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鹊桥仙教学辅助资料班级姓名座号科任郑晓吟词作文本鹊桥仙【北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关于鹊桥相会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汉代已十分流行,鹊桥是最有古中国情调的词之一。古人参照天象而创美丽神话,每一颗星都有故事。这是古人与天地目结神合的灵感,可遇而不可求。鹊桥相会,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七夕日多雨正是他们哭泣的泪水。比喻情人或夫妻久别之后的团聚。唐权德舆七夕:“今日云耕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鹊桥相会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坚贞爱情,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起到积极作用。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中鹊桥相会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因为他经常放牛,与牛为伴,人们都叫这个小伙子牛郎。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早晨为老牛采接各种花儿上的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牛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忽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来是老牛在讲话。老牛让他在第二天黄昏的时候,翻过右边那座山,山边有一个湖,每天黄昏会有七个仙女下到这个湖里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那个仙女无法返回天宫,就会留下来作他的妻子。听了老牛的话,牛郎果然偷偷藏起其中一位仙女的衣裳。等到仙女们洗完澡要回天宫时,年纪最小的织女才发现自己的衣裳不见了,急得哭了起来。这时牛郎捧着她的衣裳出现,要求织女答应作他的妻子才把衣裳还给她。织女看牛郎忠厚老实,便含羞的答应,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二】关于词牌鹊桥仙的创制词牌鹊桥仙最初是欧阳修创制: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因其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故名鹊桥仙,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欧阳修这首词没有脱离“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旧意,这一阕好像是专为等待一个人的到来,让这个人来挥洒才情,来把它写得登峰造极。所以,提起鹊桥仙人们立即会想到的这个人这是一个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真爱的男人这是一个天生忧郁的男人这是一个纯情的男人他就是宋朝婉约派一大词人秦观,秦少游。【三】秦观鹊桥仙一词的艺术解析评解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集评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这首词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沈祖棻宋词赏析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上片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发抒感慨,下片词人将意思翻进一层,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文史知识(1982.12)【四】关于秦观鹊桥仙的故事说到鹊桥,就要说说秦观的鹊桥仙。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秦观可以说是千古伤心人,“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真是说的不错,真正好的词不用一个典自己就能成经典。若将古往今来的情诗排列一下,这一首永远都会排在前十名。只是后来被人念得太多了,锦绣句子从无数口中出,更难免被浮滑浪子做了始乱终弃的烟雾弹挡箭牌,可怜痴心女子纵使不满足也没有办法,总不能都像朱淑真那样大胆地喊,我就要朝朝暮暮。所谓的“只要曾经拥有”,谈何容易,说来骗人骗己。秦观这一阕更是贴合了词牌名本身的含义,后人因为喜欢,也有直接把它叫作金风玉露曲的。秦观也是个风流男人。他的风流几乎可以与柳永比美。俗话说风流才子,才子与风流,人们把这两个概念同等视之,并给了予包容和认可。其实男人风流是本性,风流韵事千古流传,历史上也没有因风流而遗臭万年的故事。陈世美不认前妻并不是风流惹的祸。秦观是一代风流人物。但纵观他的人生轨迹,你会发现他风流背后却是一串串心灵的忧伤。