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但氢的同位素氕却无中子。 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但Cu、Ag原子的还原性却很弱。 原子电子层数多的其半径大于电子层数少的,但锂的原子半径大于铝的原子半径。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等于其族序数,但F2 却不是。(OF2是存在的) 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 渐减弱,但硒酸的酸性却比硫酸的酸性强。 二氧化碳通常能来灭火,但镁却能与它燃烧。 氧元素一般显-2价,但在Na2O2、H2O2等物质中显-1价。 元素的氧化性一般随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强,但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顺序却是HC1O HC1O2 HC1O3 HC1O4。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元素一般是以活泼金属开始的,第一周期却是以非金属开始的。 通常金属单质一般为固态,但汞却是液态。 通常非金属单质一般为气态或固态,但溴却是液态。 碱金属一般保存在煤油中,但锂(因其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却浸在液体石蜡中。 碱金属的密度从上到下递增,但钾的密度却比钠的密度小。 一种元素组成一种单质,但碳、氢、氧、磷等元素却能组成几种同位素。 *金属单质的导电性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但锑、锗却相反。 *具有金属光泽又能导电的单质是金属,但石墨却是非金属。 有机物一般易燃烧,但四氯化碳和聚四氟乙烯却不易燃。* 物质的熔点一般低于沸点,但乙炔却相反(沸点-84,熔点却为-80.8)。C12、Br2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但F2却不能(F2+2H2O=4HF+O2) 卤素单质与强碱反应一般生成相应的卤化物、次卤酸盐和水,但F2却不能。(X2 + NaOH = NaX + NaXO + H2O,*2F2 + 2NaOH = 2NaF + OF2 + H2O)。21 实验室中制取HC1、HBr、HI都在玻璃容器中进行,但HF应在铅制容器中进行(因SiO2 + 4HF = SiF4 +2H2O)。22 氢卤酸一般是强酸,但氢氟酸却是弱酸。23 CaC12、CaBr2、CaI2都易溶,但CaF2却微溶。24 卤化银难溶于水,但氟化银却易溶于水。25 *含有NH4+和第IA主族阳离子的盐一般易溶于水,但KC1O4和正长石等却难溶于水。26 重金属阳离子一般都有毒,但BaSO4却可用作“钡餐”。27 成网状结构的晶体一般都是原子晶体,但石墨却是原子晶体。28 晶体一般都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但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29 *共价键一般都有方向性,但H2却无方向性。30 有机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且熔沸点低,但醋酸钠、醋酸钙等却为离子晶体,且熔沸点高。31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离子化合物,但A1C13、BrC13等却是共价化合物。32 金属性强的元素,相应的碱的碱性也强,但A1(OH)3 的碱性却比Fe(OH)3 弱。33 离子化合物中一般不存在单个分子,但NaC1等在气态时却以分子形式存在。34 离子方程式一般表示同一类反应,但Br2 + SO2 + 2H2O = 4H+ + 2Br- + SO42- 却只表示一个方程式(注意: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 2H2O 可以表示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或加入过量 硫酸氢钠溶液等反应)。35 强碱弱酸盐或强碱弱酸的酸式盐因水解而呈碱性,但NaH2PO4却呈酸性。36* 盐类一般都是强电解质,但HgC12、CdI2 等少数几种盐却是弱电解质。37 *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但10HNO3 + 3Fe(OH)2 =3Fe(NO3)3 + NO + 8H2O 中还有还原产物。38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但铅却不能与硫酸反应放出氢气。39*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但铜却能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氢气,2C u+ 4HC1(浓)=H2 + 2HCuC12。40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钾钙钠却不能2Na +CuSO4 + 2H2O = Cu(OH)2 + Na2SO4 + H2 。4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前面的金属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不溶于水的盐中置换出来,但铁却能把银从氯化银中置换出来 (Fe+2AgC1=FeC12+2A g)。42 一般只能用强酸制弱酸,但 H2S+CuSO4 = CuS +H2SO4、HC1O+H2SO3 =HC1+H2SO4、Br2 + H2SO3 = 2HBr + H2SO4(C12、FeC13等也可以)等反应却能用弱酸制强酸。43 酸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但氢卤酸与醇发生卤代反应。44 制取氯气采用固液装置,但制溴却须采用曲颈甑。(HNO3 why?)45 启普发生器适用于反应物为块状、反应不需加热以及产物难溶于反应液的气体(如 H2、CO2、H2S),但乙炔(C2H2)却不能用该装置。46 测量仪器的“0”刻度不是在上就是在下,但是托盘天平的指针却在中间,温度计的“0”刻度在偏中下,量筒无“0”刻度。47 一般只有有机物才有同分构现象,但不少无机物如氰酸银(AgCNO)与雷酸银 (AgONC)是互为同分异构体。48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找升高而增大,NaC1的溶解度受温度改变的影响很小,而Ca(OH)2、Li 2CO3等却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49 氯化钙是中性干燥剂,可用来干燥酸性、中性、碱性气体,但不能干燥氨气(CaC128NH3)和酒精蒸气。50 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一般呈酸性,但NH3的水溶液却呈碱性。51 *胶体中的胶粒一般都带电荷,但蛋白质胶体微粒却不带电荷(呈电中性,但有电泳现象)。许多学生常说,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知识抽象、理论深奥,很难学好。其实不然,本章规律甚强。规律就像一把“梳子”,它不仅能理清繁杂的思绪,更能把纷乱的知识结构梳理清楚。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我们能理清知识结构,掌握重点规律,灵活变通,就一定能将这章学好。