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文言文期末复习测验(一)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武陵人捕鱼为( )业 缘( )溪行芳草鲜美( ) 落英( )缤纷( ) 渔人甚异( )之 欲穷( ) 仿佛( )若有光 便舍( )船, 豁然( )开朗 欣然( )规( )往屋舍俨然( ) 并( )怡然( )自乐 有良田美池桑竹属( ) 悉( )如外人 阡陌( )交通( ) 具( )答之黄发垂髫( ) 咸( )来问讯乃( )大惊 皆( )叹惋( )才( )通人 便要( )还家 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 遂( )与外人间隔乃( )不知有汉 无论( )魏晋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不足( )为外人道( )也 便扶( )向( )路 处处志( )之 及( )郡下 诣( )太守 寻向所志( ) 遂( )迷,不复得路。未果( ), 寻( )病终 后遂无问津( )者 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此人 为具言所闻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阡陌交通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魏晋 D、设酒杀鸡作食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是( ) A 便舍船 B 寻向所志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屋舍俨然 寻病终 武陵人捕鱼为业 D 缘溪行 E 便扶向路 F 寻向所志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处处志之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便要还家 要言不烦 B、咸来问讯 咸淡适宜 C、寻向所志 志存高远 D、无问津者 指点迷津5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缘溪行 无缘无故 B、落英缤纷 英雄豪杰 C、复前行 死灰复燃 D、欲穷其林 一穷二白6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 交通工具 B、屋舍俨然 俨然成了绿洲 C、鸡犬相闻 闻风而动 D、具答之 别具一格7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寻向所志 寻病终 B、便舍船 退避三舍 C、才通人 精通业务 D、不足外人道也 微不足道三、翻译下列句子(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译文: (2) 林尽水源。译文: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译文: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 (11)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译文: (12)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四、简答题1依据课文第一、二段的描述,准确说出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2结合第一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渔人为何“甚异之”? 3阅读课文第一、二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原因有哪些? 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5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 6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 在“问今是何世” 之后,并为具体写出渔人的答话,请你根据文中相关的内容 ,说说当时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8桃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9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10文中没有具体写渔人说的话,只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带过,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1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请你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渔人跟太守所讲的话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二)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文学家,诗人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有仙则名( ) 斯( )是陋室,惟( )吾德馨( ) 苔痕上( )阶绿 谈笑有鸿儒( )( )( ) 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 )素琴 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 )形( ) 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名列前茅 B、惟吾德馨 满院馨香 C、有龙则灵 心灵手巧 D、无案牍之劳形 形影不离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不可名状 B、谈笑有鸿儒 鸿篇巨制 C、可以调素琴 风调雨顺 D、无案牍之劳形 劳苦功高三、翻译下列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孔子云:何陋之有? 四、简答题1陋室铭这篇文章,作者从 、 、 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 。2陋室铭中“ ”描写了陋室幽雅的自然环境;与陋室主人交往的是 “ ”。为突出主旨而引用的一句话是“ ”。3陋室铭中作者为什么说“陋室”不“陋”?这样说是否前后矛盾?答: 4.作者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还要提到著名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呢?答: (三)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哲学家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 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并翻译画横线的句子。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李唐来 不自量力 B、中通外直 通宵达旦 C、香远益清 良师益友 D、宜乎众矣 事不宜迟3文章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 批评了 的世风,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4说说爱莲说第一段中两个“独”字的作用。答: 5 爱莲说中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是不是有喧宾夺主之嫌?答: 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7.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8选文第1节从 、 、 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四)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北宋文学家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末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 一念之差 B、寻张怀民 寻根问底 C、月色入户 门当户对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耳熟能详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月光,全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记事,交待了 ;第二层写景,描写了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 3“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改为“访”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答: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 5此文是苏轼在在遭遇“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后写的。请你仔细品读文章,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答: 6 用自己的话概括“夜游”的具体内容。 7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闲人”的含义。 初二文言文期末复习测验(答案版)(一)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武陵人捕鱼为( )业 缘( )溪行芳草鲜美( ) 落英( )缤纷( ) 渔人甚异( )之 欲穷( ) 仿佛( )若有光 便舍( )船, 豁然( )开朗 欣然( )规( )往屋舍俨然( ) 并( )怡然( )自乐 有良田美池桑竹属( ) 悉( )如外人 阡陌( )交通( ) 具( )答之黄发垂髫( ) 咸( )来问讯乃( )大惊 皆( )叹惋( )才( )通人 便要( )还家 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 遂( )与外人间隔乃( )不知有汉 无论( )魏晋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不足( )为外人道( )也 便扶( )向( )路 处处志( )之 及( )郡下 诣( )太守 寻向所志( ) 遂( )迷,不复得路。