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总集.doc_第1页
中国历史故事总集.doc_第2页
中国历史故事总集.doc_第3页
中国历史故事总集.doc_第4页
中国历史故事总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史故事总集 漫谈古今中外史,一览上下五千年;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五千年的历史,会有多少故事在诉说过往。 那是个不寻常的夜晚。 1048年正月十八,宋仁宗正在皇后寝宫里休息,一声凄厉的惨叫撕碎了夜空。侍卫叛乱、闯进后宫杀人了!这让习惯了文治的仁宗皇帝多少有些紧张,倒是曹皇后先镇定下来,吩咐严守宫门,保护仁宗,又派心腹去调救兵、预备救火这一点非常聪明,正是她的预见,叛贼们纵火烧宫的计划流产了。 这一夜之后,曹皇后在史书上留下了生动的形象。 第一次变法的旁观者 宋仁宗有三个皇后:第一个郭皇后是“包办婚姻”,垂帘听政的太后一死,他就找个理由把皇后废了,第三个是深受宠爱的张贵妃,不幸早亡,仁宗思念之下追封为后;而真正陪伴了他大半个帝王生涯的,是第二任皇后曹氏。 在北宋,许多皇后和妃子系出平民。曹皇后的出身,可以说是非常高贵了她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大多数时候,她温柔简朴,最喜欢的活动是带着宫女妃嫔,在宫里种点庄稼,采桑养蚕。唯有“夜半平宫乱”,才显示出她将门之女的非凡胆识,令宋仁宗大为佩服。 有个显赫的娘家,对皇后来说,未必就是好事。外戚干政,是所有帝王都小心提防的。曹皇后饱读史书,不愿重演历代皇后家族的悲剧。终其一生,不单独和娘家人见面,连对亲弟弟曹佾也不例外。册封皇后的当天,她的叔叔曹琮上奏,辞谢皇帝的封赏:“我既然成了皇后的亲属,就不应该再受恩典了。”另一个亲戚曹仪也自请辞去军职。 在朝廷,曹家没有一个高官,在后宫,皇后没有争过一次宠。张贵妃仗着得宠,越礼提出要借皇后的仪仗出游,而曹皇后并不介意。得意忘形的张贵妃回宫后向仁宗炫耀,仁宗十分生气,狠狠地训斥她扰乱礼仪。 可一旦涉及到国家问题,曹皇后就十分主动。“夜半平宫乱”过后不久,闰正月十五,仁宗兴致勃勃,想在宫中再张一次灯,重温“灯火阑珊处”的元宵气氛。而曹皇后觉得这样做一来铺张浪费,二来百姓会有闲话,于是便据理力争,再三劝阻,让仁宗取消了计划。多年以后,她对孙子宋神宗回忆这段皇室夫妻的生活时,说道:“我以前听到了民间的疾苦,一定会告诉皇帝,仁宗皇帝听了我的话,也常常会颁发赦令。” 轰轰烈烈的范仲淹“庆历新政”,在宋仁宗的支持下开始了。此时,曹皇后提出过一些反对意见。但总体上,她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清醒。大变法带来的人心动荡,新党和旧党的激烈论争,丈夫作为皇帝如何驾驭朝局,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成为日后她极力纠正宋神宗变法的经验之源。 脆弱皇权的保护者 1063年,仁宗去世,英宗继位。 康熙皇帝下江南,来到了杭州。他在西湖四周游山玩水,吟诗题字,以风流天子自命。 一天,他传下旨意,要到灵隐寺随喜。 灵隐寺里的老和尚得知消息,又惊又喜,连忙撞钟击鼓,把全寺三百多个和尚都召集过来。和尚们披起崭新的袈裟,头戴毗卢帽,手敲法器,嘴里念着阿弥陀佛,大家跟着老和尚赶到三里路外的石莲亭,把康熙皇帝迎进了灵隐寺。 老和尚陪着康熙皇帝,在寺前寺后、山上山下游玩了一遍。康熙皇帝看见高高的山峰,清清的泉水,山上长满绿茵茵的树,地下开遍红艳艳的花,真是一个好地方!他心里一高兴,就吩咐在寺里摆下素宴。 皇帝摆筵席,可热闹啦!吹的吹,弹的弹,唱的唱,一时间把这个佛门净地,竟变成了帝王之家! 老和尚早听说过康熙皇帝喜欢吟诗题字。这时见他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便去找跟随康熙皇帝的地方官商量:“大人呀,我想求皇上给山寺题一块匾额,你们看行不行?” 杭州知府说:“好哩,好哩,如果皇上给你灵隐寺题了匾额,就连我整个杭州府都沾光啦!” 钱塘县官也接上话茬:“皇上酒兴正浓,你这辰光去求他题匾,我看他一定会答应的。” 