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化概说开卷填空题 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一个哲学范畴。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着眼点就在“天人合一”。 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 体用一源,既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也可以说是古代文化精神的产物。 严复从西学中寻得朴素的人本主义“民主”来对抗中国的“君主”集权,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的命题。 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 严复从西学中寻得朴素的人本主义“民主”来对抗中国的“君主”集权,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的命题。 “题画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量出现在宋元时期的文人画中。 “戊戌变法”之前,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其变法作理论上的准备。“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经。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 1901年,清政府废除了八股取士的老套,改试策论,注重实学治用。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现了昔日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禅,既指佛教一大宗派禅宗,又指这一宗派最主要的教义。 成玄英所谓的“玄”,很有点佛教“空”的意味,而他所谓的“众妙之门”,看上去也有点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的架式。 传统爱国思想中两方面的内容应该剔除:其一为忠君,其一为民族心态。 传统的艺术精神就是写意抒怀,作为这种追求的直接体现形式,就是对艺术境界即意境的追求。 从文化原型溯源,龙凤都是远古初民部落的图腾,龙主要是中原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凤则为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从先秦诸子学说中可以感到,他们虽然歧见叠出,各有所重,但他们都坚持 “道”一元论的思想。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看,如果说唐文化重在继往,那么,“宋型文化”则重在开来。代表东汉时期的“出世”哲学的,一为本土的道教,一为外来的佛教。 当儒学中心性成份被发掘出来并受到重视之时,也就意味着儒逸文化的出现和发达。当儒学中心性成份被发掘出来并受到重视之时,也就意味着儒逸文化的出现和发达。 到宋代时,孟子“内圣”之学性善之说,独重一时,于是对德的界定出现明显的倾向,只能体现天道自然的,才被称为德,德也就成了美德的代称。 到宋代时,孟子“内圣”之学性善之说,独重一时。 道光、咸丰时期兴起的经世实学,将治学的重点转移到研讨漕运、盐法、河工、农事等方面,学问的重心从慕古转向崇今。 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东汉时期的“出世”哲学呈现出勃勃生机,一为本土的道教,一为外来的佛教。古代中国人对阴柔的重视远胜过对于阳刚。 汉儒董仲舒糅合阴阳五行于儒学体系中,建立起“天人感应”的理论,从原始的“天人合一”理想演化出“天人相类”的怪胎。 鹤与松结合,成为长寿的象征。“松鹤延年”、“鹤发童颜”等,就是对高寿者的赞辞。晋代葛洪受玄学影响,对“玄”进行大幅度的深挖,并将之与“道”对接解释。 礼在先秦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作为宗教的阶段、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 两汉经学着眼于王道秩序的建构,而玄学则可以说是其反动,表现出“解构”的特性。龙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鲁迅是毫无争议的文学革命的巨匠,而新诗的创作可以四川才子郭沫若为代表。 陆九渊曾提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著名命题,削平了凡圣之间的差别,极大地张扬了主体的个性。明代王阳阳继承陆象山“心学”的法宝,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 明代以来,人文的潜流不断壮大,思想家顾炎武将“国家”与“天下”区别开来,以前者为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以后者为万民共有之天下。 明代朱载堉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十二平均律,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南宋文化中心的南移包括:学术中心的南移、政治人物的南人化、政治中心的南移。秦汉时期对外文化非常发达,除张骞、甘罗出使外,另一重要事件是徐福率众出海东渡。清官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最重要的就是正直。 如果说“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特征的话,那么,乐则可以说是使这一根本特征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工具。 如果说洋务运动是官商知识阶层对西学侵入的应对的话,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则是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了。 宋代以后,儒学发展的重点向“内圣”方向转变,心性的修养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肯定。宋学开山祖是周敦颐和邵雍。 所谓宋学,又称理学、道学、新儒学。唐诗熔汉魏的风骨和齐梁的声律于一炉。 体现天道自然的德,称善德、美德,如尧舜周孔之德;反之,与天道相悖离的德,称凶德、恶德,如桀纣之德。 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创造性地在中央设立了理藩院这一专门机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其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 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先秦诸子学说虽歧见叠出,各有所重,但他们都坚持“道”一元论的思想。