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四)爱莲说课件.ppt_第1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四)爱莲说课件.ppt_第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四)爱莲说课件.ppt_第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四)爱莲说课件.ppt_第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四)爱莲说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 四 爱莲说 周敦颐 1017 1073 字茂叔 号濂溪 道州营道 今湖南道县 人 北宋著名哲学家 著有 太极图说 通书 等 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 宋熙宁四年 1071 周敦颐任江西南康知军 他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 全部种植荷花 周敦颐当时已值暮年 55岁 又抱病在身 每当茶余饭后 他或独身一人 或邀三五幕僚好友 于池畔赏花品茗 本文即写于此时 本文选自 周敦颐集 说 古代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 大多就一事 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感想 写法不拘一格 一 内容主旨本文以 菊之爱 牡丹之爱 衬托 莲之爱 层层深入 表达对莲花的赞美 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 二 写作特色1 托物言志 文章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花的气度和风节 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也折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 追名逐利世态的心理和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2 文章还运用了对比 反衬的手法 文中几次以菊花 牡丹反衬莲花之美 还把菊花的隐逸 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 使 爱莲 这一主题得以加深 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 起到突出中心 加深立意的作用 3 文章以一个 爱 字贯串全文 结构严谨 4 语言优美简练 骈散相间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一 重点字词句梳理1 字音蕃 f n 淤泥 y 濯 zhu 清涟 li n 蔓 m n 亵玩 xi 隐逸 y 噫 y 2 重点实词 虚词 1 可爱者甚蕃蕃 草木 茂盛 这里指繁多 2 濯清涟而不妖濯 洗妖 美丽而不端庄 3 不蔓不枝蔓 生枝蔓枝 长枝节 4 亭亭净植植 立 5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 亲近而不庄重 6 陶后鲜有闻鲜 少 7 宜乎众矣宜 应当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4 词类活用 1 不蔓不枝蔓 名词作动词 生枝蔓枝 名词作动词 长枝节 2 香远益清远 形容词作动词 传播到远处5 特殊句式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省略句 出 后省略 于 2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判断句 也 表判断 3 菊之爱倒装句 宾语 菊 前置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6 划分句子节奏 1 予独爱莲 之 出淤泥而不染 2 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7 翻译下列句子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我只喜爱莲花 因为它 从淤泥里长出来 却不受沾染 在清水里洗涤过 而不显得妖媚 2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香气传播得越远就越显得幽香 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 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译文 对于莲花的喜爱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喜爱 人该是很多了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二 课文内容探究1 根据要求填空 1 爱莲说 中 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名句是 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 爱莲说 中 作者从莲花的生长环境 外形 香气和品性四个方面 赞美了莲花的君子之风 3 爱莲说 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以具有高洁品质的 莲 自比 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2 本文中的牡丹 菊 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 牡丹 花之富贵者 象征追求功名 富贵的人 菊 花之隐逸者 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莲 花之君子者 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3 文中写 牡丹之爱 的作用是什么 将 牡丹之爱 与 莲之爱 作对比 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追名逐利 趋炎附势的世风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4 文中写 菊之爱 的作用是什么 以 菊之爱 正衬 莲之爱 突出君子不避世 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 5 文中称莲是 花之君子 试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作者心目中的 君子 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身处污浊环境却不同流合污 不随世俗沉浮 庄重 质朴 不哗众取宠 正直豁达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6 噫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作者以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 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 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 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 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7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 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 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8 文末为什么将前文 菊 牡丹 莲 的写作顺序改为 菊 莲 牡丹 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的世风的讽刺与批判 深化文章主旨 9 孟子认为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这与周敦颐的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的看法相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