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更新)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难度较大的高考真题.doc_第1页
(5.18更新)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难度较大的高考真题.doc_第2页
(5.18更新)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难度较大的高考真题.doc_第3页
(5.18更新)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难度较大的高考真题.doc_第4页
(5.18更新)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难度较大的高考真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难度较大的高考真题历史 必修1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2011大纲卷) 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岸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A项,章太炎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他要求反清,但并非为了复明,而是为了建立民主共和政府,故A项错误。B项,材料没有体现他对保皇势力的态度。故B项错误。C项,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任何传统文化,章太炎以诗明志,以南宋陆秀夫投海时诗歌激发民族主义、反清思想。故C项错误。D项,章太炎引用南宋陆秀夫抗击元军的故事,是为了激发汉人的民族主义精神,推翻满清统治。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2011新课标卷)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堂、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本题考查太平天国文化政策的变化。运动前期通过反对孔孟儒教来达到反对封建统治的目的,运动后期又重新确立对孔孟儒教的尊崇来加强自身政权建设,可见思想文化是为政治服务的。A项,太平天国革命初期通过拜上帝教笼络民众,但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原有理论不符合农民政权建设的需要,而孔孟儒家文化在中国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根深蒂固,更适合于对农民阶级的领导。故A项正确。B项,战局出现逆转主要是军事指挥的原因,不是指导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C项,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其前期通过宣传拜上帝教成功发动农民参与,传统士绅的意见对其影响有限,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D项,太平天国并未寻求西方势力的支持,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011新课标卷)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A项,题中材料说明地方总督与列强相勾结,保护列强在其管辖范围内的利益,故A项错误。B项,清政府中央与列强宣战,但地方总督与列强勾结,私签协议,说明清政府中央已经无力管理地方豪强,故B项正确。C项,地方实力派仍然支持清政府的统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地方实力派才开始成为列强代理人,故C项错误。D项,地方实力派虽然不完全听从清政府中央指挥,但还没有达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程度,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2015安徽卷) 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允许外国人到中国传教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天津条约中被首次提出,之后签订的北京条约承认了天津条约的有效性,因此该不平等条约为北京条约,本题答案为B。(2012重庆卷) 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 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 )。A秦日纲B陈玉成C李秀成D石达开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由186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已处于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主要将领为李秀成和陈玉成,再分析二人的经历可知陈玉成于1862年即就义,应没有机会“回忆当年”,可知答案应为李秀成。A项,秦日纲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因参与北王诛杀东王杨秀清的行动而被天王洪秀全处死,因此这段话不可能为他所说。故A项错误。B项,从1861年4月开始,陈玉成在安庆、庐州同清军作战。1862年5月,陈玉成在寿州被叛徒苗沛霖逮捕,押送清军军营;6月被清军处死,因此这段话不可能为他所说。故B项错误。C项,1862年1月,李秀成率军攻上海,清军和洋人联合抵抗,美国人华尔组成洋枪队阻击太平军,太平军久攻仍未能占领上海。故C项正确。D项,1856年秋,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忌,率精兵负气出走,遭遇清军反扑,英勇就义,1862年太平天国的战役应与石达开无关。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2009广东卷)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A总统制B联邦制C君主立宪制D责任内阁制A项,总统制指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在总统制下,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定期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总统只向人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当时中华民国虽有临时总统却不是总统制。故A项错误。B项,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在组成联邦制国家时,联邦成员单位把各自的部分权力让渡给联邦政府,同时又保留了部分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中华民国并未实行联邦制。故B项错误。C项,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中华民国没有保留君主,故C项错误。D项,责任内阁制是一种政府组织形式,内阁一般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几个政党联盟的领袖人物组成,其首脑称总理或首相,对议会而非对总统负责,拥有决定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易错项分析:本题易错项为A。考生可能看到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就误以为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误选了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孙中山组织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2011海南卷)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A项,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但没有根本改变官吏选拔的制度,选拔的官员目的依旧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B项,清政府公派留学生增强国力,维护统治。18721875年间为洋务运动时期,国内实力有所增强,大量洋务企业使归国留学生有用武之地,因此得到留学生的拥护;1905年清政府与列强屡战屡败,实行清末新政被证明实为骗局,说明清政府革新能力丧失,因此得不到留学生的支持,故B项正确。C项,这一时期国内武装起义皆以失败告终,因此不是促使留学生反对清廷的主要原因,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D项,甲午中日战争时间为18941895年,与题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易错项分析:本题易错项为D。考生可能没有把握住材料中“转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中日甲午战争的时间与材料所示的时间并没有完全衔接;另一方面,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背后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丧失革新能力。(2010重庆卷) 1913年2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能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 )。A孙中山B蔡锷C宋教仁D黄兴A项,孙中山于1912年2月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此后一年多,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号召实行平均地权,提倡兴办实业,亲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干线,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开始讨袁,题干中时间点为1913年2月,此位领导人非孙中山,故A项错误。B项,蔡锷曾经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同题干事件无关,故B项错误。C项,1912年8月国民党改组,推选孙中山为理事长,实际由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主持工作,宋教仁主张组建责任制内阁,故C项正确。