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中国画的另一特色,就是散点构图。 殷商时期,巫史承担着神人交通的重任,在宗教、政治生活中处于崇高的地位。 殷商时期,整个社会还处于神的威力之下,巫史承担着神人交通的重任,在宗教、政治生活中处于崇高的地位。 与其它宗教终归于“无”不同,道教是重“有”的宗教,一切都归于“有”。与儒家大异其趣,墨家从“兼爱”出发,以“利”规范行为。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元朝统治者在汉化的过程中,不仅接受中原文化以及江南文化,而且,还广泛地接受了包括西域文化在内的大量外来文化。 元杂剧是在院本、诸宫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剧形式。 在反对宋学空疏的过程中,清儒对汉学青眼有加,于是导致了朴学的发达。在审美追求上,魏晋人追求的是“气韵生动”,而不是合乎古范。 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这主要体现在易传和吕氏春秋两书中。中国传统的“贵义轻利”观念,在明代后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礼拜金钱之风十分强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主张物我之间亲密无间,认识自我,也就等于认识“物自体”,我之属性本身就是“物自体”属性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天人合一,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也就是中西文化不断地“和”的过程。中国人办报始于林则徐组织人员编译的澳门新闻纸。 中唐的儒学复兴,或以古文运动的形态表现出来,或在“以诗为文”的形式下出现。诸子之学,显学主要有儒学和墨学两家。 著名学者苏秉琦曾将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著名学者苏秉琦曾将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势,唐宋以前,可是说是士大夫文学占主导的时期,而明清以后,则是市民文学唱主角的时代。选择题 “恕”的本义是指(B)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工开物的作者是(A)A宋应星 天演论的翻译者是(B)B严复 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C)C史记从本源上讲,炼丹是(C)的思想 C神仙家 从整个时代精神来讲,魏晋时代可以称之为(A)的时代。A“人性的自觉”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明清时代属于(D)D蜕变时代道教的出现是在(D) D两汉之际 第一个对原始儒教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C)C董仲舒 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态度应该是(B)B站到世界文化的高度审视中西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如史学、文学、诸子学、小学、佛学等有很深造诣,又对西学有着全面了解的近代第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是(D) D章太炎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 D两汉之际 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的表现有多种,下面哪一项不是表现之一?(A)A铁器的出现关于八卦的起源,比较合理的说法是:(B)B蓍草排列变化 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B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何时起隐士几乎全为儒士(B) B宋元之后 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D)D宋元话本 明代文化呈现出与前代迥异的色彩,其主要原因是(C)C经济基础的巨大变化明代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西学,主张吸取优点、摒弃伪妄的人是(B)B方以智乾隆编纂四库全书的重要目的是(B)B修书以遏邪说,借以禁毁不利其统治的书 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D)D乐教是至神至妙的统治术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唐朝,这个字就是(C)C诗 十九世纪西方兴起的印象派诗歌、象征派绘画,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受了中国(C)的艺术精神影响而出现的艺术流派。C意境 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B)B礼 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的人是(B)B林逋宋学集大成的代表人物是(A)A朱熹 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D)D科举制的实施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C)C张之洞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A唱 外国商办报刊中最有影响的一份是(D) D申报 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D) D伦理的法制化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D) D闭关锁国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C个体人格 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 B老子魏晋艺术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B) B气韵生动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A春秋左氏传 我国历史上有过几次文化南移集中的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B唐代“安史之乱”后 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A)A敬是内心修养,恭是外在表现西汉、唐朝的中外文化汇萃之地都是(D) D长安 侠文化就其思想渊源而言,跟(C)思想至为密切。