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王秀华-潍坊滨海中心小学.doc_第1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王秀华-潍坊滨海中心小学.doc_第2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王秀华-潍坊滨海中心小学.doc_第3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王秀华-潍坊滨海中心小学.doc_第4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王秀华-潍坊滨海中心小学.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潍坊滨海中心小学 王秀华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2学科:语文3年级:五年级4课题:圆明园的毁灭二、教学目标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三、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四、设计理念1.围绕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进行有效引导和教学,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题,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训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2.切实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教师在关键处作些点拨和引导,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3.架设课程资源、教学媒体与学生感悟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五、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法【百度搜索】/lly/column36268/bfd8f497-6eae-4356-a3ca-06b0bbb110d5.html/zlycomputer/item/cd3b9548aa47e10f6dc2f0bf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百度视频】/v_show/id_XNDU5NTM4NjU2.html(二)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激发情感同学们,法国大文豪雨果先生曾经这样赞美中国的一座皇家园林:“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可是,你们知道吗?就是这样一座无法形容的建筑,却在一百五十多年前被毁于一旦。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屈辱历史的一个典范,也是百年噩梦中的一个缩影。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圆明园,去了解一下它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板书:圆明园的毁灭二、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通过预习,同学们了解到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需要质疑的吗?(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文,也可以同学之间讨论交流,几分钟后,我们班内交流。1.昔日的圆明园是怎样的一个园林?为什么说“它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它为什么会被毁灭?学生想谈哪一点就谈哪一点。(围绕中心,抓住要点,体现自主)三、引导点拨 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2自然段,然后同桌交流读后的体会。2.你读懂了什么?3. “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先【百度搜索】/view/86124.htm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在文中“星”指什么?“月”又指什么?4.板书:布局(二)我们刚才大致了解了圆明园的布局。那园中的景观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吧。1.学生读第三自然段。2.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圆明园太美了!)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景观的美?有感情地读句子,体会景观的美。3.园中的景观在建筑上有哪些特点呢?(用曲线划出)4.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5.圆明园中的景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美不胜收)6.下面老师就带大家去领略园中美不胜收的景观吧。(放映录象 )【百度视频】圆明园西洋楼壮丽复原景观/v_show/id_XMjIwMjc1MDMy.html(三)我们在园中游览了一圈之后,有什么感受呢?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自己试着有感情地读句子。2.指名读。3.随文理解“饱览、流连”问:作者为什么舍不得离去?4.同桌互读体会带点的词5.齐读体会作者舍不得离去的心情园中的景观实在是太美了,看了总舍不得离去。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再次回味美丽的景观。(出示课件)练习背诵(会的站起来,不会的可以看书)(四)学到这里,我们知道圆明园的布局是众星拱月,园中有美不胜收的景观,所以作者称它是园林艺术的-,建筑艺术的-(板书:瑰宝、精华)那为什么又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呢?1.带着问题自由读第4自然段。2.提问: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博物馆、艺术馆?(板书:博物馆、艺术馆)3.文中用了哪个词来说明文物的珍贵?4.【百度图片】(1)青铜礼器/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9%9D%92%E9%93%9C%E7%A4%BC%E5%99%A8&ie=utf-8&in=14591&cl=2&lm=-1&st=&pn=3&rn=1&di=28187860300&ln=1999&fr=&fm=&fmq=1366385635492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jit=#pn6&-1&di78271031000&objURLhttp%3A%2F%2F%2Fphoto%2FmM9gwuYmP1cVXkD9F5AKfQ%3D%3D%2F5734489700526508736.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s52_z%26e3B8mn_z%26e3Bv54AzdH3F1wujg22j8dnAzdH3Fks52AzdH3FfpwptvAzdH3F88c09b0mada8a888ml08mc8cAzdH3F&W646&H800&T9446&S50&TPjpg【百度图片】(2)奇珍异宝/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66385957975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E5%A5%87%E7%8F%8D%E5%BC%82%E5%AE%9D5.朗读体会作者对文物的喜爱之情。通过学习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我们的确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难怪法国著名的大文豪雨果这样评价圆明园。(课件出示,教师有感情诵读):“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此,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师:可是,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被毁灭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1.请看录象。【百度视频】/v_show/id_XNDU5NTM4NjU2.html2.看了录象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自由发表意见。3.从哪些句子看出侵略者的贪婪、凶残?四人小组自由读第5自然段合作解决这个问题。4.同学们,请看大屏幕,齐读这几个句子,体会带点的词。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5.从带点的词体会出什么?6.再读句子,代作者表达对侵略者憎恨的感情7.侵略者贪婪、凶残的本性又能从那几个动词体现出来。(板书:掠、搬、烧)8.补充材料,课件出示: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侵略者糟蹋的东西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惨不忍睹。9.齐读第5自然段,仔细体会。(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却被英法联军化为了灰烬(课件出示)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学习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情感:让我们记住这惨痛的历史教训吧(课件出示,齐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六)布置作业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针对本文特点,教学中我尽力引导学生以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