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的分类 姚明 田亮 刘翔 罗纳尔多 对上面图片 你将如何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 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方法 试想想 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会怎样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能够提高人们工作 学习的效率 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具体物质 物质所属类别 对右边的物质进行分类 交叉分类法 分类的方法 一 交叉分类法 原因 角色多重性 前提 交叉分类法 思考 在上例中我们主要利用什么标准来分类的 除了这个标准之外 你还可以用什么标准给物质分类 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 为什么你很快就能找到你需要的书呢 思考 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 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对石油加工后的产物进行分类 树状分类法 分类的方法 二 1 请回顾初中学过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酸 碱 盐 氧化物 2 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 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思考与交流 物质 纯净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单质 混合物 实践活动 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写在物质分类的下边 o2 cu he h2so4 ba oh 2 kno3 co2 mgo 空气 盐酸 稀有气体单质 cu o2 he h2so4 ba oh 2 kno3 co2 mgo 空气 盐酸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特点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树状分类图的分类原则 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 没有交叉的 小结 分类一般步骤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化学研究而言 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 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 则提供便利 实现高效 确定分类标准 小结 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 单一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特点 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分 特点 同层次中各类别间相互独立 练习 1 对若干物质分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能有多种标准b 一定只有一种标准c 可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d 可能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b 练习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硫酸b naohc naoh溶液d 天然气 b 3 下列物质既是钠盐 又是硫酸盐的是 a naohb na2so4c na2co3d k2co3 b 4 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练习 d 作业 1 请大家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分类na2so4钠盐nano3钾盐na2co3硝酸盐k2so4碳酸盐k2co3硫酸盐kcl盐酸盐nacl2 完成p25实践活动3 回忆 溶液 溶质 溶剂的概念是什么 举例说明 你还记得吗 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 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例 蔗糖溶液 盐水 分散系 分散系 把一种 或多种 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 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 其容纳分散质的作用 物质存在的状态有几种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 气 液 固 它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 空气 云 雾 烟 灰尘 泡沫 牛奶 酒精的水溶液 油漆 糖水 泡沫塑料 珍珠 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 合金 九种组合方式实例分析 请试着举出几种分散系的实例 并与周围的同学交流 所有的珍珠贝都有一类特殊的细胞 它们分布在外套膜 相当于珍珠贝的内衣 的外层 向外分泌一种特殊的物质 珍珠质 珍珠质被分泌出来之后 只是一层又一层地累加起来 形成贝壳的形状 是一片一片的 在偶然的时候 一些外界的杂物 比如砂粒 树棍等 会进入到贝的体内并对它的身体造成损伤 这时 珍珠质分泌细胞会增生 逐渐将杂物包围起来 以使它不会继续伤害身体 但是 这些细胞分泌珍珠质的本领并没有因为功能的改变而消失 它们继续分泌珍珠质 这些珍珠质便以杂物为中心 层层包裹 直到形成珍珠 珍珠的形成 分散系 溶液跟分散系有什么关系 怎样区别二者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分散系 溶液 1nm 浊液 100nm 胶体 1 100nm 科学探究 1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取一烧杯 加入20ml蒸馏水 加热至沸腾 然后向 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1 2ml 继续 待 后 停止加热 即制得fe oh 3胶体 煮沸 沸水 溶液呈红褐色 科学探究 2 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实验 分别用激光照射盛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 在 的方向观察现象 并完成下列表格 有光亮通路 无光亮通路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铁胶体 光束垂直 胶体 注意事项 1 要用蒸馏水制备胶体 2 应用饱和fecl3溶液 3 为加快反应采用了加热 为什么 要用蒸馏水 自来水中含氯离子 产生光路的原因是 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 而形成的 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可以作为区别胶体与溶液的一种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 科学探究 3 过滤完成下表 胶体透过滤纸 且没有得到滤渣 过滤后溶液还是红褐色 得到滤渣 过滤后溶液是透明的 实验证明 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于胶体的分散质的粒子 完成下表 100nm 1nm 1 100nm 不稳定不均一 稳定均一 介稳定均一 泥浆水 nacl溶液 能 不能 能 豆浆 牛奶墨水 血液 能 不能 不能 浊液 溶液 胶体三种分散系的区别 家庭小实验 利用丁达尔效应 采用半透膜 把10ml淀粉胶体和5mlnacl溶液混合成的液体 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 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 2min后 用两只试管各取烧杯中的液体5ml 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cl溶液 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 观察两支试管中有什么变化 胶体的性质 1 胶体的光学性质 丁达尔效应 2 胶体的运动学性质 布朗运动 3 胶体的电学性质 电泳现象 4 胶体的介稳性和凝聚现象 光的散射 按 布朗运动 1827年 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悬浮在水里 用显微镜观察 发现花粉的小颗粒在作不停的 无秩序的运动 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胶体较稳定的原因胶粒的运动 电泳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做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胶体粒子是带电 带正电荷 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 胶体稳定的原因胶体带电 吸附离子 同种离子 相互排斥 聚沉 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 由于加入的阳离子 或阴离子 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 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 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 这个过程叫做聚沉 胶体凝聚的方法 1 加热 2 加电解质溶液 3 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破坏胶粒结构 不可逆 同一种胶体吸附同种粒子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常见胶体烟 云 雾 有色玻璃 淀粉溶液 豆浆 蓝黑墨水 牛奶 血液 黄河水 大气中的飘尘 工厂废气中固体悬物 矿山开采的粉尘 纺织厂或食品厂弥漫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 纳米材料等 胶体的应用 1 静电除尘 2 土壤的保肥 3 石膏或卤水点豆腐 制造果冻和皮冻 4 明矾净水原理 5 江河入海处形成沙洲 6 使用蓝色墨水的钢笔抽黑色墨水容易堵塞 7 喝豆浆放糖不放盐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小结 1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的概念 2 制备胶体 3 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 布朗运动 电泳现象 介稳性和凝聚现象 4 胶体的应用 练习 1 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 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c 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d 粒子有没有带电荷 a 2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属于纳米级的是 a 溶液b 悬浊液c 胶体d 乳浊液 c 练习 3 纳米材料 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 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 所形成的物质 是溶液 是胶体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滤纸 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 b c d c 练习 4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向胶体中加入蔗糖溶液 产生聚沉现象b 一束可见光透过胶体时 产生丁达尔效应c 用渗析的方法 净化 胶体时 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分子通过d 胶体能够吸附阴离子和阳离子 故在电场的作用下 会产生电泳现象 a 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 并浸入溶剂中 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去 这样的操作叫做渗析 通过渗析可以达到净化 精制胶体的目的 练习 5 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 a 豆浆中加入石膏做豆腐b 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墨水 易出现堵塞c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会出现红褐色d 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 易形成三角洲 c 练习 6 fe oh 3胶体带正电荷的原因是 a 在电场作用下 fe oh 3胶粒向阴极定向移动b fe3 带正电荷c fe oh 3带负电荷 吸引阳离子d fe oh 3胶粒吸附了阳离子 d 7 在fe oh 3胶体中加入na2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