未果( ), 寻( )病终 后遂无问津( )者 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 C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此人 为具言所闻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D )A、阡陌交通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魏晋 D、设酒杀鸡作食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是( D E ) A 便舍船 B 寻向所志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屋舍俨然 寻病终 武陵人捕鱼为业 D 缘溪行 E 便扶向路 F 寻向所志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处处志之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便要还家 要言不烦 B、咸来问讯 咸淡适宜 C、寻向所志 志存高远 D、无问津者 指点迷津5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缘溪行 无缘无故 B、落英缤纷 英雄豪杰 C、复前行 死灰复燃 D、欲穷其林 一穷二白6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阡陌交通 交通工具 B、屋舍俨然 俨然成了绿洲 C、鸡犬相闻 闻风而动 D、具答之 别具一格7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寻向所志 寻病终 B、便舍船 退避三舍 C、才通人 精通业务 D、不足外人道也 微不足道三、翻译下列句子(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译文: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2) 林尽水源。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译文:(村人)就邀请渔人回家,摆酒杀鸡做饭来招待他。(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这渔人一一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村中人)都感叹惋惜。(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这村中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人说呀。”(11)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译文:(渔人)便沿着旧路回去,到处作标记。(12)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四、简答题1依据课文第一、二段的描述,准确说出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武陵一条两岸是桃花林的小溪的水源处。2结合第一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渔人为何“甚异之”? 因为在溪水两岸数百步都是桃林,中间没有别的树,而且花草遍地,异常美丽。3阅读课文第一、二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原因有哪些? 因为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纯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们生活幸福。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桃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5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答:表明桃源中的人们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祥和。 6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显示桃源与世隔绝久远7 在“问今是何世” 之后,并未具体写出渔人的答话,请你根据文中相关的内容 ,说说当时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外面经历几个朝代了,百姓生活痛苦,战争不断。8桃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为桃源外世事变迁、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痛苦生活而叹惋。9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答:寄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的参加劳动,老人和小孩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及其融洽而友好的理想社会。10文中没有具体写渔人说的话,只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带过,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答:根据文章中心确定材料的详略。(或这显示了作者行文的简洁凝炼。)1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请你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渔人跟太守所讲的话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自己如何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做客、离开桃花源并作标记、希望太守派人同去找寻桃花源。(二)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文学家,诗人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有仙则名( ) 斯( )是陋室,惟( )吾德馨( ) 苔痕上( )阶绿 谈笑有鸿儒( )( )( ) 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 )素琴 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 )形( ) 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有仙则名 名列前茅 B、惟吾德馨 满院馨香 C、有龙则灵 心灵手巧 D、无案牍之劳形 形影不离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有仙则名 不可名状 B、谈笑有鸿儒 鸿篇巨制 C、可以调素琴 风调雨顺 D、无案牍之劳形 劳苦功高三、翻译下列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孔子云:何陋之有? 四、简答题1陋室铭这篇文章,作者从 居室环境幽雅、 交往人物高雅、 生活情趣高雅 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2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描写了陋室幽雅的自然环境;与陋室主人交往的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为突出主旨而引用的一句话是“何陋之有?”。3陋室铭中作者为什么说“陋室”不“陋”?这样说是否前后矛盾?答:房子虽然简陋,但只要“我”德行高尚,虽身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所以,这样说并不矛盾。4.作者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还要提到著名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呢?答:目的在以古代名贤自况,暗示“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三)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哲学家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的 值得 多 从 多 (我惟独喜爱莲花沾染(污秽) 洗涤 清水 美丽而不端庄 长枝蔓 长枝节 更加 立 可以 亲近而不庄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淤泥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长枝蔓,不生枝节,香气远播,更显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的清芬。)(只可以从远处观赏 ,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应该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对于牡丹的爱,那应当是有很多的人了!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并翻译画横线的句子。答案略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自李唐来 不自量力 B、中通外直 通宵达旦 C、香远益清 良师益友 D、宜乎众矣 事不宜迟3文章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 君子的坚贞气节,批评了 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表现了作者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4说说爱莲说第一段中两个“独”字的作用。答:既表现出作者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又表明了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5 爱莲说中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是不是有喧宾夺主之嫌?答:作者三次写到菊、牡丹主要是用来衬托莲,以突出莲的高洁端庄,也写出了作者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的鄙弃和厌恶。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热爱莲花的思想感情,希望更多人同自己一样爱莲,以莲的品格自律。7.