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文本解读】 祖父的园子是节选自现代优秀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亲情依依”系列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文中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朴实、充满童趣,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运用拟人、排比,使语言整齐而优美。欣赏这样的文章,对于成人是勾起了那平常不太想起的一大串童年趣事,而对于那些在城市中成长起来的小学生来说,就好像去野外踏青一样,体验了别样的生活,与自然好好地对了一次话。 【设计理念】 题目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是园子给了萧红自由欢乐、幸福的童年,是园子承载了祖父和萧红纯真、亲密而浓厚的亲情之美。园子中的两个人物,“我”如此的调皮、捣蛋,在园子里瞎闹、乱闹、尽情玩耍;祖父慈祥,有亲和力,只要我开心,祖父就是快乐的。祖孙二人互为对方快乐的源泉,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课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在园子中小萧红是自由的,园中的万物也是自由的,正因为心是自由的,所以眼中的物也是自由的。教学时要扣住这条情感线索,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难点: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阅读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宏观把握文本。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欣赏园中自由景物,体会我的自由、快乐。 第二课时:重点感悟祖父的慈爱带给我童年的快乐,读悟中领会“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一、原著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2、引出课题。这是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下的心声,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和她一同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板书课题。 3、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萧红小说中经典的语言导入课文,将课文置于呼兰河传的大背景中,紧扣文本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情感,同时引起学生质疑:一位作家为何一生对一个普通的园子念念不忘?从而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检查自读:出示词语:老师这里有三组词,哪个同学来读一读?倭瓜 黄瓜玉米谷穗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栽花 拔草下种 铲地 浇菜学习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同学们看一看这三组词串,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第一排都是动物,昆虫类。第二排都是植物,第三排都是农活。)再读读课题,还能发现什么?(一二两排都写的是园子里有什么?第三排写的是我们在园子里干什么)小结:同学们很快就发现了课文的两条主线:园子有什么?我们在园子里干什么?打开教材,看看课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是哪几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活动的?给课文分段。【设计意图】:根据文本内容对本课要掌握的词语进行了分类,利用关于昆虫、农作物和农活的三组词语对文章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既学习了生字新词,对园子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又无痕地对文本进行了感知,把握了文章的主线。三、赏读,体会园中景物自由让我们首先一起去逛逛祖父的园子,欣赏园中的美景。(1)先请一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读了这一自然段,脑海里立马奔出了什么词?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生机盎然的园子、生机勃勃的园子、丰富多彩的园子、五彩缤纷的园子、美丽的园子、热闹的园子)什么园子?北方的园子和我们想象的那个园子不一样,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种花种草,可以种蔬菜,种果树,甚至还可以种粮食。你想这个园子大不大?读出来。 东西不够多,大家来试试。写了四样肯定还有呢?肯定有花,花香,才会把它们引来呢,把这个“样样都有”重读。 如果用几个“好”字来形容这个园子的话,这个园子真是一个好玩、好大、好多、好看的园子。 同学们看着屏幕再来读读。争取把自己读进园子里去。【设计意图】:创设“漫步园中”的情境,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旨在引导学生抛开冷静的局外人的身份,入境生情,体会园中景物的生机勃勃、自由自在;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读出真味,读出北方园子的特点。(2)好!都进园子了。看看第13小节,在园子里你又看到了什么?用这段话中的一句话来形容这个园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是一切都活了的园子。)这段话一共有11句,而这一句就是这一段里的中心句,这段话就是围绕“一切都活了”来写的。从那里感受到一切都是自由的?(读“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没人管”。)这几个句子结构相同,一共用了多少个“愿意就”?不啰嗦吗?读读有什么感受?(不啰嗦,反而感到非常自由,不受拘束)板书:自由整个园子沉浸在美好的气氛中,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自由的气息,为什么课文里用这么多的笔墨写动物植物的快乐?(作者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生活的快乐、自由、幸福,这种写法就是寄情于景。板书:寄情于景)【设计意图】:抓住中心句来理解课文,可谓是“纲举目张”,同时体会排比句式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认识作者寄情于景的写作写法,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对景物的描写。教学中注重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的渗透对于中高各年级学生是很有必要的。 四、布置作业,积累巩固1、抄写词语,听写词语。2、 读读背背课文中写景的句子。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揭题,读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2、说说课文主 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园子的景象以及和祖父在园子里发生的趣事。)二、品读,感受童年生活自由北方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但在作者眼中却是那么富有生机,充满趣味,那么作者那种自由和快乐的感觉从何而来呢?