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能性胃肠病 概念 功能性胃肠病 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胃肠道 从咽至食管 胃胆道大肠 小肠 肛门 相关症状常伴有失眠 紧张 焦虑 抑郁 头晕 头痛等功能性症状 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功能性胃肠病 FGIDs 分类 D 功能性腹痛 E 胆囊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F 功能性肛门直肠病 C 功能性肠病 C1肠易激综合征 IBS C2功能性腹胀C3功能性便秘C4功能性腹泻C5非特异性肠功能紊乱 功能性食管病 B1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B2功能性嗳气症B3功能性恶心和呕吐症B4成人反刍综合征 B 功能性胃十二脂肠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 FD 消化不良的定义 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 2007 大连 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 12 832 834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 器质性消化不良 organicdyspepsia OD 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血生化及内镜等检查无异常发现临床表现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 病因 一组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 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感的症候群 可伴食欲不振 嗳气 恶心或呕吐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概念 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 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 上腹痛 上腹灼热感 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 可同时存在上腹胀 暧气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造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 发病机制 动力障碍 包括胃排空延迟 胃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 消化间期III相胃肠运动异常等 胃肠动力障碍常与胃电活动异常有关 内脏感觉过敏 FD患者胃的感觉容量明显低于正常人 内脏感觉过敏可能与外周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整合等水平的异常有关 胃底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 FD患者进食后胃底舒张容积明显低于正常人 这一改变最常见于有早饱症状的患者 动力障碍 内脏高敏的发生机制 FGID患者内脏高敏表现为对生理刺激出现的不适感 对伤害性刺激呈现强烈的反应胃肠道壁内在性初级感觉神经元接受来自于腔内各种刺激 通过外在性初级感觉神经元将刺激上传中枢神经系统伤害性刺激传入至中枢 经过整合传出神经冲动 引起异常的动力活动 脊髓后角是内脏和躯体感觉产生的关键部位 致敏后可激活已静止的伤害性神经元 精神社会因素与FD 精神社会因素与FD的发病有密切关系FD患者存在个性异常 焦虑 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组在FD患者生活中 特别是童年期应激事件的发生频率高于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精神因素的确切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幽门螺杆菌及胃酸与FD的关系 HP 没有明确相关性 不起主要作用胃酸 FD患者中胃酸大多在正常范围内 但部分FD患者的十二指肠对胃酸的敏感性增加 酸灌注十二指肠可引起症状 FD与胃酸分泌的关系未明确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的临床表现 Gastroenterology2006 130 296 303 餐后饱胀 食物长时间存留于胃内引起的不适感早饱感 进食少许食物即感胃部饱满 不能继续进餐上腹痛 胸骨剑突下与脐水平以上 两侧锁骨中线之间区域疼痛上腹烧灼感 局部的灼热感 与烧心不同 烧心是指胸骨后的烧灼样疼痛或不适 FD症状定义 FD分型 罗马III标准 两个临床亚型 上腹痛综合征 上腹痛和 或 上腹灼热感 餐后不适综合征 餐后饱胀和 或 早饱两型可有重叠 罗马标准 近二十年来 当人们越来越重视FGIDs的时侯 学者们需要一个能够用于临床和科研的FGIDs分类体系 罗马工作小组不断地追踪这些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 发表了一系列的罗马标准 罗马I 罗马II 罗马III标准 Manning标准1978年RomeI1992年RomeII1999年RomeIII2006年 FD分型 罗马III标准 两个临床亚型 上腹痛综合征 上腹痛和 或 上腹灼热感 餐后不适综合征 餐后饱胀和 或 早饱两型可有重叠 诊断标准 有上腹痛 上腹灼热感 餐后饱胀和早饱症状之一种或多种 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 罗马III标准规定病程超过半年 近3个月来症状持续 上述症状排便后不能缓解 排除症状由肠易激综合征所致 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诊断程序 FD为一排除性诊断应先判断患者有无下列提示器质性疾病的 