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毕业论文.doc_第1页
钢琴毕业论文.doc_第2页
钢琴毕业论文.doc_第3页
钢琴毕业论文.doc_第4页
钢琴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北师范大学2010届学士学位论文 析影响钢琴音色的若干技巧析影响钢琴音色的若干技巧【摘 要】钢琴演奏中,影响钢琴音色的主要因素有:触键技巧、手臂手腕的运用、踏板的重要性,其中触键技巧对钢琴演奏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正确的、丰富的触键技巧就不可能富有感情地表达音乐。触键时力度的合理运用是音色发展空间的重要前提。本文从影响钢琴音色若干技巧的不同角度、力度、触键、运用方式等方面分析入手,强调正确的触键对钢琴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同时阐述踏板是处理钢琴乐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钢琴音乐的表现中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首先要分析好与不好的音色在弹奏方法、力度等方面上的不同,正确的理解不好听的音色是由错误的弹法直接造成的。只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演奏技巧、弹奏方法,就一定能在钢琴上弹出美妙的音乐。【关 键 词】钢琴;触键;音色;演奏技巧;【Abstract】Piano, piano sound effect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e touch technique, use of the arm wrist, the importance of the pedal, which touch on the piano key skills is very important. Not correct, rich touch key skills to express feelings can not be full of music. Touch key strength of the rational use of space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sound development. This piano sounds from the impact point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techniques, dynamics, touch keys, the use of methods to analyze the start, emphasizing the right touch keys on the piano the importance of artistic expression, while piano music set the pedal to deal with the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tool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iano music also played a decisive role. We first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ound in the playing method, efforts such as the differences,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nd did not sound wrong to bomb method is a direct result. More than just pay attention to several aspects of playing skills, play methods, will certainly pop up in the wonderful piano music.