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三角形边的关系.doc_第1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三角形边的关系.doc_第2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三角形边的关系.doc_第3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三角形边的关系.doc_第4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三角形边的关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彭建花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周长含义,建立周长概念,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优选活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具、学具,创设直观、愉悦的教学情境,逐步深化学生对周长的认识;(2)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操作实践环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3)通过“想、算、练”等实践训练环节,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入手,广泛发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2)通过“小组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和腰围”,培养孩子们实事求是、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3)通过“智力大闯关”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思维和想象的魅力,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具:多媒体课件、自制树叶、双面胶带等。 学具:水彩笔、线绳、皮尺、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深秋到了,天气凉了,树叶花花往下落。多可惜呀!于是,小蚂蚁想到了把树叶画下来。看一看它是怎么画的?(课件)学生回答后伺机板书:边线,对!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画出了树叶的边线。你们看,树叶画好了,同学们,你们觉得小蚂蚁简单吗?(二)认识周长1.手指描边线你们想不想用这种简单的方法也来画一画身边的其他事物呢?不过我想先问大家:怎么画?(沿着边线画)好!那就请大家伸出食指,把食指当做小画笔,选择身边你想画的画一画好吗?(学生活动。)汇报:你画了什么?能画给大家看一看吗?(2至3名学生,要动手操作)练习:在这些图形中选一个,把它的边线描给同桌看。 1、过渡:留一题长方形没画完,提问:所以在描边线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总结:从一点开始,最后到这里结束,这么这条边线叫一周的边线。想一想,这是谁一周的边线啊?(树叶一周的边线)2、小手找周长你能指出课桌面一周的边线吗?你的小手指桌面,我指电脑,最后看看我们是不是指的一样,好吗?这是大家经常玩的操场,你能指出篮球场一周的边线吗?我们和电脑一起指好吗?(课件演示)3.、小嘴说周长你看,那个画树叶的小蚂蚁想告诉大家什么?(一周的边线,展开,拉成直线)(出示蚂蚁的话: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提问:小蚂蚁说了什么?小蚂蚁是想告诉我们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什么?(板书:长度 周长)请人再说一遍。反问:什么叫树叶的周长?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认识周长。操场一周边线的长度,就叫做操场的周长。谁来再说一遍?(2名)那运动员绕跑道跑了一周的长度叫什么?生活中的周长还有很多,比如:这是一个儿童游泳池,池口的周长是哪条线的长度呢?还有硬币、课本等等这些物体的周长都能指出来吗?这是一个相框,我想给它蓝色的底子贴上粉色花边?我要用多长花边呢?我得先求什么?你能说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你还能说出谁的周长?(学生自由说)(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量一量。看来周长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实,我们人体上也有周长,我们的头一周的长度就是头围,腰一周的长度就是腰围。(可请一名学生跟老师一起示范怎样量头围)你们想自己动手量一量吗?小组合作,动动你的手。(师讲明测量要求)(1)小组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和腰围。(2)汇报交流。(四)、实践训练,深化新知师:我们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喜羊羊要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练习: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表示图形的周长?是打 不是打师:恭喜小朋友们,都答对了。喜羊羊能放心把任务交给大家了,想知道喜羊羊到底遇到什么问题吗?(生:想)其实喜羊羊这次来还带有重要任务呢!懒羊羊村长寄给他一封信,要求他及时完成信里交代的任务,不能让灰太狼抢先一步完成。我们帮帮他吧!算:完成课本第45页第二题中的练习。(师提示三角形的计算方法)练: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你们都很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所以想要同学们来个智力大闯关,有兴趣吗?(课件出示课本第45页第三题的图形),(师小结: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在比较它们周长大小时,一般会用移动边线的方法,再进行比较。)(五)、归纳总结,完善认识孩子们,你们能用一句话说出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吗?(师小结:认识了周长,会描图形的周长,会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你们认为还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一、教学目标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能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获得成功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难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能来告诉大家什么是三角形么?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师:讲得很好,也就是说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所围成的。那么是不是只要有三条线段,我们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生:是(有些答不是)。师:现在同学们从老师发的5根小棒中选出3根,看看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好,开始。 (板书:不能围成三角形 能围成三角形)生:摆一摆(上台展示)师:任取三根小棒,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却围不成三角形,那么围成与围不成,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生:三角形的边。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三角形边的关系)、自主探究,提炼规律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探究活动,请齐读操作要求,开始!