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的鄙弃和厌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8选文第1节从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品格气质 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四)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北宋文学家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门 考虑 于是 睡觉 一起寻张怀民。怀民亦末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怀民也未睡觉,便和他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念无与为乐者 一念之差 B、寻张怀民 寻根问底 C、月色入户 门当户对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耳熟能详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月光,全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记事,交待了赏月散步的时间、起因;第二层写景,描写了月下庭中景色;第三层,抒情,抒发了作者既欣喜悠闲,又落寞失意的心情。3“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改为“访”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答: 不好。因为一个“寻”字,写出了作者此时的迫切渴望与张怀民共赏为乐的心情。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 皎洁、清澈5此文是苏轼在在遭遇“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后写的。请你仔细品读文章,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答: 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微妙而复杂的感情。6 用自己的话概括“夜游”的具体内容。 作者与张怀民一起在承天寺内散步、赏月。7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闲人”的含义。 一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是包含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第一单元字词复习一、正确认读和书写下列字词。1、鄂() 豫(y) 绥靖(su jng) 阻遏() 锐不可当(dng) 高屋建瓴(lng)2、尖利 能耐 悠闲 寒噤(jn) 阴惨 仄歪(z) 央告 疟子(yo) 提防(d) 转弯抹角(m) 月明风清 张皇失措(hung) 3、拂晓(f) 瓦砾(l) 地窖(jio) 鞠躬 颤巍巍 名副其实(f)4、赃物 箱箧(qi) 制裁 荡然无存5肃穆 荒谬(mi) 健忘 蜿蜒(wn yn)21、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yn) 阡陌交通(qin m) 黄发垂髫(tio) 怡然自乐(y) 世外桃源22、惟吾德馨(xn) 苔痕(ti) 鸿儒 案牍(d)蕃(fn) 淤泥(y) 濯清涟(zhu) 亵玩(xi) 陶后鲜有闻(xin)25、决眦(z) 簪(zn) 逾墙(y) 戍(sh) 老妪(y) 幽咽(y)二、给下列几组多音字注音提防(d) 记载(zi) 锐不可当(dng)提起(t) 载歌载舞(zi) 当真(dng)要塞(si) 呜咽(y)堵塞(s) 咽喉(yn)瓶塞(si) 吞咽(yn)三、解释下列词语1不含:2锐不可当:3业已:4编算:5寒噤:6蹿:7:仄歪:8张皇失措:9挂花:10荒谬: (四) 三峡 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文章选自水经注疏,作者 郦道元 ,是 北魏地理学家。2下列各做加点的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 A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 B 虽乘奔御风 (即使)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即使)C 绝巘多生怪柏 ( 极 ) 神情与苏黄不属(相似)沿溯阻绝 (隔绝) D 属引凄异 (连接) E 或王命急宣(有时)哀转久绝 (停止、消失) 桑竹之属 ( 类 ) 或凭或立 (有的) 3翻译句子。(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两岸连山,略无阙处(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第二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三峡夏天的水,抓住了它水湍流急的特点来写,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借船行之快来突出这一特点。5三峡工程蓄水之时,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水,我们不由得想起郦道元三峡中下水湍急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些语句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境相同。6作者写三峡春冬景色时,采用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的表现手法。其中描写静景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动静的句子是悬泉瀑布,飞漱其间。7阅读选文第1段,写出了三峡山势绵延,险峻的特点。8第2段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答:不矛盾。前句概括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发。但在“王命急宣”时,船只一旦起航,就会“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急。9文中最能突出三峡秋天树林和山涧寂静的语句是:空谷传响。10文章结尾引用渔人的歌谣,有什么作用?答: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11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这样安排合理吗?答:文章重在写水,而夏水最盛,长江三峡段的迅疾凶险的特征体现得特别突出,而春冬之水都有“清荣峻茂”的特点,所以合为一体进行描绘12请分别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三峡“夏”“春冬”“秋”季的景物特色。 夏奔放(险)春冬清幽(秀)秋凄凉(静)(五)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末复有能与其奇者。1这篇短文的内容可用文中的一个短语来概括: 山川之美 。是陶弘景写给谢征的一封回信。2为了表现山川之美,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答:写了高峰、清流、石壁、树木、晓雾、夕阳、猿鸟、鱼群等景物;采用了仰视,俯视,平看的顺序。3在文中找出描写动景的句子。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选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自康乐以来,末复有能与其奇者。”抒发了作者为能够与古人志趣相投,从山水中发现无尽乐趣而欣喜、自豪的情趣。 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并翻译画横线的句子。(答案略) 6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A.末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选贤与能(推举) 念无与为乐者(和) B.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望) 夕日欲颓(将要) 欲穷其林 (想要) C.猿鸟乱鸣(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战乱)(五)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考虑 于是寻张怀民。怀民亦末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怀民也未睡觉,便和他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1本文选自东坡志林,作者 苏轼 ,是 北宋 (朝代) 文学家。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月光,全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记事,交待了赏月散步的时间、起因;第二层写景,描写了月下庭中景色;第三层,抒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种叉车租赁协议书:技术支持与违约责任约定
- 2025年度网络文学IP改编权授权与合作分成专项协议
- 2025年新型能源汽车租赁服务纠纷规避与应对策略协议
- 2025年新能源发电项目设备采购及安装合同
- 2025年生态草场租赁及全方位养护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特色餐厅大堂经理餐饮运营管理与团队建设合同
- 2025年郑州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离婚协议中知识产权评估与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跨境电商电子商务仓储物流全链路服务合同
- 2025年餐饮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研发与应用协议
- 船舶拖带协议书
- 2025年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试题及答案
- 风电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清单
- 儿童血压测量课件
- 医疗AI算法揭秘如何构建高效的疾病预测模型
- 电商外包客服合同协议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护理查房
-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知识培训
- 企业研究院管理制度
- 工业管道安全评估方法-全面剖析
- 施工现场排水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