【Key words】Piano;touch key;timbre;skill of play;前 言在辽阔的音乐世界,乐器的品种类别数以百计,但人们却偏偏对钢琴情有独钟,那是因为钢琴本身所具有独特的性能和审美价值。钢琴的气势宏大,没有哪件乐器可以与之相比。它既有辽亮辉煌的音响,又有绚丽多彩极具丰富的音色,力度变化从最弱到最强,体现了大幅度、多层次音响特征,其丰富的表现力可以与一个交响乐队媲美。通过弹奏等技术处理又可以使音乐无穷的变化,模拟各种各样的场景和场面,钢琴在笔者的印象中是最为人性化的乐器,弹奏时脑海里总是浮现各种各样感性的、具体的声音形象,包括人声以及世界上所有乐器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色彩。因此钢琴演奏者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一个人就可以单独在钢琴上塑造出绝对完整的形象,创造出完整、完美的作品。 一、钢琴的音色(一)钢琴的发音触碰琴键,即琴声传来,原理简单,但深究详细情况可就变得很复杂。弹奏时触碰的部分,叫琴键。现代的钢琴有88个键,由本位音(白键52个)和临时音(黑键36个)组成。 钢琴每个音都有固定的音准,并籍由每秒钟产生的振动传出音律。每个琴键连贯的都是一个精巧的杠杆系统,复杂的组合,连接着超过30处连动装置,而他们每一个的动作都是一致的。弹奏者速度和力度大小,牵引着包着毛毡的琴槌敲击琴弦。用力弹奏则声音响亮;轻轻触弹,声音轻而柔。“敲击琴键弦槌随着敲击琴弦,琴弦震动发声。从低音开始,琴弦每秒震动32个周期,一直到最高音每秒震动4000个周期。琴槌通常不只敲一根弦,88个键,却有超过230于根弦。中音声部到最高音部,每个音同时包含3根弦(也有的顶级琴为4根的),琴槌敲击时同时敲击3根,越往低音走,琴弦逐渐变粗声音也逐渐变大且低沉。从两根弦一个音到最低音组的一根弦一个音。弦乐的音高(在绷紧的条件下)取决于,琴弦长短粗细”。引用网址/11144082/viewspace-1339898,发表于发表于2008-06-18(二)悦耳的琴音好听的声音是不同力度、不同色彩、不同情感处理的结合体,各种节奏、乐句的相互结合、相互对比、相互表现。弹奏出好听的琴音除了对钢琴质量、质地、音色好坏的要求外,还和钢琴演奏者演奏技巧有着很大的关系,是受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改变而改变的,与节奏、力度、触键方式、情感处理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听到的悦耳琴音都是演奏者演奏钢琴时各个方面的完美结合,恰到好处的表现。优美悦耳的音乐会让人们心情舒畅,浮想翩翩,缓解疲劳,给人以美的享受。(三)刺耳的琴音刺耳的琴音除了钢琴本身的质量、音色的缺陷外,主要是由于手臂手指的错误触键,用力方法不得当,一成不变的力度、速度,对作品死板生硬的理解等等方面造成的。一般都表现为演奏者弹奏钢琴时对音乐内容的不理解,不注重力度、色彩的变化,连音、断音不清晰,乐句、乐段不明朗,有的甚至把所有激昂高潮段落都一味的理解为激动、飞速,抒情缓慢的乐章理解为沉重、深沉。还有的弹奏乐曲时甚至对谱面都没有要求,节奏不稳、章节混乱,没有感情,弹奏出来的音色尖硬、刺耳,该轻的弹不轻,该重的弹不重,速度控制不住等等。二、影响钢琴音色的主要技巧(一)触键钢琴触键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科学、专业的演奏技巧就不可能更富有感情地去表达音乐。在钢琴演奏中,美妙悦耳的声音与手指触键时使用力度的大小,触键的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看到有很多钢琴初学者在弹奏技巧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却在一味追求演奏的速度,这样会适得其反的。“放松,手臂放松,整个人不要跟木偶一样直直的”!