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考点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考点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考点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考点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2、3罗斯福新政4、5、6、7、8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2南昌模拟)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大金融市场风险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d.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为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为罗斯福竞选总统。罗斯福在总统竞选演说中阐明了新政的思想。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是在1933年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之后,故d项不正确。2.(2012汕头质检)从18671947年中国近代入超总值约为71亿海关两,19301936年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数额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造成19301936年中国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长期战争的影响b.国共对峙的影响c.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d.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析:c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设置关税壁垒,实行货币贬值,加紧了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掠夺,材料即是这一现象的反映。3.(2012安徽模拟)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c.当时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上述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解析:c本题考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表现。从漫画中的“交易所”“股东”等信息可知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有关,排除a、b两项;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是在20世纪70年代,它由中东石油危机引发,排除d项;经济危机后,罗斯福新政改变自由放任经济政策,采取国家加强干预经济的方式,c项正确。4.(2012滨州期末)史学家艾伯特林德利指出:“罗斯福先生是正当美国旧制度一败涂地之时就任总统的。”这里的“旧制度”是指()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b.自由资本主义体制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解析:b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结果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罗斯福上台后,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因此“旧制度”是指自由资本主义体制。5.(2012临沂一模)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一政策进行辩护:“(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一政策起到的作用不包括()a.缓和社会矛盾b.降低失业率c.劳资矛盾加剧d.扩大了内需解析:c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措施产生的影响。罗斯福新政为老人、病人、失业者等提供社会保障,扩大了内需,增加就业,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故排除a、b、d三项。6.(2012三门峡调研)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降低物价b.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d.调节农业生产解析:c材料体现罗斯福新政中对下层民众的保护措施,即增加就业、社会福利、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等。7.(2012太原调研)2010年美国历史学家伯顿福尔索姆出版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一书,从是否符合史实的角度看,最不可能成为支持作者观点的是:罗斯福新政()a.“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b.“对劳资关系置若罔闻”c.“浪费性支出严重”d.“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解析:b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并通过国家干预来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b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a、c、d三项均是罗斯福新政措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8.(2012潍坊一模)有人批评罗斯福新政的措施至今对美国仍有负面影响。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负面影响”的是()a.整顿金融b.以工代赈c.贸易保护d.调整工业解析:ca、b、d三项措施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来讲,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贸易保护在当时就已引发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贸易保护主义更是阻碍了全球化的发展。9.(2012漳州调研)下表是“18501990年间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如果要补充20世纪最后十年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其发展态势应该是()a.持续下降b.曲折发展c.持续增长d.“滞胀”现象解析:c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10.(2012韶关二模)二战后,西北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指() a.马克思主义b.自由主义c.福利制度d.经济计划解析:c“分配中的社会主义”指分配中注意公平正义,福利制度是国家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11.(2012宿州质检)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包括()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实行“福利国家”政策第三产业的兴起知识经济的出现a.b.c.d.解析:c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不属于国家干预的措施,排除。12.(2012洛阳统考)学者郑秉文说: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是()a.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b.建立现代福利制度需向西方国家“看齐”c.实施高福利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d.由膨胀到瘦身是各国福利制度的必经阶段解析:a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英国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和所学史实说明福利国家的建设也要针对本国情况,不能搞统一标准、普享、均一,过于平均会使生产者的积极性下降,助长懒汉群体。二、非选择题13.(2012年山东文综,29)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问由材料“直接过渡”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方式及内容方面归纳“改变”。第(2)问可从新政内容有利于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如社会救济等方面举证。第(3)问结合“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主张谈认识,可从两国国情、产生作用等方面分析。答案:(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14.(2012湛江二模)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1921年4月列宁论粮食税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材料三“合众国人民要求采取直接而有力的行动。”1933年3月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导致列宁提出“利用资本主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2)当时邓小平提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意义何在?(3)罗斯福总统就职时,美国经济正经受怎样的困难?他采取了什么对策?结果怎样?(4)上述探究学习启示我们在解读历史时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解析:第(1)问从“利用资本主义”判断是新经济政策,根据其实施背景和影响分析。第(2)问1992年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转折时期,苏联解体,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4)问综合三则材料可知三国改革都适应了本国的国情,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答案:(1)国内战争结束,但战时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