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抒情写作指导教学实录.doc_第1页
借物抒情写作指导教学实录.doc_第2页
借物抒情写作指导教学实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借物抒情作文教学实录大连湾中学 姜慧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批注名家文章片段,发现借物抒情中“”“触点”与情感抒发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对同学作文片段的解析,发现写作过程中问题,学会运作“借物”抒情这一方法,引导学生从事物的特点出发,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感知和理解世界,同时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思考问题深度和广度。教学重点即难点:学生能理清物与志的关系,能抓住物的特点多角度、多思维抒发情感表达志向。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一本半截拦腰的国语书记载着牛汉童年时代的父子之爱,同学之谊,师生之情;一枚质细油多的端午的鸭蛋融入了汪曾祺芬芳的童真童趣,悠悠的故乡情;一杯化不开的春酒散发着琦君儿时母亲的味道、童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这段文字是我们学过的那些文章?它们共同的是什么?生回答:我的第一本书、端午的鸭蛋、春酒,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师:同学们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作铺垫的。这节课重点要理清理清物与志的关系,要抓住物的特点多角度、多思维抒发情感表达志向,即如何言志。二、范文引领,方法探析。师:同学们在完成以“树”为话题的作文时候有两个困惑。它们分别是:我们要借物的什么“东西”来抒情或来言志?找到了触点,我们有哪些方法抒情或来言志?针对这两个疑问我们一起来看看名家是怎么处理的,从这个片段中我们会有哪些启示?大屏幕出示范文: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老树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 躬。 向一棵树鞠躬师出示向一棵树鞠躬的片段,并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这段文字你读出了怎样的树?2、这段文字中的树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老人有什么关系?生读片段,自己思考,小组交流。生回答问题生1:我认为这是一棵顽强的并且具有生命力的树。生2:老师,这也是一棵孤独的树生3:从文中的“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这句话来看,这也是一棵很有智慧的树。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写了这样一棵树是为了什么?生:是为了写文章中的老人,以及我从他们身上获得的感动与感悟。师:哦,大家说得真好,那么这种感动与震撼是怎么传递出来的?生1:作者很巧妙地抓住老树与老人的关系来写,写出了老人在逆境中乐观顽强的生活经历。生2:作者还运用了描写和叙述的表达方式,既写了老树的生存策略,也写了老人的精神,最主要的作者被震撼了,我也很感动。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说的就是借物抒情写作方法的精妙之处,下面我们一起整理这种方法的注意事项。教师出示大屏幕:师生交流并提炼方法:托物类作文审题立意的诱发点A、借助于物在某种情景之下的生存之道B、借助于物某些特点与“自己” 感情引起共鸣之处C、动静结合,在情境中抓住事物的特点(触点)D、虚实相生,在联想中传达人物的心声(意向)E、叙述描写,在细节中升华文章的主旨(感悟、情感)三、实践运用1:我来诊断诊断教师出示学生写作片段并且提出修改要求要求:阅读同学的片段,思考这位同学的作文片段中对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若要修改的话,怎么改合理。例文:院落里有一棵枣树,那是父亲亲手栽种的。每年一到季节枣树长得很茂盛,它虽然普通但生命力不息,就像我父亲一样。父亲对这棵枣树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给予我们爱时候就像是在默默侍弄枣树一样。生1:老师,我觉得他对枣树的描写不够细致,寥寥几笔就带过,那么后面的对父亲的描写是无法进行的。师:你觉得描写越细致越好吗?生1:不是,应该是有针对的的描写才好。师:是的,描写是为了抒情而铺垫的,要与后面父亲性情品质一致。生2:老师,在“父亲对这棵枣树倾注了很多的心血。”这句后面应该有对父亲如何付出心血有细节描写。师:大家同意吗?生齐声说:同意生3:最后还要有父亲与我之间的小故事的叙述,这个片段才耐人寻味。生4:在行文间要适当插入自己的心理感悟师:看样子,英雄所见略同啊,你们很好的找出这位同学在写作中问题,那么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教师出示内容:1、“物”要为人服务,物是表现人物性格的载体,物是人物情感的寄托;2、在结构上,可以以物为线索贯穿全文,点题的句子要明显突出;3、在细节处理上,要有生动的动作、神态描写,作者的心里感受要有细腻的适时的介入,语言注意适当修饰;选材要新颖独特,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亮点和感动去描绘。在主题的表现方面要学会诗意的升华。 四、实践运用2:一起会会诊吧例文:那是父亲的枣树,是父亲亲手栽种的枣树。每年一到季节(补充:对枣树的描写,描写过程中注意借助枣树旳特点来写父亲性格特点,性情品质)父亲对这棵枣树倾注了很多的心血。(补充:父亲侍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