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地区学生不良卫生习惯的成因及矫正方法.doc_第1页
浅谈民族地区学生不良卫生习惯的成因及矫正方法.doc_第2页
浅谈民族地区学生不良卫生习惯的成因及矫正方法.doc_第3页
浅谈民族地区学生不良卫生习惯的成因及矫正方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民族地区学生常见不良卫生习惯及矫正方法四川省盐源县中学校 赵 希“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民族地区学校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是学校重要工作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切实做好民族地区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矫正他们的不良卫生习惯,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健康成长。在我担任班主任的6年中,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现实生活的观察及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整理出民族地区学生突出的常见不良卫生习惯:便后不冲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吸烟、酗酒、不习惯洗脸洗脚洗澡、不勤洗换衣服、早晚不刷牙、喝生水。对上述不良卫生习惯的成因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积极探索矫正的方法与措施,对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个人对民族地区学生常见不良卫生习惯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浅谈如下:一、常见不良卫生习惯的成因分析我校所在的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属以彝族为主体的民族聚居的国定贫困县,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53%,我校的学生中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学生总人数的62%。因受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地方文化传统、当地经济状况、地理环境和人居环境、家庭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学校重文化课教育,忽略了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教育,甚至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不良卫生习惯从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角度来予以宽容和理解,致使学生中不良卫生习惯和传统生活陋习普遍存在,呈现出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常见不良卫生习惯的成因分析表解不良卫生习惯行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地方文化传统因素经济状况与地理环境、人居环境因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因素便后不冲洗少数民族,特别是彝族,自古就无固定的茅厕,彝语中解手的文雅说法为“朵啵黑啵”,意为到外面去看看,没有人看见便可随地大小便。本地区经济较落后,广大农村建厕数很少,且普遍为旱厕,学生入校前均未养成便后冲洗的习惯随地吐痰民族风俗无使用痰盂和垃圾桶(袋)的习惯民族聚居区多为地广人稀的山区,受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无专门的垃圾堆放和处理场所,生活垃圾大都随手乱扔。家庭对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的教育严重缺失。乱扔垃圾嗜烟1、好客的少数民族在待客时有“一烟二茶三杯酒”的风俗习惯,主人以客人喝醉为荣。2、少数民族群体中成年男性吸烟率高达80%左右,成年女性吸烟率也有近20%。由于受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家庭对子女嗜烟、酗酒行为对身体危害的教育单薄,且无法做到言传身教。酗酒不习惯洗脸洗脚洗澡1、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有许多贫困家庭没有多余的换洗衣物,没有专门的洗脸盆和毛巾,更谈不上洗澡设备。2、民族聚居区多为地广人稀的山区或二半山区,有的地方饮用水都困难,养成了长时间不洗脸、洗脚、洗澡、很少洗换衣服的习俗。卫生方面的教育缺失,无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家庭氛围。不勤洗换衣服早晚不刷牙凉山居住的少数民族在解放初从奴隶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有“一步跨千年”之称,卫生习惯相对落后,广大农村人口中约有50%的村民至今未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卫生方面的教育缺失,无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家庭氛围。喝生水本地区属高海拔地区,工业欠发达,几乎无环境污染,水质良好,广大农村均有喝生水的习惯二、常见不良卫生习惯的矫正方法(一)宣传教育法:1、结合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全州推行的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优良传统,什么是不健康的习俗,引导有不良卫生习惯的少数民族学生冲破传统习俗的藩篱,矫正不良卫生习惯。2、利用每年的“世界卫生日”、“全国爱国卫生日”、“世界无烟日”、“全国爱牙日”等重要卫生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卫生与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普及卫生健康知识。3、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卫生与健康主题班会活动,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帮助学生矫正不良卫生习惯,崇尚健康文明。(二)规范制度约束法:针对学生常见不良卫生习惯,制定对应的卫生要求、规范、制度,如大小便卫生常规要求、垃圾处理规范、学生一日洗漱卫生要求、学生洗换衣被要求等等,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有不良卫生习惯行为的学生,使他们的不良卫生习惯逐步得以矫正。(三)互帮互查法:将卫生习惯好的学生与卫生习惯较差的学生结对,有意将他们的座位和床位安排在一起,由卫生习惯好的学生负责帮助卫生习惯差的学生矫正不良的卫生习惯,并负责每天的个人卫生检查和指导。(四)师生交流谈话法:对卫生习惯特别差,矫正难度特别大的学生,老师要经常找机会和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讲解不良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从思想上、观念上帮助他们,使他们能逐步矫正不良卫生习惯。(五)排困法: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力购买洗漱用品和洗浴用品,换洗衣服少的贫困学生,由老师带头,组织师生对其进行爱心捐助,帮助他们克服经济上的困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六)表彰奖励法:对卫生习惯好和不良卫生习惯矫正成效显著的学生,在班级进行表彰奖励,利用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来推动矫正不良卫生习惯。三、不良卫生习惯矫正方法实践效果分析从2011年9月开始,选取了我担任班主任的高一、6班的42名少数民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常见不良卫生习惯列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有不良卫生习惯的学生采取上述矫正方法。2013年10月,再次对上述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流失2人,收回问卷表40份),下面是矫正前和开展矫正两年后的卫生习惯情况调查对比表:不良卫生习惯类别2011年9月问卷调查结果(42人)2013年10月问卷调查结果(40人)矫正率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便后不冲洗2559.5%512.5%2080%随地吐痰3071.4%717.5%2376.7%乱扔垃圾3173.8%820%2374.2%嗜烟1535.7%25%1386.6酗酒614.2%12.5%583.3%不习惯洗脸洗脚洗澡2252.4%25%2090.9%不勤洗换衣服2661.9%410%2284.6%早晚不刷牙2764.3%37.5%2488.8%喝生水3583.3%1025%2571.4%综合矫正率81.8%通过矫正前和开展矫正两年后的学生卫生习惯情况调查对比分析,综合矫正率高达81.8%,对学生不良卫生习惯的矫正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民族地区有不良卫生习惯的学生比例远远高于城市汉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