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广播稿.doc_第1页
空气污染广播稿.doc_第2页
空气污染广播稿.doc_第3页
空气污染广播稿.doc_第4页
空气污染广播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气污染广播稿 空气污染广播稿篇一:雾霾防范广播稿 红领巾广播站:雾霾的防范广播稿 甲: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红领巾广播开始了。 乙:今天的内容是:雾霾天气的自我防范。 甲:冬季是我国东北部雾霾多发时节,尤其是近几天,沈阳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多项污染物指数超标,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 乙: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雾霾的认识,做到积极预防。 甲: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雾霾形成的原因: 乙: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甲: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乙: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形成的一个因素。 甲: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乙:5.冬季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甲:那么雾霾天气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危害呢? 乙:“灰霾毒雾杀人刀”,以下数据足以令人触目惊心。 甲:中国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达35万人以上,急诊病例680万人,而且呈逐年增加之势。 乙:气象科学家指出:灰霾与肺癌如影随形,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 甲:灰霾与肺癌有了“七年之痒”。因此,人们说,雾霾是人们有时候感觉不到的、温柔的杀手,具有强烈的毒性。 乙:因此如何预防雾霾带来的危害呢? 甲:专家提醒:雾霾天气如此可怕,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乙: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并入大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甲:专家提醒人们,冬春季节是我国东北部雾霾多发时节,雾霾天气发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乙:1.中小学生应该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否则,越是运动,吸入肺部的毒物越多,无形中成了毒雾的吸尘器。 甲:2.如果出行,最好要戴上口罩、纱巾。 乙:3.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尽量呆在室内,防止患上呼吸道疾病。 甲:4.这个时候也应少开窗,因为室内的空气比室外干净。 乙:5.一般雾霾天气昼夜温差会加大,应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 甲:6.外出回来后应该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乙:7.多喝水,多吃新鲜、富含维生素的水果,防止水分的丢失。 甲:8.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乙:了解雾霾,做好防范措施,关注健康,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甲: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能够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请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乙:今天的广播到此结束空气污染广播稿篇二:雾霾广播稿 红领巾广播站:雾霾的防范广播稿甲: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红领巾广播开始了。 乙:今天的内容是:雾霾天气的自我防范。 甲:冬季是我国东北部雾霾多发时节,尤其是近几天,沈阳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多项污 染物指数超标,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 乙: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雾霾的认识,做到积极预防。 甲: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雾霾形成的原因: 乙: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 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甲: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乙: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 是雾霾形成的一个因素。 甲: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乙:5.冬季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甲:那么雾霾天气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危害呢? 乙:“灰霾毒雾杀人刀”,以下数据足以令人触目惊心。 甲:中国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达35万人以上,急诊病例680 万人,而且呈逐年增加之势。乙:气象科学家指出:灰霾与肺癌如影随形,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 肺癌高发期。 甲:灰霾与肺癌有了“七年之痒”。因此,人们说,雾霾是人们有时候感觉不到的、温柔 的杀手,具有强烈的毒性。 乙:因此如何预防雾霾带来的危害呢?甲:专家提醒:雾霾天气如此可怕,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乙: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并入大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统称 为“雾霾天气”。 甲:专家提醒人们,冬春季节是我国东北部雾霾多发时节,雾霾天气发生时,需要注意 以下几点: 乙:1.中小学生应该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否则,越是运动,吸入肺部的毒物越多,无形 中成了毒雾的吸尘器。 甲:2.如果出行,最好要戴上口罩、纱巾。 乙:3.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尽量呆在室内,防止患上呼吸道疾病。 甲:4.这个时候也 应少开窗,因为室内的空气比室外干净。 乙:5.一般雾霾天气昼夜温差会加大,应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 甲:6.外出回来后 应该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乙:7.多喝水,多吃新鲜、富含维生素的水果,防止水分的丢失。甲:8.