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咏史怀古、咏物言志诗)专练1(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潮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答:_ _答案: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斑剥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重要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分析能力。文学作品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不是按生活常态来确定的,而是根据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来确定的。作者写此曲并不是要表现燕子的生活状态,而是要抒发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没必要写燕子衔泥。2(2014陕西西安五校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孤雁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注】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漂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矰:zn,短箭。缴:zhu,系箭的丝绳。(1)这首诗全篇皆实写“孤雁”,作者是怎样突出孤雁之“孤”的?答:_ _(2)结合全诗,说说诗的最后两句中作者对孤雁有怎样的感情,又借孤雁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答:_ _答案:(1)首联用“几行”归雁之“行”与下句中“独何之”之“独”形成对比,突出孤雁之“孤”。颔联通过孤雁在暮雨中的动作、神情、状态,突出其孤:失群之雁,声音凄厉,呼寻伙伴;面对芦叶萧萧的池塘,影单心怯,几度盘旋,欲下未下,迟疑畏惧。颈联通过环境渲染来衬托其形单影只,突出其孤:月冷云低,孤雁就是在这样一个昏暗、压抑、恐怖的环境中飞行。(2)最后两句写出作者对孤雁的安慰与担忧:孤雁未必会遭暗算,但孤飞总使人易生疑惧。在安慰孤雁的同时也透露出对孤雁处境的担心。作者以孤雁自喻,表达了他漂泊异乡的羁旅之情、世路险峻的孤凄忧虑。解析:(1)为了突出“孤雁”,首先写出了“离群”这个背景,“行”与“独”作对比,孤雁就突现出来了。第三句是说失群的原因,第四句是说失群之后仓皇的表现,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刻画出孤雁的神情状态。颈联写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然而仍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云低”“月冷”,衬托出形单影只,突出了行程的艰险、心境的凄凉。(2)诗篇的最后两句,写了作者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从语气上看,像是安慰之词安慰孤雁,也安慰自己;然而实际上却是更加担心了。因为前面所写的怕下寒塘、惊呼失侣,都是惊魂未定的表现,直到此处才点明惊魂未定的原因。作者漂泊异乡,世路险峻,此诗以孤雁自喻,表现了他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3(2014铜仁一中4月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素心兰何绍基注深心太素绝声闻,悔托灵根压众芬。万古贞风怀屈子,一江白月吊湘君。香愈澹处偏成蜜,色到真时欲化云。园榭秋光都占尽,故应冰雪有奇文。【注】何绍基: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1)结合诗歌内容赏析颔联的艺术手法。答:_ _(2)分析诗中“素心兰”的形象,谈谈该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答:_ _答案:(1)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赋予秋兰以人的精神,歌颂其具有屈原的正直风骨,具有明月的虽然淡雅却永恒的美,表现了诗人对秋兰的喜爱之情。诗人展开联想,由眼前的秋兰,联想到与其有着相同境遇的屈原,联想到湘水之神湘君,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拓展了诗歌的境界。(2)诗中的素心兰,色淡香远,胜过众芳的俗艳浓郁;虽因众芳的妒忌而愤郁,却仍保持自己高洁的节操。本诗正是以吟颂秋兰来表达对恬淡自持又流芳万古的君子节操的赞美。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素心兰,颔联说它具“万古贞风”,说它“怀屈子”,说它“一江白月”,说它“吊湘君”,拟人的手法不难看出;另外就是由兰到屈原,到湘君的联想。作答时,先指出手法,再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指出表达效果即可。(2)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所写“素心兰”的品质,便是诗人所赞美、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作答本题,可抓住“香澹”“成蜜”,“色真”“化云”,与“园榭秋光”被占尽的比较,以及“冰雪有奇文”的赞美来概括素心兰的形象,归纳诗人的感情。4(2014哈尔滨三中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再过金陵(唐)包佶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石头城(宋)刘翰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答:_ _(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_ _答案:(1)(相同点)两诗都描写了金陵城凄凉、衰败之景。