老和尚心里有了数,便壮壮胆子,走到康熙皇帝面前跪下磕头:“万岁,看在灵隐寺大菩萨的佛面上,请您替山寺题块匾额,也让我们风光风光吧!” 老和尚这一求,正好搔着康熙皇帝的痒处。他点了点头,抓起笔刷刷几下,就写起一个歪歪斜斜的“雨”字。这辰光,他已经喝醉了,手腕有点发颤,落笔又忒快了些,这个“雨”字竟占了大半张纸!灵隐寺的“灵”字,按老写法,在“雨”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呢!现在只剩下这小半张纸的地方,随你怎样也摆不下了。重新写一张吧,那多么丢脸呀!康熙皇帝一只手抓着笔,一只手不住地拈他那撮山羊须,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围在旁边的官儿们,明知道康熙皇帝下不了台,但是谁也不敢明说,只有站在旁边干着急。还好,有个名叫高江村的大学士,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在自己手掌心写了“云林”两个字,再装作磨墨,挨近康熙皇帝身边,偷偷地摊开手掌。康熙皇帝一看,哎呀,这两个字真是救命王菩萨呢!不觉酒醒了一半,便稀里糊涂地写下“云林禅寺”四个大字。写完,把手一扬,将毛笔抛出老远。 老和尚过来一看,不对呀!“灵隐寺”怎么写成了“云林禅寺”?他也不看看风色,就结结巴巴地问:“我们这里叫做灵隐寺,不叫云林寺呀!是不是皇上写错啦?” 康熙皇帝听了,把眼睛一瞪,喝声:“多嘴!”老和尚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好恭恭敬敬地立在旁边了。康熙皇帝回过头来,问官儿们:“这地方天上有云,地下有林,你们说说,叫它云林寺有什么不对啊?” “对呀,对呀,皇上圣明!” 听官儿们七嘴八舌地奉承他,康熙皇帝乐得哈哈大笑,便吩咐把匾额雕起来挂上。 皇帝一句话,官儿们就忙了。他们一面叫人将灵隐寺原来的匾额换下来,一面找来工匠,把康熙皇帝写的“云林禅寺”四个大字镌刻在红木上,贴金底,黑漆字,二龙戏珠镶边,当场挂到山门上。 从此以后,灵隐寺就挂着名不副实的“云林禅寺”的匾额。但是,杭州的老百姓并不买账,尽管“云林禅寺”这块匾额挂了三百年,大家还仍旧叫它“灵隐寺”。 然而,这一次皇权交接,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顺利。仁宗无子,继承人空悬多年,皇族和大臣暗潮涌动,各有人选。自幼被曹皇后领养在宫中的赵曙,一直徘徊在太子位置的边缘。即使仁宗晚年,决意立他为储,可其位子也并不稳固。英宗赵曙在惴惴不安中登基,随时可能动荡起来的政局,却因为两个人得以平稳过渡。 乾隆皇帝五十大寿时,和珅送了两只玉桶作为寿礼。每只玉桶都是用整块蓝田玉制成,晶莹剔透,毫无瑕疵。乾隆看了龙颜大悦。内务府总管趁机进言道:“万岁爷每天喝的水都是用普通的木桶从城外玉泉山运来的。有了这两只玉桶,何不调两名太监专门为万岁用玉桶担水,以保我皇龙体康健,福寿延年?”乾隆听了更加高兴,令内务府总管立时安排,同时重赏了和珅。和珅禁不住颇为得意,一旁的纪晓岚把烟袋伸过来,一口烟呛得和珅透不过气来:“和大人,真是煞费苦心啊!” 从此只苦了两名小太监,每天天不亮就得出城,从玉泉山下担水回皇宫。两只玉桶装满了水原本也不太重,可是远路无轻载,两名小太监也没干过什么重活,自觉得苦不堪言。两人商量,想个什么办法,脱离这份苦差。这一天,和珅进宫,两名小太监见和珅满面春风,心情不错,两人使了个眼色,上前求他给两人换个差使。和珅摸了摸油亮的脑门,道:“你二人的差使乃内务府所派,万岁爷亲准,怎能轻易撤换?你们要是想使这差事变轻,只有去求纪晓岚纪烟袋。”两名小太监作难道:“只恐纪大人不为小的做主。”和珅微微一笑,招呼小太监上前,附在耳边如此这般嘱咐了几句,两名小太监先是惊疑不定,继而欢天喜地地去了。这一天,纪晓岚又喝得酩酊大醉,坐在宫门外,烟杆拿在手里,却怎么也送不到嘴里。两名小太监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把两只玉桶放在地上,一边帮纪晓岚递烟,一边帮着捶腿捏肩。纪大人此时醉眼蒙眬:“你们两个今儿这么孝顺,是不是有求于我?”两名小太监赔着小心道:“满朝上下都说纪大人胆量最大,最看不惯和大人巴结献媚皇上,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纪大人今天敢把和大人献给皇上的玉桶给摔碎一只,我们就信了。”