“你的声音怎么那么生硬?恩?整个手臂都是僵硬的呢”!“贴键,贴键,手指不要抬那么高啊!”“不要用手腕,就靠你的手指,单纯的手指来触键”“手指间再连一点,声音绵绵的,旋律歌唱起来”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上钢琴课的时候老师对我们的一些要求。一些业余的钢琴学者,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演奏技能,但是忽略了触键方式、方法,致使弹奏重音时音色生硬、死板,弱奏时声音“虚”。因此想要弹出“好听的”声音,手指必须非常灵活放松,即从肩部和背部起,直到接触键盘的指尖为止,整个手臂都是放松的;还必须有把握地、合理地控制这种力度,从弹奏疾速轻巧的跳音所要求的飞掠而过的触键到弹奏宏大的重音而用大力度弹键为止,都必须如此。(二)手臂手腕 钢琴弹奏时科学合理的运用手臂手腕是音色发展空间的重要前提。这里所说的手臂手腕科学合理的运用是指大臂带到手腕,手腕带到手指,手指随手臂自然下落触动琴键。首先就是要学会“放松”。我说的“放松”,它不是一种浑身瘫软的状态,也不是懒散的状态,应该是指手指,手腕以及肩膀,背部,腰部的一种积极而有控制的松弛状态。然后在这种状态下,将全身的力量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我们的指尖上,指尖充满了力量,那么就比较好控制和调节音色了。“手臂、手腕、手指、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是良好声音的基础和保证,所谓自然重量,首先是指手臂的重量,进而是指身体部分对重量的补充和结合。在弹奏中如不会使用重量,声音必然就会单薄、浮浅和缺乏表现力”。引用网址/b225983/d10730960.htm,发表于:03-05-17 20:43对重量的运用与训练应有一个过程,首先是要学会能把手臂的重量全部放下去,弹出丰满、淳厚的声音。一般在教学中常常提到的“一滩到底”即是指把重量“放入”键盘,不要把重量淤塞在手臂、手腕的某个部位。而重量的调节必须建立在重量能全部自如放下的基础上,根据音乐所需要声音的强弱、厚薄给予键盘重量的变化,如果声音要强,可结合补充身体的力量;如果声音很轻弱,则可把重量控制到最小。譬如说,仅一个手指的重量,也是可以的。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为了声音的通透,要把重量通过指尖“送”到键盘里去。唯有这样才能使最轻的声音清清楚楚地传到音乐厅最后一排观众的耳朵里去。(三)踏板 1783年,著名的英国钢琴制造家罗德伍德在他制作的古钢琴上面装置了踏板。踏板的发明是钢琴制造的一个重大成就,它为丰富钢琴演奏的音色起了非凡的作用。作为钢琴的一个组成部分,踏板是处理钢琴乐曲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音乐的表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运用踏板的过程中,如果忽视或滥用踏板,毋庸置疑,这会导致整个钢琴演奏的失败,严重破坏音乐形象;而恰到好处地运用踏板,则能很出色的诠释整首钢琴作品的意图,展示出原有的音乐表情。一般钢琴有三个踏板,最右边的踏板为延音踏板;最左边的踏板为柔音踏板;而中间的踏板为保留音踏板。对于如何选用踏板我们应当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和声的变化:乐曲中随着和声的变换而变换踏板,这是一个比较基本的常识。演奏者在演奏时要对乐曲的和声变换有所了解,以选择正确的踏板使用方法,如果对乐曲的和声没有做出恰当的分析,那么所选择的踏板使用方法就有可能不恰当,造成声音混乱,破坏演奏的效果。因此正确而恰当的和声分析是关系到踏板的使用是否正确的根源。使用时必须在和声的每一个新的变化之前的一瞬间放掉踏板,然后在弹新的和声的瞬间精确的踩下踏板。如果采用适当的速度,声音就不会有明显的间断。因为和声的音响会填满踏板更换之间的空隙,使和声清楚连贯。尤其是演奏古典乐派和浪漫派的作品中,这种更换踏板的方法增强了和弦的效果,避免了声音的浑浊。如柴科夫斯基的四月中每小节换一次和声,踏板也每小节换一次。 