(不同点)包诗运用拟人手法,写江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着客愁;刘诗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或:视听结合),写所见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高悬,又写所闻空中雁声。刘诗的景物描写有时间(从白天到黑夜)和空间(从吴宫到台城)的变换,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2)包诗抒发了作者对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事;借古讽今,表现作者对安史之乱后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刘诗暗含古今盛衰对比,抒发了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5(2014河南中原名校仿真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清江引咏梅贯云石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1)请赏析“南枝夜来先破蕊”句中“先”字的妙用。答:_ _(2)请结合具体句子赏析该元曲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_ _答案:(1)“先”字说明梅花并未都怒放,仅仅是南枝因朝阳而破蕊先开。在严寒笼罩之时,一枝梅花独绽,写出了梅花斗霜傲雪的风采。(2)拟人。“泄漏春消息”中“泄漏”一词将梅花拟人化,写出了梅花报春隐秘而不盛开怒放的形态,也流露出作者殷切盼春的情意。衬托。“偏宜雪月交”一句,写梅偏偏适宜与冰雪、夜月交往,用“雪月”的一尘不染、洁白无瑕衬托梅的神韵。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崇尚高洁、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6(2014河南十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芜城注李端昔人登此地,丘垄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注】芜城:荒芜的城市。(1)这首诗的前两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_ _ 2)这首诗的后两联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答:_ _答案:(1)抒发了作者对昔日繁华之地而今变成荒草蔓生的废墟的悲怆之情。以“昔”与“今”对比,以昔人见到荒丘累累而生之悲,衬托作者今日见到更为凄凉的景象而生之悲,使其悲情更加深沉,然后悲叹春风只有几月,繁华能有几时,喷涌出一腔悲情愁绪。(2)描绘出芜城荒草满路和精灵来去的破败、荒凉、阴森的画面。颈联写空中寒风萧飒,地上荒草蔓生,说明早无行人,烘托出芜城的荒寂;尾联写明月当空,只有鬼魂来去,表明人迹已绝,渲染了空城阴森的气氛。解析:(1)考查把握诗歌的感情。作答本题,抓住题目理解内容,抓住“昔人”“前悲”,“今日”“非昔”“春风几时”等来体味诗人的感情。先用一句话概括这种感情,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即可。(2)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作答时,抓住“草没”“精灵”来体味景物特点,先用一句话概括画面,而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7(2014西北工大附中六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向子諲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注】向子諲:生于两宋之间,前半生亲见北宋社会表面繁荣兴盛,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因得罪秦桧,被贬还乡,居江西临江。向子諲的晚年词作,多抒写淡泊名利的闲适生活情趣,但也常常怀念北宋徽宗时代的繁盛。京师:北宋都城东京汴梁。(1)这首词打破了结构上分片的定格。前七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京师上元节景象?抒发了什么感情?答:_ _(2)最后两句“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营造的?答:_ _答案:(1)前七句,作者以流利轻快的笔法,描绘了汴京紫禁城内外欢度上元佳节的盛况。正月十五之夜,华灯与月色焰火交辉,华灯叠成的鳌山与华丽的宫殿高耸云天,至尊的帝王端坐于高楼之上,万民百姓则嬉戏游玩于街衢之间。斗转星移,龙驾回宫。此时万众狂欢更趋高潮。抒发了对北宋徽宗时代的繁盛的怀念之情。(2)最后两句,词人抚今追昔,恍若隔世:当年目睹京城繁华,亲历北宋盛况;如今僻居乡里,只能与数点寒灯做伴。“而今”二字将今昔两个画面加以对比;化虚为实,把词人所处的现实环境一下子推到读者眼前;并借用李白“白发三千丈”名句;“白发”“寒灯”二句中,描写色彩的“白”“红”二字又互相映衬,渲染了一种凄清的境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表现手法答出两种即可)解析:(1)考查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据小序中“有怀京师上元”,另据注释“常常怀念”可知,词中所写上元之景为回忆、怀想之笔。作答本题,展开词句描绘情景,最后指出感情即可。(2)考查表现手法,作答本题可从与前七句的对比、李白诗句的引用、“白”与“红”色彩的映衬等角度切入,判定手法,分析阐说。8(2014合肥二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咏岩桂 朱熹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木末难同调,篱边不并时。