纪晓岚听了这话,想也没想,拾起一只玉桶,“啪”的一声就给摔碎了。两名小太监倒吓了一跳,赶紧去禀告和珅。 和珅即刻去见皇上:“纪晓岚胆大包天,借酒装疯,把奴才献给主子的玉桶给摔碎了一只,此罪不可轻饶!”乾隆一听,也气坏了,立刻命人去召纪晓岚。纪晓岚酒尚未醒:“参见皇上,不知召微臣何事?”乾隆一见纪晓岚的样子,气更大了:“好个胆大妄为的纪晓岚!朕来问你,为何要摔碎朕的玉桶?”纪晓岚一听,酒吓醒了一半,却也并不惊慌。“启奏万岁,臣摔碎了一只玉桶,是为了万岁着想。”乾隆被气得有点哭笑不得:“你摔碎玉桶居然是为了朕着想,你倒说说看,你是怎么为朕着想的?”一旁的和珅趁机火上浇油:“万岁,纪晓岚不知悔改,还在胡搅蛮缠,罪在不赦。”乾隆点头:“你今天如说不出理由,朕必定从重治罪。”纪晓岚道:“臣启万岁,微臣摔碎此桶,并非酒后失德,实是为我主万岁的江山社稷着想。万岁明鉴,从古至今,江山只能一统(桶),哪里能有二统(桶)?如有二桶(统),岂不是说我主万岁的江山要落入他人之手?”乾隆听了这话,也觉得颇为有理。和珅正待说话,纪晓岚抢先接着说道,“我想和大人献玉桶的时候,也绝无此意。”乾隆尚未发话,和珅已吓得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万岁明鉴,奴才献玉桶时绝不曾有此想法。奴才对主子忠心耿耿,苍天可鉴。求万岁明察!”纪晓岚看着匍匐在地的和珅:“我想和大人这也是无心之失。正因为此,我才假借醉酒之际摔碎一只桶,以保我大清江山千秋一统(桶),也想帮和大人弥补一下这个无心之失。不知和大人意下如何?”和珅连连答道:“摔得好,摔得对!奴才也愿我主千秋万代江山一统(桶)。奴才若早先想到这一点,一定会在纪大人之前摔了此桶。”纪晓岚对乾隆道:“万岁,不知者不罪,您就饶了和大人这次吧。” 和珅也连声道:“求万岁开恩。”乾隆挥了挥手:“行了行了,这件事就这样,都下去吧。”和珅站起身,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同纪晓岚一起往外走,低声说道:“老纪,行,真有你的。”纪晓岚微微一笑:“和大人,您也不赖。” 此后,两名小太监就用余下的那一只玉桶从玉泉山抬水,比起原先的挑水轻省多了。可时间一长,两人还是觉得苦:若是没有了这只玉桶,那不就更省事了吗?一天,两人把这话对和大人说了,求和珅出主意。和珅转了转眼珠:“你们俩怎么这么傻?这事求我不行,还得去求纪大人。还记得上次怎么教你们的吗?”两名小太监心领神会地走了。 这天,纪晓岚又喝多了,两名小太监借机上前,一边小心服侍,一边旧话重提:“纪大人的胆量我们上次可算是见识了。可如果纪大人敢把剩下的这只玉桶给摔了,那才是真正的有胆气,让人佩服。”纪晓岚暗想:“这两个小子真没安好心。上次撺掇自己摔了一只桶,差点获罪,这次又来了。得给点苦头让他们尝尝。”心里这样想,嘴里却说:“这有何难?”提起那只桶,“啪”的一声,又给摔碎了。两名小太监赶紧又去禀告和大人。 和珅高兴了,这下看你还有什么说的。立刻去见皇上告纪晓岚的状:“上次纪晓岚借酒装疯,摔碎了您的玉桶,还在万岁面前强词夺理,恐吓奴才,这次纪晓岚恶习重犯,又在酒后摔碎了剩下的那只玉桶。他明知道我主江山只能一统(桶),还借故摔碎,实在是居心不善,其罪可诛。”乾隆听了也生气,令人马上把纪晓岚找来问话,纪晓岚就在宫外等着呢。乾隆见了纪晓岚大发雷霆:“上次你摔碎一只桶,朕饶过了你,你不思悔改,又把剩下的桶给摔了,是何道理?”纪晓岚不慌不忙,答道:“臣正要来启奏万岁,臣为了万岁江山社稷着想,摔碎了这只玉桶。”乾隆听了气得都快说不出话了,一旁的和珅厉声喝道:“纪晓岚,上次你摔碎玉桶,狡辩说是为我主万岁江山一统(桶),这次你又摔了一只,难道我主的江山一统(桶)也不统了吗?你到底是何居心,速速招来,我主定会饶你不死。”纪晓岚转脸问他:“请问和大人,为何我一摔,这玉桶就碎了?”和珅心想:纪晓岚该不是吓糊涂了吧。“废话!玉乃娇贵脆弱之物,如何禁得起你摔?”“是啊。这江山如若同这玉桶一般,不堪一击,怎能牢固长久?从来都说江山铁统,才能千秋万代相传。微臣正是为万岁的江山着想,摔了这不堪一击的玉桶,请万岁另铸一只坚固厚实的铁桶,由那两名小太监合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