首先,我们来理清一下这章的知识结构:从本章的知识结构中,其实不难发现:这章重点是“电子”开始的,从核外排布规律,就出现了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从而就可以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了,而最外层的电子数就可以推知化合价及得失电子难易,这样就过渡到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了,这章最重要的就是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比较了,因为它们和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以及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考试喜欢出的综合考点内容。与此同时,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化合价”,它是连通初中化学和本章知识的桥梁,所以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下面就通过一些重要的规律和相关练习来强化本章的知识结构。一、原子结构中的规律: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例1:(2005,全国,6分)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12 B.14 C.16 D.18解:C根据N = AZ即中子数= 28 12 = 16注:本章的知识需要 “记忆+理解+运用”,关于元素周期表中1到20号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结构都应该牢记,这才是知识的基础和开始。一、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位置性质”可以相互结合: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减少,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至下,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强,金属越活泼,置换氢气越容易,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和氢气化合越容易,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相反也可以推知比较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例2:(2005,全国,6分)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A.O2B.N2 C.F2D.Cl2解:C抓住规律: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这道题目实质是要比较O、N、F、Cl四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根据以上的规律可以推出非金属性的顺序为:FOClN.XWYRZ例3:(2005,北京,6分)右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相同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解:D根据表中所给的信息可知,W、Y、R同一周期,X、W同一主族。同一周期内,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少,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故Y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例4:(2003年春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aROb)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B只有非金属才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C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D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解:A这道题目围绕“非金属元素与含氧酸及含氧酸的种类、价态、氧化性”考核思维的全面和广阔性,需要对已学知识不断拓宽和丰富。一些金属元素也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如KMnO4、NaAlO2等,故选项B错误;有些非金属元素(如氧、氟)一般不能形成含氧酸,有些非金属元素(如碳)不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故选项C错误;H2CO3、H3PO4等含氧酸不具有强氧化性,故选项D错误。二、化合价中的规律和妙用: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一般来说,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除稀有气体、氧、氟以外),从而推出最低负价以及氢化物的书写,化合价的讨论与推导在解题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粒子半径等都是考试常考的细节。例5: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三种粒子:Am+、Bn-、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关系CBA B.粒子半径关系是Bn- Am+C.C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一种原子D.原子半径关系是ACB粒子半径:Bn- Am+. Bn-为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而C又与之相同,所以C为稀有气体。原子半径AB.例6:某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为HnR,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中有m个氧原子,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AH2m-8+nROmB.H2n-8+mROmC.H2ROmD.H2mROm解:A写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关键是确定R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确定组成。根据HnR知道R元素为-n价,按照R元素最高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的原则,R元素的最高正价为+(8-n),又知H:+1价,O:-2价,分子中有1个R原子和m个O原子,很快就可以写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m-8+nROm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中的相互定律环环相扣、互相影响:这一章的学习主要是从实验中证明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又要会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解释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所以许多学生学起来感觉很难,其实只要会灵活地记住并运用学过的规律,平时多加以练习,一定会逐步提高,下面就来探讨几个综合性的题目。