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预习案答案卷.doc_第1页
《包身工》预习案答案卷.doc_第2页
《包身工》预习案答案卷.doc_第3页
《包身工》预习案答案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主编教师:刘玉娇 审核教师:王亦之 时间:2012- 11- 6包身工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特征,培养阅读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2、学习课文在复杂记叙的过程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既以问题为中心,又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线索来组织材料的写法。3、了解包身工的苦难生活,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本质,体会作者对包身工无限同情,对包身工制度无比愤慨的情感,培养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学习重点】认识包身工制度存在的社会根源,进而结合相关资料思索当代“包身工”现象存在的原因。【学习难点】 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交流课前准备:请同学们上网搜索“现代包身工”现象资料【自主学习指导】(一) 作者介绍(参考长江作业P51)(二) 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来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以铁一般的事实,生动地记载了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地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三)关于“包身工”:包身工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多是女孩子由承办人送到工厂做工,无人身自由,所得工资全部归承办人所有,在这种形式下做工的人也称包身工。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时间),在上海东洋纱厂里(地点),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质)。因为这些女工在进厂时已经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权,所以被称为“包身工”。 标题中的“包身”二字,突出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对中国女童工的残酷剥削的罪行,控诉了他们的野蛮残暴的统治手段,以激起人们的义愤和同情,这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四)关于报告文学:1、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2、报告文学的一般结构:(1)借用一般情节小说的结构形式,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借用一般散文“以线穿珠”的结构式,依靠主题思想的论述来直接组合互不相关的材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样。初读课文完成下列习题一、文学常识填空: (1)包身工的作者是 ,原名 ,他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曾创作了 、 等著名剧作。著名的电影文学剧本 和 是他根据鲁迅和茅盾的原作改编的。(2)报告文学是一种既具有_,又具有_的体裁。就题材而言,要求必须选择_;就表达而言,要求必须用_的表现方法,因此,_和_是报告文学的两大特征。二、基础知识梳理(长江作业本51面)【自主学习探究】整体感知一、初读全文,带着问题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画。1、 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2课文哪些段落是记叙部分? 哪些段落是说明和议论部分?这些部分分别写了哪些具体内容? 这些内容有什么联系?3为什么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佣包身工?包身工给资本家本带来的好处是什么?二合作探究,对课文内容作深入探讨:1、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写包身工的悲惨生活?(三维目标二)(参照长江作业P53课堂疑难导析3) 2、文中材料按顺序组织起来,思考本文在组织材料的线索上有什么鲜明特点? 3请以“芦柴棒”为例,算算看,带工老板是如何压榨包身工的? 4包身工是一个群体,他们承受的黑暗、残酷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请问在现代文明时代依然存在这种现象吗?你如何看待 “现代包身工” 现象?【自主学习感言】收获:困惑:三、课外拓展延伸让“包身工”永远成为历史“陈迹”陈凤庚“我好累”5月30日深夜,广州市海珠区一家服装厂35岁的女工甘红英死在出租屋。医生注明:死亡原因是猝死。此前,从5月27日到30日,工厂为了赶活,甘红英每天都是从早上工作到次日凌晨。四天工作时间达54小时25分钟,累计加班逾22小时。她生前常提到自己“想好好睡上一觉”。甘红英原是四川一名女教师,因幼儿园停办南下打工。(6月2日南方都市报) 1936年夏,剧作家夏衍发表了他一生唯一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小时候我在语文课本上读过,对吃人的包身工制度深恶痛绝。今读甘红英之死,越读越象读一篇新版包身工。包身工们在日本人办的工厂“三井系”里,“生活如猪猡”,宿舍是“七尺阔,十二尺深”,平均居住面积0.6个平方,甘红英的宿舍宽敞些,但“房间外侧临近臭水沟,异味很大,屋里肮脏杂乱,连一盏灯都没有”;包身工4点1刻起床,5点上工,中餐及午休一小时,下午6点收工,每天12小时强劳动,甘红英连续三天工作都超过了14小时,最后一天“坚持不住了”,是10小时20分钟;包身工面临“殴打、罚工钱、停生意”三大危险,“甘红英们”被打的危险基本可以排除,但扣工资、开除还是家常便饭;包身工“生死疾病,一听由命”,甘红英的生命权也没有多少保障,以至于劳累死。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和国度,有强大的政府和公正的司法为累死的甘红英讨“说法”,有如我一样疾恶如仇的时评作者为她鼓与呼。 就在昨天的南方都市报上,也有一个员工劳累死的报道:深圳华为公司25岁的四川员工因长期加班,劳累过度死亡。这种“巧合”,似乎告诉我们还有多少私企的员工在过度透支自己的生命。也许有人说,他们是为了生存,多挣工资。可报道分明告诉我,3、4两个月,除去伙食费,甘红英净收入1700元,月工资只有850元。在私企打工,你不按工厂的“纪律”加班,老板一罚款,你是所得无几的。 一个月前的“五一”节期间,媒体报道了各地的劳动保障部门纷纷提醒劳动者莫忘加班费,要维权等等。今天的信息日报就有一条工人维权的新闻10名工人拒绝超时加班,被指煽动“罢工”遭解雇,看标题,就知道结果了。夏衍笔下的包身工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今天个别企业的个别老板又何尝不是把工人当作廉价的机器?劳动保障法在许多工厂是不管用的。不知劳动保障部门有没有办法对付这些黑心的企业? 1959年,夏衍先生在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写道:“对现在的年青工人来说,大概这些都已经是历史上的陈迹了,在那个悲惨的时代,今天的青年人还没有出世。那么,我想,回头来知道一点过去的事情,应该更深刻地感到作为一个毛泽东时代工人的幸福。”“想好好睡上一觉”的甘红英终于永远的睡去了,已经作古的夏衍先生假如在另一个世界采访甘红英,知道距上海的包身工70年之后,还有少数“陈迹”在广东出现,恐怕又会拿起笔来的。我坚信:在今天的社会制度下,想靠“包身工”发财的老板终究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裁!我们有能力让包身工永远成为历史的“陈迹”。思考: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现代包身工”现象的看法.四、语言表达1、 根据课文内容,在理解包身工含义的基础之上给包身工下定义:(时间、地点、工作性质) 2请根据下列信息的内容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要包括清华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形成这一形势的原因)。(含标点不超过40字) 近日,300家北京地区用人单位陆续走进清华大学,在2000届毕业生中招揽人才。许多公司除许诺年薪万到10万元的优厚待遇外,还承诺提供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机会,但仍难以招到清华大学最优秀的毕业生。 清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