2、节奏的需要:节奏影响着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而为传递乐曲的情绪所服务的踏板在使用时必须基于节奏的需要来考虑。3、作品风格:作品的风格可以说是最应当要注意的一点,在你选择踏板的使用的时候如果你不考虑作品的风格那将是致命的错误。因为每一首钢琴音乐作品均有其特定的风格,而同时期的作品也有其较明显的共性风格特征。 下面,我将主要谈谈右踏板和左踏板,以及它们的基本运用方法。右边的是延音踏板,延音踏板可以产生连贯浓厚的声音。弹奏者在演奏时,如果踩下延音踏板,钢琴的制音器就会全部离开琴键,那些与所弹的单音,和弦有关的泛音都会产生共振,形成一个泛音列;而且当弹奏者的手指已经离开琴键,音响依然持续一段时间,直至自然消失。当演奏者的右脚把延音踏板放回原处,而手指又离开琴键,音乐就会立刻被制音器完全制止。这是制音踏板的基本作用。在演奏中使用了制音踏板,不仅可以增加音量,使声音产生共鸣,还有助于声音的延续,保留音响的强度,让旋律更好地连接起来。常青浅谈钢琴演奏技法来自鹏博琴行的空间,2010左边的是弱音踏板,它可以创造出朦胧、纤细的效果。弹奏者用左脚踩下钢琴的弱音踏板,整个键盘则会向左或右边移动,因此在弹奏时,榔头仅击中三条琴弦中的两条,或者两条中的一条,音色由于榔头敲击面积小而暗淡下来。踩下立式钢琴的弱音踏板时,榔头移近琴弦,有软皮或绒布之类的东西置于琴槌与琴弦之间,从而达到减弱音量的目的。由此,弱音踏板踩下的深浅不一,其音色就有明暗变化,越浅则越亮,越深则越弱。在演奏中,如果运用了弱音踏板,其音量会有较大的变化,声音在变柔和变轻的同时,音质也随之变化,乐曲的曲风也随之改变,从而产生特有的音乐效果。由于弱音踏板在钢琴作品中较少使用,所以往往会被我们所忽略。三、解决影响钢琴音色主要因素的技巧(一)钢琴触键技巧1、触键的方式触键的方式多种多样,弹奏出来的音色也丰富多彩,针对不同的作品,它有不同的触键要求,怎么来进行衡量、界定,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查阅的相关国内外资料可知,为提高钢琴演奏的音色,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改变手指的触键部位,从用指尖触键到用指面部位触键,每一变化层次都可以产生细微的音色变化,因为手指越立起琴键受力越直接,音色越明亮。而指面平坦会形成一种受力的缓冲,从而对音质产生影响,使声音柔润。(2)改变手指的触键高度,提高手指触键对下键的速度有重要作用,如要得到明亮的颗粒性声音,常需手指的提高。而对声音柔美的连奏则不需提高手指,要求以平稳的贴键方式触键。 (3)改变手指的触键速度,缓慢的触键速度是创造柔和歌唱性声音的关键因素。一方面触键速度影响着声音的强弱,触键速度越快声音越强,反之则越弱。另一方面,触键速度还影响着声音的明暗、刚柔等。(4)改变手指第一关节或第三关节的牢度,从第一、第三关节较柔顺到较坚挺可以改变手指传力的支撑强度,也可以使音色产生变化。 (5)改变指尖的坚度,从相对放松的指尖到相对牢固的指尖,每一层变化也都可以改变键盘动作速度和击弦速度,对声音的变化产生影响。 (6)改变触键的用力形式,钢琴触键的用力形式一般包括:垂直方向用力和水平方向用力。像连贯柔和的连奏就需要以水平方向的用力形式触键,这种方式可以使琴键以一种缓冲的方式受力。 通过上述几条练习,掌握正确的触键方式并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就可以减少肌肉的动作,轻松自如的演奏出正确美妙的声音。2、触键时力度的作用力度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力度随着乐曲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在钢琴作品中音色和力度的变化是非常微妙的,如果要从外表观察动作变化来感觉力度运用了多少那是不够的,这种微妙的变化是内在的感觉,需要靠演奏者恰到好处地用整个臂部内在的调整过的重量和力度,通过手指触键产生的。例如,贝多芬“告别”钢琴奏鸣曲(Op.81a)第一乐章刚开始的三个和弦,要在弱的声音里面做到一个比一个弱,要突出的不是整体和弦,而是每一个和弦的高音旋律音(从G到降E),若不会把握正确的触键方式,出来的声音效果也许不是偏硬就是偏虚。