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虾和蝗虫的比较解剖ppt课件.ppt_第1页
鳌虾和蝗虫的比较解剖ppt课件.ppt_第2页
鳌虾和蝗虫的比较解剖ppt课件.ppt_第3页
鳌虾和蝗虫的比较解剖ppt课件.ppt_第4页
鳌虾和蝗虫的比较解剖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螯虾和棉蝗的比较解剖 2 实验目的学习节肢动物的一般解剖方法 了解甲壳类适应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及昆虫适应陆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进一步认识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动物与环境的统一及动物的整体性 实验内容螯虾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棉蝗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螯虾和棉蝗的比较 3 材料与用品 材料雌 雄螯虾和雌 雄棉蝗的新鲜浸制标本器材显微镜 放大镜 解剖器具 蜡盘 载玻片 盖玻片 培养皿试剂甘油 0 1 亚甲基蓝 清水 4 一 螯虾的外形观察 将浸制标本用清水冲洗 浸泡 除去药液后放蜡盘内进行观察 也可使用新鲜标本 头胸部 由头部 6节 与胸部 8节 愈合而成 头胸甲 额剑 眼柄 复眼 颈沟 鳃盖腹部 6节 其后还有一扁平尾节 腹面正中有一纵裂缝 为肛门附肢除第1体节和尾节无附肢外 共19对附肢 即每体节1对除第1对触角是单枝型外 其它都是双枝型 5 6 7 雌 雄螯虾的外形比较 雄虾的第5对步足基部内侧各有1雄生殖孔 雌虾的第3对步足基部内侧各有1雌生殖孔雄虾第1对腹肢变成管状交接器 雌虾的退化雌虾的第2对腹肢细小 外肢退化 8 9 10 11 一 螯虾的外形观察 附肢的观察左手持虾 使其腹面向上右手持镊子 由后向前依次将左侧附肢摘下 并按原来顺序排列在解剖盘内用放大镜自前向后依次观察附肢的构造注意事项摘取附肢时 用镊子钳住其基部 垂直拔下如附肢粗大 可用剪刀剪开其基部与体壁的连接后再拔下既要注意附肢的完整性 又不损伤内部器官 12 13 14 15 16 17 二 螯虾的内部解剖 呼吸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 18 1 呼吸系统 用剪刀剪去头胸甲的右侧鳃盖 即可看到呼吸器官鳃结合已摘下的左侧附肢上鳃的着生情况 原位用镊子稍作分离 观察各种鳃足鳃 第2颚足至第4步足基部关节鳃 体壁与附肢间关节膜上肢鳃 第1颚足基部 19 20 21 2 肌肉系统 操作步骤观察完呼吸系统后 用镊子自头胸甲后缘至额剑处 仔细将头胸甲与其下面的器官剥离开用剪刀从头胸甲背面中央插入 向前剪开头胸甲把剪刀插入腹甲背面 沿背面中央把腹甲剪开用镊子轻轻的取下一侧的甲壳用眼科镊取少许肌肉 制片观察 22 23 24 3 循环系统 心脏位于头胸部背方的围心窦中 为半透明 多角形的肌肉囊用放大镜观察 可见有3对心孔 25 26 3 循环系统 动脉 细而透明 用镊子轻轻提起心脏 可见心脏发出7条血管由心脏前行的动脉眼动脉 1条 由心脏前端发出触角动脉 1对 由眼动脉基部两侧发出肝动脉 1对 由触角动脉外侧发出由心脏后行的动脉腹上动脉 1条 沿后肠背方后行到腹部末端由心脏下行至腹面动脉胸直动脉 1对 弯向胸部腹面 27 28 4 生殖系统 雄性精巢 1对 白色 位于围心窦腹面 呈3叶状 前部分离为2叶 后部合并为1叶输精管 1对 细长生殖孔 第5步足基部内侧 29 30 4 生殖系统 雌性卵巢 1对 位于围心窦腹面 褐色 颗粒状 分3叶 前部2叶 后部1叶输卵管 1对 短小生殖孔 第3步足基部内侧受精囊 第4 5对步足间的腹甲上 有一椭圆形突起 中有一纵行开口 内为空囊 31 32 5 消化系统 前肠口食道胃 贲门胃 前端 壁薄 透过胃壁可看到胃内有深色食物幽门胃 后端 较小 壁略厚中肠很短 1对肝脏位于其两侧后肠贯穿整个腹部 透过肠壁可见内有深色食物残渣 以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 33 34 35 36 37 