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回风贯通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51回风贯通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51回风贯通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51回风贯通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4页
51回风贯通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回风大巷与51回风对掘头贯通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51回风大巷及51回风对掘头采用掘进机进行施工,巷道北面为51胶带大巷、51辅助运输大巷,东面为回风斜井,西面、南面无巷道。两巷全部采用锚网梁索+喷浆支护进行支护。二、现场调研1、参加调研人员:侯广志 朱天明 韩进忠 张忠德 张 国2、现场情况:截止12月6日8点班,51回风大巷距51回风对掘头剩余52米,两巷的帮锚、顶锚全部找设到位。两巷掌子头顶板良好,风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小于10米。主回联巷现正在修筑联络风门。三、 危险源辩识1、作业现场所存在的危险源及可能导致的事故(1)未进行敲帮问顶顶板冒落砸伤人(2)顶板没有按规定进行支护顶板冒落伤人(3)巷道贯通后未及时关闭风门引起通风紊乱(4)巷道贯通后未及时支护顶板冒落砸伤人2、根据上述危险源及辩识结果,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安全技术措施,并要求现场认真落实。四、巷道贯通工程概况51回风大巷及51回风对掘头为同一条巷道,巷道为宽5.3m,高4.45m的拱形断面,采用锚网锚索+喷浆进行支护。附:巷道贯通位置示意图(图1)五、贯通地点的地质情况和水文情况1、51回风大巷贯通点位于岩层中,无地质构造,瓦斯涌出量为0.14m3/min。2、51回风大巷及51回风对掘头巷道倾角为15。3、51回风大巷水文地质条件层中等类型,主要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沙岩裂隙含水层,以及掘进期间上层采空区充水、顶板淋水及巷道两侧渗水组成。在掘进时必须完善排水系统,在巷道低洼处要做临地水仓,接好水泵及排水管,保证来水时能正常排水。由于工作面上方的2号煤层小窑多年开采,采空区范围及积水情况复杂,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防治突水或透水事故发生。六、施工支护要求1、临时支护采用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前探梁沿巷道中心线两边布置,间距2000mm,采用两根3寸长4000mm的厚壁钢管,吊挂采用4寸钢管做成吊环。安装时,先将吊环拧在锚杆外露端,每根前探梁采用2个吊环,由外向里推移,至工作面后,用接顶木把前探梁与顶板背实,然后进行锚网、锚索支护,做到工作面永久支护后,临时支护最小控顶距不超过0.2m。2、永久支护(1)半圆拱支护锚杆布置:锚杆排距1000mm,每排7根锚杆,间距小于等于1050mm。锚杆全部垂直岩面打设,允许5误差。锚索布置:每两排布置两根,间距小于等于3150mm,排距2000mm。全部垂直岩面打设。(2)直墙支护锚杆布置:锚杆排距1000mm,每排每帮2根锚杆,间距1050mm。锚杆全部垂直岩面打设,允许5误差。(3)联网要求网片要求对接严密,用16#铁丝双丝双扣,扣扣相连,扭结不小于2.5圈,并梳理成辨。(4)喷浆厚度为150mm,强度C20,喷浆配比严格按照实验室出示的配比进行比配,由地面搅拌站将料配置完成然后送至工作面,使用喷浆机进行喷射。3、贯通点支护巷道从顶部小面积贯通后,要及时对贯通点进行临时支护,并对贯通点前后6m内采用180mm的木点柱进行临时支护,临时支护要由外到里进行施工。顶部在锚网梁索支护后方可进行大断面贯通,及时对巷帮进行支护。七、施工工艺1、机掘采用EBZ200型掘进机割煤、装煤,后配套桥式胶带转载机转载,后配套一部胶带运输机出煤。工艺流程图支护割煤耙装转运出煤DSJ-800/240型胶带运输机桥式转载皮带EBZ200型掘进机施工顺序图割 煤出 煤运 料支 护临时支护 永久支护整理巷道文明生产EBZ200CZ型掘进机割矸(煤)、出(矸)煤的同时,人工向工作面运送支护材料,工作面出完煤后,先进行临时支护,在临时支护的掩护下进行永久支护等工作,完成后对巷道进行整理,保证施工场所文明整洁。3、施工方法:(1)51回风大巷现距51回风对掘头52米贯通,地测部已下发贯通通知单,并对中腰线多次进行核对,队组要严格按照中腰线掘进。(2)51回风对掘头停止向前掘进,保持正常通风,将顶部、帮部的锚网梁索支护紧跟到掌子头。在51回风对掘头与1#联巷口设置栅栏,挂“禁止入内” 牌。(3)贯通时严格控制控顶距并及时进行临时支护。贯通前,瓦检员要对51回风大巷及51回风对掘头的瓦斯进行检查,只有在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掘进贯通。(4)贯通剩余5m时,要坚持“探3m,掘1m”的原则,并采用“多进刀,浅截深”的施工方式。(5)51回风大巷与51回风对掘头从顶部小断面贯通后,检查贯通点处两巷的顶部、帮部是否成一直线,否则要进行调整后方可大面积贯通。(6)巷道贯通后由通风部并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关闭主回联巷的联络风门后方可进行其它工作。(7)巷道全部贯通后,按贯通点支扩要求对巷道进行支护。八、通风系统情况及其要求1、通风设施:51回风大巷与51回风对掘头贯通前,两巷的局部通风机要保持正常开启,并控制其漏风量。主回联巷的联络风门及其附属设施必须完好。剩余2m时,通风部要安排专人现场跟班。贯通后,停止供51回风大巷及51回风对掘头的风机,关闭主回联巷的联络风门,以保证正常通风。