D项,黄兴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同题干事件无关,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易错项分析:本题易错项为A。考生可能没有结合材料所处时间“1913年2月”作答,注意孙中山的在任时间。(2011海南卷) 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A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辛亥革命的成果,体现了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A项正确。B项,革命的性质主要由革命的对象、任务、目的来确定,由革命政党领导不是确定革命性质的依据,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C项,辛亥革命的主力军是华侨、会党、新军和留学生,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D项,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实行独裁专制,资产阶级的利益并没有实现,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012重庆卷)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A项,黄埔条约又称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8月14日清朝与法国在广州黄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中并没有关于“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故A项错误。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天津条约中没有题干中相关规定,故B项错误。C项,北京条约没有涉及题干中的相关条款,故C项错误。D项,辛丑条约中的“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内容,与题干一致,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2013北京卷)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A项,由题干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可知美国不曾直接出兵参与战争行为,自然不能获得军费赔偿。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外国可进驻北京使馆区(界)是由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外国“在华开设工厂”这一权益属于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内容。故C项错误。D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2011广东卷) 下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项,从材料可知当时已是1913年,但作者日记中仍沿用“大清宣统五年”的旧清历法,并称“变乱以来外洋各国之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此处“变乱”应指发生不久的辛亥革命,将辛亥革命称为“变乱”,可见其对辛亥革命的不认同。故A项正确。B项,作者在日记中说“一切新党竟袭洋人之皮毛,不但外洋各国之鲸吞蚕食,日甚一日” ,表达了对“洋物”的不满和鄙夷,并非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故B项错误。C项,由材料中“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较之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可以看出乡村社会习俗发生了一定变化。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日记作者沿用清历,不认同辛亥革命,无法得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013广东卷)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A项,由材料中“剪掉辫子”和“独立”“鞑子”可判断,“革命”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追求民族独立,而不是移风易俗。故A项错误。B项,题干中的“鞑子”是指满州人,歌谣讲的是要剪掉辫子,要革命,推翻满清统治。说明民族主义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正确。C项,歌谣反映的是民众对清政府的反抗心理,无关民族自治。故C项错误。D项,题干中歌谣主张的是反对满清的专制统治,未涉及“反帝”。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012北京卷) 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A项,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利用是指利用义和团“扶清灭洋”、“盲目排外”的特质对付洋人,故A项错误。B项,明定国是诏是光绪帝在百日维新初下达的诏书。当时维新派方兴未艾,清政府此时的焦点是“要不要变法”,而不是“消灭革命党人”。故B项错误。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清政府被迫筹划实行“预备立宪”。可见革命形势高涨,是推动清政府立宪的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南北和谈是指民国初年南方军政府与北方袁世凯势力之间的谈判,和谈是为了实现南北统一,而不是为了“消灭革命党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2009江苏卷)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A项,太平天国初期,列强还没有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对其影响到底是利还是弊,加上太平天国以基督教为思想武器进行反清斗争,所以“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可悲的”。故A项正确。B项,义和团主张反基督教,并且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包括英国在内的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发动侵略战争。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C项,作为北伐对象的直系军阀,是英美在中国的代理人;北伐军收回汉口租界,严重损害英国的在华利益。所以,英国无论从感情上还是利益上,都倾向支持直系军阀,所以英国不是保持中立。且北伐战争不带有全面改革的意图。故C项错误。D项,辛亥革命受到了资本主义强国的暗中镇压,与“避免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不符,亦不能体现“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悲哀”。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009重庆卷)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青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辽东半岛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支持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ABCD项,沙俄通过1858年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以及偷偷搬移界牌等手段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故正确。项,割占辽东半岛的国家为日本,故错误。项,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的是英国西摩尔和德国瓦德西,故错误。项,袁世凯以外蒙古的主权换取沙俄对其称帝的支持,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易错项分析:本题易错项为A。错误集中在。考生可能对中国近代的割地条款比较模糊,俄罗斯在东北侵占了有40多万平方公里(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2015北京卷)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B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共同目的都是推翻清政府,而采用“剪辫易服”等方式都是为这一目的实现做基础,故B项正确。A项、C项,太平天国运动提倡的“剪辫蓄发”活动不能体现与西方文明相对接和提倡民主自由思想,故A项、C项均错误。D项,辛亥革命党人提倡的“剪辫易服”不能表明其宗教信仰,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2014山东卷) “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题干说“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结合所学知识,“陆军学堂”“水师学堂”“商务大臣”等均系光绪三十年后即二十世纪初所设,可见题干所说现象发生在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后,此合议使国民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从而表示要奋发学习。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并没有使国人警醒,即便是洋务运动也只是地主阶级改良派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救运动。直到马关条约签订,清朝作为一东方大国竟然败给蕞尔小国日本,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使当时的国人遭到迎头痛击。由此可知,马关条约产生了“一战而举国皆醒矣”的重大效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2014江苏卷) 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