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3.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情景导入:水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你知道水能发生哪些变化,体现了水具有的哪些性质?(个人思考,同桌交流)自主学习:用5分钟阅读课本第7至9页内容,找到并划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化学性质?2.什么是物理性质?3.通常研究的物理性质有_。4.什么是熔点_。沸点_。密度_。压强_。合作学习:同桌相互检查记忆情况,相互释疑。讨论交流:表11 一些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讨论交流: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物理性质的例子。 讨论交流: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探究:在描述变化和性质时有什么不同?强调: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2)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讨论交流:“物理性质”里面含着哪两层含义?小结: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观察老师演示(也可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1-5探究氧气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注意:闻气体是的正确操作)。讨论交流:怎样正确地闻气体的气味?思考交流:来源:学。科。网1.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交流: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班内交流学习。2.思考:水、二氧化碳、乙醇(俗称酒精)有哪些用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用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你还能说出哪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交流: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班内交流学习。归纳小结: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个人思考,组内交流并在全班展示)精讲点拨:【例题】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 g/c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铝的物理性质有_;(2)铝的化学性质有_。【解析】根据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将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与铝不同的氧化铝,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新物质氢气,铝本身也发生改变,这些都属于铝的化学性质;其余则属于它的物理性质。【答案】(1)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2)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达标体验: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甲烷(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极难溶于水c.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燃烧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铁、铝制作炊具b.用汞(俗称水银)作体温计的指示液c.用酒精作燃料d.用铜制作导线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 4.手放在一块被火烧烤的板上仍安然无恙,则这块板材具有的性质是( )a.透气b.耐高温c.防水d.绝热 5.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6.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e、木棒受力折断。课堂小结: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决定决定性质决定反映变化规律 拓展提升: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木材做桌椅 b.用水灭火 c.用汽油作燃料d.用铝制作电缆 2.古人曾将铅煅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称的由来。铅条能象现代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铅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 )a.硬度小 b.熔点低 c.密度大 d.能导电3.下列家庭常用品中,可根据哪些物理性质来区别?(1)盐和糖_;(2)铜制品和铁制品_;(3)酒和醋_;(4)瓷勺和塑料勺_。4. 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木炭能燃烧;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将木炭粉碎;木炭可制黑火药;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属于用途的是_。5.选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一,填写下列空格。(1)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_;(2)煤气燃烧_;(3)玻璃破碎_;(4)铝箔能在空气中剧烈_。6.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10g碘可以完全溶解在50g酒精中配成碘酒,酒精还能溶解许多其它物质。点燃酒精灯,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又在火焰上罩一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物质。根据以上文字叙述归纳小结,试回答:(1)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2)推断酒精的一种用途: 。(3)运输和储存酒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课后练一练 (必做题)1.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1)_(2)_(3)_(4)_(5)_;化学性质有_。2.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领导的科技小组曾经成功地制取出盐粒大小的n5。在制取n5的实验中,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n5与氮气不同,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则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以下问题:(1)填表氮气 n5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请你想象一下,n5在应用领域的用途_。3.下列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比空气小 b无色气体 c能跟氧气反应 d难溶于水4.下列叙述中,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生产碳酸型饮料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煤用于作燃料 d铜丝用作电线(选做题)6.市场上销售一种不粘锅炊具,内壁涂有一层叫聚四氟乙烯的物质。请推测做涂层的聚四氟乙烯可能具有的性质。(至少答2条)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2)达标体验:1.b 2.c 3.c 4.d 5.c 6.物理变化:e 化学变化:c 物理性质:bd 化学性质:a拓展提升:1.c 2.a 3.(1)味道(2)颜色 (3)气味 (4)质地、硬度4.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5.(1)物理性质 (2)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 (4)化学性质6.(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278-2025压差法生化需氧量测定仪校准规范
- GB/T 11843-2025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 别墅木工劳务合同范本
- 口腔招聘合同范本模板
- 互联网传播策划方案
- 劳动合同三方就业协议
- 别墅设计包工合同范本
- 关于热处理的合同协议
- 公司新增加股东协议书
- 借用身份证买房协议书
-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2016)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天津大学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
-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13含条文说
- 网络营销实验问卷调查报告
- GB/T 6107-2000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 GB/T 5005-2010钻井液材料规范
- 金龙湾水上旅游建设填海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颈源性耳鸣的临床研究-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李石良课件
- 架空光缆施工组织方案
- 汽车智能座舱市场分析
- 金坛区苏科版二年级上册劳动《06树叶书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