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乙:了解雾霾,做好防范措施,关注健康,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甲: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能够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请同学们从身边的小 事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乙:今天的广播到此结束篇二:雾霾 亲爱的同学们,中午好,我是地理老师,上一周天气比较不好,大家的心情也受到了影 响,追根究底是,雾霾惹得祸,可是我的新闻记者王晰,程馨瑶,对同学们进行了采访,发 现,同学们对这罪魁祸首并不是很了解,那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和同学们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雾,大家很熟悉,它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 但总体无毒无害; 而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 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所以早晚湿度 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小时,霾占据主力。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 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都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 度恶化则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 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 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 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pm2.5 是近几年天气 预报中经常听到的词语,他其实是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各种关于pm2.5来源的消息占据各大报刊的主页部分,但有些消息并不是真实的,比如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 来; 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 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 结形成雾。 四、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 霾的一个因素; 五、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六、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 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 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 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 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雾霾天气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 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 气的形成埋下伏笔 而雾霾天气是什么时候开始受到大家关注的呢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 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一月 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接近了1000。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 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 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 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 国。 2014年1月4日,国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2月20日开始,全国五分之一国土遭遇雾霾。 雾霾天气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 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 霾天气”。 雾霾天气究竟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哪些影响? 雾霾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气管支气 管炎及肺炎、哮喘发作,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小孩呼吸道鼻、 气管、支气管 黏膜柔嫩,且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间质发育旺盛,更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感 染。人长时间处于雾霾天中,可引起气管炎、喉炎、肺炎、哮喘、鼻炎、眼结膜炎及过敏性 疾病的发生,对幼儿、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均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大雾天气空气质量 差,抵抗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极有可能出现 肺部及气管感染而加重病情。同样雾霾天气影响交通安全 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 事故。 我们的小记者王晰,程馨瑶也给大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减少雾霾的建议 1.户外出行“短平快”。短暂停留、平和呼吸、小步快走。 2.不随地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绿色出行,选择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可有效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4.戴帽子。头发吸附污染物的能力比较强,出门前戴顶帽子,能够有效预防雾霾的危害。 5.穿长衣。穿得太零碎增大了和有害空气的接触面积,穿长衣既保暖又健康。 6.用鼻子呼吸。鼻腔里有鼻毛和粘液,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 7.巧开窗。正午时候,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时候将窗稍微开条缝,可以促进空气流动, 减少细菌传播。 8.多喝水。稍微多喝点水,加快体内水分的更新,对身体很有好处。 关于雾霾的一些问 题,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可以在课后时间找我资讯,时间总是很短暂,今天的新闻资讯要 和大家说再见了,我们下期见。