让我们继续漫步于园中,默读课文3-12节,要求:1、“我”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事?你觉得哪件最有趣?2、画出有关词句,用心读一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交流一: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出示插图)读到这里,你好像看到一个怎样的小女孩?(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相映成趣。)像绕口令般重复的语言,充满了童趣,请你读出其中的快乐。交流二: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读读议议: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想象着读: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东一脚西一脚踢飞种子,来读读自己的调皮捣蛋。交流三: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我是在怎样铲地吗?哪里是在铲地的呀?这简直就在帮倒忙。交流四: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1)同样是浇水,祖父是往菜上浇,我呢?(2)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3)想象她的动作,神情,边做动作边读。(4)小结:你看,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那,它就成了乱闹的玩具。瞧我的开心劲儿,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板书:快乐【设计意图】:学生阅读的兴奋点在“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爬在地上”、“乱勾一阵”这些趣事上,引导抓住文中的趣事,通过词句品读、想象画面、再现情境,“以趣导学,以情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高效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三、细读,感悟自由的源泉1、过渡,其实,我在园子里做过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曾经我追根究底问祖父园子里的樱桃树为什么不开花不结果,曾经有一次祖父拔草时,我偷偷地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玫瑰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祖父完全不知道,还以为是因为春天雨水大,园子里的玫瑰花开得香呢【设计意图】:给学生讲讲呼兰河传中的几个片断的大意,一为过渡,营造意境,二为深化“有趣”与“自由”,三为引发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2、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自由和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而这一切是谁给予我的?投影出示: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地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1)抓“慢慢地”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2)“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从这三次笑中你发现了什么?只有怎样的祖父才会有这样的笑?(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的) 细读出滋味!想象,祖父的笑声中他仿佛在说 (课件出示)(3)朗读对话。一问一答,多么温馨的画面呀!来让我们好好读读对话,感受祖孙俩有趣的对话情景。(4)回想我“溜土窝”、“铲地”、“浇菜”等一个个惹人发笑的生活场景,你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下我在园子里的生活?用文中的话就是: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一切,正因为有祖父给予我的爱。板书:爱【设计意图】:祖父的“笑”是耐人寻味的,祖父“笑”的含义在文中是一处空白,引导学生想像,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祖父的爱鲜活、具体起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因为有祖父的爱,才有我的自由和快乐”。情动而辞发,在语言练习中,走进人物的内心。四、引读,抒发对自由渴望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配乐引读)我感觉到花开了,就像,我看到鸟飞了,就像鸟,我听到虫子叫了,就像,我就变成了那倭瓜,愿意爬上架,愿意爬上房,我就变成了那黄瓜,愿意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我就是成了那玉米,我若愿意长上天去,。我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设计意图】:这是对园中景物的一次回望。有了对文中趣事的理解,再读第节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写作的巧妙,体会到作者在借景抒情,体会到作者“心”的自由。此处读是一次情感的升华。在轻柔欢快的音乐声中,师生共读,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带领学生走进夏日的午后,走进作者自由的心灵,用声音传达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在读中感悟、深化情感。五、想象,抒发自由情感我玩过了,闹过了,我累了,想睡觉了,齐读最后小节,睡觉也是自由的,想怎么谁就怎么睡,想在哪睡就在哪睡。出示课文14段。(音乐起)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今天我会做个怎样香甜的梦呢?轻轻拿起笔,放飞你的自由,描绘你的美梦。你可以写书上提到的情景,也可以写书上没有的。学生习作、交流。【设计意图】: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再回到园子,用手中的笔 来抒发这份快乐、自由,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六、走进作者,拓展延伸。 1、教师:作者为什么在30岁的时候对这份童年的自由还这般怀想呢?(简介作家萧红的相关背景资料) 小萧红一生悲苦,岁丧母,父亲因她是女孩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小萧红只有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什么是爱。可以说是祖父的爱温暖了萧红的童年。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中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吗?它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难怪她在呼兰河传里深情地写下了: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让我们记住这祖父的园子,也让我们记住这位给我们带来如此美好文字享受的现代优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