C墨家 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C儒家学说对道的理解更注重天的意志下面哪位不属于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A)A胡适 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B) B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D)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D法、术、势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A)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A梁漱溟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C)C民主与科学玄学的主要倾向和特征是(C)C遗貌取神 以人性的社会化作为最高理想人格来追求,主张将个性消融于群体之中的学派是(B) B儒家以下元杂剧属于公案戏的是(D) D窦娥冤 隐逸文化以(D)作为最终追求目标? D主体的个性自由 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 B更重意趣与心境在“忠”、“信”、“诚”三者中,“诚”表现出(B)B更多主观色彩在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中,“性”主要是指(C)C天性 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正确的是(B)B清官文化中包含有突破封建法律的因子 在封建时代,“孝”的最重要内容是(B) B传宗接代 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C)C身在市朝混世葆真 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下面哪一项不是其原因?(D)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中国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A秦朝 中国艺术追求意境,从根本上讲,意境是指(D)D经主体之意改造的现实 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是指(B) B魏晋南北朝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D)D魏源最能体现魏晋人审美情趣的当数(C)C王羲之的书法 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C)C陈独秀的新青年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诸子百家有哪些主要学派?简述其代表人物与主要学说。 答:先秦诸子中,“显学”主要是儒家和墨家,其次是道家、法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儒家学说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礼”为行为规范,“义”为价值标准,“智”为认知手段,其学术导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指归,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的特点。 墨家身体力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尚贤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对后世影响巨大。 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2、试从文化学角度分析秦汉时期文化大一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是学术原因。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这主要体现在战国后期出现的易传和吕氏春秋作品中。 二是政治原因。秦王朝统一六国,为文化的一统准备了政治上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秦王朝以法家思想为统治之术,实施了一系列统一文化的措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等,以制度文化的形式被确定下来,而这样的制度文化,又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趋于统一。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首先,理学重新构筑起“礼”的封建秩序。在礼治秩序的长期浸染下,中国国民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主奴根性。个体非得牺牲自我(“灭人欲”)以适应礼法的要求(“存天理”)。 其次,理学家以个人的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学问的根本,促成了儒学朝“内圣”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而专心内求的学术方法,又往往造成空疏的学风。外轻经济之事,空谈而鲜实用,一遇危难,即束手无策,给民族心理投下阴影。 第三,理学家们强调的道德自觉,给我们的民族带了积极的因子。以“内圣”为根本的立身原则,实际上也就是强调了儒生们在道德规范下的主体意识。而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命题,导致了中国知识阶层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庄严的历史使命感,并将个体人格的完成,融入到大众群体人格的共同完成之中。理学家们强调的“浩然正气”也为熔铸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在以“天理”为根本的理学本体论中,妇女丧失了一切权力,变为男性的附庸和奴隶。一系列的封建礼教枷锁,至今仍给中国妇女的文化心理留下阴影。 2、为什么说四库全书是空前的文化建设又是空前的文化浩劫? 答:四库全书是空前的文化建设,首先是其规模宏大。整部四库全书共著录三千四百七十部,共七万九千一十八卷。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如此一部巨书,无异于是在文化上修建了一道“万里长城”。其次,四库全书是由政府出面修订的,因此,其校订缮写之精良与清晰,不是一般刻本所能做到的。 四库全书也是空前的文化浩劫。