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年级化学(下)溶解度 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自主学习指南1、了解溶解度的含义。2、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气体的溶解度的概念,以及二者差异。3、初步学习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4、会识别溶解度曲线。二、自主学习资源1看书P35-38 2.微课程 3.实验视频三、自主学习任务1.知道溶解度的概念。2.固体溶解度的关键词(温度、溶剂的量100g、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3.物质溶解性的划分(易溶物、可溶物、微溶物、难溶物)。4.什么是溶解度曲线,如何识别常见固体溶解度曲线。5、溶解度曲线的识别和相关应用四、自主学习反馈完成相关练习五、自主学习困惑与收获完成时间家长签字相关练习:课前部分:考点1:固体的溶解度 1 概念:(1)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叫固体的溶解度。(2)四要素: 一定温度 100g溶剂 饱和状态 溶质质量的单位 g2 影响因素:(1)内因: 和 的性质有关(即相似相容) (2)外因: 温度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3、将溶解性分类:易溶物 可溶物 微溶物 难溶物 4、溶解度曲线:(1)各点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点对应的温度下物质的 交点:指对应温度下两个物质的溶解度 寻找分离物质的方法: 蒸发溶剂结晶法:(适合 的物质) 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适合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的物质)考点2 气体溶解度 概念:在 在 kPa下 水中,达到 时所溶解的气体 。影响因素:温度 其他条件不变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压强 其他条件不变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 课内练习:(中考专题- 溶解度)1.(3分)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_。t 3时,将50 g A物质溶于50 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1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分)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 Ca(OH)2、 Ba(OH)2的溶解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温度/04080溶解度/gCa(OH)20.1870.1410.094Ba(OH)21.678.22101.4A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溶解度/g (1)右图中,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2)如果要将 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只举一种)。温度/ 0 B (3)现有常温时,含有Ca(OH)2、 Ba(OH)2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Ba(OH)2溶液,所采取的简单方法为 。3.(4分)将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的容器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升温 降温 加溶质M 加水 加另一种固体N 恒温蒸发水 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3)20时,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 %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_。4(4分)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下同)。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 。A.酒精灯 B. 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 5(4分)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下同)。将t3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欲从甲溶液中得到甲的固体,可采取的办法是 用t3时的甲的饱和溶液配制5%的甲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6.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 t2时,甲的溶解度为_(2) t3时,甲、乙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3) 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B. t2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10%C. 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甲D. 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7(4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1)甲的溶解度为20 g时对应的温度为 ;(2)t3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由该液体得到固体乙采用的方法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t1升温到t3,甲、丙的饱和溶液都会析出晶体 B常温下加水稀释丙的饱和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Ct2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t3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最多的是丙8(4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一所示。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或“减小”)(2)将45g甲物质分成三等分,分别加入歌盛有100mL水中,形成t1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如上图二所示,再分别通过蒸发溶剂、增加溶质和降低温度三种方法在的一种,将它们都变成甲的饱和溶液。此时,烧杯中溶质质量最大,烧杯中的溶质质量最小。则方法一是 。9(4分)t1时,烧杯A中装有R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某些操作后,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1)以上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2)R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则R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_。(3)现有同时含R、N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R物质,具体的操作是_。A蒸发溶剂、结晶、过滤、热水洗涤、干燥B降低温度、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C升高温度、结晶、过滤、热水洗涤、干燥10(4分)NaOH、Na2CO3、NaCl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表1 NaOH、Na2CO3、NaCl分别在水中的溶解度(S/g)t/NaOHNa2CO3NaCl0427.135.7105112.235.82010921.836.03011939.736.3图2 常温下,NaOH、Na2CO3、NaCl分别在水中的溶解度(S/g)NaOHNa2CO3NaCl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现金和硬币存放袋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特氟龙板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探索教育机器人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 教育科技产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 家庭教育资源的全球化及教育政策的推动作用
- 医疗健康教育与教师的责任担当研究
- 探索虚拟现实VR在体育训练中的运用
- 医疗教育改革中的教育投入分析
- 教学软件的安全性与数据保护问题探讨
- 2025年广西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
- 超声波式热量表超声波热量表
- 剑桥Think第一级Unit+1+Welcome课件
- 报告流动式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自检报告
-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诊疗规范内科学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基础版)(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 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 工程力学基础(讲义)
- 心电图报告的书写规范化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