例7: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ACB如右图所示,A、C两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目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写出A、B、C三元素名称:、;元素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比较B、C的原子半径:BC,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氮;硫;氟 三;A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F2+ 2H2O4HF + O2;2NH3+ H2SO4(NH4)2SO4本题的突破口在与怎样来求出三种元素中任意一种,这就需要熟悉元素周期表中相邻元素之间的原子序数的关系。在短周期元素中不难发现上下同族的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所以不防就设B的原子序数为x,那么A就是x-9,B就是x-7,所以根据题意就可以得方程:x-9+x-7=x,所以x=16;这样就可以推出其他两个元素了,其方程式也容易了。例8: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给出。若反应、均为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为卤素单质,则A、D、E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其中A的化学式为。若B为一种淡黄色固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实现自然界中D和E的循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反应中,若生成1 mol D,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解:EAD;Br22Na2O2+ 2H2O4Na+ 4OH-+ O2根据题意可知A能置换出D,E能置换出A,所以A、D、E氧化性顺序为EAD,又由于本题涉及的知识点为卤素在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所以不可能有F2,即A为Br2。若B为淡黄色固体,与A反应产物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有关,可知B为Na2O2,可见元素周期律实际上也可以和已经学过的内容联系起来。总而言之,我们要紧抓中心规律,先熟记1-20号元素的基本结构知识,从课本内容的基础起步,就会不断发现这章就是规律的反复利用,而考点要求掌握的也正是我们能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对考题以敏锐的目光分析解剖,抓住信息要点,各个击破。五、信息迁移就是本章知识的升华。考试的题型千变万化,信息迁移是目前考试的新题型,也是热点问题,其实这样的题型考的不难,只要我们通过已经学过的内容加以推导,就可以迎刃而解。例9: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第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肯定不正确的是()。A在化合物中呈现+2价 B.单质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C氢氧化物呈现两性 D.碳酸盐难溶于水解:C根据元素镭的位置可以推知,它和其它A族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所以A是正确的;而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可以判断镭是A族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所以B是正确的;镭的金属性在A族元素中最强,所以它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肯定大于氢氧化钙,所以不可能是两性的;A族元素的碳酸盐都难溶于水,如碳酸镁,碳酸钙等,所以镭的碳酸盐也难溶于水。本章的内容还很多,考试的细节也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而这章的规律确是指导我们学习中学化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法宝,所以,希望广大的学生能从复杂的理论规律知识中理清自己学习的思绪,抓住中心规律,走知识的捷径,勇攀知识的高峰!一“无色透明”条件型 若题目限定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即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若“透明”,则溶液不形成混浊或沉淀(与溶液有无颜色无关)。如Ag+与Cl、Br、I、SO42;Ca2+与CO32、SO42;Ba2+与CO32、SO32、SO42等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有混浊或明显的沉淀生成,它们不能大量共存。例1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Ba2+、CO32 BAg+、I、K+、NO3 CK+、OH、Cl、Na+ DFe3+、Cl、NO3、Na+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无色透明和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答案为C项。二“酸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强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加入镁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等。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有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OH、弱酸根离子(如CO32、SO32、S2、F、ClO、CH3COO、PO43、AlO2、SiO32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例2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Na+、SO42、SO32 BNH4+、Mg2+、SO42、Cl CNa+、K+、HCO3、Cl DK+、Na+、AlO2、NO3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pH=1(有大量H+存在)和可以大量共存两个条件。答案为B项。三“碱性”条件型常见的叙述有强碱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酚酞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加入铝粉反应后生成AlO2的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等。