2、通风线路:(1)贯通前,51回风对掘头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新鲜风流主斜井51胶带大巷1#联巷51回风对掘头贯通点贯通点乏风51胶带大巷主回联巷回风副斜井地面贯通前,51回风大巷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新鲜风流主斜井主回联巷51回风大巷贯通点贯通点乏风51回风大巷回风副斜井地面(2)贯通后,51回风大巷采用全风压进行通风:新鲜风流主斜井51胶带大巷1#联巷51回风大巷回风副斜井新鲜风流副斜井51辅助运输大巷1#联络巷51回风大巷回风副斜井附:贯通前通风系统示意图(图2)贯通后通风系统示意图(图3)(3)巷道贯通后,必须停止51采区内的一切工作,只有待通风部门调整通风系统且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正常作业。3、综合防尘:(1)综掘机必须有齐全完好的外喷雾装置,喷雾要完全覆盖滚筒,雾化程度要高,使用正常。(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3)距工作面50m范围内,应安设风流净化水幕,实行风流净化,要求水幕雾化效果好,使用正常,并能封闭全断面。(4)各转载点必须有完好的喷雾洒水装置,其位置要固定正确,使用正常。煤溜机头附近15m以内应安设一个三通阀门,三通阀门的位置应便于使用和维修,并且有明显易辩的标志,每个三通阀门必须连接一根不小于6分的软管,其出口禁止射向电气设备。(5)每班要有防尘工进行除尘工作,距工作面20m以内的巷道每班冲洗一次,20100m内的巷道每天冲洗一次,100m以外的巷道每周冲洗一次,防止煤尘堆积。(6)机组割矸(煤)、出矸(煤)中,各转载点必须根据岩(煤)湿润情况及时开启喷雾。(7)打锚杆、锚索眼时必须采用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九、安全技术措施1、贯通前顶板管理技术措施:(1)严禁空顶作业。由跟班队干、班组长对巷道内的支护进行检查,确认无问题时方可进入施工地点。(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找净顶帮的活煤活矸,并设专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贯通前后加强顶板监测管理的技术措施:(1)设专人观察迎头顶板以及煤体的稳定情况,一旦发现顶板有响声,迎头煤体掉落时,应及时撤人。(2)贯通前应对贯通点10m范围内的支护进行加固,贯通后要检查贯通点周围的支护,发现有顶板下沉量加大,变形严重的情况,要及时对支护进行加固,修复或更换。3、机电设备设施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检修维护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2)若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需更换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需要起吊时,必须由机电队长或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现场把关,并设专人监视帮顶情况。所用的绳套和吊链必须完好,绳套不得有断丝断股现象。使用吊链起吊或拖拉设备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所站位置必须安全。搬运设备时,人员要配备合适,摆放要平稳,搬运过程中,要互相照看,协调一致,以防摔倒,碰坏设备和碰伤人员。(3)当设备维修需要停电时,由专人负责,挂设“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标志,并坚持“谁停电、谁送电”的原则。需要中央变电所停送电时,要办理停电手续。4、预防瓦斯超限措施:(1)必须实行瓦斯预警预断电管理,当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5%,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8%,掌子头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8%,通风安全监控系统发出预警预断电信号,通风调度人员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及通风部门落实预警区域的瓦斯涌出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2)严禁无计划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要办理好停电、停风手续,并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由瓦斯员检查瓦斯。在证实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在瓦斯员的监护下,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供风。一旦发生无计划停风,跟班队干必须撤出人员,撤退至51胶带大巷,在51回风大巷口处设好警戒,在恢复通风前,严禁人员进入。5、51回风大巷与51回风对掘头贯通剩余5m时,施工队组要及时通知安全部和生产部。由生产调度通知通风、安全、生产、地测部门,并由地测部核准贯通距离后,通风、安全、生产、地测部门及时安排专人跟班作业,安全调度要督促落实有关部门跟班情况。6、贯通后,施工队组必须尽量缩短时间出尽贯通点的矸(煤),以便对巷道进行永久支护。7、其它执行51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十、工作面避灾路线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熟知避灾路线,并会使用自救器,否则不得下井。一旦发生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灾害,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