这可能与他的性格,与他的遭遇有脱不了的干系。没有谁比他更忧伤,伤情处,灯火已黄昏。叶梦得叹他是“古之伤心人”,冯煦说他“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他的每一首词,都弥漫着浓雾一样的忧伤,他写江城子:“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他写千秋岁:“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读秦观的词是需要心情的,悲伤的时候可以读它和李商隐一样,秦观是爱情诗高手。提到秦观,人们马上会想到苏小妹:苏小妹的故事在民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经过明代冯梦龙的整理,更成了“三言”中的传世名篇,“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和“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破水底天”等诗句也因此被广泛传颂,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才女的文思敏捷和才子佳人的姻缘佳话。但文学评论家在考证中点破了这一幻想,认为:“有关苏小妹的一系列美丽传说,多是无根之言,与事实相差甚远。”首先,“苏小妹”并不是东坡之妹。据其父苏洵自尤一诗记载,苏轼姐妹中最年幼者叫八娘,她虽然是苏洵的幼女,可称为小妹,但她的年龄比东坡还大一岁,故为东坡之姐而非东坡之妹。其次,“苏小妹”也不是秦观之妻。秦观在徐君主簿行状中写道:“(徐成甫)女三人,曰文美、文英、文柔以文美妻余。”可见秦观之妻是徐文美,而非“苏小妹”。最后,“苏小妹”的婚姻非但不是才子佳人之配,反而是一出悲剧。据自尤说,她嫁给了自己的表兄,此人姓程。“小妹”婚后一年,生有一子,不幸染病,而程家不与医治,被父亲接回娘家休养。程家却又以其“不归觐”为由,夺其子,致其病情发作而亡。与传说中相符的只有一点,就是这位“苏小妹”被父亲夸赞,说她“幼而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看来确是一位才女。而这样的女子同样难逃封建社会妇女的悲剧命运,令人扼腕叹息。转来再说让人忧伤的秦观。读秦观的词,就是享受一场爱情的盛宴。料想,秦观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爱情,假若他爱情道路上一帆风顺的话,他就不会写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流传千古的绝妙好辞。但是,他也是个凡夫俗子,他也有七情六欲,他和普通人一样也渴望美好的爱情。然而,越渴望,越失望,于是,只好寄托在诗词上。说来,这一切都怨他悲惨的身世。他从小父亲就不在身边,十岁的时候母亲也撒手人寰。后来父亲续娶,继母是一个很凶悍的女人,父亲要接秦观过去一起住,她不准,于是父亲只好让秦观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不料,没几年,爷爷也去世了,秦观只好与奶奶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他内向、忧伤的性格就此形成。那个狠心的父亲自从母亲去世后,没有回来看望秦观一次。在秦观幼小的意识里,已经没有母亲、父亲这样一个概念了。于是他发奋读书,企图通过考取功名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二十四岁那年,他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嫌他的文章太纤弱,没有录取他。后来他又考了几次,一直没有考中。飘零的身世,仕途的艰难更加剧了他忧伤性格的形成。直到他三十七岁,他的命运才有所改变。他遇到了大好人苏轼,苏轼推荐了许多有才华的人给朝廷,被称为文章伯。他写的一篇文章黄楼赋被苏轼看中,苏轼对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有屈原宋玉一般的才华。秦观也久仰苏轼的大名,于是以学生的名义拜在苏轼的门下,成为苏门四学士中最受苏轼宠爱的人。那一年,恰好是苏轼主持进士科考试,苏轼推荐了秦观,秦观才得以进士及第。但考得进士的秦观并没有马上被朝廷重用,他苦熬了六年,头发都熬白了,才熬到一个小小的官职秘书省正字。秦观的爱情也是不如意的。自古到今,爱情讲究门当户对为多。像秦观这样一个落魄文人,没权没势,徒有虚名,自然大户人家的小姐是看不上他的,小家碧玉倒也不错,但秦观又是一个对爱情非常严肃的人,决不将就,决不凑合,找来找去都不称心。古道热肠的苏轼见秦观老大不少了还是一个光棍,就费尽心思为他张罗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叫徐文美,可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秦观对她没有感觉,尤其反感她身上那股娇气。可是,他还是妥协了,为了不让自己的恩师失望,他娶徐文美为妻。这是一桩没有爱情的婚姻,这注定是一个悲剧,很不幸,秦观并没有像元稹、苏轼那样对自己的妻子产生爱情,他也曾试着爱她,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日久生情的梦想也被打破。面对他,他感觉只是一个灵魂出窍的人,针刺一样的难受。他想离开她,想休掉她,可是又觉得对不起她,也对不起苏轼,于是只好迁就,尽一个丈夫应尽的责任。