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岩桂曾几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注】木末:指荷花。篱边:指菊花。(1)两诗中的“岩桂”有何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答:_ _(2)试简要赏析第一首诗中“攀援”“叹息”两个细节描写的作用。答:_ _答案:(1)丽质天成、芳香四溢、卓尔不群、顽强不屈。(2)诗人因仰慕,故而“攀援”;“叹息”起于赞美之情,进而渴望与之成为知己。这两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和对崇高人格的追求。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作答本题,可从两诗中找出共同点加以概括。如朱诗“碧玉枝”;曾诗“粟玉”;朱诗“独华滋”,曾诗“木中犀”;朱诗“香满袖”,曾诗“浓薰”;朱诗“木末”“篱边”“难同调”“不并时”,曾诗“江树”“园花”“风萧瑟”“气惨凄”。抓住这些,体味概括即可。(2)考查描写手法的作用,要知“咏岩桂”是咏物诗,目的是托物言志,写岩桂的品质实际是写诗人的追求。“攀援”是亲近;“叹息”是赞美,这两个细节寄托着诗人的情感追求。由此入手分析概括即可。.语言基础默写语言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滚动训练一、语言基础1(2014新课标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的天职。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a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责无旁贷”指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成为亚洲第一位单打大满贯冠军之后,李娜又进一步打破了此前由伊达公子保持的亚洲球员单打最高排名,从而取代了这位仍在巡回赛中征战的老将,成为亚洲网球的代言人。b时至今日,改革进入攻坚期,新旧问题交织、利益主体多样;改革越深入,就越要触及深层问题、体制弊端,各个领域的改革越是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相互关联。c秀兰邓波儿用自己的精湛演技和无限活力激励了观众,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的好公民,她一定会被非常多的人所怀念。d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2017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答案:c解析:本题中,a项,成分残缺。在“排名”后加“的记录”。b项,语序不当。应为“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推动”。d项,结构混乱。“有一个平台”和“的统一平台建成”两个句子杂糅,可删去“建成”。3(2014昆明质检)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喜欢已经难得再见的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_,_,_,_。_,_。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更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是一描述性语段,且夹叙夹议,中心为“豪雨”带给你的心理感受。句句式相同,按照“消去”“唤醒”“找回”的顺序排列,句的“更”表示递进,放在这三句的后边。句是另一种句式,与句构成一组,放在最后,且文中的句号把这两种不同的句式分开。二、默写4(2014广东广州一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1)谨庠序之教,_,_。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_,_。(陶渊明归园田居)(3)_,迷花倚石忽已暝。_,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多情自古伤离别,_,_!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答案:(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3)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4)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解析:易错字,(1)申,悌,颁,戴;(2)吠,巷,颠;(3)咆,吟,殷;(4)那,堪,落。三、语言运用5(2014东北三校联考一)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中国人的吃喝绝对是一种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对此进行一番文化自省。作为个人,我就不大能节制吃喝:因为当过知青,有过饥渴难耐的体验,所以只要有机会就期盼“好好撮一顿”。_:有人振振有词地找到“文化根据”,说是凡农耕、游牧民族的后代都遗传着一种“饥渴因子”,一旦_,就容易放开肚量胡吃海喝。作为民族,我们也不大注意节制吃喝:侵吞公款要判刑,公款吃喝却很容易被宽容,于是,山珍海味满桌,多高级的红酒皆能一饮而尽,直让外宾目瞪口呆。舌尖上的浪费,不亦小看。无论个人、群体、民族,若想匡民风,清世风,_。答:_ _答案:作为群体,我们也不大能节制吃喝吃喝不受约束(只要指出合理条件即可)不妨从狠刹吃喝风做起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整体把握语段的结构(或者说思路)。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文中的“作为个人”“作为民族”以及末尾的“无论个人、群体、民族”这些关键词,因此,显然第空应该是阐述“作为群体”的,那么“作为群体”后面紧接什么内容呢?根据“作为个人”和“作为民族”两处后面的内容可知,此处也是在说“不大能节制吃喝”,实际上三处形成一组递进关系的排比句群。