篇三:世界环境保护日广播稿 世界环境保护日广播稿a: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我是xxx-我是xxx- 我是xxx- b:今天是6月6日,你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a:昨天是六月五日,是世界环境日。 b:那么,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怎么来的吗? a:那还得回到1972年6月5日这一天说起,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包括 中国在内的有11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起草和通过了著名的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和具有106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会议同时建议把 人类环境会议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六月五日为世界 环境日。 b:你知道的可真多。那你知道今年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吗?a: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共同行 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c:北京6月4日电,环境保护部今天发布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国务院新闻办公 室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介绍情况时表示,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有所 改善,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74个新标准监测实施第一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城市比例仅为4.1%;同时,水和土壤污染也不容乐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向污染 宣战”,李干杰表示环保部门要打好“三大战役”: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 d:按新标准,城市空气难达标城市空气质量过关不过关?新旧标准差异大。依据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74个新标准监测实施第一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1%,其他256个城市执 行空气质量旧标准,达标城市比例为69.5%。截至201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80亿 吨,已占到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5.5%,即四分之一强,超过美国碳排放量50%左右,被国际社 会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去年以来,中国各地频发的雾霾也成为被高度关注的国际 问题,甚至被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称为“当今全球最大的环境灾害”。 2013年初以来,我国 多次出现持续性、大面积雾霾,覆盖全国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受影响 人口约6亿人。雾霾中的pm2.5成为最新的健康杀手和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 a:治 水污染,将出台“水十条” 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 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等十大水系中,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 水质为优,长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为轻度污染,海河为中 度污染。在监测营养状态的61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只占27.8%。 在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和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9.6%。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 体一般。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产和生活。 b:耕地堪忧,三成国土遭侵蚀数据显示,局部地区的土壤存在恶化趋势,其中耕地环境质量堪忧。全国土壤的点位超 标率为16.1%,中度污染占1.5%,重度污染占1.1%。耕地方面总的点位超标率是19.4%,其 中中度污染占1.8%, 重度污染占1.1%。全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 的30.7%。李干杰就此表示,将尽快制定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土十条”, 遏制土壤污染扩大趋势,实施土壤治理修复工程,努力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c:国际低碳经 济研究所发布的相关报告以中国已成为污染大国为题,列举了如下事实: d:中国各类 污染物排放量均居世界首位,并远远超过自身的环境容量极限。目前,中国消费了世界约21% 的能源、11%的石油、49%的煤炭,排放了占世界26%的二氧化硫、28%的氮氧化物、25%的二 氧化碳。 c:在土壤污染方面,今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显示,全国耕地的污染超标率为19.4%,而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1.1%为重度污染, 而我国南部和西南部的土壤污染更为严重。d:在水污染方面,2012年,全国十大水系、62个主要湖泊分别有31%和39%的淡水水质 达不到饮用水要求,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产和生活。目前, 全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 全饮用水。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中,近六成地下水质 较差或极差。 c: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披露,中国污水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 境容量,中国水环境的化学需氧量承载力为740.9万吨,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调查发现,化 学需氧量实际排放量为3028.96万吨,约为中国水环境化学需氧量承载力的4倍。 a:地球 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 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 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 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c:那么原因何在呢?d:人类活动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目前的发展方式造成了大部分原始森林消失殆尽,将 近一半世界湿地变得干涸,3/4鱼种群衰竭。