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的导游词桃花源的导游词篇一:桃花源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桃花源旅游观光。一位东晋诗人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使得桃花源名扬天下。千百年来呀,桃花源以其幽静,秀美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现在我们登上的这座桥呢叫“穷林桥”,以桃花源记“欲穷其林”而命名。传说当年武陵渔郎沿溪而行自立于这一片桃花林中十分惊讶。眼前这一座精美的建筑物就是菊圃,他是建于明,万丽年间。原来呢是渊明祠,因为陶渊明爱菊所以改名为菊圃。大家看,门口有一幅对联: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千古游人忙殺,欲寻彭泽宰问田园安在唯桃花流水依然。这副对联呢是说当年武陵渔人从世外桃源出来以后把人间仙境透露出去,引来了古往今来的游人想找陶渊明先生问良田美景究竟在哪里?只有桃花流水千古不变。走进菊圃大门,正中是一块石刻。后面是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这一栋古朴优雅的建筑就是渊明祠了,正门廊柱上挂着一幅陶公秉性的楹联“心爱菊,睥睨荣华,难为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性嗜酒,不汲富贵,甘愿南山种豆 ,归来五柳先生。”这副对联写出了陶渊明心爱菊花,厌恶荣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他特别喜欢喝酒,从不追求富贵,心甘情愿归隐回园,种豆南山,好个五柳先生啊!在渊明祠正中,供有汉白玉雕刻的渊明像,右边是他体铭文五柳先生传。这30多幅画,以历代名家所写陶渊明为依据,介绍陶渊明这个伟大诗人61个春秋的人生旅途,他五次出仕为官,五次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41岁辞去彭泽县令后,乐道清贫,安居田园,终老一生。这里呢是方竹亭,方竹亭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即公元1595年),为八方三门四窗砖石结构。亭左旁边的方竹是桃花源精品之一,亭子也是因此而得名的。1995年,江泽席游览到这儿,抚摸着方竹以后连声说:“ 还真是方的呢!”踏着这道古朴的石头小径,我们已经来到了秦人古洞。现在尽收眼底的这些房屋,古香古色,都是村民的住宅,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乐土里,繁衍生息,有趣的是这里许多人家都姓秦,大概是为“避秦时乱”,就以朝代为姓吧。他们非常好客,“每逢客至,必设酒杀鸡作食”,并“咸来问讯”。沿齐整而古朴的石级下行,首先到达的是秦人居。秦人居为秦代建筑样式,古窗幽壁,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室内陈设极富先秦风味,室外田园桑竹,古意苍茫。走出秦人居便是竹廊。竹廊全用竹子精工做成,廊亭相连,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远观蛇行龙腾,气势非凡。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公议堂。公议堂是回廊穿斗式木构古典建筑,传为秦人所建,内有院坪、戏台和鱼池。公议堂是秦人议事之处,凡祭祀 、婚丧、营造等大事,均在此处理。桃花源的导游词篇二:桃花源导游词 桃仙岭景区 现有面积15平方公里,景区里,巍峨的牌楼,灿烂的红挑,俨然是一副典型的田园风光画,真是一座人间仙境。传说这里是织女下凡洗澡和牛郎初恋的地方,后来牛郎织女银河遥隔,永无会期,织女才叫喜鹊传讯,劝牛郎回到了这初恋的地方。织女又暗中派桃花仙子把这里建成了一座人间仙境。传说齐天大圣孙语空也相中了这里,偷来蟠挑种下了蟠桃树;再说,桃花仙子是桃花神,特别爱桃花,所以这里的桃花特别多,特别美丽。据说陶渊明游武陵时,挑花仙子曾托梦给他,告诉他这里曾发生过武陵渔朗的故事,并托他写一篇桃花源记,因此,陶渊明便写出这千古不朽的奇文。