可怜的秦观,还没有尝到爱情的滋味,就被形同枯木的婚姻束缚了手脚。他很苦闷,也曾去过青楼,但他不是柳永,他背负太多,和歌姬交往只限于听她们弹奏,不敢越雷池一步,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纯情的人,相信这个世界有真爱,他的真命天女也一定存在某个地方,只是缘分还没有到。他是一个只相信感觉的人,如果对一个女子没有感觉,他不会认为有真正的爱情产生,就像他的妻子。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叫巧玉的歌女,他的感觉来了,巧玉也对他有感觉,于是两人相恋。当然,这是一对地下情,若他的妻子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让苏轼知道了,也会斥责他。巧玉需要一个名分,要他纳她为妾。可是,纳一个风尘女子为妾是当时士大夫阶层所不齿的,秦观官虽小,但好歹还在朝廷混着,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他犹豫了,虽然他真的爱她。就在这个时候,为安慰巧玉,秦观为她写鹊桥仙,告诉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个真正相爱的人并不会因为时空的变幻而令彼此陌生,能在一起固然好,不能够天天在一起也无妨,只要两颗心在一起就行了。词是好词,也很感人,巧玉也懂,可是她等不起,她一个女子,韶华易逝,她不想等到人老珠黄那一天,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她受够了,这烟柳之地,她要离开。于是,与他分手,弃了爱情,要了婚姻,嫁给了一个她并不爱的商人。他黯然。忧伤掠过他清俊的脸,面对爱人,他又何尝不想朝朝暮暮?在古代文学史上,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遇到苏轼应该说是秦观的幸运,可谁又曾料到,遇到苏轼又是他更为悲惨的命运的开始呢?秘书省正字没做多久,就成了朋党之争的牺牲品。作为旧党的苏轼遭到崛起的新党的迫害,苏轼等一大批人遭到贬谪,作为苏轼的得意弟子秦观也未能幸免于难,他先是被贬到杭州做通判,后来贬到湖南郴州,继而贬到更遥远的广西横州、广东雷州。秦观是一个脆弱敏感的文人,在无辜遭难、生活困顿时,无法做到象苏轼那样的随遇而安、豁达自适,遂成“千古伤心人”。绍圣三年(1096年)深秋,他夜宿破烂寒冷的郴州驿亭,作了一首如梦令,表达的也是这种迁客骚人式的深切悲痛、无限凄凉:“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首踏沙行正是秦观愁苦、迷茫、绝望心态的最佳写照。后来宋徽宗继位,大赦天下,宋微宗喜欢秦观的词,于是召他为宣德郎,令人叹惋的是,还没有来得及上任,水土不服,忧劳成疾的秦观就客死在了途中,时年五十一岁。后来,秦观病逝之际,苏轼悲痛难抑,特将秦观诗书于扇上,每日看着,流泪不止,道:“秦观已矣,虽万人何?”记得关于苏轼和秦观还有这么一个故事:苏轼曾将他所作小词给“苏门四学士”的另外两个晁补之、张耒看,问:“与秦观的相比,怎么样呀?”晁张回答:“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令人莞尔。秦观的诗,有一首七绝春日非常出名,云:“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那么,秦观就是一枝无力的蔷薇,在暴风雨里时起时伏,艰难挣扎,而终于陨灭。秦观是风流的,风流的情种奠定了他文风的婉约。婉约是种缠绵,是世间诱人的旋律。如今世界早已迈进了自由,浪漫,风流与物质并存的社会,风流的故事在接龙,在层出不穷,不断传来情场风流故事,但是没有再现一个秦观。秦观谁能知道他的忧伤呢?【附】陆游的三首鹊桥仙鹊桥仙夜闻杜鹃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梦中还是从戎南郑的边城角声,醒来却是闻羁旅成都的杜鹃啼鸣。“千里曜戈甲”的壮景,由此破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管理初级师考试试题总汇及答案
- 2025年建筑安全题库及答案
- 第8课 制作电子文集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3册鲁教版
-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2025个人汽车按揭抵押贷款合同
- 2025年薪酬福利管理协议书
- 大一班教学课件
- 2024版河北邯郸离婚协议模板
- 2025年洪水过后重建工作实施方案合同
- 2025法律文件模板供用电合同2
- 2025-2026秋学期学校主题升旗仪式安排表+主题班会安排表
- 提高住院病历完成及时性持续改进(PDCA)
- 《矿业权评估指南》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整套教学课件《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研究生
- 手机拍照技巧大全课件
- RBA(原EICC)ERT应急准备与响应培训课件
- 工业建筑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河西走廊课件
- 2023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