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小石潭记》.doc_第1页
26《小石潭记》.doc_第2页
26《小石潭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小石潭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3、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体会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过程与方法:1、预习课文,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2、反复朗读课文,合作交流探究课文景物的特点和写景方法。3、结合文章背景,分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引导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景物,从平凡中发现美,从而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熟读成诵,学习文章精准的写景方法。2、 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思想情感,重点关注第四段,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教学难点1、 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见“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对此该如何认识?2、 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体会借景抒情的特色。教学方法1、 诵读法。教学以指导诵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鉴赏的主体。2、讨论点拨法。在讨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纠正认识的偏颇,弥补缺漏。3、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的意境美,进而激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情感。4、延伸拓展法。联类引申,整理归纳已学过的山水名句名篇,综合鉴赏写景的妙处,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请同学们背诵江雪这首诗。(学生背)它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写的一首绝句,这首诗中孤独、执著的钓翁形象其实就是柳宗元孤傲人格的写照。他的散文小石潭记同样体现了这种独立的人格以及不被理解的愤懑之情。二、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简介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写作背景: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旧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飞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如桃花源记。永州八记是一组游记作品,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其中,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三、听读课文,初步感知1、检查字音2、多媒体播放视频朗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3、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4、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作者怎样发现小石潭?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潭上的景物?四、齐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五、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下问题,并推选一位代表回答问题:1、 第1段写出小石潭的经过,有什么作用?2、 第2段中与“水尤清冽”相对应的句子是?3、 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4、 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5、 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6、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六、课堂小结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着力渲染了幽深冷寂的气氛,寓情于景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文中调动各种技法营造小石潭幽清秀美的景致:有移步换景,有定点特写,有简笔勾勒,有浓墨重彩,有动静相生,有化静为动,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有融情入景,有因情造景这些手法值得我们借鉴。七、根据图片背诵课文八、作业练一练:请你用100字描绘美丽的校园水清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移步换景板书设计:石奇隔、闻、伐、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