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13课 师说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chun,流传 b.作师说以贻之 贻:di,赠送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du,句中的停顿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y,阿谀,奉承 答案c(a“传”读zhun,译为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b“贻”读y;d“谀”读y)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答案c (a“受”通“授”;b“不”通“否”;d“生”通“性”)3.判断下列句子分别属于哪一种句式。 a.宾语前置句b.定语后置句c.状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古之人不余欺也()答案(1)b(2)a(3)a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组是()。古之学者必有师愚人之所以为愚吾从而师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弟子不必不如师无贵无贱a.b.c.d.答案a(古今相同。学者,古义指求学的人;从而,古义指跟从并且;众人,古义指一般的人;所以,古义表凭借,用来;小学,古义指小的方面学习;不必,古义指不一定;无,古义指无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问说清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注】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宏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通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惟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选自刘孟涂集)【注】刍荛:割草打柴的人。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广:扩大,增加b.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狎:亲近c.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鄙:卑鄙d.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穷:极尽答案c(鄙:庸俗,浅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连词,却;连词,表顺承。b介词,比;介词,向。d代词,他们;副词,表推测)7.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针对读书人“学而不问”的陋习,围绕“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的中心观点作阐述,倡导“问学相辅”的正确求学态度。b.作者引用儒家经典中的话“就有道而正”“好问则裕”等,来证明“问”的必要,从中可看出“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一环。c.在作者看来,今人学而不问有“师心自用”“好学不诚”等多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今人所学“非古人之学”,今人所好亦“非古人之好”。d.清代桐城派刘开的问说很明显是模仿了韩愈的师说,语势纵横,说理透彻。答案a(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君子之学必好问”)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宏也。译文:(2)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译文:(3)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译文:答案(1)舜凭天子的身份向平民询问,拿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近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作谦虚,而确实是非常善于采纳善言。(2)非常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要务(的人),并不多见,更何况那些世俗之人呢?(3)学问不能接近古人,难道不是由于这个造成的吗?【参考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欢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发现疑问,不询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勤于询问,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的人。道理弄明白了,但有的人还不能使道理用于实际;认识到事物粗略的一面,但有的人还不知道事物细微的方面。除了询问,还能怎么解决呢?比自己贤能的人,向他询问来除去心中的疑惑,这就是所说的“到有学问、德行高的人那里请教使事理摆正”。不如自己的人,向他询问以求得有所收获,这就是所说的“有才能的人向少才能的人请教,学问和品德高的人向学问和品德低的人请教”。和自己差不多的,向他询问借此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询问进而明确地辨析”。书经不是说过吗:“喜欢询问就能使自己的学识丰富。”孟子议论“学问上找回自己放纵散漫的心”,就并提了“学问之道”,在学习之后紧跟着要问。子思说过,君子“尊崇品德”,但还要“通过好问勤学”来达到,询问是先于学习的。古人保持虚心并乐于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询问,也不挑选人询问,只是从中吸取有益自身的东西罢了。所以狂人的话,圣人也会有选择地接受;地位低下的樵夫,古圣先王也向他询问。舜凭天子的身份向平民询问,拿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近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作谦虚,而确实是非常善于采纳善言。自从三代(夏、商、周)之后,就只有学习而没有询问了。朋友间的交往,能够做到规劝行好事、不做坏事就够了。那些在义理的大道上相互请教,非常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要务(的人),并不多见,更何况那些世俗之人呢?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别人是错的,这是世俗的通常的毛病。学习有不通达的地方,不理解而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并不稳妥,只是妄自凭主观猜测,如果这样,那么终生就没有什么可以询问的事情了。对于比自己贤能的人,妒忌他们而不愿意询问;对于不如自己的人,轻视他们而不屑于询问;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亲近他们而不乐意询问,如果这样,那天下就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去询问的了。别人不值得自己服气,事情没什么有疑问的,这不过是以己心为师,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这不过是小的毛病。明知自己见识浅陋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使自己的学识终生得不到进步,也不愿不耻下问,这是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是大的毛病,但犯这类错误的十人里有八九人。如不是这样,还有所问的不是所学的人:询问天下的奇异见闻、僻陋琐事只是为了说说好玩;更有那些把自己已经明了了的,询问别人用来试探别人的才能的;用那些非常难解的问题,追问别人看别人出丑的。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有与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并且可以收取到善的益处的,寻求一个能屈己的也得不到啊。唉!学问不能接近古人,难道不是由于这个造成的吗?况且那些不喜欢询问的人,是由于不虚心啊;不虚心,是由于并不是真正地喜欢学习。也不是不潜心钻研的缘故,他们求学的并不是古人学习的内容,他们爱好的也不是古人爱好的方面,不能询问,也是理所当然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真理不能由人独占,学问也没有止境啊,既然这样,询问可以缺少吗?周礼说:“在朝堂外向百姓询问。”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在学问、德行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很贤。古人以询问为美德,并不见得有什么可耻的地方,后来的君子们却争着以询问为耻辱。然而古人深以为耻的,后人做了并且不认为可耻的事情就太多了,可悲啊!9.将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副对联。注意上下联的顺序。治学读书蜂燕酿蜜衔泥诚似当如上联:下联:答案治学当如蜂酿蜜 读书诚似燕衔泥(原则上,下联必须押平声韵,因此,“燕衔泥”必须在下联,上下联顺序不可颠倒,其他则可以变化)10.校园中师生间的交流要讲究方法。以下两个情境中师生的话语不够得体,请根据其要表达的意思作调整,使听者乐于接受。情境一:高三的一次月考后,沈鑫成绩下滑,心里很难过,就去找班主任谈心。班主任说:“你这次考得不好,早在我预料之中,还难过什么!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只会更糟。”班主任说:“”情境二:韩梅上数学课时有些内容没有听懂,中午她去找郝老师,郝老师正在批改作业。韩梅说:“老师,你今天讲课速度太快了,我没听懂,你现在给我讲一讲吧。”韩梅说:“”答案 (示例)(情境一)你这次考得是不理想,心里难过我能理解,但你要认真反思没考好的原因,老师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情境二)对不起,郝老师,打扰您工作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定向攻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2025国考鄂尔多斯市文物保护岗位行测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大庆市文化管理岗位申论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承德市价格监管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 消防设施工程竣工验收与质量评估方案
- 2025国考安徽金管法律专业科目题库含答案
- 智慧城市照明系统集成方案
- 市政管网地下管线探测方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 冰雪文化英语谈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
- 2022年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TCTCA 13-2023 凉感织物席规程
- 心血管急救药物用法总结
- 1新疆大学考博英语历年考博真题20-21年
- GB/T 17194-1997电气导管电气安装用导管的外径和导管与配件的螺纹
- GB/T 12224-2005钢制阀门一般要求
- GA/T 1481.2-2018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公安应用第2部分:终端定位技术要求
- 科技项目研发经费归集课件
- 杨青山版-世界地理第第六章-亚洲(原创)课件
- 基础教育改革专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