我们还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以致于地球在接下 来的几百年中会持续变暖。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种以1000倍于自然灭绝率的速度消亡。 c: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同学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 “绿色低碳”这个词语,相信对大家 都并不陌生,做到也不困难。我们每个人都来做到以下几点: a:(1)多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多亲近大自然,关心爱护绿色生命; b:(2)用植树和鲜花装点家庭以能周围环境; a:(3)不破坏湿地资源,保护好“地球之肾“;b:(4)保护野生动物,维护好自然界生态平衡;a:(5)少寄纸质贺卡,尽量用电子贺卡、电子邮件代替; b:(6)重复使用纸张,双面打印,尽量推行无纸化办公; a:(7)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 b:(8)尽量用手帕代替纸巾;a:(9)短途旅行时,用步行或自行车代替驾车;b:(10)建立家庭“碳抵消”档案,记录参与创建“绿色低碳家庭”的全过程。c:同学们,让我们树立低碳减排的观念,并将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做绿色环保的“低 碳一族”吧。 d: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我国一位着名的学者在欧洲一个海滨公园草坪边的 椅子上休息时,看见旁边长椅上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走到十多米以外的一个垃圾桶,把一张 巧克力的包装纸扔了进去,又高高兴兴地走回来。那位学者问小女孩:“你为什么走那么远去 扔一张纸呢?”女孩认真地说:“这草地那么美,要是我把废纸扔在上面,它就不美了。” c:听了这个故事,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了,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应 该着眼身边,从净化校园做起。在上学路上,在校园里,有人乱丢纸屑、食品袋、空瓶子? 有时,垃圾桶只有几步的距离。甚至还有许多同学把这些垃圾往下水道里塞,打扫卫生时把 垃圾往下水道里扫,殊不知这比乱扔垃圾的行为还要可耻! d:是啊!当你正想随手扔出瓜皮果壳的时候,请你多走几步路,把它放入垃圾箱;当你走 路看见地上飘着纸片时,请你弯弯腰,将它捡起来;当你正想随地吐痰时,请你想一想自己与他 人的健康,用纸将痰包起扔掉;当你倒垃圾,垃圾从桶里掉出来时,请你停一停脚步,将垃圾捡 起来? a“: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人人洁身自爱,个个遵守公德,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美丽富饶,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干净、 整洁。 b:同学们,为了大家能有一个更优美、更舒适的学习环境,为了自己能更加健康活泼地成 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c:今天的播音到此结束!老师、同学们我们下周再见!篇四:禁烧广播稿 禁烧秸秆、禁烧垃圾广播稿 全体村民请注意,下面,我把禁止焚烧秸秆、禁止焚烧垃圾这事跟大家讲一下:禁烧秸秆、禁烧垃圾,有很多害处:一是焚烧产生的浓烟里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 空气, 对人身体健康危害特别大;二是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焚烧产生的浓烟影响视线,直 接危及交通安全;三是形成火险隐患,秋冬季节风干物燥,非常容易引发火灾;四是形成雾 霾天气,这几年,雾霾天气越来越多,有时候一连几天看不见太阳,这与焚烧秸秆、焚烧垃 圾有直接关系。 为确保空气质量,国家环保部、农业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都要加强秸秆和垃 圾禁烧工作。这段时间,广播、电视、报纸上宣传的比较多,中央台、天津台、蓟县台几乎 天天都有这方面的新闻消息,市里、县里,还有咱们镇里,都开了专题会,要求禁止烧秸秆、 烧垃圾,对这件事,上面抓的特别紧,希望各家各户高度重视。空气污染广播稿篇三:环境保护广播稿 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我是广播员陈雪,现在你们听到的是红领巾广播站 每周播放的广播节目,今天广播的主题是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 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 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保护环境,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 做起。 首先我们要爱惜纸张:纸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其基本材料是植物纤维,而各类废 纸竟占了每个家庭垃圾总量的21%,特别是我们浪费纸张尤为厉害。我们要知道浪费纸张就 是浪费木材,就是破坏环境,也等于是危害了我们的身体。生活中,节约纸张的方法很多, 如:减少使用节日卡、减少物品的包装、自制草稿本、习惯使用纸张的空白地方、信封循环 再用、尽量少用纸巾?对于废纸要积极回收,不要乱扔。 其次我们要节约用水:地球作为一个蓝色的星球,虽然地球表面70%以上被水覆盖,但 世界上许多国家城市缺水问题日趋严重。以我国为例,全国660多个城市,有400多个城市 常年供水不足,由于缺水,我国农村粮食产量减少,西北沙漠化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节 约用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已是当务之急。如:一水多用(例如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 等)、杜绝长流 水(上厕所、洗手和洗澡要及时关水笼头)、不往河流扔垃圾、发现水箱漏水及时叫大人 修理等,做到人人都节约用水。我们还要珍惜能源: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而地球上储存的能源是有限的。因 而我们要珍惜现有能源,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人们总有一个错误的思想,认为大自然的资 源是用之不完的,但正因为人类的盲目开发,不合理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已到了受破坏程度 非常严重的地步。节约能源有很多方法如:多用电风扇,少开空调;多用节能灯,少用白炽 灯;多用太阳能热水器,少用电热水器;多用淋浴,少用浴缸;少用一次性的用品等,确保 能源被合理地运用。 好了,今天的红领巾广播就到这里,我们下周再见。篇二:最新最全环境保护广播稿最新最全环境保护广播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生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保护环境上并不十 分重视. 比如说我们的周边环境 .在我们区后面的草坪中,开着许多花朵.但在草坪中,却也有人 扔垃圾,堆废纸.夏天,有许多蚊蝇在那里飞来飞去,不但影响了小区形象,还污染了环境.对社 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很不利,还破坏了地球.为了能让我们的环境优美,不受到伤害.有许多老人来打扫大街,绿化草坪.他们每天早出 完归,为了祖国的绿化环境不惜一切代价。