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任朗州(今常德市)司马时,经常寓住于此,吟诗伴赋。今有刘禹锡草堂,室内到有其千古传诵的陋室铭。 刘禹锡草堂位于桃仙岭景区鸡鸣峪口。茅草屋顶,土墙玄柱。黑色双门,简窗陋室,面阔15米,进深5米,含一明间两次间两落翼。明间塑刘禹锡像,并附诗文碑刻数块。居前临池,泉镜新磨。居后临峰,松涛旧唱。左右悬崖相逼,垂有危径通高。 双星亭位于悠然园东峦.为杉皮圆顶双环亭,红柱青栏,龙凤天花.亭基石台阶高37厘米,亭径540厘米.居高临下,因借景界辽阔,为观览桃花山和桃源山胜状的最佳视点近周桃、李、桐、茶翳接,梯田垒土相崁,季相如同锦绣。 斗鸡坊:座落在桃花湖东侧,为仿古鸡坊,由斗鸡场、观景台和地下室组成,一次可接待三百多人。“斗鸡东郊道,走马楸树间”,斗鸡为千百年来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今择地建坊,游客在游园赏花的同时,到斗鸡坊一饱眼福、一显身手、一试运气,未尝不算人生乐事。 射击场:背靠雪峰山,面临花影池,内设靶坊、靶场,既是军事训练基地,也是游人进行实弹射击的场所。 秦人居:“花下常迷楚客船,洞中时见秦人宅”。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笔下的秦人居宅,秦人居为秦人村村民居所。已开发的有几处。均为秦代建筑式样,可供游客观赏。村民热情好客,如游客走进秦居,主人会用擂茶迎客,而且游客还可能发现许多不同于外界的生活方式。 怡然桥 悠然园:因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得名。位于双星亭下,占地20余亩,为桃花源百花园中的一奇,悠然园因势就形,以形造园,园内有名菊数十种,梅花数万株,植各类桃树。园内一游,摘南山之桃,采东篱之菊,见高举阁之雄,望桃川宫之伟。悠然心会,其乐无穷。 花影池:池周高岭峻坡,松杉涌翠,举头而望,但见坡上由桃树组成的“花”字;影入池中,笔画清晰,神妙说“花”字是桃花仙子池边梳妆时,用玉簪做笔,脂水为墨,信笔书就。池旁筑有花影亭,供游人赏景小憩。 桃花湖:水面60余亩。湖周桃红柳绿,湖水凝翠溢彩。红桃星光光、晓风残月二景尤为奇绝。 桃源山风景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已开放的景点有10余个,其中,水府阁高踞江畔山顶,直观印象超过江西南昌的藤王阁,誉为江南第一阁。 桃源山风景区 桃源山风景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已开放的景点有10余个,其中,水府阁高踞江畔山顶,直观印象超过江西南昌的藤王阁,誉为江南第一阁。桃源山景奇佳。一条幽碧神秘的大河从山脚流过,一条得道成仙的小路在山中婉蜒,一个少年英雄的故事在这儿诞生;过去,有一条白鲇鱼精,在山前潭中兴风作浪,淹没庄稼,吞吃生灵。少年英雄黄闻智降鲇鱼精,自己也被压在海底。从此这儿山更碧,水更幽,传说更神奇。从此天下游客纷至沓来,登高临远,临流赋诗,幽谷听泉,仙径漫步,使这儿成为了扬名天下的风景名胜区。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裁:“神仙所居的名出胜境有?十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桃源山为白马玄光之天,” 桃源山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后门洞、问津亭、缆船洲、桃川宫、水府阁、空心筏、炼丹台、清风桥、仙径亭、沦鼎池、功德亭、中日友谊亭、天宁碑院。面积约25平方公里。桃源山是道教的圣地,文化的中心。从西晋到晚明,以桃源山为主的名胜古迹,代有声名。西晋末叶桃源山上始建桃源观,中唐逐渐扩大,到北宋而称极盛。这里有潇湘一阁的水府阁,江南一宫的桃川宫,华夏一院的天宁碑院当您朝圣“桃川香火”之暇,足以尽情领略道宫聚紫、高阁流霞、渔舟唱晚、仙气缭绕的沅湘风情。 栖霞园位于黄闻山东侧,占地60人余亩;因势就形,以形造园;其园入口处置自然岩体,入口造设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圆拱门。园内古树参天,花卉色块分明;园景错落有致(石桌、石椅、游步道交错相通),蛙鸣鸟语,泉鼓风吟。 中日友谊亭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友人常来桃花源,曾于此为桃花源植树数亩,其中主植日本樱花,为纪念中日友谊,特建此亭。 