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初中诗歌教学.doc_第1页
从事初中诗歌教学.doc_第2页
从事初中诗歌教学.doc_第3页
从事初中诗歌教学.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从事初中诗歌教学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自诗经创作到“唐诗”、“宋词”的繁盛,诗歌的发展灿烂辉煌,诗歌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光芒万丈。可以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源流长,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优美的诗歌作品,往往蕴含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多彩可感的物象,凝炼优美的语言,都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有诗歌48首,占课文总数的百分之十二,其中古诗三十首,现代诗十一首,外国诗七首。另外,每册语文书后附录中要求学生背诵课外古诗共六十首,这些足以说明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诗歌教学中,诗歌虽短但是难教,已成为同仁们公认的事实。正因为难教,诗歌教学才沦落成“读几遍,背一背,记名句”的干瘪境地。教师的讲解、赏析也是将自己内化的东西硬塞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的想象和联想,忽视了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考、理解、感受和评价。基于这种情况,我认为诗歌教学中的角色应定位在以欣赏、积累、运用为主线,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如何落实“主线”,完成这一“目标”,从事初中诗歌教学呢?一、加强朗读,积累名言警句古语和古诗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精辟的话都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多读古诗词,体会古诗词中反应的生活美,自然美,意境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能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意境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多读古诗词,还可以感受文学形象,提高审美能力。二、阐释诗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环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心情。喜、怒、哀、乐都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诗人也不例外。诗人在诗歌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他的处境有关。因此,阐释诗作的背景,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去把握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因为情感是诗的生命。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反复吟诵古诗词,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并逐渐影响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引领学生理解诗象、诗意、诗情。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感悟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体会李白的乐观豪迈;在“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体会陶渊明的高洁品性;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领略杜牧的爱国深情;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感受杜甫的豪情壮志;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感受苏轼的美好祝愿。让学生在阅读中将诗歌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情操,理解人性的丰富,社会生活的多样。三、发挥联想和想象,调动形象思维在赏析诗歌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如在教读天净沙秋思时,可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们或多或少的能说出所想内容: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骑着一匹疲马,慢悠悠的走在古道上,走着走着,听到了流水声,看见了溪上的小桥和小桥附近的人家,以及人家房前屋后的枯树,藤蔓缠在枯树上,乌鸦栖息在树巢中。此时此刻,游子在想,鸟雀有窝可以停息,而我却有家难归,那种思念家中亲人的情感油然而生,“断肠人在天涯”的叹惋就水到渠成了。这些内容是学生自己的认识和感悟,而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活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好的品味了诗情画意,又不同程度的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四、抓住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感情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成分,是构建诗歌的基本元素,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诗歌的意象就等于获得理解诗歌的一把金钥匙。诗人要表现思想,抒发感情,往往通过具体的事物来体现,这些具体的事物(客体)也就是意象,抓住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五、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获得独特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诗歌时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如:请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诗句读给别人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这样多次实践,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个性就得到了张扬,创造性阅读就得到了体现。六、品味语言,获得感悟这里所说的语言,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根据具体的诗句,提供必要的背景常识。例如学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就要指出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没有这方面的常识,“青未了”的形象就很难想象出来。诗的末联提到的“绝顶”才是指泰山的主峰玉皇顶。二是抓住诗中的关键字眼来描摹当时的情景。例如石壕吏开头四句中,要抓住“暮投”、“夜捉人”、“逾墙”等字眼把情节开端时的紧张气氛想象出来。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抓住这些关键字眼,让学生认真想象,定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三是向诗人学习炼字的本领。例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就炼的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