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精神读本》教案一2012.9.29.doc_第1页
《武汉精神读本》教案一2012.9.29.doc_第2页
《武汉精神读本》教案一2012.9.29.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案备课人:余鑫 时间: 年 月 日课题:武汉精神读本之武汉精神概说(1)第 1 课时教学目标:(三个维度)总目标:1.知识与能力:牢记武汉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初步认识武汉。2.过程与方法:从阅读文本、背诵古诗中感受武汉的魅力,借助图片感受武汉的城市进步。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武汉城市的特点和武汉人性格特点,从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明确武汉人不断探索,勤劳奋进的武汉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武汉城市的魅力。2.指导学生“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学教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孩子们,咱们洪山小学座落在长江汉水之滨的大武汉,有那些同学是正宗的武汉人呢?2.那么老师来问问那些外地做客的孩子们,你们眼中的武汉市什么样子的呢?3. 其实,我们已经学过了很过关于描写武汉的千古名句,谁还记得? (明确: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黄鹤楼闻笛),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自己默读。2、学生借助字典和老师解释了解“敢为人先”和“卓越”的字面意思。3、PPT展示武汉发展的历史变迁 (明确:武汉是江汉平原上的一座特大城市,民国时的“大武汉”之称,足以可见其宏伟规模。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我们在武汉可以看到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于此对峙冲突,又交流渗透。真真一幅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大气势。)4、小组讨论,归纳和概括武汉城市的几大特点。(三镇格局,九省通衢)5.师总结,过渡。三、抓住重点,上贯下连。1.放武汉市汉江消防中队的官兵们优秀事迹。出示观看提示: (1)说说这些人身上有什么样的品质? (2)把观看之后,复述这个故事,哪些地方体现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2.小组合作交流。(明确:什么是敢为人先?什么是追求卓越?我觉得江汉中队官兵是江城精神的最佳代言人,他们一次次英勇的表现诠释了武汉精神。在大火中奋战,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有智慧。江汉中队的官兵身居闹市,却耐得住寂寞,这种精神促人反思。他们才是新时期真正的英雄!)四、回归课题,讨论反思1.教师出示课文以及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武汉人的性格特点。 (明确:武汉夏季酷热冬季酷寒的恶劣天气造就了武汉人普遍爽朗豪气又坚韧执拗的性格。武汉人爽朗,仗义大方,心直口快,容不得半点虚伪和丑恶。)2.教师讲小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武汉人骨子里的勇敢和坚持。(岳飞死后,即使在南宋王朝的高压政策下,鄂州人民依然不畏强权,十家之中有九家都把岳飞的绘像挂在家中,晨昏奉祀。)3.汇报学生的自学情况,请小组发言人说说你心里的武汉精神。五、拓展延伸。1.结合洪山小学的历史变迁,新校的成立正好说明了武汉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质。2.在你身边有哪些人和事,也体现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学情预设: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告诉学生:卓越的近义词就是“非常优秀”。学生难理解的地方有:荆楚?九省通衢?在学生理解精神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观看到的资料,了解有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