空心杉:位于桃川上宫前,为桃源山的古迹之一南宋姜夔在昔游桃源山诗中描述为“古杉晋时物,中空野人住。外围四十尺,内可十客聚”。殁于明正德(1506-1522)年间,现存两株萌发于明代(万历1573)原杉蔸上,均主干硕大,树空中茂,蔚为奇观。其中一株于清咸丰(1851-1861)年间为大风吹折,秃躯耸峙,下部若剜,空缺朝西,人可入内。另一株枝叶婆娑,颇具风格。 桃川宫:即桃川万寿宫,始名桃源观,为桃花源最早建筑。常德府志(嘉靖版)载:“桃川宫,晋人建”。桃川宫至唐代已初具规模,宋明两代,规模已有极为宏伟,宋代修五百仙人阁,新建景命万年殿,增创武当行宫。明人邢祚允仙人邑里集云:“因地高下为梵宇,凡千三百余楹”,民间传说的“四十八层庵,走马关山门”都是描写桃川宫当时的盛况。历代诗人词家纷纷泼墨于宫墙,万千香客信徒日日膜拜于观中,一时香火之盛,独步天下,致使桃花源成为我国古代四大道教胜地之一。惜所有宫观,元末皆毁于兵火。后虽修复,规模大不如前,明末,沿江所修复寺庵,远胜又毁于兵燹。清代桃源山泠落不堪。1993年修复竣工的桃川宫上宫,规模于前,道观宏敞,古木垂荫,水咽笙簧,云连屏障,望之蔚然深秀。今重开道场,又燃香火,实为桃花源修复史上的一大盛举,对弘扬民族文化、光复道教圣地具有重要意义。 天宁碑院:以唐代载记的天宁书院更名,分三梯布局,由碑坊、碑屏、碑石、碑亭、碑廊、碑室等组成仿古院落式建筑群,碑院集民间石艺之大成,汇桃花源文化之精华,纳五湖山水于一堂,交四海骚客于一隅,对历代于桃花有贡献者,将收录于志,铭刻于碑,藏立碑院,流芳百世而不朽。 黄闻山庄:因座落黄闻山得名。传为黄闻童子牧羊处。庄前远山如黛,碧水东流;庄后溪壑流风,松竹滴翠。依纳清凉,无蚊虫叮咬;冬避严霜,有三春和暖的小气候环境。真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 登仙径:传为二黄得道成仙之路。仙径临河依山,松杉蔽日,环境清幽,是老年人健身长寿的好地方。昔建有仙径亭,它位于桃川宫天宁书院之东。唐吕岩有诗云:“紫气甫来第一关”宋姜夔也有诗云:“却下八叠扳,一亭众妙具。”明徐守诚还写了一首仙径亭诗:“幽亭曲径接云衡,千古仙踪半绿芜。惟有桃花千万树,行人错认是玄都。”此亭相传为神仙游憩之所。 功德亭:侯希贵先生为建水府阁、黄闻山庄和发展水上游览事业,捐资百万,善行颇著,功德甚大。为纪念侯先生,风表后世,特修此亭。 问津亭:传为武陵渔郎问津之处。位于桃花溪口黄闻山麓。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知县余良栋曾于此建亭,以陶记“后遂无问津者”句命名,并立“问津处”石碑于亭内,碑极高大,石质坚硬,书法遒劲,游者多喜摩读。亭不知毁于何时,仅有“问津处”三字石碑,后重建,规模大于旧亭。亭携江枕流,倚翠望绿,据有山水之胜。游客登临,寻古探幽之情油然而生。 水府阁:亦名黄闻阁,传为黄洞源黄道真二人闻道处。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改建,为三层砖木结构古典建筑,曾祀杨泗将军,毁于1961年。近年重修,占地1740平方米,高36.3米,为重檐歇山式四层楼阁。水府阁高踞于黄闻山吻顶,悬崖如削,壁位千仞。杰阁宝顶耀金,琉离呈丹,鸱啄空,与高举阁南北相望,与潇湘八景之一“渔村夕照”隔江对峙,下瞰桃川,前临白马,东望洞庭,西顾壶头;木排飘摇,渔唱晚,江天空阔,气势雄深。誉为潇湘第一阁。 桃花山景区 现有面积约2平方公里,有30余景,历代自然的和人为的灾害毁去了桃花源不少的风景名胜,唯有桃花山景区越过历史的沧桑,大部分完好地保存到今天,这里,山美,有千年古松、万杆翠竹;水美,有幽涧呜泉、碧湖波光;路美,有小桥流水,古道斜阳;建筑美,观阁争奇、亭轩比幽;历史美,文星集贤、僧道留踪;亦有神话美,灵龟钻井,陈碧劈洞。 桃花山景区主要景点有:桃花山牌坊、桃源佳致、五柳湖、桃花溪、穷林桥、菊圃、碑廊、方竹亭、遇仙桥、水源亭、水源洞、白云轩、御碑亭、临仙馆、高举阁、摩顶松、渊明祠、既出亭、寻契亭、问路桥、桃花观、蹑风亭、玩月亭、秦人宅、集贤祠。面积约2平方公里。桃花山是福地洞天,山水的中心。自明迄今,以桃花山为主的名胜古迹越过历史的沧桑,风景迷恋过一代又一代骚客游人。这里以红树青山、斜阳古道著名,山中幽谷深深,曲涧潺潺,藏风聚气,泻灵溢韵。“水迥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当您沉浸在“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的意境,自会有一种幽深恬静之感。 