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构建和谐.doc_第1页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doc_第2页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doc_第3页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doc_第4页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人为本,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内容摘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在优化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关键词】:以人为本 师生关系 和谐 一, 研究背景:(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地处岳池县的边远山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师道尊严”等传统的教育观念在部分教师的思想意识里已经根深蒂固,我教你学,我管你从,天经地义。教师总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真正能在心理上完全认同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很少,在实践层面上能实际操作的就更少了。这是长期存在于我国社会现实中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一种反映,老师总是处于教育活动的领导和统帅地位。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了部分教师对学生工作上过分的“威严”,如学生上学迟到了,不问清原因,先罚站一节课;一个生词写错了,让学生把正确的重写几十遍;学生的作业未写好,老师一怒之下当众撕掉;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便说“榆木脑袋不开窍”;学生违反了纪律,就说“朽木不可雕也”;班级搞活动,不让后进生参加等等。这些老师不自觉地把学生视为被动的受教育者,对学生缺乏民主、平等、友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关系。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造成对老师有过分的崇拜和依赖,他们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学习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缩影。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二,研究对象,方法与步骤:1, 研究对象:以本校16年级全体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2, 研究方法:(1)总体上,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边总结。(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倡导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研究并通过实践和研究改进方法,提高素质和能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改善。(3)个案研究法:在每门学科选择师生典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寻找规侓。(4)调查分析法:分别用于子课题研究的前期和后期,调查我校师生关系,调查手段是访谈,问卷,测试。3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实验阶段:(3)总结阶段:三、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潜能,问题然自己揭示,知识让自己探索,规律让自己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创造,学习领域让学生自己拓宽,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开掘。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弘扬学生的主动精神给学生以自由。2、创造性原则: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索和实验为主发扬创造精神,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自主发现真理,主动探索尝试发现,帮助学生形成创新的本领。3、启发性原则: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所谓启发式教学,其核心是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式教学的主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十分明确地表述了启发性原则的要点四、研究目标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调控,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和谐教育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得到健康全面和谐自主的发展,为重点中学全面实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为了实现这一总目标,我们又确立了三个操作性子目标和内容: 、实现学校管理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构建学校“以人为和、追求人和”的学校管理模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干群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和主人地位,调动他们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现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构建“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和谐模式”。使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论教,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 、实现班集体管理从“管理型”到“自治型”的转变,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和谐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种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创设一个友善、民主、平等、互相理解、互相进取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从学校管理上,学校领导如何来实施以人为本、和谐教育?总体要求是:学校管理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构建学校“以人为和、追求人和”的学校管理模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干群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和主人地位,调动他们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向全体教职员工提出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和工作目标,以其工作的目标来激励广大群众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欲。 2、在学校内部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使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消除彼此间的意义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 3、不断扩大办学的自主权,使学校组织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具有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功能。这一思想在管理实践中有以下二层意义: (1)、建设了一支优势互补、人尽其才的领导集体。学校领导班子集中本校范围内的优秀人物,并注意了其年龄、学科、才干、气质、地域以及性别结构,形成了优势互补,致力团结奋斗,力求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这个领导集体是学校团结战斗的核心,是教职工群众的表率,也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2)、把学生真正当成人来教育培养,自觉、积极地实施素质教育。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学习的工具。现代教育制度从工业生产借鉴的东西大多,学校和教师总是试图把教育设计成一个工艺流程,企图把学生加工成标准件,以致造成人性的压抑和教育的异化。认识到学生是人,才能把学生真正当成人来教育培养,自觉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学校把学生既看做教育管理对象,又看做服务对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教学、管理和各项活动中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心实意地依靠教职工来办学,把他们真正看做学校的主人,并把他们的成长、发展作为学校的成功要素之一,对他们信任、尊重,与他们同心同德,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其积极性。 1、“一尊重”。即尊重教师,尊重教师就是要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校的管理者,不应该是“救世主”而应该是服务员,管理就是服务。为此,学校建立和完善了目标激励机制,让教师自觉地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措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努力争做贡献。同时帮助教师依据目标学会自我调节,并资历目标实现者。 2、“二相信”。就是充分相信、信任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运用情感激励和和谐实行。领导一视同人,依赖和依靠教师;一事当先,出以公心,讲贡献,讲风格;讲究弹性领导。为此,学校实施榜样激励与和谐,注意发现培养和总结推广先进教师贩典型事迹与经验,开展各项教学比赛活动,在评比和竞赛中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建立公平、公开和公正的评价机制,从评价机制上协调和谐氛围,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进行心理辅导和调节,建立控制与对话机制,设立一周一次的校长与教师对话机制,建立教师俱乐部,完善领导与群众的谈心渠道。 3、“三依靠”。就是在出台学校具体措施上,要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平时要及时吸收教师对学校工作提出的批评和建议,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来完善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即使是在参与听课、评课、教研教改等活动中,也要以“服务员”的身份出现,与人为善,互相磋商,讲究方法,真正做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教师,使自己成为他们的贴心人。学校领导经常非经常性地“沉”下去,经常性地到教室、寝室、办公室、教师宿舍,了解教师的呼声和管理中的“热点”等等,采风“民间”、不耻下问、耳聪目明、见微知著。 (二)、从教学上,学校如何实施和谐教育?总体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构建“教学自主学习和谐模式”。使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论教,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优化教学自然就是和谐教育的中心环节。优化教学优化在哪里?就要优化在教师主体的教学与学生主体的学习和谐的统一上,这样才能形成双方主动的动力机制。 1、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来,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教师要善于创造学生的活动,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对象和活动目标,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达到目标的适当的活动方法和条件。教师要借助自己的指导、点拨,建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自主教育的主体。 2、在课堂中,教师要精讲精练,讲要讲到点子上,而不应只把已“嚼”好的知识灌给学生;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是典型的,能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精讲精练的结果应该是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留出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体味学习、消化知识、发展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和艺术化。 3、在教学指导中,要实施分层教学,让学习者在学习中感受成功。学习的成功感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源泉,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有差异的,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学习上的成功,可行的做法是实行分层教学。课堂上的提问要分层,有针对性,难题给优秀学生,一般性的题目给中间层,容易的题目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业、练习也应分分层次,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一些激发思考的题目;考试、测验不妨增加点附加题的量;讲评、分析时要针对学生水平、分层讲评。分层教学的实施,能保证学生有差异地、充分地发展,真正做到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具体如下: 1、优化教学过程,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环境 (1)、不断改善教学环境。 首先,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环境的集中反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是这一研究的核心。自我剖析、相互启发,90以上的人都完成了从教学的主宰者、包办者到辅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转换,教师的角色变了,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其次,注重培养学生质疑和争论的习惯,鼓励挑战。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自主思考,着力培养质疑和争论的习惯,摒弃强制性的统一,理解并宽容学生探索中的错误、荒诞;同时,提倡向教师、向课本、向权威挑战。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先进对教学过程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这一教学模式研究的三个阶段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较低向较高逐步增强的情况,分别使用了不同的主导性教学方法。第一阶段教师指导下的参与性自学,以情境教学法为主。通过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阶段教师指导下的自动性学习,以目标学习法为主。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学习目标后进行自学。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 第三阶段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学习,以问题教学法为主。即由学生自主确定某个有一定覆盖面的、关键性的问题作为学习的课题,再自学。教师则作解疑点拨; 当然,教无定法,法无定式。全体教师在具体操作中,都能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更新、整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加强学法指导,构建各谐学法指导模式。我们深入实际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方法状况,弄清学生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和管理。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系统论的角度,学习指导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的内容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它还包括学习目的性教育,学习心理指导,学习方法指导,还需重视学生个别指导。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校学法指导形成了以下模式。(1)课程式。即通过开设学习方法或学法指导课,向学生系统传授通用的学习方法。(2)、规程式。即把规定学习的程序、方法的材料(学习规程)印发给学生。(3)、渗透式。即在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同时讲解学习的一些方法的模式。 (4)、开通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渠道学校鼓励教师开发和制作优秀教学课件,每学期进行评比一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大赛,推出优秀课例和有一定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全校性运用多媒体教学竞赛。积极参与市教研室组织的第一、二阶段教学设计活动,开展每学期一次的校内教学设计比赛,将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之中,作为学校学科教研实践的主题。(5)、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在我们学校,没有差生的概念,教师非常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学校的口号是: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面向全体,大胆进行分层次教学。我们坚持做到:分层备课,把握学生层次;分层施教,注意个别辅导;分层练习,设计弹性作业;分层考核,鼓励异步达标。实施培优补差计划,对尖子学生和“差生”开小灶,实行分类辅导与个别教学。 (三)、从班集体管理上,和谐教育的总体要求是: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和谐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种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创设一个友善、民主、平等、互相理解、互相进取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具体如下: 1、加强了班集体建设,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2、建立各种有利于学生自治的班级制度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理论成果: 1、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调整和控制,在重点中学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和谐教育模式,是能够实现的。 2、在以人为本、和谐教育关系,教育氛围中,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及个性心理方面都能得到更为全面的良性发展,从而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 3、在全面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是能够大有作为的,在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得到全面提高与优化的同时,也更出色地完成了育的任务,真正体现了科研兴教。 4、在实践中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得到了更新,教育观念发生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到改革,从而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实践成果 1、学习特长生不断被发现、挖掘、优化,培养了一大批学科竞赛尖子 2、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个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促进教师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进步,逐步从经验型走向研究型,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中青年教师队伍。 5、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观念,构建了学校素质教育科学体系。 6、学校在全面育人、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动了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发展。六、研究效果在课题的带动下,通过一年多来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对我校师生关系的优化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课题结题时开展的教师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及家长意见反馈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并对学校的教学、德育等方面工作也产生了积极效应,这也正是本课题提出的初衷所在。七、研究反思: 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感到,诸如“知识经济时代的小学生新特点”、“教师如何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何培养小学女教师的双性气质”、“教师如何与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如何进一步加强师生课外活动交往”、“如何合理运用师生交往方式方法”等仍是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问题。结束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须要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教育者提出的最为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