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13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对应学生用书p225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解析c从时间1912年9月看,辛亥革命已经完成,并成立了中华民国,必然对人们的服装有影响,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本身错误。2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a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d西餐已由通商口岸进人内地解析c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和地点及反映的内容西餐,经分析可以判断c项正确。3某著作中说:“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强制汉人剃发留辫。然而正是断发易服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的火种。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清朝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唤。广东省宣布独立之时,一日有20余万人剪掉辫子。剪辫子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日。”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断发易服”是“民族革命”的外在体现b蓄发与剃发是反清与保清的根本分歧c当时广东省的反封建斗争最为彻底d社会习俗变迁是政治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解析a在中国近代“断发易服”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是反清革命的表现,但不是根本分歧,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c、d两项都片面夸大了社会风俗变化在政治中的作用和地位。4右图为南京金陵女子大学1919届毕业生在1935年20周年校庆时的合影。这反映了()a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没有改变b中国妇女的地位在逐步提高c中国已经实现了男女平等d妇女受教育的状况已经与男子相同解析b古代中国的妇女是不能到外面抛头露面的,题干反映女性不仅可外出,而且还可享受教育,说明中国妇女的地位在逐渐提高。5右图是1913年章太炎在报纸上刊登的征婚广告,该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a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b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c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解析a根据材料中“染学堂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分析,体现了1913年章太炎仍然存在封建礼教的思想,希望女子有“从夫”的封建观念,因此应选a项。b、c、d三项分析不全面。6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a身份证、个体户、银行卡b移动电话、私人轿车、互联网c肉票、粮票、黑白小电视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时装表演解析c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比较落后,物资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较低,当时所使用的电视机也就是黑白小电视。故c项是改革开放以前的现象。7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主办的北华捷报曾评论“对于中国官员来说,铁路意味着胡作非为,意味着废除长期受尊重的习惯和传统、骚乱和毁灭”。这说明()a中国当时还没有出现铁路b一些官员希望借建铁路之机中饱私囊c当时一些政府官员反对修建铁路d通过建铁路实现自由富强成为社会共识解析c从题目反映出的信息来看,中国官员把修铁路的行为定性为胡作非为,定位为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甚至毁灭。可以总结出中国部分官员对修铁路表示强烈反对。8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依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近代工业的发展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节省时间的考虑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a bc d解析d电车作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离不开近代工业的发展,正确。材料中作者不忍心将人力作为畜力使用,正确;另一原因是光阴宝贵,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9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c通过电话了解 d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解析d1920年中国民航拉开序幕;火车速度较慢,往返时间长;电话公司在中国始于19世纪80年代,但发展缓慢,不能“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10伊朗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这突出反映了()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b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d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监督作用增强解析d越来越多的官员的丑闻以及其他政治相关问题通过媒体披露,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11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a“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解析c本题可用排除法。1909年清帝并没有退位,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12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被网民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2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的评价正确的是()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d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解析d微博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一种途径,但材料夸大了博客作为了解民情手段的作用,没有看到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的实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英国人阿绮波德立德在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一书中叙述过这样两段话:在福州的一次集会上,许多女士都说见到过一个女孩,因为裹脚而失去双脚。一位中国海军军官的妻子说:“何止一两个,我认识的就有好几个。”一双脚从坏死到脱落,其间的痛苦简直难以想象。此次集会上,有47位女士加入天足会,有一位还介绍了她如何拆了裹脚布。在当地的一家主要的华文报馆里,一位年轻小伙子向我鞠了一躬,说:“我妻子和姐妹都不裹脚了。”请回答:(1)缠足的陋习给妇女带来了哪些痛苦和不便?(4分)(2)封建制度下,女性地位低下,请再举出两例。(4分)(3)上面两段话,反映了在缠足问题上有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什么时期?(4分)(4)请分析当时社会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发展演变。第(1)问抓住“一双脚从坏死到脱落”作答;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第(3)问从材料可知,已认识到缠足的危害,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发生变化的时期,注意维新派已经提倡不缠足;第(4)问从政治、西方文化等方面考虑。【答案】(1)缠足的陋习使妇女行动不便,肉体极度痛苦,甚至可能使人致残、致死。(2)丧夫的妇女不能再婚、不能接受教育、没有政治权利等。(3)开始认识到缠足的危害,已经开始反对缠足。这种变化开始发生于清末民初,民国时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4)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西俗、西政逐渐被国人接受;加上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又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大大推动了西俗在中国的传播。14社会习俗是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和体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正如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所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 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 510荷盾,获利651 629荷盾。鸦片战争前的140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 437 564两。材料二20世纪初,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发辫,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到民国时期,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几次大的社会洗礼,节俭意识相对弱化。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民国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材料四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动情地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使用。副食品票证、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早已悄然淡出。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影响。(4分)(2)据材料二、三,简述中国社会形成的新观念,并分析这些新观念形成的原因。(6分)(3)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按要求填写表中内容。(6分)春联应出现的时间或时期相关历史事件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4)材料四反映出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5)有人说习俗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有人说对习俗要合理引导。你同意哪一观点?说明理由并举例加以说明。(3分)解析第(1)问可根据材料提炼要点,根据“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可知改变了西欧人的生活习惯;根据“无茶则病”可知茶有利于消除疾病;根据茶叶的盈利状况,即可得知欧洲人因茶而获利巨大。第(2)问要抓住关键词“新观念”,依据材料概括;“原因”则要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来分析。第(3)问要注意从对联中提取关键词,如“合作化道路”“公社”“大包干”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第(4)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5)问两种观点,同意任一种均可。至于事例,自圆其说即可。【答案】(1)促进了欧洲医药事业发展;改变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茶叶贸易使欧洲资产阶级获得巨大利润;成为一些殖民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造成欧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答出其中四点即可)(2)新观念:崇尚西方;崇尚自由民主;重商;享乐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原因:西方科技文化的传播;辛亥革命等社会变革的推动;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社会心理的认同;西方物质文明先进性的吸引;进步人士的提倡等。(答出其中四点即可)(3)春联应出现的时间或时期相关历史事件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19531956年或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业合作化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尚美发店技师团队劳务输出合同标准模板
- 离婚时夫妻共同股权分割及股权激励计划协议
- 老龄化家庭离婚协议书及养老保障规划
- 学生走读安全协议及社会实践服务合同800字
- 祝岚与李晨婚姻破裂情感补偿与财产分配协议
- 2025个人质押合同范本(自然人之间)
- 离婚后房产分割及居住权变更补充协议范本
- 知识产权买卖合同-原创动漫形象授权
- 离婚案件诉讼代理及财产保全执行合同
- 砼烟囱新建项目进度控制与质量保证合同
- 2《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年修订)》
- 2024年太原市小店区供热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医培训课件:《放血疗法》
- join-in-六上-Unit3-Festivals-Part1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
- 市政道路监理规划及市政道路监理大纲
- (高清版)DZT 0331-202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
- 防震减灾科普
- 酒店工程节能降耗培训展示
- 设备维保的预防性保养与维护策略
- 【经典阅读】四年级阅读训练-人物描写分析(知识梳理+例文解析)(有答案)
- 2024年针灸学(正高)考试历年全考点试卷附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