但那些不爱护环境的人偏偏还要去破坏,我们一定 要为不爱护环境的人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早一日改掉恶习。 在我们上学的路上,也有许队多同学乱丢废弃物。比如说:有的同学把小吃袋扔在校门 口外,还有的同学把叠好的纸飞机随意乱扔,甚至顺着墙扔进学校.他们的这些行为不但一次 又一地影响着学校,还给每天早晨做值日的同学带来了很大麻烦。 在校会上,老师一次又一次叮嘱、说服,但有些同学并不听劝,而是继续破坏环境,缩 短地球的寿命。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26年级同学到采俸公园的草坪上捡白色垃圾。在出发之前,我 心里想,平常到采风公园玩的时候,觉得那里比较干净。今天去捡白色垃圾,应该很少,捡 起来一定很轻松吧。 但当我走道那里,低头一看的时候,却把我惊呆了。地上有许多垃圾。废纸、烟头、塑料袋等。这些到处都是,一块绿色的草坪,在游人的破坏下成了一片环境污染地,这是多么 严重的环境问题。 面对这块草坪,使我们精神奋发,努力去消除那些垃圾。经过我们100分钟的劳动,草 坪终于恢复到了最初的美丽,名花齐葩争芳斗艳。习作网 朋友,当你过着快乐祥和的生活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生存环境正一步 步的恶化?当你打扫自己的美丽的庭院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 当你充分享受春日里和煦阳光的时候,可曾想到南极上空已经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曾几何 时,天空是那么蓝,河水是那么清,森林 是那么密,就在自然环境给予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人类同样在向大自然索取并不应得 的东西? ? 1998年,流经中国大地的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大将大河,隐去往日温柔美丽的笑靥, 露出了凶猛可怖的狰狞。肆虐的暴雨,横扫着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暴雨所到之处,江湖水涨, 河沟漫溢。咆哮的江水卷起了一次又一次洪峰,吞噬了一个个村庄,一片片良田,一个个市 县,一座座工厂,一所所学校。肆虐的洪水像一只只无情的魔爪,几千万亩良田被淹,几百万人痛失家园。浩浩荡荡的 江水,每天都在制造大大小小的险情。暴戾的烘魔,酿造大大小小的险情。暴戾的烘魔,酿 造大大小小的悲剧。给水以家园,给万物生灵以家园,人类才会有自己的家园,人类才会有 自己的家园;给水以活路,给万物生灵以活路,人类才会能生存和发展。 如果说古代科学尚未发达,大地子民们对生态的认识有一定局限,做出了只顾当前不顾 长远的蠢事,那么现代人如何呢?自1950年到1980年30年间,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森林面 积被毁,其中非洲的二分之一林地变成不毛之地。绿色植被是大自然 赠于人类的“生命之 被”。可是,世界进入20世纪50年之后,人和动物赖以生存的绿色环境遭到破坏,绿色植被 正在衰退,全球土壤失量现以增加到每年254亿吨,沙漠化土壤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 速度迅速扩展。地球越来越拥挤,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的日见变化,资源日见匮乏。人 们在对幸福的追寻中好梦频惊,不得不回头省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签下可持续发展的 天人之约,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恶果。所有的一切无 不在提醒着我们: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拥有着共同家原,保护我们的环境。大地期盼着绿色、 河流期盼着绿色、,水鸟期盼着绿色、花儿期盼着绿色。滴水成川,积土成山,保护环境,从 你我做起。 唤醒“绿色之心”实施“绿色计划”。开展“绿色行动”,争做“绿色建设者,创建“绿 色新世纪”!篇三:绿色环保广播稿 绿色环保活动的广播稿如今,通过各种媒体,每个人都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存在。许多人都听 说过热带雨林的消失、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贫困、难民潮、食 物危机等问题。但对许多人而言,这些事都发生在遥远的地方,不会发生在本地的环境中。可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问题有许多就发生在当地,甚至在校园里。学校的学生 和都是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作为社区的成员和现在的或未来的公民,教师和学生同时 又是社区发展的负责人,有责任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如果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比 作一条跑道的话,那么在这条跑道之外是没有观众的,所有的人都是运动员。环境和发展问 题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个人的事,。 环保知识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为了使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 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根据国家环保 局、国家教委、中央宣传部下发的关于环境教育行动纲要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近几年,开发区中学全面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把环保教育列入学校 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真正将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融入到师生们的心中。在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学校始终重视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在学校、家庭中 倡导绿色文明,落实环保行动。在抓好普及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坚持在德育、科技活动、 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各领域对学生灌输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一)学校领导重视环保工作,建立健全环境教育组织,把环境教育列为学校的重要议 事内容。 学校成立了环境教育委员会,由校长主抓环境教育工作,负责工作的制定和组织实 施;总务主任负责校园环境的保护和绿化美化工作;政教处主任负责专题教育;教务处主任 负责课堂教学渗透;团委书记负责环境保护宣传;环保辅导员负责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和资料 档案。环境教育委员会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环境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组织师生 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几年来,学校环保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受到了省市区各级有关部门 的一致好评。 (二)、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使学生切实掌 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在 地理、生物、化学、物理、语文、政治、健康教育课等各个学科教学中,将知识的讲解与环 保意识有机结合,寓教于学,寓教于自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学校 还成立了环保活动课外小组,开展了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从更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渗 透,充分发挥活动课在环保教育中的作用。此外,学校深入开展环境教育教学研究,在校内 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环境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学校领导、教师几年来共撰写环保论文30多篇, 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 (三)、注重“绿色”宣传目前,环境教育的当务之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绿色头脑。 为使学生尽快具备“绿色”意识,学校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有计划 的环境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尽快实现环境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首先,学校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图书馆、阅览室每年都订阅大量环境保护宣传内容的图 书、报刊,学校的电教中心有专门的环境保护录象资料,每个班的计算机里都装有环境保护 的资料软件,利用课余时间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使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学习环保知识,从而 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环境。另外,学校还设有专门的环保橱窗,定期向学生们宣传环保知识, 配合学校的环保教育工作;校团委将黑板报作为宣传环保的前沿阵地,经常组织各年级之间 开展以环保知识为主题的板报评比,通过评比促使让“绿色”走进班级;“校园之声”广播站 开设了“你我他地球村”专栏,每当有关环境的活动日:如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水日、地 球日、环境日等来临,就积极进行环保宣传,并号召各班针对节日主题认真撰写环保广播稿; 并且,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立有关环保标语牌,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购物, 改善环境、拯救地球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事 事处处把环境放在心上。 (四) 积极开展主题团会、主题班会,座谈会以及环保知识讲座等,调动、巩固学生的 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 联系当前的环境问题,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有关人士进行环保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学生 了解到了自己的生存环境状况,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很多学生都写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今年5月份,学校在环保知识讲座结束之后,政教处紧接着还在全校开展了“做绿色使者承诺”活动,即:不乱扔废物,净化校园环境;减音降噪,净化生活环境;不攀枝折 花,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野生保护动物,不捕不食;杜绝浪费,节约能源;废物利用,平衡 生态;捡脏护绿,还社区一片绿色;传播绿色理念,追求绿色时尚;播撒绿色,创建绿色学 校。全体同学都郑重的在倡仪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次活动在全校学生中掀起了创建绿 色学校的又一次高潮。 (五)、以“环保志愿大队”为依托,根据环境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活动,使学生成为“爱绿”、“护绿”的模范。 学校自成立 “环保志愿大队”以来,由学校团委负责,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 今年的“地球日”,学校组织了“迎接地球日,纪念五四运动”的青年志愿者大行动,到开发 区公园和碧海小区清除白色垃圾,到广场护理绿地,向路人散发传单,环境保护意识, 号召人们“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美好家园”;去年的“植树节”,学校开展了“种下一棵树苗, 奉献一片爱心”绿色活动,组织全校师生踊跃植树种草;在第20届“爱鸟周”到来之际,学 校举办了以“关注鸟类、珍爱自然、建设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爱鸟周”科技漫画大赛,其 中的获奖作品在学校的环保宣传栏上进行了展览;在第30个“世界环境日”,学校开展了“环 保手抄报”评比和“我爱我的家园”环保征文大赛,并组织专门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评比, 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共52人;校团委在每年的“世界水日”都要组织环保志愿队走上社 会,对用水情况进行调查,这一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初二环 保支队还建立了垃圾分类的制度,并向其他三个支队发出倡仪,号召大家做好垃圾分类收集 和废旧电池回收等工作,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走上街头组成环境卫生巡视队,成为维护生存环 境的忠诚卫士。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很好的使学生达到了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锻炼意志和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绿色卫士。学校注重教育师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全校师生尽量做到不使用涂改液; 不购买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纸杯盒和餐巾纸;购买饮料尽可能选 择可回收再用的罐装材料;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 的塑料袋;购买“绿色”无磷洗涤剂;节约用水、用电,用水后拧紧水龙头,教室没人时及 时关灯;爱护绿化设施,不践踏绿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 境。 (七)心手相连,创建绿色家庭为全方位奏响绿色环保之歌,学校在全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还开展了“心手 相连,创建绿色家庭”活动,把环保宣传教育推向家庭。学校郑重向每一位同学发出倡仪: 在家庭中做环保知识的最佳宣传员、“小喇叭”,积极倡导父母树立“绿色”理念,带动父母 也加入到环保大军中来,营造良好的绿色家庭环境。 (八)、加强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营造洁净、高雅、和谐的校园环境。 为给学生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