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有O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H+、弱碱的阳离子(如NH4+、Mg2+、Ag+、Al3+、Cu2+、Fe2+、Fe3+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例3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HCO3、NO3 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 DAg+、K+、NO3、Na+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有OH存在)、可以大量共存两个条件,只有B项符合题意。四“酸性或碱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能使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出现这样的条件,则溶液中可能有H+存在,也可能有OH存在,分析时要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一定能大量共存(满足无论是与H+还是与OH都不会反应)还是可能大量共存(只要满足与H+、OH中的一种不会反应就可以)。例4若溶液能与Al反应放出H2,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Na+、NO3、Cl BK+、Na+、Cl、SO42 CK+、Na+、Cl、AlO2 DK+、NH4+、SO42、NO3 解析:题目所给的溶液为酸性(含有H+)或碱性(含有OH)溶液。正确选项应满足在酸性或碱性都能大量共存的条件,只有B项符合题意。五“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型若题目中出现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这样的条件时,要考虑各离子组中是否存在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离子。如Fe3+与S2、SO32、HSO3、I;H+与S2O32和S2;MnO4(H+)与Cl;MnO4(H+)、NO3(H+)与Fe2+、S2、HS、SO32、HSO3、Br、I等不能大量共存。例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NO3、Fe2+、Na+BAg+、NO3、Cl、K+CK+、Ba2+、OH、SO42DCu2+、NH4+、Br、OH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A项中H+、NO3、Fe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A项。跟踪训练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酸性溶液Na+、K+、MnO4、BrB酸性溶液Fe3+、NH4+、I、NO3C碱性溶液Na+、K+、AlO2、SO42D碱性溶液Ba2+、Na+、CO32、Cl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 NH4+、Na+、Cl、OH B在强碱性溶液中 Na+、K+、AlO2、CO32C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NH4+、Fe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 K+、Fe2+、Cl、NO3 答案:1、C2、B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其强氧化性是高中化学知识中的重点及难点,也是高考中常见的热点,现将考查硝酸强氧化性的知识要点及题型归类分析如下:一、考查硝酸与指示剂(或试纸)的变色情况知识要点:浓硝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先变红(酸性引起),微热后褪色(强氧化性引起);而稀硝酸则只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之褪色,因稀硝酸的氧化性不如浓硝酸强,不能将石蕊氧化。例1.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然后按顺序滴加65%的硝酸,98.3%的硫酸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呈现的颜色是( )。A.白 红 白 B.红 黑 红C.红 红 红D.白 黑 白解析:因上述两酸均为浓酸,均具有强氧化性,新制氯水中含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浓硫酸还表现出脱水性,所以应选D。二、考查气体制取及装置的选择(1)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其来制取还原性气体(如:H2S、SO2、HI、HBr等);(2)因NO3-的氧化性强于H+,所以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会产生H2;(3)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对橡胶制品有强腐蚀作用,所以制取HNO3时常用曲颈玻璃仪器,涉及连接仪器的胶管应尽可能短,尽可能使两玻璃接口非常接近,盛放硝酸的试剂瓶不能用橡皮塞等。例2.一定量的盐酸和过量铁粉反应,为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1)氢氧化钠固体(2)醋酸钠固体 (3)氯化钠溶液 (4)水 (5)硝酸钾溶液A.(1)(2)(3) B.(2)(3)(4)C.(3)(4)(5) D.(1)(3)(5)解析:要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H2的总量,可以稀释,也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谁的本领大》说课稿课件
- 《诗经》二首课件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查房
- 亮眼找秘密课件
- 逆向派遣相关条例解读
- 骨伤疼痛病人的护理
- 视传毕业设计中期汇报
- 《蒲公英旅行记》课件
- 《茅屋被大风所破歌》课件
- 钾代谢紊乱病人的护理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 毕业设计:平谷新城某高层住宅楼室内给排水、消防与采暖系统设计
- 《装饰艺术运动》课件
- 《公路工程量计算》课件
- 医院建筑综合设计与布局优化
- 阴道镜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 边坡工程第3章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
- 索思医疗卓越产品系列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产品
- 全国医药行业特有职业技能竞赛中药调剂员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房屋交易诚意金合同范本模板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参考课件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