第空,根据上下文,答出不难。笫空是提出观点,对全段作结,相当于“由此可见”“综上所述”,只要结合段首的“进行一番文化自省”,并对上文作者的感情色彩、观点态度加以分析,就可知作者的主张。6(201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约翰洛克菲勒是世界有名的大富翁,可是他在日常开支方面很节省。一天,他到纽约一家旅馆去投宿,要求住一间最便宜的房间。旅馆的经理说:“先生,你为什么要住便宜的小房间呢?你儿子来住宿时,总是挑最豪华的房间呀!”“没错,”洛克菲勒说,“我儿子有个百万富翁的父亲,可我没有呀!”答:_ _答案:(示例)只有自己经历过创业的艰辛,才懂得节省的道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014琼海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灵岩寺的月亮宴会结束,已是晚上八时多。我浑身酒气,走出宾馆大门,这是在哪里?我突然记起来了,这是在灵岩寺景区。我抬头望去,夜空是那么深远,还有一种耀眼的光亮,啊群峰上面已经无声无息地升起了一轮明月。明月似乎离我特别近,它的外形那样圆润,那样鲜亮,银辉灿灿。月光如同一股清流淋遍了我的全身,我清醒过来了。我凝视着这轮月亮,被它镇住了。我大口大口吸着这冬季里依然带有松柏香的清凉空气,如同在水下憋了大半天,终于冒出水面,长长地吸进一口气,有一种庆幸感。我痴痴地看着这轮明月,我的心开始慢慢地沉静起来,近乎柔软的润湿的一种东西漫上来。那是在小时候,随着天边最后一抹霞光的朦胧,月亮悄悄走上了村头的树梢。山模糊了,路模糊了,夜幕下的田野特别静谧,柔滑而有质感,月光下我们尽情嬉戏,整个身心都在自由地飞翔。还是在月光下,那是我随父亲在海上的一次捕鱼。到处是黑黝黝的海水与阴沉沉的浪头,强烈的孤独感与无助感令我大气不敢出。这时,一轮纯净又清澄的月亮从海底浮出,视野之内翻开的浪涛全变成硕大的银色莲花,那份欣喜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我又想起我的军旅生涯,想起月亮与我为伴、陪我站岗的那些夜晚,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月光似乎是雪白的,我手握钢枪,内心深处涌起的是保家卫国的边关情怀,是一种崇高的自豪感。这一切都化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记忆了。此时,我在仰望着月亮,月亮似乎也在俯瞰着我。月亮还是那轮月亮,可是我已经不是那个我了。为什么现在我们很少能够从自然界领悟到喜悦,感知到乐趣了?我们什么时候忘却了这美丽的月亮?现代城里人很少看到月亮的客观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大气里的尘埃密度增大,由水泥块组成的楼房也一年高过一年,“光亮工程”也极大地增强了亮度,而月亮和星星在尘世里就显得暗淡了。说城里孩子不认识月亮了,可能有点儿夸张。不过,有天晚上,我就听到院子里玩耍的孩子在惊喜地大喊,原因是他们发现了星星与月亮。这是由人们日益膨胀起来的欲望催生的。我们生活里充满了衣食住行、职务级别、金钱权力我们的精神家园里布满了杂乱无序的焦虑、怀疑、麻木,我们整天忙忙碌碌、争吵不休那些崇高的追求、自由的心境、伟大的心灵在我们的精神家园里难以寻找到它应有的位置。谁有时间来仰望这轮明月?谁有心情静对这灿烂的星星?谁有神思来欣赏这美妙的空间?我们的精神被水泥块压抑了。古往今来的哲人无不强调天人合一,自然和谐才是快乐之源。我们为何失去了这个快乐的本源?我们什么时候忘记了祖训?我们何时才能静静地欣赏月光,觅到一份心灵上的安宁?我每次走进灵岩寺,都有一种走进另一个精神世界的感觉,那种庄严感、神秘感,以及给我的惊奇总令我肃然起敬,给了我参悟生命的启示。这里的一切现在都已经融进月色里,俗人的眼睛看不到了。月下的禅师应该还在继续讲着经文,在讲宇宙万物因缘聚合而生,因缘散失而灭的道理,在讲着要将人类从痛苦、不觉悟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的宏愿。大殿里的那尊弥勒佛,依然在笑着天下可笑之人与可笑之事。月光下的灵岩寺更加莫测了,灵岩寺的月光也更加明亮更加幽深了。(原文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为恰当的两项是()()a作者在灵岩寺中看月亮,与记忆中往昔看月亮,其感受在本质上是一样的。b无论是捕鱼,还是站岗,“我”都受益于月亮,现在既不捕鱼又不站岗,自然就忘却了月亮。c现在人们很少去看月亮,主要是因为高大的楼房、浑浊的空气、耀眼的灯光遮盖了它。d作者慨叹古往今来的很多人,整日为衣食住行、职务级别、金钱权利等而奔波,已经没有心情去看月亮了。e文章以月亮为线索贯串全文,写景叙事文笔细腻,议论切中时弊,抒情直面人生,体现了作者对心灵上安宁的向往与追求。答案:ae解析:本题从内容要点、线索结构角度设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赏析。b项,“自然就忘却了月亮”错。c项,“因为高大的楼房、浑浊的空气、耀眼的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住宅管理办法
-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项目涉路工程安全评价
- 皋兰县大棚管理办法
- 模具部绩效管理办法
- 高架仓库管理办法
- 物业公共区管理办法
- 留用地用途管理办法
- 乡镇兽医员管理办法
- 业务员经营管理办法
- 瓜州县防洪管理办法
- 中债交易员考试考试手机习题资料
- 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解决涉假纠纷工作指引
- 江苏省手术分级目录(2023)word版
- GB/T 14912-2005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 GB 12340-199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课堂PPT)
- 一站到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3254题)
- 肿瘤化疗药物配制管理与防护示范课件
- 《饮湖上初晴后雨》文本解读
- 2007年市培训手册一lcd基本原理
- 新生儿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