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第九单元第三讲考能检测强化闯关(浙江专用).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第九单元第三讲考能检测强化闯关(浙江专用).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第九单元第三讲考能检测强化闯关(浙江专用).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第九单元第三讲考能检测强化闯关(浙江专用).doc_第4页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第九单元第三讲考能检测强化闯关(浙江专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方案】201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第九单元第三讲考能检测强化闯关(浙江专用)一、选择题读世界三个国家跨流域调水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源地和供水区的气候类型一致的是()a图1b图2c图3 d图1和图2答案:b2图2调水线路施工中遇到最大的技术难题为()a开挖尼罗河水道 b沿途荒漠生态保护c输水隧洞穿越运河 d西奈半岛输水渠答案:c3跨流域调水对受水区域的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增加受水区的水域面积,有利于水循环增加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润地区,改善受水区的气候利于发展灌溉农业和高耗水工业补偿调节河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防治地面沉降a bc d答案:d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46题。4下列关于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管道铺设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b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兰新线、宝成线、陇海线、京沪线c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自西向东依次经过黄河、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解析:选d。西气东输管道自西向东经过第二、三级阶梯,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自西向东依次与我国的兰新线、包兰线、陇海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等几条重要的铁路线相交,没有经过宝成线;主干管道自西向东主要途经的地区自然带的变化依次是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干管道自西向东应依次经过黄河、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5沿西气东输干线自西(轮南)向东(上海),下列地理事物变化正确的叙述是()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年降水量越来越多自然资源越来越贫乏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a bc d解析:选b。沿西气东输干线自西向东,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因而城市化水平和第三产业比重也越来越高;由于离海越来越近,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越来越大,因而年降水量越来越多。6西气东输工程线路所经过的地区不存在的环境问题为()a酸雨 b荒漠化c水土流失 d天然林的破坏解析:选d。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西气东输干线附近几乎没有分布;西气东输西段荒漠化严重,中段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东段长江三角洲地区酸雨严重。(2012皖南八校联考)下图为“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b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c21世纪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环渤海经济区转移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8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造成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b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c可能会对迁入地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d可以缓解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解析:第7题,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首先以珠三角经济特区为试点,然后波及整个沿海开放城市;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一些劳动力和原料指向型的产业又逐渐向内地转移,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第8题,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迁入地在接受了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答案:7.a8.c下图是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它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生产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读图,回答910题。9目前,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广泛参与工业生产的国际分工,生产环节多处于图中的()a销售 b加工制造c零件生产 d研发解析:选b。我国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有利于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因而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10在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总部最优先掌握的环节是()a设备、零件b制造加工、销售c研发、销售 d研发、品牌解析:选d。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跨国公司总部要优先掌握附加值最高的研发、品牌环节。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完成1112题。11珠三角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b资本过剩、污染严重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d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解析:选d。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升高,环境污染严重等。12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a科技发达b交通便利c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资源丰富d第三产业发达解析:选c。珠三角周边地区资源丰富,同时地租低、劳动力丰富等优势比较明显。13(2012广州模拟)下图中,促使香港珠三角从“前店后厂”向“前厂后店”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 b科学技术c交通运输 d市场解析:选d。读图知,“前店后厂”模式的最终产品面向的是国际市场,而“前厂后店”模式的最终产品销往国内市场,故市场变化是影响该地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二、综合题14(2012苍南县银库、灵溪高三联考)工业结构关系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工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根据这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工业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互补型和竞争型。读我国部分省(区、市)示意图和图中乙区域内9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表(表中s为两省工业结构的相关系数,系数越大,结构越相似),完成下列各题。 (1)与图中甲、 乙两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划分关系密切的因素是_?(2)分析图中甲区域与a城市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3)图表显示,与广东省存在强互补关系的省份、与湖南省存在强竞争关系的省份分别是_、_。(写简称)(4)简述甲经济带经济发展具有哪些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答案:(1)经济协作关系(2)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城市,a城市为甲区域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作为经济腹地,甲区域为a城市提供资源、能源和市场;甲区域为a城市产业转移提供广阔的空间。(3)云(滇)川(蜀)(4)交通便捷、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强、人力资源充足、市场广阔、技术和管理先进。15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的分工与合作。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产业典型产品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和衰退期(d)。依据图判断:信息产业处于_和_期(填字母);纺织工业处于_期或_期(填字母)。(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下图表示_型产业在东亚地区的转移,吸引该产业转移的地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是_。50年代60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后期(3)产业的转移对转移国或地区而言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据图分析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第(1)题,据图判断,信息产业处于a、b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