碑廊:碑廊位于桃花山景区菊圃与方竹亭之间。面阔26米,进深2.8米.廊亭皆四角四脊藻井绘饰龙凤天花。靠墙横列自唐迄明著名古碑18块,规格悬殊,高低不一。李群玉、杜牧、胡曾等所题唐碑,困年深月久,字迹模糊。唐王昌龄,明袁宏道、江盈科等诗辞碑刻为复制品。全廊构件精美,色调和谐。瓦底苔藓映绿,屋面楠桂垂芳。 桃花山牌纺:始建于公元1943年,后倾塌,1973年按貌规复.坊上石刻,介绍了桃花山概况.坊额题“桃花源”三个大字,两边有“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桃花林: 渊明祠: 穷林桥:因陶记“欲穷其林”句命名.桥跨挑花溪上,桃花山东西二涧至此合流.溪两岸为桃花林.桥头立有近人所书唐张旭桃花溪诗碑,石刻上衬以彩绘山水,雕镂精工,堪供观赏.明代刘麟有“洞口阴阴草树迷,神仙只在小桥西”的诗句. 遇仙桥:桥原系横卧涧上的天然巨岩,传为渔郎遇仙处,桃花源内八景之一.明天启年间(16211627),桃源主薄孙廷蕙于此建石拱桥;清初,湖广提督俞益谟于桥上建遇仙桥.桥端葛萝低垂,菖蒲丛生,松竹覆荫,溪流嘎玉.游人至此,恍然如入仙境. 摩顶松:传为秦人手植,为桃花源八景之一 桃花观的左右有玩月亭和蹑风亭,为湖南省三大古建筑群之一.观踞挑花山主峰天尊崖上始建于唐初.昔人记云:“历石瞪数百级始至山巅,岿然尊秀”,“俯视诸峰, 攒列如星”,远望“山尖万点,如午风晴浪,裂痕无极”.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湖广巡抚郭显忠重建,名大士阁,1914年改名桃花观.正厅两侧,各有罗汉松一株,古色古香,堪称珍品.观内有历来名人所题对匾,石到诗文及近代名画、绣像,琳琅满目. 蹑风亭:亭得名于陶诗“愿言蹑轻风”旬.1914年,桃源知县杨瑞膻建亭,内外壁间嵌有历代名人诗文石刻.亭左平台下有仙葡萄一架,传为吕洞宾手植.亭为四方形两层砖木结构古典建筑.宝顶耀金,玻璃呈碧,鸱吻啄空,雕粱飞丹.厅内正壁立有桃花石桃花观序碑,介绍了该观几度兴废的经过.内外壁间嵌有历代名人诗文石刻.亭楼有游廊,内没桌凳,以供游人憩息.品若对奕,各从所好.凭栏远眺,桃花山西峰古木扶琉,如天然画屏;俯视修竹万竿,摇曳多姿. 玩月亭:桃花观右例有玩月亭.亭以唐代诗人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挑照玩月苗为名.此亭不知始建于何时,为具有民族风格的四方形两层建筑物.现为1964年仿旧复建.亭前银杏挺拔,紫薇毓秀,别侥风韵.紫薇俗名痒痒树,抚其干,枝叶动摇,为桃花源一绝. 秦人村景区 景区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有长1000余米的竹廊,形式古雅,结构精巧,堪称天下一绝。沿景点线索,即可步武陵渔朗踪迹,游览人间仙境。 穿过秦人古洞,就进入了世外桃源。洞外是一个荒古神奇的世界。秦时明月,照耀着远古;晨钟暮鼓,传递着苍凉;良田美池,流淌着自由;黄发垂髫,共享怡乐。那古朴的秦居,芳香的擂茶;那深巷的犬吠,桑颠的鸡呜;那戏台的古典,牧童的村笛;那油榨的“吭啃”,水车的轻摇;那秦剑楚刀,石磨瓦罐;那拈藤老树,谷风幽泉,真乃天下奇景。 秦人村景区主要景点有:秦人古洞、豁然台、秦人居、竹廊、公仪堂、奉先祠、余阴堂、秦人作坊、自乐桥、奇踪馆、延至馆、傩坛。面积约25平方公里。秦人村是世外桃源,民俗的中心。幽处武陵山深腹,四围重山阻隔,堪称先秦文化的野史余情在江南的一枝独秀。洞中多少岁月,尘世几度春秋?与世隔绝的秦人村,以古、土、野、奇的面貌和晨钟暮鼓,向天下游客一声声倾诉着久远的历史和岁月的苍凉。 豁然台:因陶记“豁然开朗”句得名。游人至此,古坛浮空,竹廓通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竹 廊:誉为天下一绝,全长1168米。廊亭相联,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远观蛇行龙腾,气势飞凡,古意野趣,淋漓尽致。廊内高挂诗词对联,两旁栽植各类花竹。一览可饱平生之眼福,一行竟越千年之沧桑。 秦人村竹廊,已经成为天下一绝。 公议堂:为古建筑回廊形斗式木结构。是秦人议事之处,凡是秦人的祭祀、婚丧、营造等大事,都在此公议处理。 余荫堂:因“桑竹垂余荫”句得名。堂用原来竹掩桑绕,古林茂密,风景奇幽。