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4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国教育史上首次纳入师范教育并实施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五四三学制”C.“壬寅学制” D.六三三学制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讲话中指出,教师要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其内容是( )。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做学生提升能力的引路人 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A B C D 3、儿童心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 )。A.不平衡性B.阶段性C.灵活性D.差异性4、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直接管理个人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5、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在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是( )。A、设置综合课程B、转变学生学习方式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选择性D、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6、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 A.学习焦虑 B.习得性无助 C.自我估价降低 D.认知功能障碍 7、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正确的步骤是( )。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两米左右的上风处倒置灭火器,握紧压把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啊,左手拿着喇叭筒,对准火源根部喷射A.B.C.D.8、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9、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 )。A.决策者 B.支持者 C.志愿者 D.学习者10、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11、编写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标准B.课程目标C.课程方案D.课程计划12、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管理的目标属于( )。A.常规管理目标B.非常规范管理目标C.日常管理目标D.生活管理目标13、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到很自豪,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14、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 )。A.知、情、意、行 B.导、学、习、行C.闻、行、忠、信 D.学、思、习、行15、下列哪个观点属于“遗传决定论”?( )A.威尔逊的“成熟势力说”B.洛克的“白板说”C.苟子的“性恶论”D.高尔顿的“优生学”16、小涛认为这次考试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自己运气好。依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A.稳定、外在、可控归因B.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C.不稳定、外在、可控归因D.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17、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18、苏联凯洛夫主编,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教育问题,总结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19、赵明能够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20、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各种变式,主要目的是为了(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D、突出概念本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影响个体人格发展的因素。2、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3、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某小学四(3)班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学生甲:“我妈妈常对我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去当清洁工”。学生乙:“我爸爸常教育我,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像我一样去打工。” 学生丙:“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理想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像电脑里设置的固定答案一样。问题:(1)你如何看待“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唯一理想的现象?(2)针对这一现象,应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小学新教师杨洋在谈教育感受时,有些无奈地说:“刚走上教育岗位时,我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一直对学生充满着爱心,希望用自己的爱来感化学生,带好班级,促使他们成长。但很快就发现,在管理班级时一定要严格要求,有时用简单命令的方式反而更加奏效,这使我对这一教育信念产生了困惑.”(1)谈谈你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理解。(2)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爱”与严格管理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美丽的小兴安岭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 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捧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给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问题:(1)请分析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2)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3)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2、C3、A4、B5、答案 D解析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目标包括: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故正确答案为D。6、B7、D8、A9、B10、C11、A12、A13、【解析】D。 题干中的自豪感,也是教师向学生传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思想性。14、D15、【答案】D。专家解析:高尔顿的“优生学”强调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一种典型的“遗传决定论”观点。16、B17、C18、D19、D20、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2、答案如下: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的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己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所以,从个人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人的身心发展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答案如下: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一:语言智力,二:逻辑-数学智力,三:视觉-空间智力,四:音乐智力,五:身体动觉智力,六:人际智力,七:自知智力。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新课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理想教育是小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材料中学生认为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这种唯一理想是片面的,是不科学的。造成这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认为体力劳动者要低于脑力劳动者,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必须考上大学才能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才能成为人上人;其次学校教育的影响,在传统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学校只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社会只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孩子有没有出息的标准尺度;最后家庭的教育方式,在社会和学校的双重压力下,家长不得不强迫孩子学习考上大学。这样片面的理想会对学生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首先繁重的课业要求超出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丧失;其次很多儿童无法对自己及时作出调整,并予以适当反应,导致自身情绪易产生剧烈变化,最终导致心理失调;最后儿童只成为了学习和升学的机器,不能全面健康的发展。(2)针对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了解分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全面的理想。教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理想的现状和成因。学生的理想总是通过对一些具体事情的向往或态度表现出来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各种态度和倾向,加以梳理,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第二,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促使学生朝着理想不断奋进。由于学生年龄、经历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因而对理想的认识也有差别,教师要从高处着眼,从现实基础入手,积极地促使学生朝着远大的理想而奋进。第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板起脸孔谈理想。教师在进行理想教育的时候,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理想。第四,以德启智,德智相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教师在曰常的教学工作中要把理想前途教育与各科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渗透积极向上,正确的理想教育。2、答案:(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爱学生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坚贞不渝、忠心耿耿的基础,也是教育方法、教育艺术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则是爱在教育中突出的表现。这种爱对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爱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热爱学生为教师的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 热爱学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 热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热爱学生有利于激励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