这需要我们对重量的控制要非常的精准,并且需要手指贴键,用慢速下键。随着力度由弱(p)逐渐变为很弱(pp),这时我们的腕部动作会越来越小,臂部内的重量也会随之减少,其音效犹如离别前夕那种依依不舍的气氛。翟炳伟钢琴演奏技巧二 ,来自音乐学科资源,20093、触键时不同用力部位的运用不同部位的用力程度,直接改变着乐音的音色和音量。若我们放松下臂,把重量通过手腕传到指尖,就会奏出清晰的犹如水晶般的透亮音效来;当我们用整个臂部的重量,通过腕部传到指尖而弹到琴键底,就会爆发出如火山爆发的震撼感;再如我们的腕部保持不动的状态用指面触键,会奏出美妙的歌唱性旋律。例如:莫什科夫斯基西班牙随想曲的一开始处,右手的十六分音符成为全曲的节奏主导,这就需要我们的指尖通过垂直击键,在下键快,放的也快的同时力量集中,臂部的重量自然放松并且随音符稳步的横向移动,这时我们就能明确的表现出晶莹轻巧的音色,均匀清晰的音粒,舞蹈般活跃的节奏和典型的西班牙风格。 4到了此曲的第六十一小节,所有的和弦就要提高手腕,用整个臂部的重力笔直的往下弹,此时触键的速度越快,越能体现出无比尖锐,刺激的音效来。若仅靠腕部的动作去触键,其下键的速度就会慢,那么产生的音乐情绪就和本曲不一致,显得异常温和,柔弱。例如我们要表现的是非常娇媚,柔和的感觉,所以需要我们的指面来触键。这个时候我们的手指由于触键面积大,触键较深,下键速度慢,而且贴键,力量全部都“沉下去”,因此出来的声音效果就很柔和,静谧,饱满。演奏者们若想拥有非常完美的音色,必须要能不断摸索出不同音色所需要的正确触键方式,其控制声音的能力越高,就越能有效的用音色来倾诉各种情感。这种控制能力并非一朝一日便可拥有,需要每个人在触键的方法上面下苦工,反复琢磨,研究和练习。4、指力触键这一触键方式是所有触键中肌肉运动最小的一种。与前臂肌肉相连的肌腱将手指往下拉,便完成了下键动作。而当肌腱松回时,手指和琴键就都回复到原先的位置。4练习方法:让手处于正常的弹奏姿势,手背和腕背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手指贴住键盘,手腕在抬高和放下的动作中必须始终放松,手指始终贴键,手指稳固而略呈弯曲。(1)断奏:每弹一个音符,手指都迅速按下键,并在发出声音的那一刻立即松开,这样手指就缩回到键上,手腕始终保持平稳,同时无僵硬之感。(2)连奏:也象前面一样,每个音都要弹出,但是音必须保持住。手指所用的压力只须阻止琴键弹回即可。在向下一个音进行时,前臂略向右转动。这样当一个键松开时,另一个键正好发出声音。目前指力触键主要用来演奏精致典雅的乐段或创造纤弱的伴奏效果。一旦要求较重的音响时,指力触键就会被其他更为有力的触键方式所代替。5、手力触键 在各类触键方式中运用最广的是“手力触键”。顾名思义,手力触键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手的朝下动作。把前臂与手在你前方水平地抬起,然后迅速朝下甩,甩得尽可能远。手臂甩完后如果不受阻挡的话,会在空间自然地消耗能量。 练习方法:手放在键盘上。手腕放松,手指稳固。拇指举起离琴键约1/4英寸高,手朝键上和键里用力,使拇指击下琴键。这时手腕会立即向上拱起约1英寸高。然后立刻放松,回到原先的位置。这样就形成了断奏效果。在每一个下键动作中都要强调手腕的向上运动。也可用同样的方式来练习连奏,但手朝下面一个音的方向稍稍转动,手腕每次向上拱起后,应立即回到原先的位置。4练习时须遵循下列四个要求:(1)上臂保持放松,肘部在体侧。(2)前臂稍抬起,以使手腕活动自如。(3)手腕保持彻底放松。(4)手指下键要稳固,否则会变为在琴键上纯粹地拍打。 手腕放松而手指稳固是触键中最难达到的要求。造成演奏僵硬和滞重的主要原因往往就是没有做到这一点。手力触键有着广泛的用途,如演奏各种音阶、琶音以及其它复杂音型的快速乐段等等。这些乐段所要求的音量比仅靠指力触键产生的音量大。(二)弹奏时手臂手指的运用技巧1、臂落触键 (1)触键方式就是突然落下前臂或全臂,以使所要弹的那个键或几个键在这个下落动作中被推下。这种触键后的最终姿势就是手和手臂都从键盘上往下垂挂着。臂落触键也是从正常的弹奏位置开始的,但这时手腕在声音发出的那一刻略微向上拱起的力量已远远无法与臂重的力量相抗衡,所以手腕只好下落而非抬起。