首先,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本来就带有禁毁书籍的目的,因此在修纂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其目的,对一批书籍进行了大量挖改。其次,出于维护其统治的考虑,清政府在修纂四库全书时,把不利于其统治以及有民族反抗意识和思想的书籍大量销毁,共近3000种,书籍总数在10万部以上。如此数量庞大且极富思想性的图书被禁毁,对我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1、龙的形象有何意义? 龙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2、西周时期神本文化转向人本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p.4) 一从当时青铜器的制式和纹样看出。二.从卜筮(shi)之法。三.社会风尚。四.从周代的宗法制度。3、春秋时期士的崛起的原因是什么?(p.6-7) 春秋战国时期,脑体分工,礼崩乐坏。“德”为“霸”所替,国君侯王招贤纳才,士出现。与统治者不同:博大胸怀;与被统治者不同:责任感、道德修养。 4、诸子百家有哪些主要学派与代表人物?其主要主张是什么?(p.11-13) 诸子百家:显学(显学和隐学。显学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相反,隐学则是离现实较远,不那么为世人瞩目的学问。) 儒家孔子:现实伦理,仁:思想核心,礼为行为规范,义为价值标准,智为认知手段” 法家 商鞅、申不害、韩非子、李斯:历史进化,关怀现实结构。社会规范及行为准则:法、术、势 。墨家墨子:身体力行,天志观平等观,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尚贤,侠文化道家老子:无为,远世葆真,辩证观,隐逸文化 5、“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是什么?(p.12) “和而不同”:1)学术渊源都是“六经”2)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3)共同的指归“道”6、秦汉时期文化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p.71-72)原因有 学术:各家学说融合之势以6经为源(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藉,曰: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易经为首)。政治:秦统一,中央集权,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地同域。文化:秦以法为一统。 7、魏晋玄学有何特点?(p.90-91) 晋代葛洪受玄学影响,对“玄”进行大幅度的深挖,并将之与“道”对接解释。 成玄英(唐代道士)所谓的“玄”,很有点佛教“空”的意味,而他所谓的“众妙之门”,看上去也有点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的架式。 8、为什么说魏晋时期是人性的自觉时代?(p.81) 士文化变政治关怀为人生关怀,体现出重个性审美的人生价值追求,9、唐代科举制有哪些特点?(130-131)开放性和透明性:不用糊名制,重平时名声。 10、唐代开放的文化气象具体如何表现?(p.133-134) 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兼收并蓄的开放气象。吸取胡及域外文化,形成唐代中华文化圈,“遣唐使”。官、兵、田等制度文化延续中华传统,价值观、伦理观受域外文化影响。 11、唐代儒学复兴的曲折性、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41-142) 李唐三教并行,不利儒学复兴,科举以儒学为规范,有利。中唐以杜甫、韩、柳为代表,复兴迅速,古文载“道”明“志”,儒学抬头。唐末儒学未能与佛学在学理上分离,复兴势弱,佛教大盛。12、简述宋代理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p.143-4) 又称“道学”,“新儒学”,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故称“理学”。 三个时期:1)周敦颐以六经为本,合阴阳五行之说制“太极图”,以“诚”为最高伦理境界;邵雍构建包括自然和人类历史的世界图式;2)张载认为万物与我同体,打通“外王”、“内圣”之通道,二程将“天理”淬炼成为脱离物质载体的纯理念;3)朱熹:“天理”表现为气,气又派生万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 13、理学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p.145-6) 1)重新构建起“礼”的封建秩序;2)促成儒学朝“内圣”方向发展;3)强调道德自觉。负面:封建礼教14、简述古代中国文化三次集中南移的过程。(p.149-150)1)南北朝时期的永嘉之乱;2)唐代安史之乱;3)1126 靖康之乱15、宋型文化有哪些特点?(p.152-3,154-5) 士人文化趋于柔美典雅,世俗文化全面开花,异彩纷呈。重在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各种汽车安全测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儿科急救处理流程技能检测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与美国的协议书
- 智慧安防社区视频监控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坚果田园摄影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应用商店用户活跃度提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工程招标代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小龙虾无公害养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微型景观定制坊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特斯拉国外安全测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卷
- 基底细胞癌护理查房
- 2025保密观知识竞赛题库(试题附答案25个)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煤矿监管培训方案
- 企业反腐倡廉培训课件
- 湿疮湿疹中医护理查房
- 2025年6月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全文+修订宣贯解读课件(原创内容丰富且全)
- DB31/T 1377.4-2022实验鸡和鸭第4部分:设施及环境
- 2025邮储银行面试题目及答案
- 他人借车免责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