6 排泄系统 触角腺 绿腺 位于头部腹面大触角基部外骨骼内侧的一团扁圆形腺体 乳白色 新鲜时为绿色 膀胱 宽大而壁薄 伸出短管开口于排泄孔排泄孔 位于大触角基部腹面 38 39 40 41 7 神经系统 腹神经索食管上神经节 脑神经节 围食管神经食管下神经节 42 43 44 45 三 棉蝗的外形观察 将浸制标本用清水冲洗 浸泡 除去药液后放解剖盘内进行以下实验头部胸部腹部 46 三 棉蝗的外形观察 头部 眼单眼 形小 黄色 1个在额的中央 2个分别在两复眼内侧上方 3个单眼排成倒 品 字形复眼 椭圆形 棕褐色 较大 位于头顶左右两侧 用刀片自复眼表面切下一薄片 置载玻片上 加甘油制成封片 于显微镜下观察复眼组成触角 1对 位于额上部两复眼内侧 细长呈丝状 由柄节 梗节及鞭节组成口器 典型的咀嚼式口器 47 48 49 50 51 52 三 棉蝗的外形观察 胸部 外骨骼背板 前胸背板发达 中 后胸背板较小 被两翅覆盖腹板 前胸腹板在两足间有一囊状突起 向后弯曲 指向中胸腹板 称前胸腹板突 中 后胸腹板合成一块 但明显可分侧板和气门 2对气门 1对在前胸与中胸侧板间的薄膜上 另1对在中 后胸侧板间 中足基部的薄膜上足翅用剪刀沿前胸背板第3横缝线剪去背板后部 将两翅拨向两侧 即可见中 后胸背板略呈长方形 表面有沟 将骨板划分为几块骨片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棉蝗的外形观察 腹部 由11体节组成外骨骼较柔软 只由背板和腹板组成 侧板退化为连接背 腹板的侧膜背板两侧下缘前方各有1个气门第1腹节气门后端各有1个听器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四 棉蝗的内部解剖 左手持蝗虫 使其背部向上 右手持剪剪去翅和足从腹部末端尾须处开始 自后向前沿气门上方将左右两侧体壁剪开 剪至前胸背板前缘在虫体前后端两侧体壁已剪开的裂缝之间 剪开头部与前胸间的颈膜和腹部末端的背板将蝗虫背面向上置解剖盘中 用解剖针自前向后小心地将背壁与其下方的内部器官分离开最后用镊子将完整的背壁取下 69 四 棉蝗的内部解剖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 70 1 循环系统 观察取下的背板内壁 可见腹部背板纵中线上有1条半透明的细长管状构造 即为心脏心脏按节有8个略膨大的部分 为心室 每室有心孔1对心脏前端连1细管 即大动脉心脏两侧有扇形的翼状肌 71 72 2 呼吸系统 自气门向体内 可见许多白色分枝的小管分布于内脏器官和肌肉中 即为气管在内脏背面两侧 还有许多与气管相连的许多膨大的气囊用镊子取出少许气管 放在载玻片上 加水制成水封片 置显微镜下观察气管壁上的几丁质螺旋丝 73 74 3 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器官精巢 1对 左右相连成一长椭圆形结构 位于腹部消化管的背方 由许多精巢管组成 输精管 1对 由精巢腹面两侧向后伸出射精管 1条 两条输精管绕到消化管腹方汇合而成副性腺 射精管前端两侧的一些迂曲细管贮精囊 1对 通入射精管基部 仔细将副性腺的细管拨散开后可看到 75 76 77 3 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器官卵巢 1对 位于腹部消化管的背方 由许多自中线斜向后方排列的卵巢管组成卵萼 卵巢两侧有1对略粗的纵行管输卵管 沿输卵管走向分离周围组织 并将消化管末段向背方略挑起 可见两条输卵管在身体后端绕到消化管腹方汇合成1条阴道 以生殖孔开口于两产卵腹瓣之间受精囊 自生殖腔背方伸出一弯曲小管 其末端形成的一椭圆形囊副性腺 卵萼前端的一弯曲的管状腺体 78 79 80 81 4 消化系统 前肠咽食道嗉囊前胃 砂囊 中肠 胃 胃盲囊 与前胃交界处有12个指状突起 6个向前 6个向后后肠回肠结肠 较细小 常弯曲直肠 较膨大肛门 在肛上板之下唾液腺 1对 位于胸部嗉囊腹面两侧 色淡 葡萄状 有1对导管前行 汇合后通入口前腔 82 83 84 5 排泄系统 马氏管着生在中 后肠交界的许多细长的盲管可将虫体浸入培养皿内的水中 用放大镜观察 85 6 神经系统 用剪刀剪去两复眼间头顶和后头的头壳 保留复眼和单眼 再用镊子小心地除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