也可用臂落触键弹出断奏效果,只要手指在声音发出后立即放松。但是“粘着力强”是这种触键方式的主要特点,所以臂落触键最好用于音的保持或连奏效果。 (2)手力与臂落相结合的触键,这两种触键的交替运用在分句表现上极为重要。就以带连线的两音音组为例,先由臂落触键弹出第一个音,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再由手力触按所要求的轻巧程度或断奏程度弹出第二个音。 2、全臂触键手臂和手在下键时共同作用。这种触键多用于力度要求大的乐句和歌唱性旋律。上面所描述的各种动作的完成形态只发生在我们的意识中,它们的外在形态应尽少显露。钢琴家在能够自如地弹奏以前,也必须有意识地,甚至用夸大的姿势去剖析每一个动作。一旦选择了适当的触键方式并形成良好的弹奏习惯后,他就可以减少肌肉的动作,使每股肌肉在执行任务时,几乎使人觉察不到。所以,专业演奏者弹奏时,手的动作应当相当平稳。手腕只需做轻微的上下动作,手的左右转动幅度也是极其微小的。人们还常提到一些特殊的触键方式。实际上它们是包括在上述几种基本触键之中的另一些形式而已。比如所谓的连奏和断奏触键,以及按压式和旋律式触键。后面这两种触键与我们的全臂触键并没有什么不同。综上所述,我在此提出的重量概念是包括全部的重量全部臂重并可加上身体所能补充给手臂的总和;也包括经过调节和控制的,哪怕是最微小的重量。由这样大大小小的重量,经过灵活自然的变化应用,给我们的声音变化提供了极大的可能。3、手腕的上下动作 手腕的上下动作分成两种,一是由整个手臂协调带动下的上下动作;二是手腕独立动作的上下动作。 由整个手臂协调带动上下动作,即一般称之为“落滚”式的动作。这种落滚式动作的练习,可使手臂手腕与手指协调一致,放松自如。僵硬的手腕往往通过这种方式的活动得到改善,变得柔韧。我们一般说弹钢琴用手腕呼吸,就是指这种手腕提起,再落下的小小的间隙,与歌唱中的换气有同样的效果。再介绍一下手腕独立动作的上下动作。这种动作用于手腕动作的跳音。由于手臂保持平稳状态,单由手腕上下动,所以动作较轻快灵敏,多用于音量不大、速度较快,又需要集中而有弹性的连续跳音。 总之,落滚式的上下动作,使手腕变得灵活柔和自如,并与手臂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得手指更好地与手臂重量结合,弹出连线和乐句,弹出更优美丰满的声音。对僵硬的手来说,这种方式的动作,经理解和练习必会有很大的改观。 (三)合理地运用踏板,丰富钢琴演奏的音色踏板虽然不是作为单独的技术而存在,但是它是作为对音响与音色的最高境界的追求而存在的。不论是水平粗浅的初学者,还是蜚声海内的钢琴大家,在演奏中无一不会不使用到踏板,所以演奏者演奏时应正确运用踏板,力图去感受和声,这样才能弹奏出好的效果来,使音乐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踏板是具有魔法般的调色板,触键的好帮手。踏板的用法是综合性,并是多种多样的,但也是非常有个性的,要根据演奏的变化而变化,自成风格,并没有相同的用法。即使是同一个人的演奏,每一遍都会略有不同,要根据音乐的表现,用严格的、敏锐的听觉确定踏板的运用。当然踏板的运用还会受作品风格的影响,不同音乐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作曲家使用踏板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弹奏巴洛克时期和古典音乐时期的作品时,踏板要少用些,要根据不同作家风格来定。比如莫扎特的作品一般情况下要少用踏板,要保持音色的明亮、干净;贝多芬的作品中,有着大量作者注明的踏板记号。有些作品的延长音踏板会比较长,连续几个小节,这个时候演奏者踩踏板应该只踩1/2或者1/3,让音色饱满的同时不让旋律过于浑浊。而演奏浪漫派以后的作品时,踏板可适当的多用些;同一个和弦,在低音区踩得要少些,在高音区踩得要多些。琶音上行可多踩些踏板,下行时稍微要少踩些,还有就是在练习曲中可少用或不用,以保证每个音的清晰根据演奏场地的音响条件也要调整踏板的运用。不同品牌的钢琴性能不同,踏板的运用也会不同,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