可惜风景全毁,仅存余荫堂,不复有余荫意境 秦人作坊为仿秦代建筑,内有碾房、碓、磨、犁、锹、斧、刀、剑、戈、箭、弓、斧、桔槔、油榨、网、弹弓、车轮、纺车、织机等。这些秦物,有的可视赏,有的可操作,摇一摇辘轳,撞一撞油榨,吃力而有趣。 奉先祠:为秦人家奉祖先祠堂。每逢盛会佳节,婚丧嫁娶,秦入都在此祭祀祖先。建筑古朴典雅。室内陈设,一切仿秦。祠旁田园桑竹,古意苍茫,恍入秦代。 奇踪馆:因陶诗“奇踪隐五百”句而得名。秦人村年老者,常于此馆品茶谈天,孩童常于此嬉笑玩耍,黄发垂鬃,相聚而乐。馆前有良田美池,小桥流水,古亭竹廊;馆后松竹垂荫,风景秀丽。 自乐桥:因陶记“恰然自乐”句而得名。千百年来,秦人村与与世隔绝,没有剥削和压迫,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憩,自食其力,黄发垂髻,常于此桥相会,无不怡然自乐。 延至馆:幽处归鹤池。因陶记“各复延至其家”句得名,不知始建于何时。半倚青山半出湖,树皮为顶竹为壁,建筑别致,古趣盎然。馆后高坛流霞,钟鼓声声;馆前池水荡碧,鱼草相乐,传说渔郎被秦人延请,于此盘桓数日。游客到此,恍若极乐世界;秦人作食,不妨一尝。 傩 坛:秦人村村民全姓秦,大概是避秦而来,不改姓氏。秦氐世传巫教,奉祀傩王。离此不远,还有傩王湾。坛址四面环山,高出云霄,不但秦村诸景尽在眼中,翅首以望,还有世外看室内的奇绝感受。傩坛前有钟楼、鼓楼各一座,晨钟暮鼓,响彻秦村。 良田美池:秦人村有良田数十亩,千丘池两处,可供游入观赏。桃花源的导游词篇三:酉阳桃花源导游词2版 酉阳桃花源 有一句词说:心随我动,沟通无限,那我与在座各位朋友的沟通就从我的自我介绍开始,我是来自行知旅行社的导游,我姓蒋,大家可以习惯的叫我蒋导或是小蒋,小蒋我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具有重庆人的主要性格就是热情、豪爽,所以说在这几天的行程中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和要求的话就尽管的提出来不要客气,只要你的要求是在合理而可能的情况下,我一定会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你解决,那同我一起为大家服务的还有司机张司付,那我与张司付可以说是旅游界中的最佳组合,也可以说是黄金榙档,不客气的说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技术发展对教育政策的影响分析
- 全球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 教育技术助力教师应对教学挑战
- 商业教育中的数据隐私保护实践
- 创新引领未来中医教育的变革之路
- 抖音商户直播样品质量抽检制度
- 质量培训课件事例
- 八大城市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绿色物流解决方案研究报告
- 公交优先政策在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优化策略研究报告
- BI-1206-生命科学试剂-MCE
- 消防礼仪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SY-T 5037-2023 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埋弧焊钢管
- 2024-2025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 无人机反制系统方案
- 猜歌名教学讲解课件
- 中医护理(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
- 2023年广东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街招聘两名专职统计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预制箱梁施工监理重点检查内容标准版
- 软件项目投标技术标书
- 干部人事档案目录(样表)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顽皮的小雨滴》含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