生:进行实验并完成表格填写(教师进行指导)组别小棒的长度能否围成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关系13 5 83+58;3+85;5+8324 5 104+510;4+105;5+10433 4 53+45;3+54;4+5345 8 105+810;5+108;8+105师:坐好。大家认为有哪几组是围不成三角形的呢?生:前两组。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1,你发现的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是什么?生1:3+5=8,3+85,5+83(课件展示:3、5、8,围不成)师:很棒,我们继续来看第2组 生2,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手指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生2:4+55,5+104(4,5,10,围不成)师:为什么这两组的小棒围不成三角形呢?生:3+5=8,4+55,3+54,4+53看第三组的课件演示(3、4、5,围成)师:这个呢?生3:能围成,5+810, 5+108, 8+105师:回答得非常棒,大家试一试将3、4组与1、2组进行对比,为什么3.4组能围成三角形?生:它3个都是大于的(有些同学会回答:两边的和比第三条边大)。师:那也就是说围成三角形是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板书:两边的和第三边?)师:这个有问题么,大家看看屏幕,1、2组也有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呀? 生:都大于。师:对!必须强调每组都是,即是“任意”,我们把它表示为: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板书:擦去?,补任意)师:我们发现的规律就出现在课本的82页,大家把它画起来。(5秒)齐读。生: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巩固应用,变式提升例 判断下列三条 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1)6,7,8 (2)4,5,9 (3)3,6,10(学生先用三条式子来判断是否能围成三角形,教师再让学生讨论交流好方法)通过比较任意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来判断是否可以围成三角形。教师指导学生:将两条短的边相加与最长的边相比,如果大于,就能围成三角形。1、判断以下几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能的打“”,不能的打“”,并说明理由。(1)3 cm 4 cm 5 cm ( )(2)3 cm 3 cm 3 cm ( )(3)2 cm 2 cm 6 cm ( )(4)3 cm 3 cm 5 cm ( )注:学生学会将两条短的边相加与最长的边相比,如果大于,就能围成三角形,从而提高做题速度。2、生活中的数学3、巩固提升小明想要给他的小狗做一个房子,房顶的框架是三角形的,其中一根木条是3分米,另一根是5分米。(1)第三根木条可以是多少分米?(取整数) (2)第三边的木条的长度是a分米,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a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上一页12一、童话激趣,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动画)在轻快的音乐中,草原上跳出三个数字并排列成:256。这时小数点跳出来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小数点。”接着小数点跳到5和6的中间(25.6),再跳到2和5的中间(2.56),小数点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点搬家。”师:(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哦,原来小数点要搬家了。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生:小数点为什么要搬家?它怎么搬家的?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观看动画:1.(动画)山羊开了一家快餐店,顾客真不少。小数点说我去玩一玩。顾客都跑光了,山羊急忙打电话:小数点快快回家。小数点接到电话急忙回家。它随便找个位置就跳了上去。(¥4.00)过了一会儿,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搬家!”于是小数点搬到了4的前面(¥0.40)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小数点很开心,想着“太棒了,那我再搬一次吧!”小数点又往左再搬到了一次家(¥0.04)。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极了。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二)分析探讨,找出规律师: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山羊快餐店从一个客人都没有,到现在生意比以前更兴隆。这是为什么呢?(生说)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点回来后,快餐价格的具体变化。这些变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在组内讨论:1.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2.小数点移动后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3.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老师小结归纳:小数点向左移动_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_倍;小数点向左移动_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_倍;小数点向左移动_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_倍;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这时,快餐价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填书本上40页的试一试 )。试一试小数点向右移动_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_倍;小数点向右移动_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_倍;小数点向右移动_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_倍;师: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搬家的变化?为什么后面写着省略号?你能再填一句吗?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 扩大),小数点左移,原来的数就会缩小(板书:(左移缩小)。三、实践应用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能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吗?(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四、综合应用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我们在学习中应如何应用它呢?1、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2.85 2850 0.0285 0.00285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那么这个扩大倍;如果这个数要扩大到原来的100 倍,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应向移动 位。3、小山羊要去进货,途中要经过一条小河,你能帮它过河吗?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神奇的小数点”或“小数点的自述”说一说六、教学反思1、创设快餐店的情境,为新知识的探索提供了理想的自由拓展的平台。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