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1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aa bb cc dd2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a枯枝落叶 bb土壤cc生物 dd供给养分3雨林中土壤贫瘠的最主要原因是()。a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b气候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c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d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答案1.a2.b3.a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2012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11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据此回答46题。4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平原面积广阔a b c d5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 b c d6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解析第4题,亚马孙雨林分布广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有关。第5题,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仅依靠迁移农业是无法脱贫的。第6题,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使当地受益,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答案4.b5.d6.a(2014济南模拟)下图是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及地面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题。7若图中甲山为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谷两侧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谷两侧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c甲山北坡自然带类型较南坡多d甲山北坡的针叶林带海拔高于南坡解析如果甲山为秦岭,则河谷地带位于秦岭的北坡,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答案b(2010山东文综,78)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完成89题。8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9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解析第8题,图示显示,三角洲面积减小,故泥沙含量减少;河流故道南岸侵蚀作用增强;河流主流由东南改向东北。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第9题,河口三角洲附近泥沙沉积作用强,河流水量小,不适宜建设大型港口、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旅游。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合理利用方式是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答案8.d9.b(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2013江苏卷)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 读图回答1011题。10“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11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解析据图可知滇池流域面积较小,入湖水量比较有限;水体总量大,但进出水量小,这使得湖泊水与外界水体交换极其缓慢,更新周期长。故选a、c两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增加流域内的水量,缓解流域内用水紧张状况,也可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故选b、d两项。答案10.ac11.bd(2014无锡期中)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下表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图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读图完成1213题。3222333333223211132233331111221333141333111212321312.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该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有()。a降水量增多 b气温年较差变大cpm2.5下降 d湖泊水质变差13下列措施中,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a保护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b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淡水养殖业c以“农家乐”为平台,适度发展旅游业d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解析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使该区域气温年较差变大,湖泊水质变差,所以要保护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以“农家乐”为平台,适度发展旅游业。答案12.bd13.ac二、综合题(共40分)14(2014南昌一模)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图)”材料二“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图)”材料三“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示意图(图)”。(1)材料一中乙、丙两地的气候类型为_,并简述其成因。(4分)(2)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重量。单位为千克/米2年)差异并分别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3)材料三中a为原始森林情况下土壤肥力状况,依据材料二回答热带雨林中的土壤为什么一般比较贫瘠?(4分)解析第(1)题,依据两地位置,结合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及成因分析即可。第(2)题,热带雨林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植物光合作用强而生物量大;而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水热条件较差而生物量小。第(3)题,由图可知,土壤通过地表径流、淋溶、供给三条途径丧失肥力。答案(1)乙、丙两地的气候类型均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丙地位于来自大西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上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2)差异:热带雨林的生物量较大;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较小。原因: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生长旺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低、降水较少,植物生长比较缓慢。(3)雨林储存的养分最多;枯枝落叶分解释出的养分被地表径流带走,释放到土壤中的养分少;土壤因淋溶作用而流失养分;土壤养分供生物生长,土壤中积累和补充养分少。15(2014扬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图甲为南美洲地图,图乙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材料二下表是e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年份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197010040124819901003326412009100283933(1)甲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的三种主要影响是:_、_、_。(3分)(2)乙图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的气压,较高的是_。b代表潜热释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_。(2分)(3)由于巴西政府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路,过度采伐木材,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导致_(填某种自然灾害)增多。(1分)(4)请为巴西热带雨林的保护、开发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5)根据材料二,分析e城市蒸发量和径流量变化的原因,并据此说明该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4分)解析甲图中d处为热带雨林,其可以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或调节全球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多对流雨。人类活动对热带雨林的破坏较为严重。答案(1)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或调节全球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2)a处;对流雨(3)洪涝灾害(4)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5)原因: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或被建筑物和各种硬化铺装所覆盖),使蒸发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或外流量增多);地表水和雨水下渗量(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措施: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16(2014徐州一调)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分布有中国纬度和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季雨林),生态效益突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14分)材料一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材料二西双版纳橡胶产业现状及“十二五”规划目标2005年2010年2015年(计划)种植面积(万亩)284.71406.96407橡胶产量(万吨)19.0725.5335(1)西双版纳地处_带,与_亚山水相连,气候特征是_。(3分)(2)傣族的新年(泼水节)在4月1315日,此期间景洪市白昼逐渐变_(长、短);夏至日,景洪和磨憨比,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_。(2分)(3)材料二数据表明,2010年以前西双版纳橡胶产量增加主要依靠_,“十二五”期间橡胶增产主要依靠_,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是_。(4分)(4)近年来,由于过度种植橡胶,热带森林面积在减少,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原始生态林,请分析由此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治理措施。(5分)解析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处热带,为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热带季雨林。适宜种植橡胶,但是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环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