是慢,这种情况下,你能在听英文的时候反应出它的中文解释吗?你能在听录音的同时,直接做出它所表现的动作或想像出它表达的意思吗?是不是还在心里“听到英文翻译成中文想中文回答再翻译成英文做出反应”这么一个过程?6、新概念第一册的每篇文章学完后,你能照着原文自己写出一篇来吗?7、没有第一册的基础积累,2、3、4册想学好才怪呢。盖房子是要打地基的,没有地基,上面的房子再漂亮,扇下扇子都会吹倒的。英语同样如此,要学就学好,别学“豆腐渣”英语。8、如果简单的第一册没有用,作者干什么不直接写第二册,非要凑个1-4册呢?2-4册不就得了?9、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毅力了吗?懒惰只是原因之一,更多的是大多数人好高骛远,总想一蹴而就!基础的,简单的看不上,复杂的,难度大的又学不明白,于是就开始困惑、茫然,实在不行了就换教材,还是从第一课开始学,简单,心里高兴!那速度,一天20课都没有问题,又如何呢?全是白费力气,到了有难度的,还是不会,恶性循环。剩下的只有抱怨了!10、书本是死的,脑子是自己的,方法是灵活的!英语背诵的流利程度不是越快越好。速度快只能代表你非常熟悉了,但是谈不上发音、语感就一定强。快,带来的好处是你再去听录音时,不会再觉得紧张,听不懂。使你能够做到同步反应的效果,这只是培养语感或者说叫做训练反应的一种方法而已。同样的一句:“How can I ever repay you for all your help?在录音带和电影中的语气是不同的,你即使背得再快,未必就能反应过来。因此,英语的背诵是要从模仿开始的,不要觉得录音带里的语调很怪而自己不好意思去模仿,非要按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表达,那么,你永远感受不到自己的语音纯正。录音带的语音只能说是“标准英语语音”,它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就像“标准普通话”,北京人说的也不是普通话,只是地方方言而已,它只是接近普通话,比如“哥们儿”一词,一般来说都是儿化音,“儿”的发音弱读了,听着很好听!但是,标准普通话的要求是要说成“哥”“们”“儿”,三个字的发音必须饱满,这才是“标准普通话”。英语录音带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跟读速度的快与慢都是帮你培养语感的途径,快的基础是慢。 对于背诵,相对来说都是指的二、三、四册全文,背诵实际上是增强语言能力,增强语感的一种方法而已,效果很好的!背诵要理解性的去记忆,无须一字不落,你学英文的目的无论是说还是写都是为了能够表达思想,而不是去给别人单纯的背课文。机械式的背诵只能让你打击自信,失败得更快。除了课文你会背诵,让你自己说点什么就一概不知了,这不是掌握英语,而是应付差事。理解性的背诵,是你白课文的意思后,就要学会去改写它,把范文中涉及到事件改写为和自己有关的事情,让自己成为第一人,而不是一个阅读者或是一个旁观者。这样,你的记忆才能深刻,才能积累语言,迅速的表达思想。书后的练习一定要做,同样也是改写成自己的事情,虚拟一个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也可以。只有理解性的记忆才是自己真实拥有的,别“傻背”。在背书时,每次都把要背的内容写出来,再和原书去对照,拿着你默写的去背。你的书翻得越少越好!磁带越多听越好。没有别的目的,就是巩固记忆力,锻炼阅读能力。三、怎么去听录音?怎么去听写,听写有什么用处?磁带要天天听,早、中、晚,各一次。就像你听流行歌曲一样,听多了,记忆自然就深刻了。即使你不去背诵,听多了也就会了,当录音说一句时,你就能接下一句,这也是很好的练习口语的方法。先整篇课文放一遍录音,看看自己能听懂多少?然后要逐词逐句的听,也就是放一句话的录音,按下复读机的复读键,让它反复播放,你听出来什么就写什么,对于词汇量少的刚开始可以看书,但要慢慢的减少翻书的次数。水平高的不要看书。实在听不出来,也可以看一眼书然后,利用词典去查每个单词的音标、注解。自己试着写出中文解释,写出来了,再和书上对照。未必一个字不差,只要意思对就行,因为汉语太复杂,一句话能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不必精益求精。写出来了,和原文对照了没有错误后,就去跟随录音大声的朗读,直到语气、发音和录音相同为止。然后你再继续第二句话的重复劳动。当一篇课文结束后,要保证听完的录音每隔57天就重新听一遍。边听边跟着说。每天不要学的过多,当你听到最兴奋的时候,就不要再继续了,哪怕是这一课只剩下最后一句了。都要到此为止,把这点激情留到明天去。充分利用剩下的时间去查词典、去理解,去改写,把精华变为自己的思想。很快你会感觉到,每天不听英文你就会很别扭了,这时,英语就不再是一种学习的负担,它已经成为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你进步的速度将会越来越明显。 听写,一是练习听力、二是练习写,练习记忆力。一句话由几个单词组成,你写出一句话,就要写出很多单词来,写出来的是英文,自然你眼睛看到的也是英文,能够练习阅读能力,而且,在你写的过程中,你是不会去想中文的意思的,你想的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或者是表情。比如说:Last week I went to the theatre.你在写出来的时候,你想的是“上个星期我去看戏”这么一个事情的场景,而不会去想中文“Last week代表上个礼拜,I是我的意思,went to是去的意思,而且它还是go to的过去时,更不会去想the theatre是剧院。只有你不认识这个单词,在查到词典时,你才会去想它在中文里是这个意思。那么,你既然知道了,下次就不要在有这个英翻中的意识,要有想像的意识。看到了the theatre,你就把它想像成北京的长安大戏院嘛,或者大华电影院之类的。这叫“形象记忆”。时间长了,你就脱离中文思考的瓶颈了。还有不明白的,就看看这个步骤:1、先整体听一遍课文。看看自己到底能听懂多少。2、利用复读机复读功能,逐句播放,听一句,写一句,碰到不会的单词了就先空着。继续往下听写。整篇课文或者你拟定的几句话都听写完了,再结合上下文看看那些不会的单词能不能猜出来。 3、逐句回放那些空着单词的句子,试一试能不能写出来。如果还不行,就打开书对照的看一下。在这里,我倒是不主张钻牛角尖,恨不能一个不会的单词憋好几年才写出来。因为,有些单词确实我们不会,那么直接看一下书,就知道了,下次也可能在其他课文中还会遇到,这就等于是复习了,不要太死板了。其实,这次看了,未必下次你真的就会写。4、把不会的单词,或者你认为含糊的单词去逐个的查词典,逐条的去看注解。5、每天多听这些听写过的录音,最起码你要在今天听写新内容之前要默写一遍昨天听写过的。6、看着中文注解写英文,联系中英互换。绝对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