报警症状和体征 45岁以上 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有消瘦 贫血 呕血 黑粪 吞咽困难 腹部肿块 黄疸等 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对有 报警症状和体征 者 必须进行彻底检査直至找到病因对年龄在45岁以下且无 报警症状和体征 者 可选择基本的实验室检査和胃镜检查 亦可先予经验性治疗2 4周观察疗效 对诊断可疑或治疗无效者有针对性地选择进一步检查 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 鉴别诊断需要鉴别的疾病 食管 胃和十二指肠的各种器质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 胃癌等各种肝胆胰疾病由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上消化道症状如糖尿病 肾脏病 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等药物引起的上消化道症状如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其他功能性胃肠病和动力瘅碍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 肠易激综合征等 45岁以上 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有消瘦 贫血 呕血 黑粪 吞咽困难 腹部肿块 黄疸等 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 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 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无特效药 主要是经验性治疗 改善症症治标不治本 易反复 治疗 一般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烟 酒及服用非留体抗炎药 无特殊食谱 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会诱发症状的食物 注意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 失眠 焦虑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 治疗 药物治疗 无特效药 主要是经验性治疗 1 抑制胃酸分泌药一般适用于以上腹痛 上腹灼热感为主要症状的患者 可选择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 促胃肠动力药一般适用于以餐后饱胀 早饱为主要症状患者 多潘立酮 莫沙必利 或依托必利对疗效不佳者 抑制胃酸分泌药和促胃肠动力药可换用或合用3 抗抑郁药上述治疗疗效欠佳而伴随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 常用的有三环抑郁药如阿米替林 选择性抑制5 羟色胺再摄取的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等宜从小剂始 临床常用药 黛力新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概念 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査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可分为腹泻型 便秘型和便秘腹泻交替型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理生理学基础 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肠道感染后和精神心理障碍是IBS发病的重要因素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肠动力学异常 在生理状况下 结肠的基础电节律为慢波频率6次 分钟 而3次 分钟的慢波频率与分节收缩有关IBS以便秘 腹痛为主者3次 分钟的慢波频率明显增加正常人结肠高幅收缩波主要出现在进食或排便前后 与肠内容物长距离推进性运动有关 腹泻型IBS高幅收缩波明显增加使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显示腹泻型IBS口 盲肠通过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增快 而便秘型正好相反 病因和发病机制 内脏感觉异常 直肠气囊充气试验表明 IBS患者充气疼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回肠运动研究发现 回肠推进性蠕动增加可使60 IBS患者产生腹痛 而在健康对照组仅17 病因和发病机制 精神因素 心理应激对胃肠运动有明显影响IBS患者存在个性异常 焦虑 撺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 应激事件发生频率亦高于正常人因症状而求医与有症状而不求医者相比 有更多的精神心理障碍 对应激反应更敏感和强烈有关精神因素在IBS发病学上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IBS是机体对各种应激的超常反应 另一种认为精神因素并非直接病因 但可诱发和加重症状 而使患者就医 IBS患者的人格情绪特征 IBS患者心理因素中 神经质人格是易感因素 精神应激是诱发因素 消极的应对起推波助澜作用应激导致情绪的改变可以通过脑 肠轴引发神经 内分泌和神经 免疫反应 影响胃肠的运动 感觉 免疫和内分泌功能这种模式长期存在的结果将是患者对腹痛 腹胀 腹部不适敏感度的增加这些症状反过来又会通过脑 肠轴作用于中枢加重焦虑 抑郁情绪 形成恶性循环 病因和发病机制 感染 部分患者IBS症状发生于肠道感染治愈之后 其发病与感染的严重性及应用抗生素时间均有一定相关性 精神抑郁 内脏敏感性 粘膜炎症 动力异常 急性感染触发 IBS症状 Drossman Gut1999 44 306 感染后IBS 脑肠相互关系 Gweeet al Gut1999 