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饱满的激情。3、学习本文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4、反复朗读课文,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教学重点:1、如何精选典型事例。2、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教学难点: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饱满的激情。课前预习:1、查找臧克家、闻一多的相关资料。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前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课时安排:两课时。整体实施: 第一课时一、巧妙导入请同学们看屏幕,他是谁?(臧克家)2004年2月5日,我国文坛再失巨擘,99岁的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与世长辞,一轮明月、万家灯火伴他西行臧克家(1905-2004),他是对我国新诗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成果之丰,影响之大,被人为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如今,这句诗已经成为送给诗人自己最好的挽歌。朱自清曾说:“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茅盾曾说: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他的,更是我们的尊师,学习这位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伟大的闻一多先生。1、简介闻一多 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查阅的材料。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新诗集鸿祝(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谈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4、所以这篇文章展现给我们的诗:大师笔下的大师,巨人心中的巨人。臧克家和闻一多:知遇相惜,亦师亦友。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教师邀请一位学生同读课文,一人一段,其他学生思考:1、疏通字词,把生字词划下来。2、理清思路围绕题目,在臧克家的笔下,闻一多先生有哪两个身份?以此文章氛分为几个部分?(本单元注重培养孩子理清文章写作思路)(1学者2革命家3对闻一多先生的高度评价)从标题看,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提示学生回答。)是啊,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下面,让我们再次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品质。(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 简析: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2)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简析: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3、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几件事?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衔接的? 明确: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学者”的方面,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写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情况;第二部分“作为民主战士(革命家)的方面,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4、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三、学者身份1、那么闻一多先生在学者方面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你从课文当中找到相关语句板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2、他作为学者侧重写“做”,那他都做出了哪些成就?3、从这个部分,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学者?(1)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把“衰微的民族”比作病人,把自己比作医生,文化药方是什么?(从民族文化史中找寻到能唤醒国人、激励国人的精神)(2)怎么做的?关注几组词: 忘记了贪得 一个又一个大的密密麻麻的小楷两个“又”用一句话概括闻先生作为学者给你留下的印象。作为正值青春年少求学是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可按照下面句式进行回答解析: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的人。我应该解析: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我们应该学习他努力学习他为国为民努力学习的精神。(意思对即可)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解析: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废寝忘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治学严谨、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四、革命家身份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那么闻一多先生在革命家方面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你从课文当中找到相关语句 板书:言行一致2、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后半部分是仅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吗?解析:不仅是写再“说”。而是把 “说”和“做”糅合起来写。正如课文所写: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3、作者选取哪几件事表现闻一多作为革命家这一方面的特点?搞政治传单(2)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大骂特务 (3)参加游行示威4、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革命家? 品读第15段时,介绍当时危机形势,播放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演讲视频 正如闻一多先生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他倒在了血泊里但也正如他的学生臧克家所写的有的人那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5、文中哪些内容分别说明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解析: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以及在追悼会上演讲等内容说明他是“口的巨人”;“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等内容说明他是“行的高标”。 6、 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解析: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他是以他的说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时候,他不仅说,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这样做,这可以从课文第17、18小节所传达的内容看出。五、拓展延伸从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像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文人,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请说出一两句表达他们理想追求的诗,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迹。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陶渊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闻一多先生去世之后,许多文人、学者、革命家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请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体会人们对这位伟大的诗人的深刻缅怀。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周恩来:“鲁迅和闻一多,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挽闻一多先生:“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一多画像:一诗一文一烟斗,一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六、小写作 今天,闻一多先生离开我们已经69年,清明节刚过让我们拿起笔缅怀他,为闻一多先生写墓志铭。(展示示例)六、小结 最后让我们一起齐读文章最后两段结束本课。分析、理解难懂的句子。1.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选用“钻探”的原因是什么? 简析: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2.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想要表达作者对闻一多怎样的感情?&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3.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怎样理解?简析:“诗兴不作”是文言文的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化药方。”是什么意思?简析:“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中的“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是什么意思?简析:“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解析:课文中对闻一多先生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拓展延伸:(1)自读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并说说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选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教师小结:由此,我们知道语言的美并不一定是华丽的词藻,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抒发,都会赢得读者的亲睐,就像本篇课文一样,文字并不华美,但是恰如其分的展示出闻一多先生的雷厉风行的品格,以及作者的深厚感情,这样就体现了美,做人也一样,平凡但不平庸,就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分析本文运用了哪些写法上的特点?(简略回答)1、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2、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3、富于感情。具体: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4、 富于音乐美。(1) 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一反既往”等。(2) 使用对句的形式。如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5、 夹叙夹议的写法。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学者 革命家 唐诗杂论 做了再说 写政治传单 说了就做 楚辞校补 做了不说 群众大会演讲 言行一致古典新义 参加游行示威 精于剪裁、语言含蓄凝练 写法特点 富于感情、富于音乐美、夹叙夹议五、巩固拓展1、读七子之歌及相关连接,完成下面问题。 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 东海和匈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相关连接这篇组诗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自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尽管台湾当局为两岸关系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但两岸人民往来与日俱增,多领域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从缓和、解冻到对话、交流,两岸关系20年来的发展证明,只有和平统一,振兴中华,才符合两岸共同的和各自的利益,才能实现海内外华夏子孙期盼祖国统一的渴望。 1)、七子指什么?2)、对台海关系你想说点什么?五、拓展延伸 阅读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枝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的鼓掌)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前列腺增生围术期护理
- 骨科手术的一般术后护理
-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家庭医生分级政策解读
- 非煤矿山机电安全培训
-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袍江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北京六十六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化疗中药应用指南解读
- 2026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英语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4月山东省莒县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GB 23466-2025听力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 人教PEP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Places we live in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课时)
- 华为信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重庆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变更管理实施指南(试行)解读2025.7.25
- 煤改电工程施工质量监控方案和措施
- 布病的护理教学课件
- (2025年标准)预售小麦协议书
- 2025年院感测试题及答案
- 公司培训防诈骗知识宣传课件
- 2025年全国《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