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四章第3、4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决胜】(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四章第3、4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决胜】(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四章第3、4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决胜】(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四章第3、4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决胜】(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四章第3、4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决胜2013】(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四章第3、4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1(2010广东理综)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 d捕食解析:选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的意思是说禾苗多时影响草的生长,草多时影响禾苗的生长,说明禾苗与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2非洲犀牛背上常有犀牛鸟停落,犀牛鸟停落后啄食犀牛背上的昆虫,昆虫与犀牛、犀牛鸟与昆虫、犀牛鸟与犀牛之间的关系依次属于()a捕食、捕食、共生b寄生、捕食、共生c寄生、捕食、种间互助d寄生、竞争、竞争解析:选c。昆虫寄居在犀牛背上,并从犀牛身上吸取营养,所以属于寄生关系;犀牛鸟啄食昆虫,显然是捕食关系;犀牛鸟在犀牛背上啄食昆虫,犀牛鸟与犀牛之间是彼此有利的,但我们很容易想到,两者分开后,是都能独立生存的,所以它们是种间互助,不是共生。3(2012苏州调研)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解析:选a。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可以通过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来说明,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这个不能说明分层现象,因为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没有明显的层次;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和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是指一个种群中个体的性状不同而已,不是群落中不同种群的分层现象。4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群落有空间特征(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b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照有关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解析:选bd。a项中,种群和群落都有空间特征,种群的空间特征有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三种。c项中,种群密度反映某一区域种群数量的多少,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的是年龄组成。d项中,不同的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同,因此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项正确。5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解析:选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竞争力强。6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解析:选ac。该群落的演替应是次生演替;的动态变化也属于群落的演替,只是人为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同时也有水平结构。7(2012江苏苏北四市联考一)下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100年中生物的多样性不断降低b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c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d农作物逐渐在选择中占据优势解析:选b。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趋于简单。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物种丰富度明显降低,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由于人工选择,农作物逐渐在选择中占据优势。8(2012辽宁大连双基测试)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的是裸岩上的初生演替b乙可表示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完全相同d若条件适宜,乙群落可演替成森林解析:选d。甲演替前后的物种丰富度较高,不是初生演替。乙可表示裸岩上的演替。甲中处的物种组成不完全相同。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乙群落可演替成森林。9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到达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阶段、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方向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解析:选a。群落演替会因为人类活动改变其方向;群落中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会改变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群落演替受群落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10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降低c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d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他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解析:选bd。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按林属于次生演替,天然林替换为人工林后物种丰富度降低,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他林木,物种增多,抵抗力稳定性增强。11如图反映了n1、n2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因竞争而被排除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解析:选c。从图中可知。n1和n2曲线所代表的是属于生态位重叠的两种生物,存在着竞争关系,当环境条件稳定时,n1所代表的生物处于竞争优势地位,故n2若不改变生态位,则势必被n1排挤掉,故a项正确;而在环境条件频繁变化的情况下,n1与n2所代表的生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占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就不会出现将另一方完全排除的结果,故b项正确;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说明该处发生竞争排除现象的几率较小,而若这些水体中环境因素较为稳定,则从图中可知,易发生竞争排除现象,故c项分析错误;由于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故存在竞争关系的几种生物不可能有较多的竞争排除现象,所以d选项正确。12(2012泰州检测)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b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解析:选b。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13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与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a、图b所示。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c。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请在图c的坐标中表示出来。(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如图d所示,分析图回答问题。在_点附近时,种群补充量最大;在_点附近时,表示环境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k值)。图d所示的原理在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_。解析:(1)分析图a、图b可知s1种群比s2种群适应较低温度的环境,而s2种群比s1种群适应较高温度的环境,据两图中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可确定两者为竞争关系;据此,可绘出s2种群随温度变化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2)结合图示可知,在b点附近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补充量最大;在d点附近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即环境容纳量。捕捞后,应保证种群密度在b点附近,以便获得较大的增长速率。答案:(1)竞争如图(2)bd可以根据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环境的最大负荷量,确定最适捕捞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合理即可)14如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项目的调查,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调查时间调查项目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截获率(%)20.342.388.995.9总初级生产量(thm2a1)17.4355.50116.61150.81净初级生产量(thm2a1)1.5014.5223.8826.00注: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演替,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对该地区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测定群落中植物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是_,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情况,以获知群落的垂直结构。(2)请在图中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3)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随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的_能力增强。(4)当各项调查数据_时,可判断此生物群落发展到了顶级群落。解析:从时间上看,该演替的速度较快,属于次生演替。由图表数据可以看出,叶面积指数、净初级生产量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