44 400 病因和发病机制 其它 患者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发症状加重某些肽类激素如缩胆囊素等可能与IBS症状有关 有助于解释精神 内脏敏感性以及胃肠动力异常之间的内在联系 临床表现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临床表现 1腹痛 部位不定 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 多于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睡眠中痛醒者极少2腹泻 一般每日3 5次左右 少数严重发作期可达十数次 大便多呈稀糊状 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 多带有黏液 部分患者粪质少而黏液量很多 但绝无脓血 排便不干扰睡眠 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3便秘 排便困难 粪便干结 量少 呈羊粪状或细杆状 表面可附黏液4其他消化道症状 多伴腹胀感 可有排便不净感 排便窘迫感 部分患者同时有消化不良症状 临床表现 5 全身症状相当部分患者可有失眠 焦虑 抑郁 头昏 头痛等精神症状6 体征无明显体征 可在相应部位有轻压痛 部分患者可触及腊肠样肠管 直肠指检可感到肛门痉挛 张力较高 可有触痛7 分型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 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 诊断标准 病程半年以上且近3个月来持续存在腹部不适或腹痛 并伴有下列特点中至少2项 症状在排便后改善 症状发生伴随排便次数改变 症状发生伴随粪便性状改变 诊断标准 以下症状不是诊断所必备 但属常见症状 这些症状越多越支持IBS的诊断 排便频率异常 每天排便 3次或每周 3次 粪便性状异常 块状 硬便或稀水样便 粪便排出过程异常 费力 急迫感 排便不尽感 黏液便 胃肠胀气或腹部膨胀感 诊断标准 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 鉴别诊断 症状鉴别诊断 腹痛为主者应与引起腹痛的疾病鉴别 肠炎 急腹症腹泻为主者应与引起腹泻的疾病鉴别 其中要注意与常见的乳糖不耐受症鉴别以便秘为主者应与引起便秘的疾病鉴别 其中功能性便秘及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便秘常见 治疗 治疗主要是积极寻找并去除促发因素和对症治疗 强调综合治疗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治疗 一般治疗 详细询问病史以求发现促发因素 并设法予以去除告知患者IBS的诊断并详细解释疾病的性质 以解除患者顾虑和提高对治疗的信心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 因各人而异 一般而言宜避免产气的食物二乳制品 大豆等髙纤维食物有助改善便秘 对失眠 焦虑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 治疗 对症治疗 1 胃肠解痉药抗胆碱药物可作为缓解腹痛的短期对症治疗 匹维溴胺 为选择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的钙拮抗药 对腹痛亦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2 止泻药 洛哌丁胺或地芬诺酯止泻效果好 适用于腹泻症状较重者 但不宜长期使用 轻症者宜使用吸附止泻药如蒙脱石 药用炭等 3 泻药对便秘型患者酌情使用泻药 宜使用作用温和的轻泻剂以减少不良反应 治疗 对症治疗 4 心理行为治疗症状严重而顽固 经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予心理行为治疗 这些疗法包括心理治疗 认知治疗 催眠疗法 生物反馈等 5 其它近年有使用益生菌治疗IBS的报道 对其疗效及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6 中医中药 腹部不适 疼痛伴有排便习惯改变 40岁 无报警症状 治疗 随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达标测试人教版9年级数学上册《圆》达标测试试题(详解版)
- 水泵供水工程施工方案
- 2026届山东省聊城阳谷县联考化学九上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培训学校母亲节
- 2026届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英语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足球培训机构合作
- 2026届北京市海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北京延庆县联考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重庆市南开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武汉市楚才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 贵州贵州贵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跨境人民币合同协议
- 三方散伙协议合同协议
- 产程中饮食管理
- 小学生语言文明教育课件
- 出科考核规范
- 日结工资合同(2025年版)
- 免疫定性实验性能验证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人工智能(北理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第24课《古诗词五首:十五从军征 》课件 2024-2025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设备质量检测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